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吡唑醚菌酯在烟叶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被引量:28
1
作者 闫晓阳 徐金丽 +4 位作者 徐光军 杨立强 宋超 李义强 王秀国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8-533,共6页
研究建立了吡唑醚菌酯在烟叶和土壤中残留及消解动态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经固相萃取柱SPE-C18和SPE-PSA净化,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2mg!kg添加水平下... 研究建立了吡唑醚菌酯在烟叶和土壤中残留及消解动态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经固相萃取柱SPE-C18和SPE-PSA净化,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2mg!kg添加水平下,吡唑醚菌酯在烟叶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5%~101.9%和93.4%~101.2%,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4.8%~6.8%和1.5%~10.5%。吡唑醚菌酯在烟叶和土壤中的定量限(LOQ)均为0.01mg/kg。采用所建立的方法,测定了山东、湖南2年2地烟叶和土壤中吡唑醚菌酯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在山东青岛烟叶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5.9~9.5d和11.1~13.4d;在湖南长沙烟叶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3.1~5.3d和5.4~6.4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吡唑醚菌酯 烟叶 土壤 残留 消解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型吡虫啉在烟叶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义强 闫晓阳 +8 位作者 杨立强 宋超 管志坤 王秀国 徐光军 徐金丽 郑晓 孙惠青 吕国新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79-685,共7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于2010—2011年开展了吡虫啉可溶液剂、可湿性粉剂、微乳剂和颗粒剂4种常见剂型的不同施药剂量、不同施药次数和采收间隔期的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剂型吡虫啉在烟叶和土壤中的残留降解规律与最终残留量。结...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于2010—2011年开展了吡虫啉可溶液剂、可湿性粉剂、微乳剂和颗粒剂4种常见剂型的不同施药剂量、不同施药次数和采收间隔期的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剂型吡虫啉在烟叶和土壤中的残留降解规律与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在3个添加水平(0.01~5 mg/kg)、5次重复下,鲜烟叶、干烟叶和土壤中吡虫啉的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85.6% ~89.3%,5.0% ~5.7%;85.0% ~88.3%,3.5% ~5.0%;84.1% ~91.5%,3.4% ~8.0%;符合农药残留检测要求。吡虫啉最小检出量(LOD)为0.3 ng(S/N=3),最低检测浓度(LOQ)分别为:鲜烟叶0.01 mg/kg,干烟叶0.03 mg/kg,土壤0.01 mg/kg。由于推荐剂量不同,不同剂型农药在烟叶上的原始沉积量有较大差别,可溶液剂、可湿性粉剂、微乳剂和颗粒剂4种剂型的吡虫啉降解速率均较快,半衰期分别为5.7~6.6、3.1~3.7、5.0~5.1和10.5~11.4 d。在不同处理的干烟叶中,吡虫啉残留量有明显差异,根据国际烟草科学合作研究中心(CORESTA)的指导性残留限量为5 mg/kg,建议大田喷雾施药的3种剂型(可溶液剂、可湿性粉剂和微乳剂)安全间隔期为14 d,移栽期穴施的颗粒剂安全间隔期为7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虫啉 剂型 烟叶 土壤 农药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在土壤中的残留降解及影响因子 被引量:11
3
作者 宋超 周杨全 +6 位作者 李义强 王秀国 徐光军 徐金丽 苏赞 张纪利 胡亚杰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38-744,共7页
建立了吡虫啉、啶虫脒和噻虫嗪在土壤中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和Qu ECh ERS法净化后,采用HPLC-MS/MS检测,外标法定量,在0.01-1.0 mg/kg添加水平下,3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在土壤中的回收率在89%-103... 建立了吡虫啉、啶虫脒和噻虫嗪在土壤中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和Qu ECh ERS法净化后,采用HPLC-MS/MS检测,外标法定量,在0.01-1.0 mg/kg添加水平下,3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在土壤中的回收率在89%-10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3%-10.3%之间,定量限均为0.01 mg/kg。采用建立的方法,在室内模拟条件下,研究了土壤微生物、温度、土壤含水量及农药初始浓度对土壤中吡虫啉、啶虫脒和噻虫嗪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是影响农药残留降解的首要因素,灭菌处理土壤中农药残留降解速率明显低于非灭菌土壤。此外,环境温度、土壤含水量、初始浓度等因素也会对农药残留降解产生不同影响,土壤含水量为最大持水量的60%左右时降解最快,半衰期分别为15.6、7.2和25.8 d;农药初始浓度越高,降解速度越慢;在5-3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降解速度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烟碱类杀虫剂 吡虫啉 啶虫脒 噻虫嗪 土壤 残留 降解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烟草中噻虫嗪残留及消解动态 被引量:11
4
作者 宋超 李海萍 +5 位作者 刘万峰 陆伟 徐光军 徐金丽 郑晓 李义强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7-482,共6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鲜烟叶和干烟叶中噻虫嗪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Cleanert NH2-SPE固相萃取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UV)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1~5mg/kg添加水平下,鲜烟叶中噻虫嗪的...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鲜烟叶和干烟叶中噻虫嗪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Cleanert NH2-SPE固相萃取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UV)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1~5mg/kg添加水平下,鲜烟叶中噻虫嗪的平均回收率为92%~9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5%-9.2%,定量限(LOQ)为0.01mg!kg;在0.05~5mg/kg添加水平下,干烟叶中噻虫嗪的平均回收率为91%~94%,RSD为5.9%-6.8%,LOQ为0.05mg/kg。采用所建立的方法,测定了山东、湖南2年2地烟叶样品中噻虫嗪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噻虫嗪在烟叶中的半衰期为1.3~8.1d;按照噻虫嗪有效成分用量18.9和28.4g/hm2,于烟草现蕾初期.成熟期对水喷雾施药2—3次,距末次施药7d后,山东、湖南2年2地烟叶样品中噻虫嗪残留量为0.05~0.80mg/kg,均低于国际烟草合作研究中心(CORESTA)指导性残留限量标准规定的MRL值(5.0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烟叶 噻虫嗪 残留 消解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在烟叶烘烤过程中的消解动态与最终残留 被引量:8
5
作者 杨立强 徐光军 +7 位作者 闫晓阳 徐金丽 郑晓 宋超 周杨全 孙惠青 王秀国 李义强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4-540,共7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良好农业规范(GAP)条件下3种常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及溴氰菊酯在山东、四川、云南、辽宁和江西5地烟叶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样品经乙腈提取,SPE-PSA柱净化,气-...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良好农业规范(GAP)条件下3种常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及溴氰菊酯在山东、四川、云南、辽宁和江西5地烟叶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样品经乙腈提取,SPE-PSA柱净化,气-质联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GC-MS/SIM)下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1~1.0 mg/kg添加水平下,3种农药在鲜烟叶和干烟叶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在82.9%~ 110.9%和85.2%~108.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7% ~ 4.4%和2.3% ~ 5.7%,3种农药在鲜烟叶和干烟叶中的定量限(LOQ)均为0.01 mg/kg,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检测要求。烘烤过程中残留农药消解明显,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的消解率分别高达78%、89%和91%。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乳油分别按有效成分450~675 g/hm2,600~900 g/hm2及450~675 g/hm2于烟叶采烤初期(烟株旺长期)喷雾施药2次,距末次施药后14 d,干烟叶中3种农药的残留量分别为0.022 ~ 0.50、0.14 ~ 0.82和0.046 ~ 0.21 mg/kg,均低于国际烟草合作研究中心(CORESTA)提出的指导性农药残留限量标准(GRL)值(0.5、1和1 mg/kg),因此建议其安全间隔期为14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除虫菊酯 杀虫剂 烟叶 烘烤 残留 消解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溴异氰尿酸在烟叶及其土壤中的残留分析及消解动态 被引量:6
6
作者 王秀国 李义强 +3 位作者 孙惠青 徐金丽 徐光军 郑晓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1-197,共7页
建立了烟叶及其土壤中氯溴异氰尿酸残留的检测方法,并测定了氯溴异氰尿酸在烟叶及其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样品经乙腈提取,三氯甲烷、石油醚萃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UV)检测。结果表明:在0.01~0.5 mg/kg添加水平下,氯溴... 建立了烟叶及其土壤中氯溴异氰尿酸残留的检测方法,并测定了氯溴异氰尿酸在烟叶及其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样品经乙腈提取,三氯甲烷、石油醚萃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UV)检测。结果表明:在0.01~0.5 mg/kg添加水平下,氯溴异氰尿酸在鲜烟叶、干烟叶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2.7%~91.6%、89.2%~91.8%和89.2%~94.4%,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1%~3.9%、2.6%~5.5%和1.5%~4.6%,方法的检出限(LOD)均为0.003 mg/kg,定量限(LOQ)均为0.01 mg/kg。田间消解动态结果表明,氯溴异氰尿酸在烟叶及其土壤中消解较快,半衰期分别为3.94~4.25 d和2.83~3.41 d,施药后14 d,其在烟叶和土壤中的消解率均达90%以上。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按有效成分600 g/hm2(推荐高剂量)和900 g/hm2(1.5倍推荐高剂量)于烟草现蕾期对水喷雾施药3~4次,距末次施药后间隔21 d采样,烟叶中氯溴异氰尿酸的残留量为1.47~3.52 mg/kg,土壤中的残留量为未检出~0.43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溴异氰尿酸 烟叶 土壤 残留 消解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吲唑磺菌胺在烟叶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被引量:5
7
作者 周杨全 徐金丽 +3 位作者 徐光军 郑晓 尤祥伟 王秀国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5-589,共5页
为研究吲唑磺菌胺在烟草中的残留消解特征,建立了采用Qu ECh ERS前处理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相结合的烟叶中吲唑磺菌胺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PSA)吸附剂净化,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检测... 为研究吲唑磺菌胺在烟草中的残留消解特征,建立了采用Qu ECh ERS前处理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相结合的烟叶中吲唑磺菌胺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PSA)吸附剂净化,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1、0.1和10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吲唑磺菌胺在鲜烟叶和干烟叶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8%~93%和93%~107%,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5%~13.9%和6.7%~7.4%,定量限(LOQ)分别为0.01和0.02 mg/kg。利用该方法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检测了山东和四川烟叶中吲唑磺菌胺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吲唑磺菌胺在烟叶中的半衰期为5.1~9.8 d;按照有效成分105和157.5 g/hm2的剂量,分别施药3次和4次,距末次施药14 d后,烟叶中吲唑磺菌胺残留量为<LOQ^5.95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唑磺菌胺 烟草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残留 消解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菌茂在烟叶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秀国 张倩 +4 位作者 徐金丽 徐光军 郑晓 孙惠青 李义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180-2185,共6页
为明确噻菌茂在烟草上使用后的环境安全性,建立了烟叶和土壤中噻菌茂残留的检测方法,并在山东和湖南两地开展了为期两年的噻菌茂在烟叶及其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甲醇/水(70:30,V:V)提取,石油醚、二氯甲烷萃取... 为明确噻菌茂在烟草上使用后的环境安全性,建立了烟叶和土壤中噻菌茂残留的检测方法,并在山东和湖南两地开展了为期两年的噻菌茂在烟叶及其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甲醇/水(70:30,V:V)提取,石油醚、二氯甲烷萃取,弗罗里硅土净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UV)测定,在0.01~5.0mg.kg-1添加水平下,噻菌茂在鲜烟叶、干烟叶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0.50%~93.84%、88.19%~91.90%和88.34%~93.04%,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72%~2.79%、1.83%~4.13%、2.00%~2.71%。噻菌茂的最小检出量为1.4×10-12g,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鲜烟叶0.01mg.L-1,干烟叶0.01mg.L-1,土壤0.005mg.L-1。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噻菌茂在烟叶和土壤中消解较快,半衰期分别为2.85~3.44d和2.77~3.26d。噻菌茂可湿性粉剂按有效成分250g.hm-2(推荐高剂量)和375g.hm-(21.5倍推荐高剂量)于烟草旺长期-成熟期兑水施药3~4次,烟叶中噻菌茂最终残留量随采收间隔时间的延长而呈递减趋势,距末次施药后间隔7d采收的烟叶中噻菌茂的残留量为1.102~4.230mg.kg-1,21d残留量降为0.082~1.813mg.kg-1;而土壤中噻菌茂最终残留量均未检出(≤0.005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菌茂 烟叶 土壤 残留 消解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嘧肽霉素在烟叶及土壤中的残留分析及消解动态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小芳 孙惠青 +5 位作者 徐光军 张倩 相振波 徐金丽 王金信 李义强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1-216,共6页
研究建立了烟叶及土壤环境中嘧肽霉素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鲜烟叶样品采用V(乙腈)∶V(水)=19∶1的混合溶剂提取,干烟叶及土壤样品采用V(乙腈)∶V(水)=17∶3的混合溶剂提取,经PEP-SPE固相萃取柱净化,HPLC检测。结果表明:在0... 研究建立了烟叶及土壤环境中嘧肽霉素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鲜烟叶样品采用V(乙腈)∶V(水)=19∶1的混合溶剂提取,干烟叶及土壤样品采用V(乙腈)∶V(水)=17∶3的混合溶剂提取,经PEP-SPE固相萃取柱净化,HPLC检测。结果表明:在0.05~2 mg/kg添加水平下,嘧肽霉素在鲜烟叶、干烟叶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2.7%~89.6%、78.7%~81.5%和79.6%~97.8%,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4.9%~5.7%、2.1%~5.8%和3.2%~6.1%;烟叶和土壤中嘧肽霉素的最小检出量(LOD)均为0.05 mg/kg。采用所建立的方法测定了田间不同施药剂量、施药次数和采收时间下烟叶及土壤样品中嘧肽霉素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结果表明:嘧肽霉素在鲜烟叶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3.4~5.1 d和1.3~3.1 d;于烟草现蕾-成熟期,以2%嘧肽霉素水剂按有效成分28.2~42.3 g/hm2的剂量施药2~3次,距末次施药后7、14和21 d,烟叶及土壤中嘧肽霉素的残留量均低于LOD值(0.05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嘧肽霉素 烟叶 土壤 农药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烟叶及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金丽 尤祥伟 +4 位作者 王秀国 徐光军 郑晓 陈丹 李义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7期70-72,共3页
[目的]建立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烟叶和土壤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残留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分散固相萃取净化,以N-甲基咪唑和三氟乙酸酐进行柱前衍生,衍生物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结果]当添加... [目的]建立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烟叶和土壤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残留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分散固相萃取净化,以N-甲基咪唑和三氟乙酸酐进行柱前衍生,衍生物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结果]当添加浓度为0.0005~1.0000 mg/kg时,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均超过90%,相对标准偏差( RSD)为2.3%~5.5%。在鲜烟叶、干烟叶和土壤中,方法最低检出浓度(LOQ)分别为0.004、0.008和0.0005 mg/kg。采用所建方法测定了2014~2015年山东、四川烟叶和土壤样品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烟叶和土壤中消解半衰期为4.4~5.4和1.6~2.6 d。按照2.25和3.375 g a.i./hm2用量,分别施药2~3次,采收间隔期7 d时,烤后烟叶样品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残留量低于0.2 mg/k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有机溶剂用量少,符合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对灵敏度、准确度及精密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烟叶 土壤 残留 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叶及土壤中砜嘧磺隆农药残留及消解动态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金丽 王秀国 +3 位作者 徐光军 郑晓 孙惠青 李义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3期128-130,143,共4页
[目的]研究砜嘧磺隆在烟草上使用后的残留行为及环境安全性。[方法]建立了利用HPLC-MS/MS技术检测烟叶及土壤中砜嘧磺隆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经过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PSA)吸附剂净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外标法定量。采用所建... [目的]研究砜嘧磺隆在烟草上使用后的残留行为及环境安全性。[方法]建立了利用HPLC-MS/MS技术检测烟叶及土壤中砜嘧磺隆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经过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PSA)吸附剂净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外标法定量。采用所建检测方法测定了GAP试验获得的烟草和土壤中砜嘧磺隆残留。[结果]在0.005~0.500 mg/kg的加标水平下,土壤和鲜烟叶中砜嘧磺隆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4.1%~95.8%、90.0%~94.2%,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2%~6.4%、3.6%~7.3%,定量限均为0.005 mg/kg。在0.010~0.500 mg/kg的加标水平下,干烟叶中砜嘧磺隆的回收率为87.1%~90.1%,相对标准偏差为2.0%~8.9%,定量限为0.010 mg/kg。砜嘧磺隆在鲜烟叶中的原始沉积量为<0.005~0.041 mg/kg,在土壤中为<0.005~0.510 mg/kg,砜嘧磺隆在土壤中消解较快,理论半衰期为1.4~2.9 d;施药后70 d,烤后烟叶中农药残留量低于定量限。[结论]采用20%砜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防治烟草田杂草,于烟草移栽期喷雾施药1次,制剂用药量为90~105 g/hm^2(有效成分18~21 g a.i./hm^2),安全间隔期为7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土壤 砜嘧磺隆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及调节性T细胞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25
12
作者 庄献博 徐光军 +2 位作者 王未飞 陈团芝 杨霞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096-1098,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及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水平的变化,并进一步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其有无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74例(脑梗死组)和健康体检者52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及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水平的变化,并进一步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其有无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74例(脑梗死组)和健康体检者52例(对照组),脑梗死组再进一步分为阿托伐他汀高剂量组(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低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37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14d抽取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5ml,抽取对照组外周血5ml,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Treg频率,同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结果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治疗后7、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高剂量组7、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低剂量组显著降低(P<0.05,P<0.01)。脑梗死组治疗前外周血Th17频率和Th17/Treg显著高于对照组,而Treg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治疗后7、14dTh17频率及Th17/Treg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Treg频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7、14d Th17频率[(1.25±0.49)%vs(1.57±0.41)%,(1.13±0.28)%vs(1.52±0.36)%,P<0.05]和Th17/Treg(0.43±0.15 vs 0.65±0.21,0.38±0.12 vs 0.54±0.16,P<0.05)明显降低,Treg频率明显增高[(3.02±0.62)%vs(2.73±0.68)%,(3.34±0.46)%vs(2.96±0.5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h17/Treg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正相关(r=0.672,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Th17和Treg的平衡被打破,加重了缺血脑组织的炎性反应,而阿托伐他汀可通过纠正Th17/Treg失衡,发挥对急性期脑梗死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T淋巴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降血脂药 阿托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锌矿采选周边土壤农产品污染状况及健康风险评价
13
作者 吕少银 徐光军 曾从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7期46-50,共5页
为了解铅锌矿采选活动对下游农用地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以贵州某铅锌矿企业采矿点、选矿厂、尾矿堆场下游农用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布点法分别采集研究区A区、B区土壤和农产品样品,并测定8种重金属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P_(i))和内... 为了解铅锌矿采选活动对下游农用地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以贵州某铅锌矿企业采矿点、选矿厂、尾矿堆场下游农用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布点法分别采集研究区A区、B区土壤和农产品样品,并测定8种重金属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P_(i))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P_(N))对研究区农用地土壤8种重金属(Pb、Cd、Ni、As、Hg、Cu、Cr、Zn)进行污染特征分析和风险评价,采用高危商(HQ)和高危指数(HI)评价水稻玉米中重金属对成人和儿童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该区域农用地土壤受到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Cd重度污染,As和Zn轻度污染;研究区A区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大于B区,Cd对综合污染指数的贡献最大;该区域农产品中重金属主要是Cd含量超标,水稻Cd超标率大于玉米;研究区水稻和玉米中重金属总量与土壤中重金属总量相关性不显著;摄入该区域水稻和玉米,单一重金属Cd和As对人体健康风险大,水稻对人体产生的健康影响可能性大,且对儿童的影响明显大于成人,玉米不会对人体产生健康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采选 重金属 农产品 污染状况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G在舟山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红玉 徐光军 《上海煤气》 2010年第6期29-31,34,共4页
文章就LNG在舟山城市燃气、焊割气方面的应用现状进行研究,建议发展液化天然气汽车项目。
关键词 LNG 城市燃气 焊割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