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金阴极及其紫外光电发射特性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瑜英 高扬 +5 位作者 王雪敏 曹柱荣 易早 徐习斌 易有根 吴卫东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627-2630,共4页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了不同厚度的金纳米薄膜,在高纯氮气气氛、800℃条件下快速退火,在石英基底上制备了具有表面微纳颗粒的新型金阴极。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阴极的表面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阴极表面形成了均匀分布的金纳米...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了不同厚度的金纳米薄膜,在高纯氮气气氛、800℃条件下快速退火,在石英基底上制备了具有表面微纳颗粒的新型金阴极。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阴极的表面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阴极表面形成了均匀分布的金纳米颗粒,平均粒径随金纳米薄膜厚度的增加(5nm至20nm)从300nm增大到800nm。在190~360nm紫外光下,对阴极的光电子发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平面阴极,新型金阴极的光电子发射效率提高了10倍以上,最高可达到平面阴极的16倍,且随颗粒粒径的减小而增大。采用“三步”光电发射模型对上述结果进行理论分析,表明阴极光电效率的提高主要由于阴极光电发射面积的增加和局域强电场导致的表面势垒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阴极 金纳米薄膜 表面结构 紫外光电发射特性 表面势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基底上不规则银纳米结构的生长及其光学性质的研究
2
作者 易有根 何花 +4 位作者 陈艳 徐习斌 江少恩 郑志坚 唐永建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8-124,共7页
以经过硅烷化后玻璃片为基底,之后吸附金纳米种子,采用柠檬酸钠为还原剂,在荧光灯照射条件下还原硝酸银,制备出基底表面具有银纳米粒子聚集结构的材料.采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产物的形貌和性质进行了表征,并考察... 以经过硅烷化后玻璃片为基底,之后吸附金纳米种子,采用柠檬酸钠为还原剂,在荧光灯照射条件下还原硝酸银,制备出基底表面具有银纳米粒子聚集结构的材料.采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产物的形貌和性质进行了表征,并考察银纳米粒子的形貌对其薄膜基底SERS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光照时间增加至16 h,金种子长大为平均粒径110 nm的不规则状多晶银纳米粒子,且出现双层粒子堆积.基底上纳米粒子的吸收光谱上出现了由银粒子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偶极子耦合引发的强烈吸收峰:随着光照时间的变化,耦合峰在600~813 nm波段内移动.光照时间为12 h后得到的SERS活性基底具有最强的SERS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粒子 玻璃基底 种子-光照法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BS效应激光波长对光学材料损伤的影响
3
作者 倪锐芳 蒋晓东 +2 位作者 黄进 曹林洪 徐习斌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7-112,共6页
从耦合波理论出发,采用纵向受激布里渊散射(SBS)模型,通过时域有限差分法数值求解了瞬态SBS耦合波方程组,得到了泵浦光、Stokes光强度及声波产生应力随时间的分布;研究了在三种常见波长激光(基频、倍频和三倍频)作用下SBS效应的发展过... 从耦合波理论出发,采用纵向受激布里渊散射(SBS)模型,通过时域有限差分法数值求解了瞬态SBS耦合波方程组,得到了泵浦光、Stokes光强度及声波产生应力随时间的分布;研究了在三种常见波长激光(基频、倍频和三倍频)作用下SBS效应的发展过程及其对光学材料损伤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光作用主要体现在SBS起振阶段,一旦进入稳态阶段,Stokes光强及应力发展的最大值、稳态值依赖于泵浦光的大小;在相同脉冲宽度下,激光波长越短,SBS发生越早,发展越快,更易造成光学元件的力学损伤;三倍频激光产生最大应力为基频光产生最大应力的100倍,且相比于倍频激光,产生最大应力的时刻要提前15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长 受激布里渊散射 应力 Stokes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