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γ-聚谷氨酸的合成、性质和应用 被引量:22
1
作者 彭英云 张涛 +2 位作者 缪铭 沐万孟 江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3-138,共6页
γ-聚谷氨酸是一种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可由微生物发酵得到。γ-聚谷氨酸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吸附性,能彻底被生物降解,对环境和人体无害,这使得γ-聚谷氨酸在食品、化妆品、医药和农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γ-聚谷氨... γ-聚谷氨酸是一种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可由微生物发酵得到。γ-聚谷氨酸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吸附性,能彻底被生物降解,对环境和人体无害,这使得γ-聚谷氨酸在食品、化妆品、医药和农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γ-聚谷氨酸的化学结构、性质、生产方法及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聚谷氨酸 生物合成 生物可降解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粉的功能与利用 被引量:54
2
作者 彭英云 郑清 张涛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36-240,共5页
菊粉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生物多糖,主要由果糖和葡萄糖构成,其中果糖分子通过β-(2,1)糖苷键连接。作为一种水溶性生物多糖,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功能,且菊粉凝胶具有类似脂肪的质构与口感,可应用于食品、饲料、生物、化工等多个工业... 菊粉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生物多糖,主要由果糖和葡萄糖构成,其中果糖分子通过β-(2,1)糖苷键连接。作为一种水溶性生物多糖,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功能,且菊粉凝胶具有类似脂肪的质构与口感,可应用于食品、饲料、生物、化工等多个工业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粉 膳食纤维 益生素 脂肪替代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霉SK004产菊粉酶发酵条件的确定及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彭英云 江波 金征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65,共5页
对实验室保存的 1株代号为SK0 0 4无花果曲霉菌株进行了发酵条件的优化 ,确定该菌株产胞外菊粉酶 ,且主要为外切菊粉酶。优化条件为 (g /L) :菊粉 2 5 ,蛋白胨 2 5 ,NH4H2 PO44,NaCl 5 ,MgSO4·7H2 O 0 5 ,Zn SO4·7H2 O 0 1,... 对实验室保存的 1株代号为SK0 0 4无花果曲霉菌株进行了发酵条件的优化 ,确定该菌株产胞外菊粉酶 ,且主要为外切菊粉酶。优化条件为 (g /L) :菊粉 2 5 ,蛋白胨 2 5 ,NH4H2 PO44,NaCl 5 ,MgSO4·7H2 O 0 5 ,Zn SO4·7H2 O 0 1,pH 6 5 ,30℃振荡培养 7 5d ,酶活力达到 5 3 1U/mL。酶反应的最适pH为 4 5 ,最适温度 6 0℃ ,在 pH 3 0~ 8 0的范围内和 6 0℃以下保存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粉酶 发酵条件 PO 酶反应 振荡培养 酶学性质 MgSO4 SK 菌株 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非谷氨酸依赖型聚谷氨酸产生菌的筛选和鉴定 被引量:2
4
作者 彭英云 张涛 +2 位作者 缪铭 沐万孟 江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8-42,共5页
从土壤中分离到1株可不依赖谷氨酸发酵产γ-聚谷氨酸(γ-PGA)的菌株SK19.001,通过16S rDNA序列比对并结合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分析,鉴定此菌株为甲基营养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在以甘油和蛋白胨F403为碳源和氮源... 从土壤中分离到1株可不依赖谷氨酸发酵产γ-聚谷氨酸(γ-PGA)的菌株SK19.001,通过16S rDNA序列比对并结合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分析,鉴定此菌株为甲基营养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在以甘油和蛋白胨F403为碳源和氮源的培养基中,37℃振荡培养24 h,γ-PGA产量可达到14.57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聚谷氨酸(γ-PGA) 筛选 鉴定 甲基营养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 γ-聚谷氨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彭英云 张涛 +2 位作者 江波 沐万孟 缪铭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53-1259,共7页
研究了一株非谷氨酸依赖型γ-聚谷氨酸(poly-γ-glutamic acid,γ-PGA)产生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 SK19.001合成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和表达。以p ET-28a(+)载体构建含有pgs BCA合成酶基因的表达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Escherich... 研究了一株非谷氨酸依赖型γ-聚谷氨酸(poly-γ-glutamic acid,γ-PGA)产生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 SK19.001合成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和表达。以p ET-28a(+)载体构建含有pgs BCA合成酶基因的表达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构建重组菌。结果表明,在分别以葡萄糖和谷氨酸为底物的培养基中,重组工程菌都具有合成γ-PGA的能力,说明pgs BCA合成酶基因对于B.methylotrophicus SK19.001产γ-PGA是必需的。pgs BCA合成酶基因序列比对的结果的表明,pgs B和pgs C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相对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 非谷氨酸依赖型 γ-聚谷氨酸合成酶 克隆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粉酶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被引量:3
6
作者 彭英云 江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0-34,共5页
将无花果曲霉(Aspergillus ficuum)SK004菌株所产菊粉酶系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活性炭脱色、硫酸铵分级沉淀、透析脱盐、DEAE-Sepharose CL-6B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75凝胶色谱后,主要得到1种菊粉酶。经SDS-PAGE分析此菊粉酶为单一谱... 将无花果曲霉(Aspergillus ficuum)SK004菌株所产菊粉酶系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活性炭脱色、硫酸铵分级沉淀、透析脱盐、DEAE-Sepharose CL-6B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75凝胶色谱后,主要得到1种菊粉酶。经SDS-PAGE分析此菊粉酶为单一谱带,分子质量为53665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粉酶 分离纯化 离子交换层析 凝胶过滤色谱 SDS-P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苇叶黄酮类提取物体内体外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余晓红 朱雪梅 +2 位作者 李凤伟 薛锋 彭英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9-213,共5页
研究醇提芦苇叶黄酮类提取物的体内体外抗氧化性。通过测定芦苇叶黄酮类提取物对体外大鼠肝组织匀浆、肝线粒体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生成量及大鼠红细胞溶血的影响。结果表明:芦苇叶黄酮类提取物在0.5~10 mg/m L范围内能抑制大... 研究醇提芦苇叶黄酮类提取物的体内体外抗氧化性。通过测定芦苇叶黄酮类提取物对体外大鼠肝组织匀浆、肝线粒体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生成量及大鼠红细胞溶血的影响。结果表明:芦苇叶黄酮类提取物在0.5~10 mg/m L范围内能抑制大鼠肝组织匀浆及肝线粒体MDA的生成,抑制大鼠红细胞溶血,具有量效关系,表明芦苇叶黄酮类提取物具有体外抗氧化效果。随着剂量的增加,芦苇叶黄酮类提取物可提高S180荷瘤小鼠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从而提高其体内抗氧化活性,当剂量达到300 mg/(kg·d)时,芦苇叶黄酮类提取物与10 m L/(kg·d)的氟尿嘧啶均可促进荷瘤小鼠体内抗氧化能力的提高,且二者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叶 黄酮 抗氧化 体内体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质量管理与安全控制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
8
作者 彭英云 崔竹梅 +1 位作者 张然 丁建英 《中国食品》 2024年第10期50-52,共3页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食品安全在食品的诸多特性中排在首位,是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事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民生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食品工业也在快速...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食品安全在食品的诸多特性中排在首位,是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事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民生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食品工业也在快速发展,但三聚氰胺事件、山西假酒案、阜阳奶粉事件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不仅对消费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胁,使国家经济蒙受损失,也降低了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信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质量管理 社会公共安全 食品安全 课程思政 重大民生问题 安全控制 三聚氰胺事件 经济高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粉酶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昕昕 彭英云 张涛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12,共4页
该文介绍菊粉酶来源、分类、性质、提取、纯化和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 菊粉 菊粉酶 高果糖浆 低聚果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饭树叶黄酮对UHT奶加工过程中晚期糖基化末端产物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薛海波 张洁菡 +3 位作者 金思洋 彭英云 杨治风 陈义勇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27-31,共5页
以UHT奶为研究对象,探究乌饭树叶黄酮对UHT奶加工过程中晚期糖基化末端产物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UHT奶加工过程中,乌饭树叶黄酮具有明显的抑制AGEs和CML生成的作用,且抑制作用与乌饭树叶黄酮添加量呈正相关;乌饭树叶黄酮合适的添加量... 以UHT奶为研究对象,探究乌饭树叶黄酮对UHT奶加工过程中晚期糖基化末端产物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UHT奶加工过程中,乌饭树叶黄酮具有明显的抑制AGEs和CML生成的作用,且抑制作用与乌饭树叶黄酮添加量呈正相关;乌饭树叶黄酮合适的添加量为8%.在UHT奶贮藏过程中,贮藏时间不宜超过15 d,同时低温贮存.乌饭树叶黄酮的添加更有利于降低蛋白糖基化的进程,减少AGEs形成和CML的含量.本研究为乌饭树叶黄酮在UHT奶加工过程中可抑制AGEs的生成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饭树叶黄酮 UHT奶 晚期糖基化末端产物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多糖添加剂对土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洁菡 杨凰伶 +7 位作者 王泽雨津 谢琳 吴凡 彭英云 周建华 许陈东 杨治风 陈义勇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44-48,共5页
以1日龄土鸡为对象,以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免疫指标为指标,对照组(CT)饲喂基础日粮,其他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ET1组)、0.2%(ET2组)和0.4%(ET3组)的复合多糖饲料添加剂,试验周期为42 d,探讨复合多糖添加剂对土鸡免疫功能的影响.结... 以1日龄土鸡为对象,以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免疫指标为指标,对照组(CT)饲喂基础日粮,其他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ET1组)、0.2%(ET2组)和0.4%(ET3组)的复合多糖饲料添加剂,试验周期为42 d,探讨复合多糖添加剂对土鸡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第一阶段(1~21 d),与CT组相比,ET1、ET2、ET3组的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均有提高,脾脏指数有所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ET2、ET3组IgG、IgM 的含量均明显高于CT组(P<0.05);ET1、ET2、ET3组的土鸡血清中IL-2、IL-12、TNF-α和IFN-γ含量有显著性提高(P<0.05).在试验第二阶段(22~42 d),与CT组相比,土鸡免疫器官指数有了一定程度的上升.ET1、ET2、ET3组IgA、IgG含量差异明显(P<0.05),IgM含量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ET2、ET3组土鸡血清中IL-2含量显著提高(P<0.05);ET1、ET2、ET3组的土鸡血清中IL-12、TNF-α含量显著提高(P<0.05);ET3组的土鸡血清中IFN-γ含量显著提高(P<0.05).研究表明复合多糖添加剂可通过提高土鸡免疫器官指数、免疫球蛋白含量,促进细胞因子IL-2、IL-12、TNF-α、IFN-γ的分泌来提升土鸡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鸡 复合多糖 添加剂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对藕渣制莲藕醋发酵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若贤 马倩婷 +5 位作者 刘妍 郑清 彭斌 彭英云 徐珏 高文婧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36-139,156,共5页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M)优化莲藕渣醋的发酵工艺条件。在初始酒精含量、醋酸杆菌接种量、发酵时间3个因素的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通过响应面分析,对莲藕渣醋的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发酵温度为30℃时,莲...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M)优化莲藕渣醋的发酵工艺条件。在初始酒精含量、醋酸杆菌接种量、发酵时间3个因素的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通过响应面分析,对莲藕渣醋的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发酵温度为30℃时,莲藕渣醋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初始酒精度8.8%、接种量7.3%、发酵时间为6 d。在此条件下莲藕渣醋的总酸为56.3 g/L,与理论预测值56.43 g/L接近。经此工艺所制得的莲藕渣醋,呈亮丽的橘黄色,醋酸含量适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重金属和微生物指标检测合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藕渣 莲藕醋 发酵工艺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T奶生产过程中晚期糖基化末端产物的抑制调控
13
作者 薛海波 张洁菡 +7 位作者 吴凡 王泽雨津 杨凰伶 谢琳 金思洋 彭英云 杨治风 陈义勇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7-30,共4页
以UHT奶为对象,以UHT奶中荧光性晚期糖基化末端产物(AGEs)含量为指标,考查加工条件(糖种类、糖添加量)、贮藏条件(温度和时间)以及黄酮(槲皮素、芦丁、染料木素和儿茶素)对UHT奶加工过程中AGEs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UHT奶加工过程中,糖... 以UHT奶为对象,以UHT奶中荧光性晚期糖基化末端产物(AGEs)含量为指标,考查加工条件(糖种类、糖添加量)、贮藏条件(温度和时间)以及黄酮(槲皮素、芦丁、染料木素和儿茶素)对UHT奶加工过程中AGEs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UHT奶加工过程中,糖对AGEs的生成促进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果糖、葡萄糖、果葡糖浆和蔗糖,蔗糖适宜作为UHT奶加工过程中的糖原料,蔗糖合适的添加量为2%。UHT奶在贮藏过程中,荧光性AGEs的形成与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呈正相关关系,UHT奶在低温贮藏温度为4℃、贮藏时间不易超过15 d的条件下,更有利于抑制蛋白糖基化,降低AGEs的生成。食源性黄酮具有明显的抑制AGEs的生成,其中芦丁具有较好的抗糖化作用,适宜作为一种UHT奶贮藏过程中天然有效的AGEs抑制剂。本研究表明通过控制糖种类、糖添加量、贮藏条件和加入适量的AGEs抑制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UHT奶加工过程中AGEs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T奶 晚期糖基化末端产物 抑制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固型桃胶酸奶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润华 成欣如 +3 位作者 徐奕帆 胡亚茹 田秋萍 彭英云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55-60,共6页
将经过预处理的桃胶加入纯牛奶进行凝固型酸奶的发酵,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桃胶酸奶的配方,并对桃胶酸奶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桃胶酸奶的最优配方和工艺为:浸泡后的桃胶以料水比为1︰3制成桃胶液,桃胶液在纯牛乳中添加量为... 将经过预处理的桃胶加入纯牛奶进行凝固型酸奶的发酵,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桃胶酸奶的配方,并对桃胶酸奶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桃胶酸奶的最优配方和工艺为:浸泡后的桃胶以料水比为1︰3制成桃胶液,桃胶液在纯牛乳中添加量为40%,蔗糖添加量为8%,乳酸菌接种量为0.1%.发酵温度为42 ℃,发酵时间为5 h.在测定的浓度范围内(10~50 mg/L),桃胶酸奶抗氧化活性逐渐增大,浓度为50 mg/L时桃胶酸奶对羟基自由基(·OH)、DPPH自由基和超氧化阴离子的清除率分别达到67.4%,56.2%和58.3%,显著高于纯牛乳酸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胶 凝固型酸奶 生产工艺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