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辩证理解“中国梦”应正确处理和把握的几个重要关系
被引量:
1
1
作者
徐其清
李立培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3,共3页
"中国梦"揭示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内心渴望和集体意识,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共同向往和美好愿景。要正确认识和早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必须辩证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国梦"与"美国梦"以及其他西...
"中国梦"揭示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内心渴望和集体意识,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共同向往和美好愿景。要正确认识和早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必须辩证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国梦"与"美国梦"以及其他西方国家和民族梦想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中国梦"实现过程中的自觉自信与忧患意识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国梦"与"富民梦"等梦想之间整体和部分、系统与要素的关系,"中国梦"和现实之间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关系,用理性观照现实,用实干托起梦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
美国梦
复兴
实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代中国贫富观嬗变轨迹初探
被引量:
1
2
作者
徐其清
李丽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5,共5页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贫富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历了一个从欲灭贫穷又以穷为荣、期盼富裕又以富为耻,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勤劳致富光荣,再到富而思进、注重公平的过程。深入研究当代中国贫富观的嬗变过程和思想...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贫富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历了一个从欲灭贫穷又以穷为荣、期盼富裕又以富为耻,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勤劳致富光荣,再到富而思进、注重公平的过程。深入研究当代中国贫富观的嬗变过程和思想轨迹,无论是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是对于树立正确的贫富观,改善和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富观
贫穷
共同富裕
两极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马克思博士论文对黑格尔哲学的继承与超越
被引量:
2
3
作者
徐其清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3-6,共4页
马克思博士论文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源头和马克思公开出版的第一部著作。本文立足于文本 ,具体分析了马克思通过博士论文这一哲学炼狱究竟在哪些方面批判继承了黑格尔哲学 。
关键词
马克思
博士论文
黑格尔哲学
继承
青年黑格尔派
现实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邓小平的贫富观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
4
作者
徐其清
李丽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6,35,共7页
邓小平在领导中国人民脱贫致富过程中,彻底纠正了毛泽东在贫富问题认识上的偏差和失误,透辟分析了我们长期不能摆脱贫困落后状态的根本原因,明确指出了消灭贫穷的必要性、战略步骤和根本途径,形成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解决"三农&q...
邓小平在领导中国人民脱贫致富过程中,彻底纠正了毛泽东在贫富问题认识上的偏差和失误,透辟分析了我们长期不能摆脱贫困落后状态的根本原因,明确指出了消灭贫穷的必要性、战略步骤和根本途径,形成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解决"三农"问题为重点,先富带动后富、后富赶超先富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辩证贫富观。深入研究邓小平的贫富观,无论是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还是对于改善和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富观
贫穷
共同富裕
两极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设计特点及其重要意义
5
作者
徐其清
黄有璋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6,共6页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被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父"和"中国现代化之父"。他的谋划设计具有解放思想,突破陈规;实事求是,反"左"防右;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尊重群众,集思广益;坚持原...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被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父"和"中国现代化之父"。他的谋划设计具有解放思想,突破陈规;实事求是,反"左"防右;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尊重群众,集思广益;坚持原则,因时而变;吸取教训,探索创新等鲜明特点。深入研究邓小平设计特点,像邓小平那样思考,大力弘扬邓小平精神,牢固树立科学的改革发展观,将有助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现代化
设计特点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
6
作者
徐其清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9-11,共3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 2 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是对广大群众的一般要求和权宜之计 ,重在党的领导干部、重在实践落实、重在持之以恒。
关键词
“三个代表”
实践
领导干部
持之以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宗教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7
作者
徐其清
《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5-7,共3页
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现象 ,宗教与道德特别是与社会主义道德有着不同质的规定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 ,但宗教文化和宗教道德的某些内容与社会主义道德并不矛盾 ,在一定条件下还能发挥有益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宗教
宗教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8
作者
徐其清
《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1-3,共3页
从现实社会生活和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手 ,指出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能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具有铸造灵魂 。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素质教育
“三观”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思维变革引领政策改革的方向——对我国农村改革经验的深层解读
被引量:
1
9
作者
李后梅
徐其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20382-20384,共3页
思维变革是政策改革的精神核心,引领政策改革的方向。我国农村政策的改革源于思维的转变,在农村如何发展上,由唯书思维到唯实思维,再到随实践发展而创新的思维;在发展依靠主体上,由政府主导的控制型思维,到注重农民主体性发挥,政府引导...
思维变革是政策改革的精神核心,引领政策改革的方向。我国农村政策的改革源于思维的转变,在农村如何发展上,由唯书思维到唯实思维,再到随实践发展而创新的思维;在发展依靠主体上,由政府主导的控制型思维,到注重农民主体性发挥,政府引导农民的解放型思维;在农村发展的路径上,从轻农重工思维到以农论农思维到以工哺农,再到工农综合发展思维的哲学转变。这些思维的转变,根源于改革实践,又促成了农村改革的成就,从哲学上研究总结这些经验,对继续推进和加强"三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改革
哲学思维
思维变革
政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逻辑
10
作者
刘林元
徐其清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8,共8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以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为基础,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三因素结合的产物。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是为实事求是的思...
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以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为基础,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三因素结合的产物。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是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哲学论证,其主要内容是方法论,它强调主体自觉能动性的发挥和对主观世界的改造,体现了科学与价值、真理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事求是
自觉能动性
方法论
主体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辩证理解“中国梦”应正确处理和把握的几个重要关系
被引量:
1
1
作者
徐其清
李立培
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出处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3,共3页
基金
安徽省高校思政理论课建设工程"思政理论课带头人建设项目"(2011SZKJSGC9-7)
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度教研项目"理工科院校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研究"
文摘
"中国梦"揭示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内心渴望和集体意识,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共同向往和美好愿景。要正确认识和早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必须辩证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国梦"与"美国梦"以及其他西方国家和民族梦想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中国梦"实现过程中的自觉自信与忧患意识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国梦"与"富民梦"等梦想之间整体和部分、系统与要素的关系,"中国梦"和现实之间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关系,用理性观照现实,用实干托起梦想。
关键词
中国梦
美国梦
复兴
实干
Keywords
Chinese Dream
American Dream
rejuvenation
pragmatic
分类号
A8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中国贫富观嬗变轨迹初探
被引量:
1
2
作者
徐其清
李丽
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5,共5页
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资助项目(2009sk157)
文摘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贫富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历了一个从欲灭贫穷又以穷为荣、期盼富裕又以富为耻,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勤劳致富光荣,再到富而思进、注重公平的过程。深入研究当代中国贫富观的嬗变过程和思想轨迹,无论是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是对于树立正确的贫富观,改善和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贫富观
贫穷
共同富裕
两极分化
Keywords
viewpoint on poverty and wealth
poverty
common wealth
polarization
分类号
A8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马克思博士论文对黑格尔哲学的继承与超越
被引量:
2
3
作者
徐其清
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社科系
出处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3-6,共4页
文摘
马克思博士论文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源头和马克思公开出版的第一部著作。本文立足于文本 ,具体分析了马克思通过博士论文这一哲学炼狱究竟在哪些方面批判继承了黑格尔哲学 。
关键词
马克思
博士论文
黑格尔哲学
继承
青年黑格尔派
现实世界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B516.35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邓小平的贫富观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
4
作者
徐其清
李丽
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人文社科部
出处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6,35,共7页
文摘
邓小平在领导中国人民脱贫致富过程中,彻底纠正了毛泽东在贫富问题认识上的偏差和失误,透辟分析了我们长期不能摆脱贫困落后状态的根本原因,明确指出了消灭贫穷的必要性、战略步骤和根本途径,形成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解决"三农"问题为重点,先富带动后富、后富赶超先富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辩证贫富观。深入研究邓小平的贫富观,无论是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还是对于改善和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贫富观
贫穷
共同富裕
两极分化
Keywords
viewpoint on poverty and wealth
poverty
common prosperity
polarization
分类号
A8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设计特点及其重要意义
5
作者
徐其清
黄有璋
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部
出处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6,共6页
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2007sk217)
文摘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被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父"和"中国现代化之父"。他的谋划设计具有解放思想,突破陈规;实事求是,反"左"防右;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尊重群众,集思广益;坚持原则,因时而变;吸取教训,探索创新等鲜明特点。深入研究邓小平设计特点,像邓小平那样思考,大力弘扬邓小平精神,牢固树立科学的改革发展观,将有助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现代化
设计特点
意义
Keywords
reform and opening up
modernization
design features
分类号
A8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
6
作者
徐其清
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经管与社会科学系
出处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9-11,共3页
文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 2 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是对广大群众的一般要求和权宜之计 ,重在党的领导干部、重在实践落实、重在持之以恒。
关键词
“三个代表”
实践
领导干部
持之以恒
Keywords
Three Represents'
practice
leaders
constancy
分类号
A8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宗教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7
作者
徐其清
机构
淮南工业学院经管与社科系
出处
《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5-7,共3页
文摘
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现象 ,宗教与道德特别是与社会主义道德有着不同质的规定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 ,但宗教文化和宗教道德的某些内容与社会主义道德并不矛盾 ,在一定条件下还能发挥有益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宗教
宗教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分类号
B920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8
作者
徐其清
机构
淮南工业学院经管与社科系
出处
《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1-3,共3页
基金
院青年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从现实社会生活和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手 ,指出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能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具有铸造灵魂 。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素质教育
“三观”教育
分类号
B-49 [哲学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思维变革引领政策改革的方向——对我国农村改革经验的深层解读
被引量:
1
9
作者
李后梅
徐其清
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人文社科部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20382-20384,共3页
基金
安徽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2010年度重点课题资助
文摘
思维变革是政策改革的精神核心,引领政策改革的方向。我国农村政策的改革源于思维的转变,在农村如何发展上,由唯书思维到唯实思维,再到随实践发展而创新的思维;在发展依靠主体上,由政府主导的控制型思维,到注重农民主体性发挥,政府引导农民的解放型思维;在农村发展的路径上,从轻农重工思维到以农论农思维到以工哺农,再到工农综合发展思维的哲学转变。这些思维的转变,根源于改革实践,又促成了农村改革的成就,从哲学上研究总结这些经验,对继续推进和加强"三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农村改革
哲学思维
思维变革
政策改革
Keywords
Rural reform
Philosophical thought
Change of thought
Policy reform
分类号
F320.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逻辑
10
作者
刘林元
徐其清
机构
南京大学哲学系
安徽理工大学社科系
出处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8,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02BZX002)
文摘
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以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为基础,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三因素结合的产物。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是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哲学论证,其主要内容是方法论,它强调主体自觉能动性的发挥和对主观世界的改造,体现了科学与价值、真理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事求是
自觉能动性
方法论
主体改造
Keywords
the Chinese Marxist philosophy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conscious activity
methodology
reformation of subject
分类号
B17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辩证理解“中国梦”应正确处理和把握的几个重要关系
徐其清
李立培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当代中国贫富观嬗变轨迹初探
徐其清
李丽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马克思博士论文对黑格尔哲学的继承与超越
徐其清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试论邓小平的贫富观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
徐其清
李丽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试论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设计特点及其重要意义
徐其清
黄有璋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
徐其清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宗教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徐其清
《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浅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徐其清
《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思维变革引领政策改革的方向——对我国农村改革经验的深层解读
李后梅
徐其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逻辑
刘林元
徐其清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