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hlers-Danlos综合征中身材矮小的诊疗进展
1
作者 徐可欣 李国壮 +3 位作者 吴志宏 仉建国 DISCO(系统解析脊柱侧凸及相关合并症)国际多中心协作组 吴南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70,共8页
Ehlers-Danlos综合征(Ehlers-Danlos syndromes,EDS)是一组罕见的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以关节过度活动、皮肤过度伸展和组织脆弱为主要表现。身材矮小是指比同年龄、性别、种族人群的平均身高低至少2个标准差,其发病机理复杂,早发现、早... Ehlers-Danlos综合征(Ehlers-Danlos syndromes,EDS)是一组罕见的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以关节过度活动、皮肤过度伸展和组织脆弱为主要表现。身材矮小是指比同年龄、性别、种族人群的平均身高低至少2个标准差,其发病机理复杂,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身材矮小并非所有EDS亚型的特征性表现,其主要见于脊柱发育不良型EDS、皮肤脆裂型EDS、肌肉挛缩型EDS等亚型中,并可能受到脊柱畸形、营养不良等因素影响。对于EDS患者的身材矮小,应注重深度表型评估和多学科综合诊疗。EDS患者的身材矮小问题在国内尚未引起足够重视,针对EDS相关身材矮小患者的治疗尚缺乏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本文旨在综述EDS患者身材矮小的诊疗进展,以期为该类患者提供更精准的诊疗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HLERS-DANLOS综合征 身材矮小 多学科协作诊疗 深度表型评估 罕见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轧圆钢直径的在线检测中温度场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徐可欣 陈林才 +1 位作者 蒋诚志 郭育 《计量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278-284,共7页
本文对在热轧圆钢直径的光学非接触检测方法中、因圆钢周围温度场导致光线偏折而产生的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减小该项误差的方法。用干涉法测量了高温圆钢周围的温度场,给出在自然对流状态下中等尺寸圆钢周围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并... 本文对在热轧圆钢直径的光学非接触检测方法中、因圆钢周围温度场导致光线偏折而产生的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减小该项误差的方法。用干涉法测量了高温圆钢周围的温度场,给出在自然对流状态下中等尺寸圆钢周围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并用数值计算方法得出了光线在该温度场中传播的轨迹;建立了沿不同方向测量圆钢直径时、光线偏折误差的修正函数。最后,对光线偏折的数值计算结果(角偏移)用干涉法进行了精度对比。初步进行了热轧圆钢直径测量的误差修正实验,得出了若干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钢 直径 在线检测 温度场 热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酶抑制法检测大蒜中农药残留的改进方法 被引量:35
3
作者 王文 刘瑾 +2 位作者 盛伟楠 蔡子晋 徐可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5-139,共5页
针对采用酶抑制法检测大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存在假阳性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检测方法。将待测样品的酸碱度调节至最佳pH值后再进行检测,该方法不仅有效地减小了大蒜检测中产生的含硫物质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同时保... 针对采用酶抑制法检测大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存在假阳性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检测方法。将待测样品的酸碱度调节至最佳pH值后再进行检测,该方法不仅有效地减小了大蒜检测中产生的含硫物质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同时保证了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正常检测。对空白大蒜样品、农药水溶液样品分别进行不同pH值条件下的检测实验,结果发现: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待测液的酸碱度没有影响农药的定性判别结果,但却极大地抑制了大蒜样品假阳性的发生,因此将该pH值范围(约pH8.0~9.0)确定为最佳检测条件。进一步在pH9.0条件下对分别添加8种农药(甲胺磷、敌百虫、乐果、克百威、辛硫磷、毒死蜱、敌敌畏、甲萘威)的大蒜样品进行检测,与pH7.5农药缓冲液的判定结果符合度达到91.7%。因此,该方法通过改进检测条件——pH值,实现了大蒜中农药的酶抑制法检测。且该方法简单、低成本、有效,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的场合,同时可推广到其他含硫蔬菜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抑制法 农药残留 大蒜 含硫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水溶液浓度的近红外光谱测量法——人体血糖浓度无创伤测量方法基础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庆波 张鲁 +2 位作者 汪日燕 胡小唐 徐可欣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02-606,561,共6页
本系统研究了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化学计量学理论相结合测定水溶液中葡萄糖浓度的方法。讨论了偏最小二乘法 (PLS)校正模型中光谱范围的优化选择 ,同时也讨论了仪器精度、测量方法与测量精度之间的传递函数 ,给出实现预期测量精度的必要条... 本系统研究了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化学计量学理论相结合测定水溶液中葡萄糖浓度的方法。讨论了偏最小二乘法 (PLS)校正模型中光谱范围的优化选择 ,同时也讨论了仪器精度、测量方法与测量精度之间的传递函数 ,给出实现预期测量精度的必要条件。葡萄糖浓度的均方根预测误差 (RMSEP)为 4 .13mg/dL ,浓度测量值与参考值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关系数为 0 .998)。实验结果表明 :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能够达到一定精度 (RMSEP <5mg/dL) ,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浓度 无创伤检测 测量精度 偏最小二乘法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乳主要成分浓度超声快速检测技术 被引量:11
5
作者 孙选 徐可欣 +1 位作者 艾长胜 蔡仲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1-194,共4页
研究了应用超声参量和电学参量相结合,检测牛乳中主要成分浓度的理论基础和实现方法。重点讨论了牛乳超声特性参量测量方法,同时对构成测量系统必不可少的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进行了介绍,最后将超声法与参考法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超声... 研究了应用超声参量和电学参量相结合,检测牛乳中主要成分浓度的理论基础和实现方法。重点讨论了牛乳超声特性参量测量方法,同时对构成测量系统必不可少的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进行了介绍,最后将超声法与参考法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超声法测量具有稳、准、快的特点。测量重复性变异系数(CV)优于0.02,测量相对精度小于2%,每个试样测量仅需30s,完全能够满足实际测量的需要。这一研究为乳品的无损、快速检测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成分 超声 快速检测 最小二乘 多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生物光学传感器检测牛奶中氨苄青霉素残留的方法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增福 徐可欣 +2 位作者 刘瑾 黄福祥 于海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53-356,共4页
采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生物光学传感器的方法,利用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原理及传感器对折射率的高度敏感性,结合传感器金膜表面绑定抗氨苄青霉素单克隆抗体的技术,实现了牛奶中氨苄青霉素含量的定量检测。实验中利用微型表面等离子体... 采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生物光学传感器的方法,利用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原理及传感器对折射率的高度敏感性,结合传感器金膜表面绑定抗氨苄青霉素单克隆抗体的技术,实现了牛奶中氨苄青霉素含量的定量检测。实验中利用微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构建了测量系统,介绍了传感器表面的处理方法,并对氨苄青霉素浓度为0、10、50、100ng/ml的牛奶样品进行了测量,通过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了不同氨苄青霉素浓度的传感器响应图,对牛奶中氨苄青霉素含量的最低检测限达到了50ng/ml。结果表明,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光学生物传感器在牛奶抗生素药物残留检测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牛奶 抗体 氨苄青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主要成分含量近红外光谱快速测量法 被引量:56
7
作者 李庆波 汪韆 +1 位作者 徐可欣 王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21-124,共4页
本文研究了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牛奶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方法。讨论了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校正模型过程中数字滤波预处理方法以及利用遗传算法优选波段。牛奶中的脂肪、蛋白质、乳糖等成分含量的测量结果为RMSEP:0.1~0.2g/dl,测... 本文研究了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牛奶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方法。讨论了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校正模型过程中数字滤波预处理方法以及利用遗传算法优选波段。牛奶中的脂肪、蛋白质、乳糖等成分含量的测量结果为RMSEP:0.1~0.2g/dl,测量值与浓度参考值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大于0.9),测量重复性变异系数(CV)优于0.02。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方法可以满足牛奶主要成分的实际测量要求。这些实验研究将为食品的无损、快速检测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 成分含量 近红外光谱快速测量法 偏最小二乘法 数字滤波 遗传算法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DLAS逃逸氨检测中温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增福 邹得宝 +2 位作者 陈文亮 赵会娟 徐可欣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2-37,共6页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为逃逸氨的现场抽取式的检测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现场环境中温度对二次谐波信号影响非常大,必须要对检测的结果进行温度的修正。当温度从25℃变化到250℃时,在Herriott样品池中对100×10-6的...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为逃逸氨的现场抽取式的检测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现场环境中温度对二次谐波信号影响非常大,必须要对检测的结果进行温度的修正。当温度从25℃变化到250℃时,在Herriott样品池中对100×10-6的NH3进行检测,得到二次谐波光谱图,结果显示二次谐波信号的幅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线宽趋于平缓。当压力从0 kPa变化到100 kPa时,二次谐波的信号峰值随着压力增加而减小,线宽趋于平缓。根据上述实验结果,给出了温度修正的公式,通过对不同温度下50×10-6浓度的NH3进行修正,来评价公式的可靠性,修正后的最高误差为5.1%,极大地提高了测量的精度,使系统能够适应高温环境下在线抽取式监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TDLAS) 氨气检测 温度影响 Herriott样品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PR生物传感器检测牛奶中的氨苄青霉素残留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瑾 张婉洁 +1 位作者 王文 徐可欣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54-759,共6页
近年来,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传感器结合免疫测定方法进行痕量物质检测的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采用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器检测牛奶中的氨苄青霉素残留。从pH值、离子浓度和... 近年来,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传感器结合免疫测定方法进行痕量物质检测的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采用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器检测牛奶中的氨苄青霉素残留。从pH值、离子浓度和配体浓度三个方面讨论了实验条件对配体在传感器表面固定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H值为4.5、离子浓度为10mM以及配体浓度为400μg.mL-1为较佳实验条件。在此实验条件下对BSA-氨苄青霉素偶联物进行了固定,并采用该传感器对不同浓度的氨苄青霉素的水溶液和牛奶溶液进行了检测,最低检测限LOD分别为1.7ng.mL-1和1.8ng.mL-1,均低于氨苄青霉素的最大残留检测限(maximum residue limit,MRL)4.1ng.mL-1,验证了检测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残留 氨苄青霉素残留 表面等离子共振 生物传感器 竞争抑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频超声和真空负压的微创血糖检测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于海霞 栗大超 +2 位作者 孙岳 石婷 徐可欣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33-936,共4页
探讨基于低频超声和真空负压微创抽取组织液,预测血糖浓度,实现血糖的无痛、微创、连续检测的可行性。对3位青年健康志愿者的前臂内侧皮肤,采用55kHz的低频超声破坏角质层的脂质双层结构,提高皮肤的通透性,然后采用254mmHg的真空负压透... 探讨基于低频超声和真空负压微创抽取组织液,预测血糖浓度,实现血糖的无痛、微创、连续检测的可行性。对3位青年健康志愿者的前臂内侧皮肤,采用55kHz的低频超声破坏角质层的脂质双层结构,提高皮肤的通透性,然后采用254mmHg的真空负压透皮抽取组织液,通过检测组织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利用单点校正法预测血糖浓度,最后评价系统的检测精度。预测血糖浓度基本能够满足血糖检测标准,有望实现血糖的无痛、微创、连续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 组织液 低频超声 真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对牛奶中掺杂尿素的判别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仁杰 刘蓉 徐可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20-123,共4页
采集40个合格的纯牛奶样品,并配制含有尿素为1~20g/L的40个牛奶样品,研究掺杂尿素牛奶的二维相关近红外特性,在此基础上选择波数4200~4800cm-1为建模区间,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定性、定量模型。结果指出通过判别偏最小二乘法可以实现... 采集40个合格的纯牛奶样品,并配制含有尿素为1~20g/L的40个牛奶样品,研究掺杂尿素牛奶的二维相关近红外特性,在此基础上选择波数4200~4800cm-1为建模区间,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定性、定量模型。结果指出通过判别偏最小二乘法可以实现纯牛奶及掺杂尿素牛奶的定性鉴别,判别正确率为100%;掺杂牛奶校正集相关系数R为0.999,交叉验证均方差为0.242,对未知样品集预测相关系数R达到0.999,预测标准偏差为0.57,这表明所建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牛奶 尿素 掺杂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分析中建模样品优选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丽杰 郭建英 徐可欣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5-78,共4页
结合牛奶成分近红外光谱测量系统的实例,在已定的浓度范围内针对牛奶中脂肪、蛋白质、乳 糖三成分采用正交设计法优选参与建模的样品。研究中首次利用正交表的"正交性"原理优选建模样 品,并针对牛奶中脂肪浓度的测量采用偏最... 结合牛奶成分近红外光谱测量系统的实例,在已定的浓度范围内针对牛奶中脂肪、蛋白质、乳 糖三成分采用正交设计法优选参与建模的样品。研究中首次利用正交表的"正交性"原理优选建模样 品,并针对牛奶中脂肪浓度的测量采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方法交互验证方式建立模型。在此基 础上,将正交设计样品集与常规方法选择的样品集的脂肪PLS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 表明:采用正交设计样品集与常规样品集分别建立的PLS模型的预测偏差之差低于0.02g/100g,上述 两种方法PLS模型的实际预测浓度与参考浓度之差均集中在0.1g/100g,而后者样品数量约为前者的七 倍。进一步的实验结果表明:从常规样品集的样品中随机抽取与正交设计样品集的样品数量相同的样 品作为随机样品集并建模,其PLS模型的预测偏差高于常规方法的两倍、相关系数相对较低,并且其 实际预测浓度与参考浓度之差集中在0.4g/100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S 脂肪 正交设计 首次 样品 预测 牛奶成分 浓度 数量 近红外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正交校正用于牛奶成分近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丽杰 蔡丽娟 +4 位作者 周真 秦勇 苏子美 徐可欣 郭建英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46-550,共5页
介绍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快速检测牛奶主要成分含量的测量原理,探讨研究直接正交(DO)校正的基本方法。利用牛奶成分近红外光谱测量系统分别采集牛奶样品和葡萄糖白蛋白两成分溶液样品的近红外光谱,采用DO法进行光谱数据预处理,并采... 介绍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快速检测牛奶主要成分含量的测量原理,探讨研究直接正交(DO)校正的基本方法。利用牛奶成分近红外光谱测量系统分别采集牛奶样品和葡萄糖白蛋白两成分溶液样品的近红外光谱,采用DO法进行光谱数据预处理,并采用偏最小二乘(PLS)法分别建立其相应的数学模型。实验及数据处理结果表明:经DO法预处理后,滤除了原始光谱中的部分噪声信息,但保留了原始光谱中的主要信息。PLS校正模型采纳的最佳因子数随着DO因子的依次滤除相应减少。牛奶中脂肪和蛋白质校正模型在原始光谱分别被滤除3和4个主成分时达到性能最佳,校正标准偏差SEC分别为0.3204和0.2727,预测标准偏差SEP为0.7316和0.4460,两成分溶液样品中白蛋白和葡萄糖校正模型在原始光谱被滤除1个因子时达到性能最佳。校正标准偏差SEC分别为0.2513和0.2780,预测标准偏差SEP为0.5169和0.7870,单位(g/dL),与DO法预处理之前的PLS模型相比,预测标准偏差相应降低,采纳的主成分数减少,模型得到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正交(DO) 偏最小二乘(PLS)法 近红外光谱分析 光谱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近红外光谱法在牛奶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褚鹏蛟 吕丽娜 +1 位作者 常敏 徐可欣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6-118,121,共4页
研究了用于快速测定牛奶主要成分含量的近红外透射光谱法和漫反射光谱法,分析了两种方法在实际测量中的差异,并提出将两种方法结合形成复合光谱法用于牛奶成分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复合光谱法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多变量回归分析中牛奶... 研究了用于快速测定牛奶主要成分含量的近红外透射光谱法和漫反射光谱法,分析了两种方法在实际测量中的差异,并提出将两种方法结合形成复合光谱法用于牛奶成分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复合光谱法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多变量回归分析中牛奶成分含量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透射光谱 漫反射光谱 牛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中主要成分超声特性及温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彭丹 徐可欣 +1 位作者 尹新 王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6-70,共5页
用超声波测量牛奶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方法是基于超声特性参数与溶液组分的关系,这种关系还受到温度的较大影响。本实验研究了超声波的速度(衰减)与牛奶中主要成分含量以及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0~50℃范围内,牛奶中的声速随温... 用超声波测量牛奶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方法是基于超声特性参数与溶液组分的关系,这种关系还受到温度的较大影响。本实验研究了超声波的速度(衰减)与牛奶中主要成分含量以及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0~50℃范围内,牛奶中的声速随温度升高先增加后减小,衰减则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在同一温度下,声速和衰减随时间无显著改变。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牛奶中脂肪和蛋白质与声速(衰减)之间的关系,为完善检测方法和检测系统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速 衰减 温度 脂肪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合逃逸氨取样测量的新型样品池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增福 李晨曦 +2 位作者 陈文亮 赵会娟 徐可欣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45-548,共4页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为逃逸氨的在线检测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然而现场取样测量需要克服高温、高粉尘及测量滞后性的影响,使得NH3浓度控制在3×10-6左右。采用特殊设计的新型Herriott样品池,具有中空光路、气路带...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为逃逸氨的在线检测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然而现场取样测量需要克服高温、高粉尘及测量滞后性的影响,使得NH3浓度控制在3×10-6左右。采用特殊设计的新型Herriott样品池,具有中空光路、气路带加热的设计结构,能够提高测量的实时性。为了评价样品池的测量精度,分别对浓度为1×10-6到10×10-6的NH3进行检测,采集得到其二次谐波光谱,通过分析吸收峰以及谷值,得到测量结果的拟合曲线,根据光谱曲线的标准偏差得到了样品池的最低检测限为0.22×10-6。结果表明,新型Herriott样品池测量精度高、实时性好,能够满足逃逸氨的取样测量要求,适合在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TDLAS) 逃逸氨检测 Herriott样品池 取样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品成分近红外光谱测量系统及其可靠性热设计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丽杰 徐可欣 郭建英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0-83,85,共5页
论述了基于声光可调谐滤光器 (AOTF)的乳品成分近红外光谱测量方法 ,并针对测量系统进行了可靠性热设计。通过对测量系统进行故障树分析 (FTA) ,从结构材料的热平衡入手针对光源部件的故障隐患进行了结构热设计 ;同时 ,针对系统核心分... 论述了基于声光可调谐滤光器 (AOTF)的乳品成分近红外光谱测量方法 ,并针对测量系统进行了可靠性热设计。通过对测量系统进行故障树分析 (FTA) ,从结构材料的热平衡入手针对光源部件的故障隐患进行了结构热设计 ;同时 ,针对系统核心分光器件—声光可调谐滤光器AOTF晶体采用PID调节方式的单片机系统进行了恒温控制。通过对测量系统进行优化 ,部件可靠性及光谱稳定性相应提高 ,数据表明 :系统测量光谱重复性变异系数CV 值由 0 .5 %降低到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光可调谐滤光器 近红外光谱测量 可靠性热设计 故障树分析 PID调节 乳品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的便携式心血管无创检测系统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学玲 徐可欣 +3 位作者 张乐石 刘瑾 杜振辉 吴萍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3-135,139,共4页
根据脉搏波信号和修正了的弹性腔分室网络模型,设计和开发了基于ARM的便携式心血管无创检测系统。介绍了传感器设计中温度补偿、信号调理、键盘以及电源管理等几个关键的问题。
关键词 脉搏波 弹性腔 压力传感器 ARM 嵌入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成分近红外光谱分析中系统漂移的补偿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丽杰 郭建英 徐可欣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9-212,共4页
为实现牛奶中蛋白质、脂肪等成分含量的快速无损检测,本文论述了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1000~1700nm)分析牛奶主要成分含量的基本方法,定量分析了仪器信噪比与系统测量误差之间的传递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采用双光路设计以及... 为实现牛奶中蛋白质、脂肪等成分含量的快速无损检测,本文论述了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1000~1700nm)分析牛奶主要成分含量的基本方法,定量分析了仪器信噪比与系统测量误差之间的传递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采用双光路设计以及参考液光谱自动校正方法消除系统漂移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参考液光谱自动校正方法可以有效地克服系统漂移,校正后脂肪、蛋白质的实际预测相对偏差(RMSEP)与参考值平均值之比分别降低了0.14%和0.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分析 漫反射 双光路设计 自动校正 系统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光学非球面消球差双凸波导透镜的研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恩德 徐可欣 +4 位作者 陈才和 崔宇明 斯琴 王金武 赵亚兵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8-101,115,共5页
针对微透镜制作采用的球透镜研磨,多组分玻璃基板离子交换,结晶化玻璃基板光热法,本文提出非球面消球差双凸波导透镜设计、制备及参数测试方法。该方法根据集成光学原理,研制了一种非球面消球差双凸波导透镜。该透镜数值孔径大,放大倍数... 针对微透镜制作采用的球透镜研磨,多组分玻璃基板离子交换,结晶化玻璃基板光热法,本文提出非球面消球差双凸波导透镜设计、制备及参数测试方法。该方法根据集成光学原理,研制了一种非球面消球差双凸波导透镜。该透镜数值孔径大,放大倍数高,接近衍射极限,采用光刻、复制工艺,结构简单,一致性好。实验结果表明,NA=0.35,β=6.932,光强分布与理论值一致,达到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光学 非球面消球差双凸波导透镜 钛扩散铌酸锂 质子交换 衍射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