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杏愈伤组织超低温保存的研究 被引量:35
1
作者 徐刚标 李美娥 +1 位作者 郑从义 易文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0-34,共5页
本文对银杏子叶愈伤组织进行了超低温保存研究。结果表明 ,冰冻保护剂、冷冻速度对解冻后材料相对存活率影响较大 ,冻前预培养和预冻至某一温度停留一段时间也较为重要。在含高浓度山梨醇或甘露醇的培养基上预培养 2d的愈伤组织 ,用 10 ... 本文对银杏子叶愈伤组织进行了超低温保存研究。结果表明 ,冰冻保护剂、冷冻速度对解冻后材料相对存活率影响较大 ,冻前预培养和预冻至某一温度停留一段时间也较为重要。在含高浓度山梨醇或甘露醇的培养基上预培养 2d的愈伤组织 ,用 10 %二甲基亚砜 +0 .5mol·L- 1 山梨醇作为冰冻保护剂 ,以 1℃·min- 1 速度降温 ,在 - 15℃、- 35℃分别停留 10min和 30min后 ,投入液氮中保存 1d ,细胞相对存活率可达 6 0 %以上。再培养时 ,细胞能恢复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子叶 愈伤组织 超低温保存 种质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度濒危植物水松大孢子发生、雌配子体发育及胚形成 被引量:7
2
作者 徐刚标 刘雄盛 梁文斌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0-62,共13页
【目的】通过对水松生殖发育解剖结构的研究,探讨水松属分类地位,分析水松种子严重败育的原因,进一步为水松繁殖和保护提供丰富、完善的胚胎学研究资料。【方法】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水松大孢子发生、雌配子体... 【目的】通过对水松生殖发育解剖结构的研究,探讨水松属分类地位,分析水松种子严重败育的原因,进一步为水松繁殖和保护提供丰富、完善的胚胎学研究资料。【方法】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水松大孢子发生、雌配子体发育和胚形成过程进行系统地显微观察,详细观测水松雌球果发育过程中外部形态变化。【结果】9—11月为水松雌球果芽分化期,12月至翌年5月为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期,6月为受精期,6月下旬至7月为原胚发育期,8月为早期胚发育期,9月为后期胚发育期。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直线型四分体,其中3个大孢子逐渐退化,仅靠近合点端的大孢子发育成为功能大孢子;复合颈卵器由6~17个颈卵器构成,外层有双核套层细胞。套层细胞具有明显的极性分布;复合颈卵器大多数着生于雌配子体顶端,少数侧生;中央细胞不形成卵核和腹沟细胞,直接发育为成熟的卵细胞;精细胞进入颈卵器时,不损伤颈细胞;受精作用主要发生在颈卵器中部,偶尔发生在颈卵器两端。精核与卵核融合过程中,精核的核仁发生解聚和复聚;合子转移到合点端后,进行有丝分裂形成原胚自由核;受精作用属于有丝分裂前配子融合类型。原胚发育属松杉类标准型,为简单多胚类型;原胚发育形成原胚柄,但不形成初生胚柄。受精作用过程中,存在严重授粉不足现象。【结论】基于雌配子游离核、颈卵器和颈细胞数目,颈卵器类型和着生位置,中央细胞及原胚发育等特征综合分析表明,水松属与台湾杉属、水杉属、柳杉属、落羽杉属亲缘关系密切,与杉木属亲缘关系较近。授粉不足可能是水松大量瘪粒种子形成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孢子发生 配子体发育 胚发生 水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珙桐天然种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标记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玉梅 徐刚标 +3 位作者 申响保 吴雪琴 覃建庸 陈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2-67,共6页
利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来自11个天然珙桐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5条引物能扩增出稳定、清晰且具多态性的条带,共扩增出77个条带。其中74个为多态,多态条带百分率(PPB)为96.10%;各种群PPB值为37.66%~63.64%,平均为54.07%... 利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来自11个天然珙桐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5条引物能扩增出稳定、清晰且具多态性的条带,共扩增出77个条带。其中74个为多态,多态条带百分率(PPB)为96.10%;各种群PPB值为37.66%~63.64%,平均为54.07%。种内Shannon多样性指数(HSP)为0.4849,种群内Shannon多样性指数(HPOP)为0.1886~0.3274,平均为0.2774。这表明珙桐在物种和种群水平上均维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分子方差分析显示,种群间与种群内遗传变异分别占总遗传变异的46.22%,53.78%,种群间呈高度遗传分化。种群间遗传距离与对应的地理距离呈显著正相关(r=0.546,P<0.01)。UPGMA法聚类分析将11个珙桐种群分为3组。研究结果为珙桐遗传资源保护策略制定提供有价值的种群遗传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珙桐 遗传多样性 ISSR 保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岭山地伯乐树天然种群和人工种群遗传多样性比较 被引量:12
4
作者 梁艳 徐刚标 +3 位作者 张合平 吴雪琴 申响保 王爱云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5-52,共8页
为评价伯乐树迁地保护林的遗传完整性,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南岭山地伯乐树2个人工种群和4个天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7条引物共检测出86个条带,其中62条为多态条带;各种群多态条带百分比(PPB)和Shannon表型多样... 为评价伯乐树迁地保护林的遗传完整性,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南岭山地伯乐树2个人工种群和4个天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7条引物共检测出86个条带,其中62条为多态条带;各种群多态条带百分比(PPB)和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HPOP)分别为36.05%~53.49%和0.2040~0.3079;天然种群PPB和HPOP分别为70.93%和0.3882,高于人工种群(PPB=53.49%,HPOP=0.2941)。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天然种群的遗传分化(ΦST=0.3407)明显高于人工种群(ΦST=0.2248)。研究结果认为,伯乐树在物种水平和种群水平都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已建立的迁地保护种群不能有效地保护南岭地区天然种群的遗传完整性,建议营建人工迁地保护种群尽可能地从多个不同种群中收集种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乐树 遗传多样性 ISSR 天然种群 人工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转录组SSR挖掘及EST-SSR标记规模化开发 被引量:34
5
作者 文亚峰 韩文军 +1 位作者 周宏 徐刚标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0-49,共10页
【目的】为解决杉木SSR标记数量不足、已开发的位点多态性较差等问题,以杉木转录组测序数据为基础,结合多重PCR技术批量挖掘SSR,规模化开发EST-SSR位点,为杉木分子遗传学研究奠定良好基础。【方法】杉木转录组序列数据(Accession:SRX1... 【目的】为解决杉木SSR标记数量不足、已开发的位点多态性较差等问题,以杉木转录组测序数据为基础,结合多重PCR技术批量挖掘SSR,规模化开发EST-SSR位点,为杉木分子遗传学研究奠定良好基础。【方法】杉木转录组序列数据(Accession:SRX151872)从NCBI的SRA数据库下载。利用CLC和CMi B软件批量挖掘SSR位点;利用四色荧光标记通用引物多重PCR(multiplex-PCR)技术实现SSR标记的规模化开发。【结果】杉木转录组de novo assembly序列拼接共得到35 633个contigs,总长度31.5 Mb,其中最小拼接长度155 bp,最大23 794 bp,平均长度884 bp。得到2 156个SSR位点,分布于1 822个contigs中,其中256个contigs中包含1个以上SSR位点,复合型SSR数量为118个,SSR平均分布密度为68.4个/Mb。不同SSR重复单元(motif)中,三核苷酸SSR重复单元数量最多,占总数的41.7%。批量引物设计得到1 582个有效位点的引物对,占SSR位点总数的73.4%。利用四色荧光标记通用引物多重PCR检测技术,对35个候选标记位点进行多态性检测,其中28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多态性位点比例达到80%,检测位点多态信息含量(PIC)平均值为0.573,表明所开发的EST-SSR位点具有很高的多态性。PCA分析结果表明,28个EST-SSR多态性位点具有很强的鉴别杉木不同地理种源,甚至同一种源不同单株的能力。【结论】将转录组SSRs挖掘和四色荧光标记通用引物多重PCR技术相结合,成功建立杉木EST-SSR高效开发流程和方法,得到较多高质量的EST-SSR标记位点,这些位点已用于后续杉木遗传多样性保护研究。与传统SSR标记位点开发技术相比较,转录组海量序列为高质量多态性位点的选择可提供充足的数据保证。四色荧光标记通用引物基因分型结果清晰、稳定可靠,不但试验成本仅为原来的10%-15%,而且结合多重PCR扩增技术,可使试验效率提高5-6倍。新方法的建立和应用不仅能促进杉木分子遗传学相关研究,而且对其他非模式生物或新物种SSR标记开发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微卫星标记 EST-SSR 转录组 序列从头拼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分析胡杨潜在适宜分布区 被引量:23
6
作者 郭飞龙 徐刚标 +3 位作者 卢孟柱 孟艺宏 袁承志 郭恺琦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4-192,共9页
【目的】胡杨是干旱区的主要建群种,对维持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探讨限制胡杨分布的主导环境变量,模拟胡杨潜在适宜分布区,可为胡杨资源保护与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全球胡杨226个现有居群分布地理信息以及4... 【目的】胡杨是干旱区的主要建群种,对维持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探讨限制胡杨分布的主导环境变量,模拟胡杨潜在适宜分布区,可为胡杨资源保护与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全球胡杨226个现有居群分布地理信息以及4类综合环境变量(气候、地形、土壤、水文),采用MaxEnt模型,模拟胡杨潜在适宜分布区;综合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刀切法、环境变量贡献率及置换重要值,分析MaxEnt模型可信度,比较采用单一气候变量与4类综合环境变量模拟结果的准确性,探讨制约胡杨地理分布的环境变量。【结果】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AUC值)显示,基于气候变量与4类综合环境变量的MaxEnt模型训练集分别为0.983±0.002、0.982±0.001,验证集分别为0.980±0.006、0.967±0.009,表明2种不同变量参数的数据集对AUC值影响较小,模拟效果好,可信度高。2)基于环境变量贡献率、置换重要值以及刀切法检验的结果,采用4类综合环境变量进行MaxEnt模型模拟,可挖掘影响胡杨分布的更多有效环境变量,胡杨地理分布主要受最干月份降水量、最热季节降水量、10~40 cm土壤含水量、根部土壤湿度、土壤水分蒸发量等4类综合环境变量影响;3)基于气候变量模拟的胡杨适宜分布面积是4类综合环境变量模拟结果的4.33倍,4类综合环境变量模拟的胡杨适宜分布区能够体现胡杨沿河岸分布的细节特征。4)基于MaxEnt模型模拟的胡杨适宜分布面积远大于胡杨的实际分布面积,暗示着胡杨人工林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结论】胡杨地理分布受多种环境变量影响,仅以气候变量模拟的胡杨适宜分布区与实际分布范围存在较大偏差。4类综合环境变量模拟的结果,更能反映胡杨现实居群的分布特征。本研究结果可为退化的胡杨林保护、修复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MAXENT 环境变量 适宜分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对大蒜风味及活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陆俊 刘佳佳 +2 位作者 徐刚标 杨娜 罗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50-152,共3页
利用选育的乳酸杆菌菌株对大蒜进行发酵,以脱除大蒜中的刺激性气味,提高大蒜中活性成分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时间不同,大蒜活性成分含量和风味不同,发酵45d后大蒜SOD活力达到最高值,其SOD活力提高了47.8%,大蒜的刺激性异味显著降低,... 利用选育的乳酸杆菌菌株对大蒜进行发酵,以脱除大蒜中的刺激性气味,提高大蒜中活性成分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时间不同,大蒜活性成分含量和风味不同,发酵45d后大蒜SOD活力达到最高值,其SOD活力提高了47.8%,大蒜的刺激性异味显著降低,大蒜素下降了约26%,蛋白质含量下降了32%左右。SOD活性染色结果表明:发酵后大蒜中的SOD类型有Mn-SOD、Cu,Zn-SOD、Fe-SOD三种,主要为Mn-S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大蒜 活性成分 S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杉木种子园种子产量及品质技术措施的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龙光生 徐刚标 +2 位作者 黎麦秋 雷秀嫦 冯智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96-305,共10页
对湖南省东安县杉木无性系种子园施肥试验的结果表明:3、6、8月中旬每次每株各施尿素0.4kg、过磷酸钙0.3kg、氯化钾0.2kg为球花产量最高的施肥方案;施肥对当年的种子播种品质有影响,但不大;种子园大片母树不挂果... 对湖南省东安县杉木无性系种子园施肥试验的结果表明:3、6、8月中旬每次每株各施尿素0.4kg、过磷酸钙0.3kg、氯化钾0.2kg为球花产量最高的施肥方案;施肥对当年的种子播种品质有影响,但不大;种子园大片母树不挂果的原因是土壤和树体中锰含量过高而树体中的硼元素缺乏,对此提出对土壤施石灰和对母树针叶喷B肥的改良措施;3—8月是杉木种子园施N、P.K肥最适宜时期;确定8月是杉木种子园母树营养诊断进行针叶分析的最佳采样时期,并制定出杉木种子园母树的针叶中全N含量为0.8%、全P含量为0.12%、全K含量为0.7%是其临界值;针叶全N含量0.8—1.2%、全K含量0.7-0.9%是其最适浓度范围;中耕松土对种子园种子产量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种子园 产量 营养元素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S模型激发研究生学习动机的探讨——以遗传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曾超珍 刘志祥 徐刚标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5期244-246,共3页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动力,是学生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强大动因,因而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需要重视学习动机的激励。目前存在部分研究生学习动机不足的现象。本文依据ARCS模型对硕士研究生培养环节进行科学设计,从注意、切身性、自信...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动力,是学生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强大动因,因而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需要重视学习动机的激励。目前存在部分研究生学习动机不足的现象。本文依据ARCS模型对硕士研究生培养环节进行科学设计,从注意、切身性、自信、满意4个维度增强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动机。结果表明,依据ARCS模型设计培养环节能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动机、提升研究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说明利用ARCS模型设计培养环节确实有利于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动机 ARCS模型 研究生教育 培养环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学教学中应用模式生物的必要性及形式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志祥 徐刚标 曾超珍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1期35-36,共2页
模式生物在遗传学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高校本科遗传学教学中必须重视模式生物的应用。介绍了大肠杆菌、酿酒酵母、秀丽隐杆线虫、黑腹果蝇、拟南芥、小鼠等重要的模式生物,并探讨了在遗传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中开展模式生物教... 模式生物在遗传学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高校本科遗传学教学中必须重视模式生物的应用。介绍了大肠杆菌、酿酒酵母、秀丽隐杆线虫、黑腹果蝇、拟南芥、小鼠等重要的模式生物,并探讨了在遗传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中开展模式生物教学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学 模式生物 教学 必要性 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柄双花木种群遗传结构及种群历史 被引量:7
11
作者 孟艺宏 徐刚标 +2 位作者 卢孟柱 姜小龙 郭飞龙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5-62,共8页
【目的】分析长柄双花木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探讨其种群演化历史,加深对该物种进化过程的理解,为其遗传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15对能获得高多态性扩增产物的SSR引物,采用TP-M13-SSR技术检测长柄双花木全... 【目的】分析长柄双花木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探讨其种群演化历史,加深对该物种进化过程的理解,为其遗传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15对能获得高多态性扩增产物的SSR引物,采用TP-M13-SSR技术检测长柄双花木全分布区12个自然种群261株个体的遗传多态性,应用Gene Marker软件进行基因分型,FSTAT估算遗传参数,ARLEQUIN进行分子方差分析,STRUCTURE对所有个体进行Bayesian聚类分析,Bottleneck检测种群遗传瓶颈效应。【结果】15个SSR位点共检测到129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上的等位基因数和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8.6和3.5,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37和0.67;种群水平上,平均每个位点上的等位基因数和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3.4和2.1,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35和0.43;私有基因丰富度和种群内近交系数分别为0.15和0.19。除道县种群外,其他种群极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表现出杂合子缺失。种群间遗传差异极显著(P<0.001)。12个种群可归类为2个类群,大多数个体谱系清晰。在近期的进化过程中,种群遗传结构稳定,未经历遗传瓶颈事件。【结论】长柄双花木在物种和种群水平上,维持较丰富的遗传变异,具有较高的进化潜力。近期生境碎片化和遗传漂移对长柄双花木种群遗传多样性影响较小。种群间的自然屏障、气候变迁和人类干扰导致的种群生境碎片化,是其现代地理分布格局和种群遗传结构的主要成因,这可为该物种遗传资源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柄双花木 荧光SSR标记 遗传结构 种群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