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铣刀制备技术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正杰 张勇斌 徐凌羿 《电加工与模具》 2016年第3期56-61,共6页
微铣刀制备技术是微细铣削的关键技术之一,对微细铣削加工出的微小零部件的特征尺寸和表面质量有重要影响。从微铣刀具的材料与涂层及其制造工艺两方面,对微铣刀制备技术进行了介绍,并通过线电极电火花磨削方法制备了刀头直径为100μm... 微铣刀制备技术是微细铣削的关键技术之一,对微细铣削加工出的微小零部件的特征尺寸和表面质量有重要影响。从微铣刀具的材料与涂层及其制造工艺两方面,对微铣刀制备技术进行了介绍,并通过线电极电火花磨削方法制备了刀头直径为100μm的微铣刀,初步验证了基于自研μEM-200CDS2微细组合电加工机床开展微铣刀在位制备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铣刀 材料与涂层 制造工艺 在位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铣刀在位制备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正杰 张勇斌 徐凌羿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96-1401,共6页
提出基于WEDG技术的微铣刀在位制备方法,将微铣刀的制备与使用结合起来,在同一台微细电火花加工机床上完成微铣刀的在位制备与在位铣削过程,可实现微铣刀的低成本高精度制备,同时避免微铣刀的二次装夹所造成的倾斜和偏心误差,提高微铣... 提出基于WEDG技术的微铣刀在位制备方法,将微铣刀的制备与使用结合起来,在同一台微细电火花加工机床上完成微铣刀的在位制备与在位铣削过程,可实现微铣刀的低成本高精度制备,同时避免微铣刀的二次装夹所造成的倾斜和偏心误差,提高微铣削整体质量。为验证基于WEDG技术的微铣刀在位制备工艺方法的可行性,基于自研μEM-200CDS2型双主轴三工位微细组合电加工机床平台,进行了微铣刀在位制备与在位铣削的实验研究。结合WEDG工艺特点对微铣刀进行材料选用与构型设计,实现了直径小于100μm、刃口锋利的D型微铣刀的制备,并利用所制备微铣刀在位铣削出最小壁厚小于20μm的一组薄壁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WEDG技术的微铣刀在位制备方法在原理和技术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铣刀 WEDG 在位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电沉积加工技术浅析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凌羿 张勇斌 +2 位作者 陈金明 龙飞 杨正杰 《电加工与模具》 2016年第A01期47-51,共5页
简要分析了微细电沉积加工的两种典型技术——磁电沉积技术和超声沉积技术,并结合中物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的研究设备,开展了微细电沉积的初步实验研究,在铜基底上实现了直径25μm、高300μm的微小圆柱的电沉积加工,并通过仿真分析解... 简要分析了微细电沉积加工的两种典型技术——磁电沉积技术和超声沉积技术,并结合中物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的研究设备,开展了微细电沉积的初步实验研究,在铜基底上实现了直径25μm、高300μm的微小圆柱的电沉积加工,并通过仿真分析解释了沉积样件直径小于微细电极直径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电沉积 磁场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式硬质合金微铣刀的几何结构优化与在位放电制备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正杰 张勇斌 +1 位作者 徐凌羿 王英英 《电加工与模具》 2017年第A01期20-25,共6页
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微铣刀进行模态分析和应力变形分析,讨论微铣刀的刀头形状、悬伸量、刀杆直径、刀颈半锥角、刀头长径比等几何结构参数对其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对比D形、三角形、"一"字形等简单刀头截面形状结... 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微铣刀进行模态分析和应力变形分析,讨论微铣刀的刀头形状、悬伸量、刀杆直径、刀颈半锥角、刀头长径比等几何结构参数对其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对比D形、三角形、"一"字形等简单刀头截面形状结构及传统螺旋结构微铣刀的强度和刚度,进而获得微铣刀的几何结构优化参数。采用线电极电火花磨削的方式,在位放电制备出刀头直径约100μm、刃口锋利的D形微铣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铣刀 几何结构优化 在位放电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摇篮式电火花线切割机床运动学建模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强 陈晟 +3 位作者 奚学程 李子伦 徐凌羿 赵万生 《电加工与模具》 2022年第S01期14-19,66,共7页
传统“X-Y-U-V”式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受限于几何结构,加上电极丝倾斜时不易保证良好的冲液条件,难以加工锥度大于30°的工件。为提高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加工上下异型、大锥度等工件时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并拓展其应用范围,提出了工... 传统“X-Y-U-V”式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受限于几何结构,加上电极丝倾斜时不易保证良好的冲液条件,难以加工锥度大于30°的工件。为提高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加工上下异型、大锥度等工件时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并拓展其应用范围,提出了工件摆动而电极丝不发生倾斜的摇篮式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构型。首先,基于刚体运动学的基本理论,建立了用于求解机床各轴数控指令的运动学模型;接着,引入机床几何误差进行精度建模,推导该误差至加工表面的映射关系,并依据此模型对数控指令进行误差补偿;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所提出的摇篮式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加工上下异型、大锥度等工件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摇篮式构型 误差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