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自杀和IgA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徐劲节 王媺媞 +3 位作者 王成睿 金文青 任艳萍 王威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0,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自杀和生物学指标的关联,为评估和监测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住院的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自杀和生物学指标的关联,为评估和监测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住院的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横断面研究。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临床和生物学指标数据,并使用R(version 4.2.2)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027例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其中417例(20.6%)伴有自杀意念或行为。与不伴自杀的患者相比,自杀组患者女性和躯体合并症的比例更高,血清IgA和睾酮水平更高(均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gA和躯体合并症与伴自杀意念和行为显著正向关联。结论高血清IgA水平以及伴有躯体合并症极可能是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发生自杀的危险因素,建议作为早期风险识别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发作 自杀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莫三嗪对双相障碍患者血脂、甲状腺功能和性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威 李胜 +3 位作者 谢高明 任艳萍 杜静 徐劲节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09-613,共5页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对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患者血脂、甲状腺功能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住院BD患者,根据是否使用拉莫三嗪分为使用组和未使用组,比较两组血脂、甲状腺功...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对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患者血脂、甲状腺功能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住院BD患者,根据是否使用拉莫三嗪分为使用组和未使用组,比较两组血脂、甲状腺功能和性激素出入院时的变化值,分析拉莫三嗪对其影响。结果共纳入390例BD患者,其中使用组130例,未使用组260例。使用组较未使用组病程更长[中位数7(3,14)年vs.6(2,10)年,P=0.007],抑郁发作比例更高(56.9%vs.18.8%,P<0.001),使用丙戊酸盐的比例更低(53.0%vs.78.1%,P<0.001),使用阿立哌唑(28.5%vs.12.3%,P<0.001)和艾司西酞普兰(18.5%vs.3.8%,P<0.001)的比例更高,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中位数0.10(-0.19,0.44)mmol/L vs.0.34(0.02,0.88)mmol/L,P<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中位数0.01(-0.15,0.11)mmol/L vs.-0.07(-0.26,0.07)mmol/L,P=0.002]、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otal triiodothyronine,TT3)[中位数-0.02(-0.09,0.15)mol/L vs.-0.07(-0.26,0.04)mol/L,P=0.003]和总甲状腺素(total thyroxine,TT4)[(-4.89±16.41)mol/L vs.(-16.12±16.95)mol/L,P<0.001]的变化值均更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病程、BD临床相以及丙戊酸盐、阿立哌唑和艾司西酞普兰等混杂因素后,拉莫三嗪与HDL-C升高值正关联(OR=2.169,P=0.003),与TT4升高值正关联(OR=4.273,P=0.001)。结论拉莫三嗪可能是BD患者血脂和甲状腺功能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拉莫三嗪 血脂 甲状腺功能 性激素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总甲状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氮平致代谢紊乱和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徐劲节 Dake Qi 崔东红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03-306,共4页
抗精神病药物是治疗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的最主要手段,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second generation antipsychotics,SGA),尤其是奥氮平,能够引起以肥胖和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 抗精神病药物是治疗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的最主要手段,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second generation antipsychotics,SGA),尤其是奥氮平,能够引起以肥胖和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为主的代谢紊乱(metabolic disorder),显著增加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风险[1-3]。研究发现长期使用奥氮平的患者,代谢紊乱和CVD的发生率是普通人群2~3倍[4],因此近年来,奥氮平致代谢紊乱和CVD的机制备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氮平 代谢紊乱 心血管疾病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障碍混合状态伴强迫症状诊断与治疗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劲节 王威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54-556,共3页
双相障碍混合状态伴强迫症状的诊断与治疗一直面临挑战,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旨在促进精神科医生对本病识别与治疗的认识。患者为32岁男性,诊断“双相障碍,目前为混合状态”,伴强迫症状,给予碳酸锂、丙戊酸... 双相障碍混合状态伴强迫症状的诊断与治疗一直面临挑战,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旨在促进精神科医生对本病识别与治疗的认识。患者为32岁男性,诊断“双相障碍,目前为混合状态”,伴强迫症状,给予碳酸锂、丙戊酸盐联合喹硫平治疗效果不佳,将喹硫平换为齐拉西酮后情绪渐稳定,强迫症状减轻,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混合状态 强迫症状 齐拉西酮 心境稳定剂 抗精神病药 抗抑郁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边滤波和小目标抑制的异源遥感变化检测 被引量:5
5
作者 徐炜 王驿飞 +3 位作者 张艳 陈晓辉 徐劲节 王超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65-172,共8页
针对异源高分遥感影像变化检测中面临突出"伪变化"突出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双边滤波和小目标抑制的变化检测方法。在传统基于全局像素的滤波策略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分割对象边界约束条件下的改进双边滤波器,以提高对象... 针对异源高分遥感影像变化检测中面临突出"伪变化"突出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双边滤波和小目标抑制的变化检测方法。在传统基于全局像素的滤波策略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分割对象边界约束条件下的改进双边滤波器,以提高对象内部像素间的空间结构一致性;此外,为进一步弱化局部异常值所导致的"伪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阶神经元on-off通道的小目标抑制策略;最后,采用大津法对差分信息进行分类,从而获得最终变化检测结果。通过对多组异源高分遥感影像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能够有效减小"伪变化"所造成的检测误差,总体精度可达92.2%,误检率低于8.7%,在目视分析和定量评价中均显著优于3组对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源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变化检测 双边滤波 小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障碍患者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与精神药物及血药浓度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威 周佳 +3 位作者 任艳萍 李胜 谢高明 徐劲节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患者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发生率及其与精神药物、血药浓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2252例BD患者,根据血清尿酸(uric acid,UA)水平分为HUA组和非高尿酸血症(non-hyperuricemia,NHUA)组...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患者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发生率及其与精神药物、血药浓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2252例BD患者,根据血清尿酸(uric acid,UA)水平分为HUA组和非高尿酸血症(non-hyperuricemia,NHUA)组,比较两组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和用药差异,分析血清UA水平与精神药物及血药浓度的关系。结果BD患者中HUA的发生率为42.94%(967例)。偏相关分析显示出院时UA水平与血锂浓度呈正相关(r=0.321,P=0.026),与丙戊酸浓度(r=-0.046,P=0.758)、奥氮平浓度(r=0.046,P=0.756)无统计学相关性。多因素线性回归显示,出院时UA水平与使用碳酸锂(β=0.130,P<0.001)、丙戊酸盐(β=0.057,P=0.001)和奥氮平(β=0.039,P=0.028)呈正相关,与使用拉莫三嗪(β=-0.034,P=0.039)呈负相关,模型的解释程度为47%(F=117.908,P<0.001)。结论BD患者HUA高发,使用碳酸锂、丙戊酸盐、奥氮平可能为其危险因素,拉莫三嗪可能为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高尿酸血症 精神药物 血药浓度 碳酸锂 丙戊酸盐 奥氮平 拉莫三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源性GABA对人体各系统的保护作用和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许吉怡 王志鹏 +5 位作者 邹宇川 徐劲节 阚伟京 张新华 刘喆 杜静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835-3843,共9页
γ-氨基丁酸(GABA)既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也是一种人体内分泌介质。此外,GABA也存在于中药和食品之中。GABA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其他外周器官可以特异性地结合并作用于它的两类受体:离子通道受体GABAA和GABAC,及G蛋白偶联受体GABAB,GABA... γ-氨基丁酸(GABA)既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也是一种人体内分泌介质。此外,GABA也存在于中药和食品之中。GABA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其他外周器官可以特异性地结合并作用于它的两类受体:离子通道受体GABAA和GABAC,及G蛋白偶联受体GABAB,GABA与这些受体结合可超极化抑制细胞兴奋,启动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传递通路,进而发挥抑制神经兴奋助眠、促进神经元及身体发育、精神松弛安定、全身细胞抗炎修复等多种功能。本综述聚焦于食源性GABA对于中枢神经、心血管、泌尿和消化等各系统功能的保护作用的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综合论述了GABA在中枢系统及非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的改善睡眠焦虑、缓解高血压和糖尿病、抗癌、抗癌、抗过敏,保护肝脏、肾脏和小肠等脏器功能的药理作用。食源性GABA可能成为预防多种疾病的保健食品,甚至治疗疾病的安全有效的潜在替代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GABA受体 器官保护 内分泌 免疫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