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额伦特兵败看雍正朝中央政府对昆仑山南路管控策略的调整
1
作者 彭蔹淇 马天祥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63,共5页
在清朝平定准噶尔部的进程中,康熙五十七年(1718)额伦特兵败事件有着特殊的意义,虽然该事件并未改变康熙朝大兵进剿的既定策略,但在事实上已经为雍正朝对昆仑山南路地区及时调整管控策略埋下伏笔,进而逐步实现了从大军进剿到重点驻防的... 在清朝平定准噶尔部的进程中,康熙五十七年(1718)额伦特兵败事件有着特殊的意义,虽然该事件并未改变康熙朝大兵进剿的既定策略,但在事实上已经为雍正朝对昆仑山南路地区及时调整管控策略埋下伏笔,进而逐步实现了从大军进剿到重点驻防的根本转变,从而为中央政府的全面布控直至彻底平定准噶尔部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伦特兵败 雍正朝 中央政府 昆仑山南路 管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南路赋》“栋科捷径”注文考辩——兼论清代新藏克里雅道
2
作者 彭蔹淇 马天祥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66,共6页
清代边疆地理学人徐松在其所作《新疆赋》之“栋科捷径”句后附有注文,认为“栋科捷径”位于新疆和阗南部的“栋科尔庭山”,即康熙五十六年(1717)准噶尔部袭扰西藏所取之道。但通过爬梳史料发现“栋科捷径”当为克里雅道,且“栋科尔庭... 清代边疆地理学人徐松在其所作《新疆赋》之“栋科捷径”句后附有注文,认为“栋科捷径”位于新疆和阗南部的“栋科尔庭山”,即康熙五十六年(1717)准噶尔部袭扰西藏所取之道。但通过爬梳史料发现“栋科捷径”当为克里雅道,且“栋科尔庭”亦系“净科尔庭”转写之误。然而,结合梳理清代相关官修文献及翻检徐松边疆地理著述,可以发现徐松《新疆赋》中出现的问题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纰漏,而是在撰写文学作品时有意与官修文献保持一致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赋》 注文 栋科尔庭 克里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