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婴幼儿喘息性疾病转归和诱导痰细胞组份EC、IL-5、ECP水平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彭福梅 胡新菊 白羽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5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患者的痰液EC、IL-5、ECP水平,达到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方法选择2008~2010年收治的1个月至3岁的毛细支气管炎(毛支)、喘息性肺炎(喘肺)112例,分为二组,其中第一次发作毛支、喘肺组84例,发作≥2次组28例,支气... 目的探讨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患者的痰液EC、IL-5、ECP水平,达到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方法选择2008~2010年收治的1个月至3岁的毛细支气管炎(毛支)、喘息性肺炎(喘肺)112例,分为二组,其中第一次发作毛支、喘肺组84例,发作≥2次组28例,支气管肺炎(无喘息症状)28例为第三组。吸取痰夜1ml进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C),IL-5、ECP检测。结果反复喘息组痰夜EC,IL-5、ECP明显高于其他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一次发作毛支、喘肺组与支气管肺炎组之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EC、IL-5、ECP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EC、IL-5、ECP水平在同时存在喘息和特应性的患儿最高,在既没有喘息也无个人特应性的患儿最低。结论诱导痰细胞组份EC、IL-5、ECP检测操作简单、无创,且能可靠地预测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转归,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喘息 痰夜 EC IL-5 E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茶碱常规剂量对不同胎龄儿呼吸暂停与其血药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彭福梅 叶云 《抗感染药学》 2015年第5期675-677,共3页
目的:分析氨茶碱常规剂量用于治疗不同胎龄儿呼吸暂停与其血药浓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新生儿科2011年8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早产儿呼吸暂停患者80例的病历资料,分析氨茶碱常规剂量用于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患者与其血药浓度的相关性。结... 目的:分析氨茶碱常规剂量用于治疗不同胎龄儿呼吸暂停与其血药浓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新生儿科2011年8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早产儿呼吸暂停患者80例的病历资料,分析氨茶碱常规剂量用于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患者与其血药浓度的相关性。结果:不同胎龄早产儿呼吸暂停发生率经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胎龄越小呼吸暂停的发生率越高;患儿胎龄越小氨茶碱常规用量治疗中的血药浓度越高;伴随着患儿胎龄的增长,氨茶碱血药浓度逐渐下降;氨茶碱常规剂量用于治疗不同胎龄呼吸暂停患儿与其血药浓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0.56,P<0.05)。结论: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采用氨茶碱常规剂量并结合患儿胎龄,应监测治疗药物血药浓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茶碱 胎龄 呼吸暂停 血药浓度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