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高茶多酚茶树品种的理化性质及生物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徐丕忠 梁名志 +5 位作者 田易萍 尚卫琼 朱兴正 李朝云 包云秀 黄玫 《湖南农业科学》 2014年第7期6-8,共3页
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品种试验基地的10个茶树品种的内在化学成分、加工品质、生物学特性等进行鉴定评价,筛选出3个茶多酚含量>38%的特异茶树种质,分别为1-1、3-1和5-1;这3个高茶多酚品种内含物质丰富,均适制高档红茶;此外,... 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品种试验基地的10个茶树品种的内在化学成分、加工品质、生物学特性等进行鉴定评价,筛选出3个茶多酚含量>38%的特异茶树种质,分别为1-1、3-1和5-1;这3个高茶多酚品种内含物质丰富,均适制高档红茶;此外,其鲜叶产量较高,春茶萌发早,抗旱、抗寒、抗茶饼病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茶树品种 理化性质 生物特性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洪市茶园茶叶和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评价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友勇 梁名志 +6 位作者 田易萍 徐丕忠 孙云南 陈林波 杨毅坚 孙雪梅 夏丽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8972-8975,共4页
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方法对云南省景洪市茶园茶叶和土壤中重金属元素As、Pb、Cr、Hg和Cd的含量进行研究,并结合茶园茶叶和土壤的卫生质量标准,采用污染指数法对茶叶和土壤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景洪市茶园茶叶和土壤中重金属... 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方法对云南省景洪市茶园茶叶和土壤中重金属元素As、Pb、Cr、Hg和Cd的含量进行研究,并结合茶园茶叶和土壤的卫生质量标准,采用污染指数法对茶叶和土壤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景洪市茶园茶叶和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均较低,其中茶叶重金属含量低于无公害茶叶重金属最低限值,土壤重金属含量达到国家2级标准。茶叶中重金属元素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6,茶叶质量均达到国家1级标准;土壤中除As的综合污染指数为1.11,其余4种重金属元素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1.0。土壤处于安全等级或警戒线等级,为清洁水平或尚清洁水平。建议今后在进行无公害茶园的布局和建设时,应对基地适当加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土壤 茶叶 重金属 污染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茶树良种氟含量变化比较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友勇 田易萍 +5 位作者 孙雪梅 梁名志 刘本英 徐丕忠 包云秀 周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4期6185-6187,共3页
[目的]弄清云南不同茶树品种氟的富集特征,为选育低富集氟大叶茶树品种提供依据。[方法]以云南省勐海县、昌宁县和思茅区茶树品种园的20个茶树品种1芽4叶为试材,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含量。[结果]这些茶树品种氟含量为15.30~157.60... [目的]弄清云南不同茶树品种氟的富集特征,为选育低富集氟大叶茶树品种提供依据。[方法]以云南省勐海县、昌宁县和思茅区茶树品种园的20个茶树品种1芽4叶为试材,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含量。[结果]这些茶树品种氟含量为15.30~157.60mg/kg,3地均种植的7个茶树品种总体上均以云抗10号氟含量最低。LSD多重比较表明,地区内品种间和品种内地区间氟含量均存在一定差异,7个茶树品种除思茅区外均以云抗10号氟的含量差异最不显著。[结论]云抗10号可作为云南氟富集特征研究和大叶种茶树低氟选育工作的对照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品种 比较研究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大叶种茶树种质资源主要成分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陈春林 田易萍 +5 位作者 朱兴正 邓少春 徐丕忠 包云秀 陈林波 董辉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11期53-56,共4页
茶叶的生化成分是决定茶叶品质的物质基础。本研究以18份云南大叶种茶树资源为供试材料,通过制作蒸青样检测芽叶的四项常规成分和儿茶素组分。结果显示,水浸出物变化幅度为48.8%~50.9%,全部为高水浸出物茶种资源;氨基酸总量变化幅度为2.... 茶叶的生化成分是决定茶叶品质的物质基础。本研究以18份云南大叶种茶树资源为供试材料,通过制作蒸青样检测芽叶的四项常规成分和儿茶素组分。结果显示,水浸出物变化幅度为48.8%~50.9%,全部为高水浸出物茶种资源;氨基酸总量变化幅度为2.7%~4.9%,高氨基酸总量(>3.0%)的有12份,占总资源的66.67%;咖啡碱变化幅度为3.4%~5.1%,高咖啡碱含量(>4.0%)的有6份,占总资源的33.33%;茶多酚变化幅度为20.8%~30.9%,高茶多酚含量(>30.0%)的有1份,占总资源的5.56%。EC含量变幅为0.71%~3.32%,非酯型儿茶素变幅为2.65%~8.12%;酯型儿茶素变幅为8.92%~16.88%,儿茶素总量变幅为12.03%~22.22%,变异系数分别为45.87%、24.28%、12.86%、12.67%,说明18份茶种资源具有较好的遗传多样性。酚氨比可作为茶树品种适制性的评价指标,其中12份种质适制绿茶(酚氨比<8.00),占总资源数的66.67%;6份适合红绿茶兼制,占总资源数的3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大叶种茶 生化成分 多样性 适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7份茶树人工杂交F_(1)代单株表型性状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邓少春 田易萍 +5 位作者 陈林波 陈春林 庞丹丹 徐丕忠 包云秀 朱兴正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28,共6页
为探究茶树人工杂交F_(1)代单株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特征,为杂交后代早期选择提供依据,以"金萱(♀)×云茶1号(♂)"人工杂交F_(1)代的137个单株为试验材料,对其芽叶表型性状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个性状的变异系数为6... 为探究茶树人工杂交F_(1)代单株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特征,为杂交后代早期选择提供依据,以"金萱(♀)×云茶1号(♂)"人工杂交F_(1)代的137个单株为试验材料,对其芽叶表型性状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个性状的变异系数为6.37%~32.84%,其中,叶长叶宽比的变异系数最小,叶面积、芽重、一芽二叶重和一芽三叶重的变异系数均较大,分别为32.84%、32.66%、31.10%和30.89%;各性状均具有较好的连续性正态分布趋势;12个性状在F_(1)代的中亲优势率为-0.53%~0.01%,超亲优势率为-0.69%~-0.03%,其中叶长叶宽比的中亲优势值为正值,且相对遗传力为正向显性;66对相关性分析中有56对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2对达到显著水平(P<0.05);系统聚类将F_(1)代的137个单株分为2个类群,其中第2个类群分为2个亚类,聚类结果充分反映了各类群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F_(1)代 人工杂交 芽叶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茶树良种云抗10号在云南省的应用及推广 被引量:19
6
作者 田易萍 徐丕忠 朱兴正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4期118-119,共2页
云抗10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多年系统选育成的无性系良种。介绍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和亲本,分析其推广应用效益,指出其对提高云南红茶、名优绿茶品质与效益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推广约有12万hm2,成为国家级无性系良种中在单一... 云抗10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多年系统选育成的无性系良种。介绍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和亲本,分析其推广应用效益,指出其对提高云南红茶、名优绿茶品质与效益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推广约有12万hm2,成为国家级无性系良种中在单一省份推广面积大、效益显著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云抗10号 推广 效益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大叶茶树种质材料春梢生化成分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邓少春 周玉忠 +5 位作者 梁名志 陈春林 包云秀 徐丕忠 李朝云 田易萍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9期73-76,共4页
以云南大叶茶区10份地方茶树材料作为供试材料,取其春梢1芽2叶加工成蒸青茶样,并对其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儿茶素等生化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材料8-10和6-5可作为优质红茶备选材料,而2-4、4-18和5-2可以作为优质绿茶... 以云南大叶茶区10份地方茶树材料作为供试材料,取其春梢1芽2叶加工成蒸青茶样,并对其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儿茶素等生化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材料8-10和6-5可作为优质红茶备选材料,而2-4、4-18和5-2可以作为优质绿茶备选材料。本研究可为优质大叶茶树资源筛选和云南大叶茶的优质、高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茶树 春梢 生化成分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南茶树良种选育与推广现状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1
8
作者 邓少春 田易萍 +5 位作者 梁名志 包云秀 陈春林 徐丕忠 李朝云 刘本英 《山东农业科学》 2015年第11期141-145,共5页
茶树在越南的种植已经有3 0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越南茶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第五大茶叶生产国和出口国。本文综述了越南茶树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新品种选育概况及技术、良种繁育与推广,提出了越南茶树良种化发展建议。
关键词 越南 茶树良种 选育繁殖 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高EGCG茶树品种的筛选 被引量:4
9
作者 尚卫琼 梁名志 +2 位作者 田易萍 徐丕忠 李朝云 《湖南农业科学》 2014年第6期13-15,共3页
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示范茶园中15个茶树新品品种为供试材料,取其春梢一芽二叶做蒸青固样,进行EGCG、儿茶素总量及其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以期筛选出高EGCG含量的优势茶树品种。结果表明:EGCG含量大于9.00%的材料有3个,分别是1... 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示范茶园中15个茶树新品品种为供试材料,取其春梢一芽二叶做蒸青固样,进行EGCG、儿茶素总量及其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以期筛选出高EGCG含量的优势茶树品种。结果表明:EGCG含量大于9.00%的材料有3个,分别是1号(9.10%)、3号(9.12%)和6号(9.51%),被认为是高EGCG含量品种;研究所选的15个茶树品种均适制红茶,其中4号、5号和13号品种适制高档红茶;适制绿茶的有3号、9号、10号、11号、12号和14号品种;红绿茶兼制的有3号、9号、10号、11号、12号和14号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CG 茶树 筛选 红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抗病大叶茶新品种“云茶1号”选育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俊 田易萍 +1 位作者 徐丕忠 张惠 《茶叶》 2008年第1期39-41,9,共4页
云茶1号是从云南大叶茶群体——云南元江细叶糯茶中采用单株选育方法育成的品种。植株乔木型,早生,树姿半开张;叶椭圆形,叶色油绿、有光泽;适制绿茶;抗病能力强。
关键词 茶树 新品种 云茶1号 优质 抗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新品种茶树云茶香1号的选育 被引量:1
11
作者 包云秀 田易萍 +5 位作者 梁名志 陈春林 邓少春 刘本英 徐丕忠 李云娜 《陕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11期17-18,共2页
茶树新品种云茶香1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云抗14号(♀)×福鼎大白茶(♂)杂交组合F1中单株选育的无性系新品种。1992-2008年经品比、区域性试验测定表明,该品种产量高于国家级良种福鼎大白茶和云抗10号;生化成分分析表明... 茶树新品种云茶香1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云抗14号(♀)×福鼎大白茶(♂)杂交组合F1中单株选育的无性系新品种。1992-2008年经品比、区域性试验测定表明,该品种产量高于国家级良种福鼎大白茶和云抗10号;生化成分分析表明,该品种含水浸出物45.6%,咖啡碱3.8%,茶多酚32.8%,氨基酸2.4%,酚氨比值13.7,具有适制绿茶的物质基础,其制出的绿茶外形肥壮显芽、深绿,汤色嫩绿明亮,香气嫩香浓,滋味醇爽较鲜,叶底绿较亮显芽等特点。文章阐述育种过程、主要从产量、内含成分、制出的绿茶品质、抗性等方面与福鼎大白茶和云抗10号作对比,讨论了云茶香1号的应用前景和品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茶香1号 植物新品种保护 品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优质红茶种质材料的筛选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春林 梁名志 +4 位作者 包云秀 田易萍 邓少春 徐丕忠 李朝云 《陕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3期83-85,共3页
红茶是云南的三大茶之一,运用云南大叶种制出的红茶具有香气鲜爽,滋味浓强,富有刺激性,其以浓、强、鲜为特色著称与世。但是,长期以来,云南红茶以中低端茶叶为主,有时为了追求产量,而忽略了对茶叶品质的筛选,导致优质高效益的红茶生产较... 红茶是云南的三大茶之一,运用云南大叶种制出的红茶具有香气鲜爽,滋味浓强,富有刺激性,其以浓、强、鲜为特色著称与世。但是,长期以来,云南红茶以中低端茶叶为主,有时为了追求产量,而忽略了对茶叶品质的筛选,导致优质高效益的红茶生产较少,与其他名优茶产销两旺的状态反差较大。研究以50份种质资源为材料,通过内含成分分析,选出茶多酚含量较高的材料,再对高茶多酚材料通过对红碎茶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的鉴定、评价。筛选出了5份红碎茶品质优良且内含物质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这为将来的专用名优红茶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种质材料 茶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茶树良种化嫁接技术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朝云 梁名志 +4 位作者 田易萍 刘本英 尚卫琼 陈春林 徐丕忠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7期66-66,70,共2页
综述了嫁接对茶树良种化的作用,介绍了云南省茶树良种化嫁接技术,包括嫁接方法及时间、砧木与接穗选择、嫁接管理等内容,以期为云南茶区的嫁接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茶树 良种化 嫁接技术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大叶新品种“云抗50号”的选育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俊 田易萍 +1 位作者 徐丕忠 张惠 《茶叶》 2007年第3期152-154,共3页
云抗50号是从云南大叶种群体——凤庆长叶茶中采用系统选育法培育而成。植株乔木型,中生种;平均亩产干茶194.80kg,比对照种云抗10号增产7.25%;制红绿茶品质优;抗茶小绿叶蝉,抗寒性弱。
关键词 云南大叶种 新品种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选育茶树品种短穗扦插生根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田易萍 徐丕忠 +2 位作者 包云秀 梁名志 陈春林 《湖南农业科学》 2013年第9期38-40,共3页
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新选育的高茶多酚茶树品种云茶1-1、云茶3-1、云茶4-2、云茶5-1为供试材料,以云抗10号为对照,运用短穗扦插方法,研究新选育品种短穗扦插生根的情况。结果表明:4个新育成品种中,云茶3-1、云茶4-2、云茶1-1... 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新选育的高茶多酚茶树品种云茶1-1、云茶3-1、云茶4-2、云茶5-1为供试材料,以云抗10号为对照,运用短穗扦插方法,研究新选育品种短穗扦插生根的情况。结果表明:4个新育成品种中,云茶3-1、云茶4-2、云茶1-1采用常规短穗扦插方法综合表现良好,而云茶5-1在提高成活率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品种 扦插生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新品种‘云茶红1号’在保山和澜沧地区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16
作者 陈春林 田易萍 +4 位作者 梁名志 包云秀 邓少春 徐丕忠 李朝云 《热带农业科学》 2015年第9期18-20,共3页
1997年,杂交新品种‘云茶红1号’与对照品种‘云抗10号’分别在保山、澜沧进行区域适应性试验。结果发现:‘云茶红1号’扦插成活率、产量比对照‘云抗10号’高,生长势较强,属丰产品种,内含成分丰富,夏季一芽二叶蒸青样含水浸出物43.26%... 1997年,杂交新品种‘云茶红1号’与对照品种‘云抗10号’分别在保山、澜沧进行区域适应性试验。结果发现:‘云茶红1号’扦插成活率、产量比对照‘云抗10号’高,生长势较强,属丰产品种,内含成分丰富,夏季一芽二叶蒸青样含水浸出物43.26%~46.4%,茶多酚33.4%,氨基酸1.4%~2.4%,咖啡碱3.52%~4.0%,制成的红碎茶品质超过云抗10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茶红1号’ 保山 澜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茶树新品种概述
17
作者 田易萍 徐丕忠 朱兴正 《中国茶叶》 2009年第11期28-29,共2页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利用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采用人工杂交和系统选种法,从2000年至今已育成获国家林业局授予植物新品种保护权的品种2个,通过省级品种审定或同行专家鉴定的新品种8个;“国家级茶树品种云抗10号繁育及推广”...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利用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采用人工杂交和系统选种法,从2000年至今已育成获国家林业局授予植物新品种保护权的品种2个,通过省级品种审定或同行专家鉴定的新品种8个;“国家级茶树品种云抗10号繁育及推广”与“高香、优质、丰产、名优绿茶杂交新品种——佛香1号选育研究”分别于2003年和2005年获云南省政府科学技术进步类三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植物新品种保护 茶树品种 科学技术进步 人工杂交 茶叶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