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茶子叶片总酚、总黄酮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邹维娜 王微 +2 位作者 徐启江 杜伟伟 李灵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6-272,共7页
目的:获得微波辅助提取香茶藨子叶片中总酚及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以及香茶藨子叶片中总酚及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影响总酚和总黄酮提取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微波辅助提取香茶藨子叶片中总... 目的:获得微波辅助提取香茶藨子叶片中总酚及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以及香茶藨子叶片中总酚及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影响总酚和总黄酮提取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微波辅助提取香茶藨子叶片中总酚及总黄酮的最优工艺,并与超声提取、索氏提取进行比较。采用DPPH和FRAP法对香茶藨子叶片中总酚及总黄酮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8℃,液固比39∶1 m L/g,乙醇浓度57%,提取时间15 min和微波功率600 W,此条件下总酚及总黄酮的提取量分别为99.89、38.16 mg/g。微波辅助提取得到的香茶藨子叶片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有很好的清除作用,IC50值为0.0445 mg/m L,此外其还有较高的总抗氧化能力,FRAP值为4.832 mmol/g。结论:优选的总酚、总黄酮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香茶藨子叶片中总酚及总黄酮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为其研究开发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茶藨子 总酚 总黄酮 响应面法 微波辅助提取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蘖洋葱新品种珠葱1号的选育 被引量:1
2
作者 马有会 崔成日 +2 位作者 贾铁金 徐启江 崔连伟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3-85,共3页
分蘖洋葱新品种珠葱1号是以雄性不育系MB01-79A为母本,自交系WMF01-06C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一代杂种。较耐低温,适于中、短日照条件下生长,生育期130~140d(天),与当地农家品种相比,其褪绿期延后达10d(天)左右;田间烂葱率低;皮紫红色,质地... 分蘖洋葱新品种珠葱1号是以雄性不育系MB01-79A为母本,自交系WMF01-06C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一代杂种。较耐低温,适于中、短日照条件下生长,生育期130~140d(天),与当地农家品种相比,其褪绿期延后达10d(天)左右;田间烂葱率低;皮紫红色,质地较硬,收口性好;单株分蘖数2~4个、单个鳞茎平均直径3.5cm、高3.8cm、质量15g;平均每667m2产量为2400kg左右,适宜在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等地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蘖洋葱 珠葱1号 雄性不育系 一代杂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蘖洋葱新品种珠葱1号
3
作者 马有会 崔成日 +2 位作者 贾铁金 徐启江 崔连伟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3-33,I0002,共2页
珠葱1号是以雄性不育系MB01-79A为母本,自交系WMF01-06C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一代杂种。2002年用分蘖洋葱不育系MB01-79A和不同来源的可育株系配制组合,2003年进行一般配合力测定,同时对组合的抽薹性、分蘖性、单球大小和质量、球形与颜色... 珠葱1号是以雄性不育系MB01-79A为母本,自交系WMF01-06C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一代杂种。2002年用分蘖洋葱不育系MB01-79A和不同来源的可育株系配制组合,2003年进行一般配合力测定,同时对组合的抽薹性、分蘖性、单球大小和质量、球形与颜色、收口性、紧实性、抗病性等综合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组合MB01~79A×WMF01—06C表现突出,定名为珠葱1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蘖洋葱 新品种 雄性不育系 配合力测定 一代杂种 杂交育成 综合性状 自交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羽衣甘蓝MADS–box基因BoaAGL6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韩悦 任洪杰 +1 位作者 翟笑雨 徐启江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7-493,共7页
以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acephala)野生型及其在选育过程中发现的2种花瓣数量变化的突变体品种为试材,通过RACE方法克隆了AGL6基因的同源基因,命名为BoaAGL6,并用半定量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了BoaAGL6在3种不同花型... 以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acephala)野生型及其在选育过程中发现的2种花瓣数量变化的突变体品种为试材,通过RACE方法克隆了AGL6基因的同源基因,命名为BoaAGL6,并用半定量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了BoaAGL6在3种不同花型的羽衣甘蓝各类花器官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克隆的BoaAGL6基因长999 bp(GenBank登录号为KC984301),开放阅读框长759 bp,编码252个氨基酸;系统发育分析表明,BoaAGL6基因属于AGL6–like进化系;半定量RT–PCR和实时定量RT–PCR结果表明,BoaAGL6基因具有较宽泛的表达区域,在不同花型的花瓣中的表达有所区别,在多瓣花型的花瓣中高丰度表达,有别于在其他2种花型中的中等水平。说明该基因在调控羽衣甘蓝花器官特征属性及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衣甘蓝 花发育 MADS–box基因 BoaAGL6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矮秆多分蘖突变体的表型分析及基因克隆
5
作者 刘智琦 周文甲 +2 位作者 高扬 卜庆云 徐启江 《土壤与作物》 2017年第3期199-207,共9页
以粳稻品种空育131为材料,经EMS诱变获得一个株型突变体,其表型为植株矮化、分蘖增加及粒型较小等,命名为dmt(dwarf and more tillers)。遗传分析表明,突变体表型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所控制。利用独脚金内酯的类似物GR24处理dmt突变体能够... 以粳稻品种空育131为材料,经EMS诱变获得一个株型突变体,其表型为植株矮化、分蘖增加及粒型较小等,命名为dmt(dwarf and more tillers)。遗传分析表明,突变体表型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所控制。利用独脚金内酯的类似物GR24处理dmt突变体能够恢复野生型表型,说明dmt突变可能与独脚金内酯合成途径相关。利用dmt与空育131构建回交群体,基于BSA和Mut Map相结合的方法,将突变位点定位于第4染色体的LOC_Os04g46470位点,测序表明,该基因在第5个外显子最后一个碱基发生了G到A的突变,使该基因错误剪切,104 bp的第5内含子被转录,导致该基因移码突变。LOC_Os04g46470编码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7(carotenoid cleavage dioxygenase 7,CCD7),是独脚金内酯合成途径的基因。此外,突变体中CCD7的表达量高于对照,也证明dmt中独脚金内酯合成途径突变,造成负反馈抑制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矮化 多分蘖 OsCCD7 独脚金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日洋葱新品种金球
6
作者 崔成日 贾铁金 +1 位作者 马有会 徐启江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27-28,I0002,共3页
金球是以雄性不育系B2354A为母本,自交系3104为父本育成的洋葱一代杂种。母本B2354A是从日本北海道引进的雄性不育系W202A经保持系更新后育成的新雄性不育系。
关键词 洋葱 新品种 雄性不育系 日本北海道 一代杂种 自交系 保持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日洋葱新品种金球的选育
7
作者 崔成日 贾铁金 +1 位作者 马有会 徐启江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80-81,共2页
金球是以雄性不育系B2354A为母本,自交系3104为父本育成的洋葱一代杂种。该品种属长日照、中晚熟类型,生育期120d(天)左右;平均单球质量203g,每667m2产量4500kg左右,比对照卡木依增产12.9%,鳞茎黄色、圆球形,肉质鳞片白色,质脆细嫩;抗... 金球是以雄性不育系B2354A为母本,自交系3104为父本育成的洋葱一代杂种。该品种属长日照、中晚熟类型,生育期120d(天)左右;平均单球质量203g,每667m2产量4500kg左右,比对照卡木依增产12.9%,鳞茎黄色、圆球形,肉质鳞片白色,质脆细嫩;抗病性强,较耐贮藏,适合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及河北等地区春播栽培,累计推广面积1100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葱 金球 雄性不育系 一代杂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分蘖洋葱病毒病及综合防治 被引量:5
8
作者 徐启江 崔维山 +1 位作者 丁国华 陈典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黑龙江 分蘖洋葱 病毒病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基于特色现代产业学院创新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被引量:7
9
作者 陈祥凤 龙芳敏 +6 位作者 王俊利 何彦妮 庞雅琴 徐启江 邢志勇 姜成宇 李雪斌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6期647-650,659,共5页
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需要大量的医学专业人才。医学高校是建设健康中国人才供应的重要保障。随着“大健康”观念的普及,治未病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认可,人民更加注重对疾病的监测与预防,因此,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医学检验人才是医... 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需要大量的医学专业人才。医学高校是建设健康中国人才供应的重要保障。随着“大健康”观念的普及,治未病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认可,人民更加注重对疾病的监测与预防,因此,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医学检验人才是医学高校的重要课题之一。我国检验医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由最初的手工操作向新技术平台及流水线操作迈进,医学检验人才的培养紧跟人民健康需求而改革。健康中国2030建设目标对医学高校培养新时期医学检验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新医科背景下,培养满足人民健康需求的创新型、复合型医学人才是医学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向;教育资源整合平台是医学高校实现“医+X”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抓手;地方医学高校根据办学实际积极推动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提供适配地方健康事业发展的医学人才是医学高校服务人民健康事业的重要途径之一。阐述了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政策导向、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的需求导向,总结了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为“新医科”背景下基于现代产业学院医学高校创新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民族地区 医学院校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体外诊断产业方向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