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节性T细胞在不同品系小鼠心脏移植后的变化及意义
1
作者 徐一君 李立元 +3 位作者 陈丽 邓勇志 马捷 付芳芳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0年第4期286-28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品系小鼠颈部心脏移植后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建立小鼠颈部心脏异位移植模型,实验分2组,受体小鼠均为C57BL/6,供体分别为BALB/c和C57BL/6小鼠。比较两组供心存活时间、排斥反应程度,流式细胞仪测定CD4+CD2... 目的探讨不同品系小鼠颈部心脏移植后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建立小鼠颈部心脏异位移植模型,实验分2组,受体小鼠均为C57BL/6,供体分别为BALB/c和C57BL/6小鼠。比较两组供心存活时间、排斥反应程度,流式细胞仪测定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及CD3+CD8+T细胞水平。结果术后第7天,异基因组Tregs水平明显低于同基因组(P〈0.05),而CD8+T细胞却明显高于同基因组(P〈0.05)。结论Tregs水平高低与心脏移植后免疫耐受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心脏移植后免疫耐受的监测指标,对移植物的预后估计和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免疫耐受 排斥反应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CD8+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性T细胞在免疫耐受方面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徐一君 邓勇志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9年第10期798-800,共3页
  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CD4+CD25+foxp3+regu-latory T cell,以下简称"Treg")为一类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独立的T细胞群,约占外周CD4+T细胞的5%~10%,是机体维持自身免疫耐受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5年日本学者Sakaguchi...   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CD4+CD25+foxp3+regu-latory T cell,以下简称"Treg")为一类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独立的T细胞群,约占外周CD4+T细胞的5%~10%,是机体维持自身免疫耐受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5年日本学者Sakaguchi等[1]首次报道Treg细胞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这群T细胞在免疫病理、移植物耐受、阻止自身免疫反应、肿瘤免疫和维持机体免疫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FOXP3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心脏移植CD40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3
作者 李立元 徐一君 +5 位作者 邓勇志 陈丽 徐俊文 王倩 杨雪峰 马捷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0年第5期373-375,共3页
目的 检测小鼠颈部心脏移植后排斥反应过程中CD40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建立小鼠颈部心脏异位移植模型.实验分3组,即同系移植组、同种移植组和同种环孢菌素A(CsA)治疗组.各组于术后1 d、3 d和7 d动态检测供心的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 目的 检测小鼠颈部心脏移植后排斥反应过程中CD40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建立小鼠颈部心脏异位移植模型.实验分3组,即同系移植组、同种移植组和同种环孢菌素A(CsA)治疗组.各组于术后1 d、3 d和7 d动态检测供心的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供心CD40表达情况,并记录移植心脏存活时间.结果 同系移植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最长,移植后排斥反应最轻.术后第7天,同种移植组CD40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同品系组(P〈0.05).结论 移植心脏CD40分子表达与排斥反应的发生密切相关,动态监测CD40对移植心脏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排斥反应 CD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行与逆行序贯吻合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徐一君 杨鹏杰 +1 位作者 陈志强 刘鹏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11期995-998,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桥血管不同序贯吻合顺序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后的早期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112例初次行OPCABG术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分为2组:顺行序贯组和逆... 目的探讨静脉桥血管不同序贯吻合顺序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后的早期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112例初次行OPCABG术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分为2组:顺行序贯组和逆行序贯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各项临床资料。结果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等方面,顺行序贯组与逆行序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4.02±O.47)h比(4.32±0.36)h、(492.31±152.84)ml比(597.06±169.99)ml、(13.94±6.21)h比(17.76±4.21)h、(35.54±6.86)h比(41.48±4.83)h。顺行序贯组患者术后24h、48hcTnI水平较逆行序贯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序贯技术为进行OPCABG的一种安全有效、简便快捷的吻合方法。顺行序贯吻合技术在减少患者围术期手术风险方面更胜一筹,远期效果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行序贯 逆行序贯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肌肌钙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