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纳米颗粒大小对Ni-P合金镀层性能的影响及镀层制备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
1
1
作者
徐伟腾
康敏
+3 位作者
郭静
杜晓霞
解世禄
刘全祥
《材料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9-43,56,共6页
为了提高农业刀具的使用寿命,在65Mn钢试件基体表面上,采用电沉积技术制备Ni-P-BN(h)纳米复合镀层,研究不同直径大小的BN(h)颗粒对镀层显微组织、硬度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制备复合镀层的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随...
为了提高农业刀具的使用寿命,在65Mn钢试件基体表面上,采用电沉积技术制备Ni-P-BN(h)纳米复合镀层,研究不同直径大小的BN(h)颗粒对镀层显微组织、硬度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制备复合镀层的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随着BN(h)颗粒直径的增大,复合镀层有晶化的趋势;镀液中加入直径100 nm的BN(h)颗粒所制备的镀层表面胞体均匀致密、硬度最大、耐磨损性能最好;镀层形成过程中,纳米颗粒相互碰撞几率增大,导致晶核分布不均,影响表面质量并且减小耐磨损性能;制备Ni-P-BN(h)纳米复合镀层最优工艺参数为电流密度4.308 A/dm^2,BN(h)浓度15.00 g/L,施镀温度60℃,施镀时间3 h,所得硬度和磨损量分别为621.664 HV_(2N),2.665 8×10^(-3)mm^3,相较于65Mn基体硬度提升了1.2倍,磨损量降低8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65MN钢
正交试验
Ni-P-BN(h)纳米复合镀层
耐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纳米颗粒大小对Ni-P合金镀层性能的影响及镀层制备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
1
1
作者
徐伟腾
康敏
郭静
杜晓霞
解世禄
刘全祥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灌云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
出处
《材料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9-43,56,共6页
基金
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610307094)资助
文摘
为了提高农业刀具的使用寿命,在65Mn钢试件基体表面上,采用电沉积技术制备Ni-P-BN(h)纳米复合镀层,研究不同直径大小的BN(h)颗粒对镀层显微组织、硬度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制备复合镀层的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随着BN(h)颗粒直径的增大,复合镀层有晶化的趋势;镀液中加入直径100 nm的BN(h)颗粒所制备的镀层表面胞体均匀致密、硬度最大、耐磨损性能最好;镀层形成过程中,纳米颗粒相互碰撞几率增大,导致晶核分布不均,影响表面质量并且减小耐磨损性能;制备Ni-P-BN(h)纳米复合镀层最优工艺参数为电流密度4.308 A/dm^2,BN(h)浓度15.00 g/L,施镀温度60℃,施镀时间3 h,所得硬度和磨损量分别为621.664 HV_(2N),2.665 8×10^(-3)mm^3,相较于65Mn基体硬度提升了1.2倍,磨损量降低86.5%。
关键词
电沉积
65MN钢
正交试验
Ni-P-BN(h)纳米复合镀层
耐磨损性能
Keywords
electrodeposition
65Mn steel
orthogonal experiments
Ni- P - BN (h) nanocomposite coatings
wear resistance
分类号
TG174.4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纳米颗粒大小对Ni-P合金镀层性能的影响及镀层制备工艺参数优化
徐伟腾
康敏
郭静
杜晓霞
解世禄
刘全祥
《材料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