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甘肃省油菜种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
3
1
作者
靳丰蔚
董云
+2 位作者
王毅
刘婷婷
徐一涌
《甘肃农业科技》
2022年第5期15-19,共5页
油菜种业是油菜产业化的基础,甘肃省是国家三大种业核心基地之一,为了给甘肃省油菜种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通过对甘肃省油菜种业发展现状的梳理,分析了甘肃省油菜种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整合科研资源,提升科研育种创新能力;加...
油菜种业是油菜产业化的基础,甘肃省是国家三大种业核心基地之一,为了给甘肃省油菜种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通过对甘肃省油菜种业发展现状的梳理,分析了甘肃省油菜种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整合科研资源,提升科研育种创新能力;加大投入力度,建设现代油菜种业生产基地;深化品牌建设,提升油菜种业核心竞争力;加大科企合作力度,推进油菜种业育繁推销一体化;强化市场监管,建立油菜种业检疫监管体系等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种业
发展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种植地区对甘蓝型春油菜品种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9
2
作者
王毅
董云
+2 位作者
靳丰蔚
庞进平
徐一涌
《甘肃农业科技》
2017年第8期10-15,共6页
选取5个甘蓝型春油菜品种,在甘肃省具有代表性的地区渭源、天祝、秦王川、临夏、甘南等地种植,对其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要脂肪酸中以芥酸含量在种植地区间平均变异系数最大(173.92%),亚麻酸含量在种植地区间平均变异系数较大(18.5...
选取5个甘蓝型春油菜品种,在甘肃省具有代表性的地区渭源、天祝、秦王川、临夏、甘南等地种植,对其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要脂肪酸中以芥酸含量在种植地区间平均变异系数最大(173.92%),亚麻酸含量在种植地区间平均变异系数较大(18.58%),而其余组分在种植地区间平均变异系数相对较小。硫苷含量、蛋白质含量在种植地区间平均变异系数相对较大(分别为27.30%、7.26%),而含油率在地区间平均变异系数最小(3.17%)。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主要脂肪酸中除了芥酸和亚麻酸含量地区间差异不显著外,油酸、亚油酸、饱和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蛋白质含量在地区间差异显著;含油率、硫苷含量地区间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油菜
甘蓝型
脂肪酸
品质
种植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陇油10号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5
3
作者
靳丰蔚
庞进平
+2 位作者
董云
王毅
徐一涌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第6期69-70,共2页
陇油10号(原代号L6)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自育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0A和恢复系C20配制的优质丰产、中早熟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2010年通过省级鉴定,2011年1月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甘审油2011003)。该品种早...
陇油10号(原代号L6)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自育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0A和恢复系C20配制的优质丰产、中早熟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2010年通过省级鉴定,2011年1月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甘审油2011003)。该品种早熟性好,生育期92-113 d,较对照品种陇油5号早熟3-5 d。株高126 cm左右,一次有效分枝数5-8个,单株角果数230个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春油菜
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种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品种审定委员会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优质丰产
对照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陇油13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
6
4
作者
庞进平
王毅
+3 位作者
聂战声
董云
靳丰蔚
徐一涌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第10期3-4,共2页
陇油13号是以不育系24A为母本,恢复系C6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甘蓝型春油菜三系杂交组合。在2011—2012年甘肃省春油菜区域试验和2013年生产试验中,表现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甘肃省春油菜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甘蓝型春油菜
三系杂交种
陇油13号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施氮量对旱作区春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
4
5
作者
王毅
董云
+2 位作者
靳丰蔚
庞进平
徐一涌
《甘肃农业科技》
2017年第7期60-64,共5页
在半干旱区研究了基施氮肥量对春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氮肥后,春油菜物候期及生育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均出现推迟的趋势。苗期至现蕾期,干物质累积量缓慢,施氮量影响不大。抽薹期期至成熟期,干物质累积量较快,低施氮量(90~2...
在半干旱区研究了基施氮肥量对春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氮肥后,春油菜物候期及生育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均出现推迟的趋势。苗期至现蕾期,干物质累积量缓慢,施氮量影响不大。抽薹期期至成熟期,干物质累积量较快,低施氮量(90~210 kg/hm^2)范围内油菜全株干物质重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大,而高施氮量(240~270 kg/hm^2)下油菜全株干物质重量随一次性施氮量增加而减小。株高、分枝部位、分枝数均随基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全株有效结角数、角粒数、角果长度、千粒重、单株产量随施氮量增加均呈先增后减趋势。基施氮量210 kg/hm^2时各经济性状指标表现最好,产量最高,达2 013.43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油菜
基施氮量
生长发育
影响
旱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蓝型春油菜新品种陇油杂3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
4
6
作者
靳丰蔚
董云
+3 位作者
王毅
刘婷婷
张晓文
徐一涌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第10期8-10,共3页
春油菜新品种陇油杂3号以BN网3A(保持系BN网3B)为母本、CN20为父本组配杂交选育而成。在2018—2020年甘肃省春油菜区域试验中,3 a平均折合产量3459.65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5号减产0.97%,较对照品种青杂7号增产7.79%。陇油杂3号含油率4...
春油菜新品种陇油杂3号以BN网3A(保持系BN网3B)为母本、CN20为父本组配杂交选育而成。在2018—2020年甘肃省春油菜区域试验中,3 a平均折合产量3459.65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5号减产0.97%,较对照品种青杂7号增产7.79%。陇油杂3号含油率443.5 g/kg,硫苷含量28.26μmol/g,芥酸含量3.2 g/kg。生育期120 d,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丰产性,适宜在甘肃省中南部、河西春油菜主产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春油菜
杂交种
陇油杂3号
选育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填充物与用种量对机械化条播油菜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2
7
作者
董云
孙万仓
+5 位作者
庞进平
王文昌
郝玉红
王毅
靳丰蔚
徐一涌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1期16-18,共3页
以青杂5号为供试油菜品种,研究机械条播条件下填充物和播量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院填充物对油菜出苗率、成苗数、生育期、产量的影响极显著,尿素120 kg/hm^2+磷酸二铵150 kg/hm^2作填充物的油菜出苗率最低,为23.96%,相应的油菜群体密...
以青杂5号为供试油菜品种,研究机械条播条件下填充物和播量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院填充物对油菜出苗率、成苗数、生育期、产量的影响极显著,尿素120 kg/hm^2+磷酸二铵150 kg/hm^2作填充物的油菜出苗率最低,为23.96%,相应的油菜群体密度28.50万株/hm^2,生育期127.40 d,产量3 008.15 kg/hm^2;炒熟的油籽225 kg/hm^2作填充物的油菜出苗率最高,为43.00%,相应的油菜群体密度48.08万株/hm^2,生育期122.47 d,产量2 676.13 kg/hm^2。油菜随着播种量的增加,产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单株产量和全株有效角果数随着播量增加呈减小态势,株高也随播量增大降低,生育期随着播量增大而缩短,相反,分枝部位增高。产量最高的处理是播量4.5kg/hm^2,尿素120kg/hm^2+磷酸二铵150 kg/hm^2作填充物,基本保苗数28.79万株/hm^2,产量为3 920.20 kg/hm^2;产量次之的处理是播量6 kg/hm^2,尿素120 kg/hm^2+磷酸二铵150 kg/hm^2作填充物,基本保苗数38.78万株/hm^2,产量为3 853.53 kg/hm^2。提出针对北方寒旱区油菜机械化播种适宜推广的播量为4.5-6.0 kg/hm^2,选择尿素120 kg/hm^2+磷酸二铵150 kg/hm^2作填充物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机械化
播量
填充物
质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优质高产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陇油10号的选育
被引量:
2
8
作者
庞进平
董云
+4 位作者
王毅
靳丰蔚
徐一涌
聂战声
王平生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7期187-188,共2页
陇油10号是甘肃省农科院作物所于2006年以自育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0A为母本,恢复系C20为父本配制而成。2009-2010年陇油10号参加甘肃省春油菜区域试验、生产试验,表现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甘肃春油菜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杂交油菜
高产
优质
陇油10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个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组合在秦王川灌区的表现
9
作者
靳丰蔚
庞进平
+1 位作者
王毅
徐一涌
《甘肃农业科技》
2011年第10期13-15,共3页
2010年在秦王川灌区对自育的7个甘蓝型春油菜杂交新组合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08春油27和07春油28丰产性好,折合产量分别为4 260、4 180 kg/hm2,较对照青杂2号分别增产5.35%、3.38%,生育期适中,恢复率高,综合表现良好,可在该地区推...
2010年在秦王川灌区对自育的7个甘蓝型春油菜杂交新组合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08春油27和07春油28丰产性好,折合产量分别为4 260、4 180 kg/hm2,较对照青杂2号分别增产5.35%、3.38%,生育期适中,恢复率高,综合表现良好,可在该地区推广种植。其余组合有待进一步试验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春油菜
杂交组合
表现
秦王川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肃省油菜种业发展优势及对策
被引量:
2
10
作者
刘婷婷
董云
+2 位作者
王毅
靳丰蔚
徐一涌
《甘肃农业科技》
2022年第6期1-5,共5页
甘肃省是全国重要的油菜制种基地之一,充分利用甘肃独特的自然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油菜种业发展,为甘肃省油菜种业实现国际发展创造条件。现结合甘肃省油菜种业发展优势,解析甘肃省油菜种业发展存在的瓶颈问题,并从建立财政稳定投入机...
甘肃省是全国重要的油菜制种基地之一,充分利用甘肃独特的自然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油菜种业发展,为甘肃省油菜种业实现国际发展创造条件。现结合甘肃省油菜种业发展优势,解析甘肃省油菜种业发展存在的瓶颈问题,并从建立财政稳定投入机制、加快油菜种业科技创新发展、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精准鉴定与创新利用、加大对油菜种业发展的政策扶持、构建产学研科技创新机制、优化种业发展市场环境等方面提出了甘肃省油菜种业强省的发展对策,为加快甘肃省油菜种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种业
发展优势
发展对策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蓝型春油菜品种陇油21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
6
11
作者
刘婷婷
闫春梅
+2 位作者
徐一涌
齐燕妮
庞进平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第2期8-10,共3页
陇油21号是以青油14号为母本、青海大黄为父本选育的甘蓝型春油菜品种。在2014—2015年极早熟春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为2846.85 kg/hm2,较对照品种甘南4号增产55.58%。陇油21号生育期112 d,株高127 cm左右,一次有效分枝数2~5个,...
陇油21号是以青油14号为母本、青海大黄为父本选育的甘蓝型春油菜品种。在2014—2015年极早熟春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为2846.85 kg/hm2,较对照品种甘南4号增产55.58%。陇油21号生育期112 d,株高127 cm左右,一次有效分枝数2~5个,单株果数114个左右,角粒数26.95粒,千粒重3.73 g。花期集中,株型较矮。含油量(粗脂肪)423.2 g/kg,芥酸含量2.6 g/kg,硫苷含量14.74μmol/g,品质达到国家双低标准。适宜在甘肃张掖、武威、甘南、定西等海拔2400 m以上春油菜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春油菜
陇油21号
双低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菜型春油菜新品种陇油18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
2
12
作者
刘婷婷
闫春梅
+2 位作者
徐一涌
齐燕妮
庞进平
《甘肃农业科技》
2019年第9期1-4,共4页
白菜型春油菜新品种陇油18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油菜课题组以门源油菜为母本、E14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极早熟白菜型春油菜常规种。2014—2015年参加甘肃省极早熟组春油菜区域试验,陇油18号2a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2130.15kg/...
白菜型春油菜新品种陇油18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油菜课题组以门源油菜为母本、E14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极早熟白菜型春油菜常规种。2014—2015年参加甘肃省极早熟组春油菜区域试验,陇油18号2a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2130.15kg/hm^2,较对照品种甘南4号增产16.40%,增产油籽300.15kg/hm^2。陇油18号生育期108d,平均株高126cm,一次有效分枝数3~6个,单株果数268个,角粒数20.85粒,千粒重2.98g。籽粒含油量(粗脂肪)38.89%,芥酸含量0.98%,硫苷含量22.41μmol/g,品质达到国家“双低”标准。适宜在甘肃张掖、武威、甘南、定西等海拔2400m以上春油菜种植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春油菜
新品种
陇油18号
双低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干旱胁迫对不同油菜品种苗期生物量和根系的影响
被引量:
2
13
作者
刘婷婷
庞进平
徐一涌
《甘肃农业科技》
2019年第6期4-8,共5页
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植物油料作物之一,干旱是限制甘肃省油菜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春季油菜苗期干旱日益严重。采用盆栽法模拟春季干旱,对不同品种油菜苗期的生物量和根系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苗期连续10d干旱、土壤含水量低于5.76%时油...
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植物油料作物之一,干旱是限制甘肃省油菜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春季油菜苗期干旱日益严重。采用盆栽法模拟春季干旱,对不同品种油菜苗期的生物量和根系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苗期连续10d干旱、土壤含水量低于5.76%时油菜幼苗出现死亡现象,土壤含水量减少约50%。甘蓝型油菜的水分利用率和根冠比均高于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芥菜型油菜最低;根系鲜重与含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呈正相关关系。说明甘蓝型油菜抗旱性强于白菜型和芥菜型,且杂交品种陇油10号和青杂5号抗旱性比常规品种陇油2号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苗期
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肃省油菜种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
3
1
作者
靳丰蔚
董云
王毅
刘婷婷
徐一涌
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22年第5期15-1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60436、31860113)
甘肃省科技计划重大项目(21ZD4NA022)
+1 种基金
甘肃省农科院院列现代生物育种专项(2020GAAS08-2)
甘肃省农科院院列重点研发计划(2021GAAS13)。
文摘
油菜种业是油菜产业化的基础,甘肃省是国家三大种业核心基地之一,为了给甘肃省油菜种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通过对甘肃省油菜种业发展现状的梳理,分析了甘肃省油菜种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整合科研资源,提升科研育种创新能力;加大投入力度,建设现代油菜种业生产基地;深化品牌建设,提升油菜种业核心竞争力;加大科企合作力度,推进油菜种业育繁推销一体化;强化市场监管,建立油菜种业检疫监管体系等发展对策。
关键词
油菜
种业
发展
对策
Keywords
Rape
Seed industry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种植地区对甘蓝型春油菜品种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9
2
作者
王毅
董云
靳丰蔚
庞进平
徐一涌
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17年第8期10-1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60334)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308RJZA205)
+1 种基金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创新专项(2013GAAS16)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中青年基金(2015GAAS34)
文摘
选取5个甘蓝型春油菜品种,在甘肃省具有代表性的地区渭源、天祝、秦王川、临夏、甘南等地种植,对其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要脂肪酸中以芥酸含量在种植地区间平均变异系数最大(173.92%),亚麻酸含量在种植地区间平均变异系数较大(18.58%),而其余组分在种植地区间平均变异系数相对较小。硫苷含量、蛋白质含量在种植地区间平均变异系数相对较大(分别为27.30%、7.26%),而含油率在地区间平均变异系数最小(3.17%)。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主要脂肪酸中除了芥酸和亚麻酸含量地区间差异不显著外,油酸、亚油酸、饱和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蛋白质含量在地区间差异显著;含油率、硫苷含量地区间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春油菜
甘蓝型
脂肪酸
品质
种植地区
Keywords
Spring rapeseed
Brassica napus
Fatty acid
Quality
Planting area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陇油10号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5
3
作者
靳丰蔚
庞进平
董云
王毅
徐一涌
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第6期69-70,共2页
基金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专项(2013GAAS16)部分内容
文摘
陇油10号(原代号L6)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自育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0A和恢复系C20配制的优质丰产、中早熟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2010年通过省级鉴定,2011年1月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甘审油2011003)。该品种早熟性好,生育期92-113 d,较对照品种陇油5号早熟3-5 d。株高126 cm左右,一次有效分枝数5-8个,单株角果数230个左右,
关键词
甘蓝型春油菜
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种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品种审定委员会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优质丰产
对照品种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陇油13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
6
4
作者
庞进平
王毅
聂战声
董云
靳丰蔚
徐一涌
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第10期3-4,共2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项目(2011BAD35B04)
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13GB2G100489)
+1 种基金
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1203NKDF018)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创新专项(2012GAAS13)部分内容
文摘
陇油13号是以不育系24A为母本,恢复系C6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甘蓝型春油菜三系杂交组合。在2011—2012年甘肃省春油菜区域试验和2013年生产试验中,表现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甘肃省春油菜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甘蓝型春油菜
三系杂交种
陇油13号
选育
Keywords
Brassica napus L.
Three-lines hybrid
Longyou 13
Breeding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施氮量对旱作区春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
4
5
作者
王毅
董云
靳丰蔚
庞进平
徐一涌
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17年第7期60-64,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60334)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308RJZA205)
+1 种基金
甘肃省农科院创新专项(2013GAAS16)
甘肃省农科院中青年基金(2015GAAS34)
文摘
在半干旱区研究了基施氮肥量对春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氮肥后,春油菜物候期及生育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均出现推迟的趋势。苗期至现蕾期,干物质累积量缓慢,施氮量影响不大。抽薹期期至成熟期,干物质累积量较快,低施氮量(90~210 kg/hm^2)范围内油菜全株干物质重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大,而高施氮量(240~270 kg/hm^2)下油菜全株干物质重量随一次性施氮量增加而减小。株高、分枝部位、分枝数均随基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全株有效结角数、角粒数、角果长度、千粒重、单株产量随施氮量增加均呈先增后减趋势。基施氮量210 kg/hm^2时各经济性状指标表现最好,产量最高,达2 013.43 kg/hm^2。
关键词
春油菜
基施氮量
生长发育
影响
旱作区
Keywords
Spring-planted rapeseed
Single basal nitrogen application
Growth period
Effect
Dry area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蓝型春油菜新品种陇油杂3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
4
6
作者
靳丰蔚
董云
王毅
刘婷婷
张晓文
徐一涌
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甘肃福成种业有限公司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第10期8-10,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油菜Bna-miR169d靶基因鉴定及其调控早熟性的功能解析”(31960436)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专项“机收油菜品种的筛选及绿色高效关键技术集成示范”(2021GAAS13)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专项“油料作物分子育种技术创新及应用子课题”(2020GAAS08-2)。
文摘
春油菜新品种陇油杂3号以BN网3A(保持系BN网3B)为母本、CN20为父本组配杂交选育而成。在2018—2020年甘肃省春油菜区域试验中,3 a平均折合产量3459.65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5号减产0.97%,较对照品种青杂7号增产7.79%。陇油杂3号含油率443.5 g/kg,硫苷含量28.26μmol/g,芥酸含量3.2 g/kg。生育期120 d,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丰产性,适宜在甘肃省中南部、河西春油菜主产区种植。
关键词
甘蓝型春油菜
杂交种
陇油杂3号
选育报告
Keywords
Spring rapeseed(Brassica napus L.)
Hybrid
Longyouza 3
Breeding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填充物与用种量对机械化条播油菜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2
7
作者
董云
孙万仓
庞进平
王文昌
郝玉红
王毅
靳丰蔚
徐一涌
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和政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1期16-18,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60334)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308RJZA205)
+1 种基金
甘肃省农科院创新专项(2013GA AS16)
甘肃省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1306NTGA022)
文摘
以青杂5号为供试油菜品种,研究机械条播条件下填充物和播量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院填充物对油菜出苗率、成苗数、生育期、产量的影响极显著,尿素120 kg/hm^2+磷酸二铵150 kg/hm^2作填充物的油菜出苗率最低,为23.96%,相应的油菜群体密度28.50万株/hm^2,生育期127.40 d,产量3 008.15 kg/hm^2;炒熟的油籽225 kg/hm^2作填充物的油菜出苗率最高,为43.00%,相应的油菜群体密度48.08万株/hm^2,生育期122.47 d,产量2 676.13 kg/hm^2。油菜随着播种量的增加,产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单株产量和全株有效角果数随着播量增加呈减小态势,株高也随播量增大降低,生育期随着播量增大而缩短,相反,分枝部位增高。产量最高的处理是播量4.5kg/hm^2,尿素120kg/hm^2+磷酸二铵150 kg/hm^2作填充物,基本保苗数28.79万株/hm^2,产量为3 920.20 kg/hm^2;产量次之的处理是播量6 kg/hm^2,尿素120 kg/hm^2+磷酸二铵150 kg/hm^2作填充物,基本保苗数38.78万株/hm^2,产量为3 853.53 kg/hm^2。提出针对北方寒旱区油菜机械化播种适宜推广的播量为4.5-6.0 kg/hm^2,选择尿素120 kg/hm^2+磷酸二铵150 kg/hm^2作填充物为最佳。
关键词
油菜
机械化
播量
填充物
质量
产量
Keywords
rapeseed
mechanized drilling
sowing rate
filler
quality
yield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优质高产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陇油10号的选育
被引量:
2
8
作者
庞进平
董云
王毅
靳丰蔚
徐一涌
聂战声
王平生
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7期187-188,共2页
基金
甘肃省科技厅重大专项(0801NKDA016)
省农业厅生物技术专项(GNSW-2009-17)
省农科院农业创新专项(2009GAAS21)
文摘
陇油10号是甘肃省农科院作物所于2006年以自育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0A为母本,恢复系C20为父本配制而成。2009-2010年陇油10号参加甘肃省春油菜区域试验、生产试验,表现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甘肃春油菜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杂交油菜
高产
优质
陇油10号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7个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组合在秦王川灌区的表现
9
作者
靳丰蔚
庞进平
王毅
徐一涌
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11年第10期13-15,共3页
文摘
2010年在秦王川灌区对自育的7个甘蓝型春油菜杂交新组合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08春油27和07春油28丰产性好,折合产量分别为4 260、4 180 kg/hm2,较对照青杂2号分别增产5.35%、3.38%,生育期适中,恢复率高,综合表现良好,可在该地区推广种植。其余组合有待进一步试验观察。
关键词
甘蓝型春油菜
杂交组合
表现
秦王川灌区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肃省油菜种业发展优势及对策
被引量:
2
10
作者
刘婷婷
董云
王毅
靳丰蔚
徐一涌
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22年第6期1-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31960436)
甘肃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2021年度课题《甘肃打造种业强省对策建议》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专项(2021GAAS13、2020GAAS08-2)。
文摘
甘肃省是全国重要的油菜制种基地之一,充分利用甘肃独特的自然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油菜种业发展,为甘肃省油菜种业实现国际发展创造条件。现结合甘肃省油菜种业发展优势,解析甘肃省油菜种业发展存在的瓶颈问题,并从建立财政稳定投入机制、加快油菜种业科技创新发展、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精准鉴定与创新利用、加大对油菜种业发展的政策扶持、构建产学研科技创新机制、优化种业发展市场环境等方面提出了甘肃省油菜种业强省的发展对策,为加快甘肃省油菜种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
油菜种业
发展优势
发展对策
甘肃省
Keywords
Rapeseed industry
Development advantag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Gansu Province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蓝型春油菜品种陇油21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
6
11
作者
刘婷婷
闫春梅
徐一涌
齐燕妮
庞进平
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甘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第2期8-10,共3页
基金
甘肃省科技厅重大专项(17ZD2NA016-4)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支撑计划(2016GAAS02)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院科研条件建设项目(2017GAAS22)。
文摘
陇油21号是以青油14号为母本、青海大黄为父本选育的甘蓝型春油菜品种。在2014—2015年极早熟春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为2846.85 kg/hm2,较对照品种甘南4号增产55.58%。陇油21号生育期112 d,株高127 cm左右,一次有效分枝数2~5个,单株果数114个左右,角粒数26.95粒,千粒重3.73 g。花期集中,株型较矮。含油量(粗脂肪)423.2 g/kg,芥酸含量2.6 g/kg,硫苷含量14.74μmol/g,品质达到国家双低标准。适宜在甘肃张掖、武威、甘南、定西等海拔2400 m以上春油菜地区种植。
关键词
甘蓝型春油菜
陇油21号
双低
选育
Keywords
Brassica nape
Longyou 21
Double-low rapeseed
Breeding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菜型春油菜新品种陇油18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
2
12
作者
刘婷婷
闫春梅
徐一涌
齐燕妮
庞进平
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甘南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19年第9期1-4,共4页
基金
甘肃省科技厅重大专项(17ZD2NA016-4)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6GAAS02)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科研条件建设项目(2017GAAS22)
文摘
白菜型春油菜新品种陇油18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油菜课题组以门源油菜为母本、E14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极早熟白菜型春油菜常规种。2014—2015年参加甘肃省极早熟组春油菜区域试验,陇油18号2a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2130.15kg/hm^2,较对照品种甘南4号增产16.40%,增产油籽300.15kg/hm^2。陇油18号生育期108d,平均株高126cm,一次有效分枝数3~6个,单株果数268个,角粒数20.85粒,千粒重2.98g。籽粒含油量(粗脂肪)38.89%,芥酸含量0.98%,硫苷含量22.41μmol/g,品质达到国家“双低”标准。适宜在甘肃张掖、武威、甘南、定西等海拔2400m以上春油菜种植区种植。
关键词
白菜型春油菜
新品种
陇油18号
双低
选育
Keywords
Brassica rapes
New cultivar
Longyou 18
Double-low
Breeding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干旱胁迫对不同油菜品种苗期生物量和根系的影响
被引量:
2
13
作者
刘婷婷
庞进平
徐一涌
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19年第6期4-8,共5页
基金
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计划(18JR3RA259)
甘肃省油料作物创新团队(2017GAAS22)
文摘
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植物油料作物之一,干旱是限制甘肃省油菜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春季油菜苗期干旱日益严重。采用盆栽法模拟春季干旱,对不同品种油菜苗期的生物量和根系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苗期连续10d干旱、土壤含水量低于5.76%时油菜幼苗出现死亡现象,土壤含水量减少约50%。甘蓝型油菜的水分利用率和根冠比均高于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芥菜型油菜最低;根系鲜重与含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呈正相关关系。说明甘蓝型油菜抗旱性强于白菜型和芥菜型,且杂交品种陇油10号和青杂5号抗旱性比常规品种陇油2号强。
关键词
油菜
苗期
根系
Keywords
Rapeseed
Seedling stage
Root system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甘肃省油菜种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靳丰蔚
董云
王毅
刘婷婷
徐一涌
《甘肃农业科技》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种植地区对甘蓝型春油菜品种品质的影响
王毅
董云
靳丰蔚
庞进平
徐一涌
《甘肃农业科技》
2017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陇油10号高产栽培技术
靳丰蔚
庞进平
董云
王毅
徐一涌
《甘肃农业科技》
201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陇油13号选育报告
庞进平
王毅
聂战声
董云
靳丰蔚
徐一涌
《甘肃农业科技》
201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施氮量对旱作区春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王毅
董云
靳丰蔚
庞进平
徐一涌
《甘肃农业科技》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甘蓝型春油菜新品种陇油杂3号选育报告
靳丰蔚
董云
王毅
刘婷婷
张晓文
徐一涌
《甘肃农业科技》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填充物与用种量对机械化条播油菜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董云
孙万仓
庞进平
王文昌
郝玉红
王毅
靳丰蔚
徐一涌
《现代农业科技》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优质高产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陇油10号的选育
庞进平
董云
王毅
靳丰蔚
徐一涌
聂战声
王平生
《农业科技通讯》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7个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组合在秦王川灌区的表现
靳丰蔚
庞进平
王毅
徐一涌
《甘肃农业科技》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甘肃省油菜种业发展优势及对策
刘婷婷
董云
王毅
靳丰蔚
徐一涌
《甘肃农业科技》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甘蓝型春油菜品种陇油21号选育报告
刘婷婷
闫春梅
徐一涌
齐燕妮
庞进平
《甘肃农业科技》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白菜型春油菜新品种陇油18号选育报告
刘婷婷
闫春梅
徐一涌
齐燕妮
庞进平
《甘肃农业科技》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干旱胁迫对不同油菜品种苗期生物量和根系的影响
刘婷婷
庞进平
徐一涌
《甘肃农业科技》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