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苄星青霉素和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妊娠梅毒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彭石潜 张荣 +1 位作者 黄志明 梁瑞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7年第1期17-18,共2页
目的:比较苄星青霉素和普鲁卡因青霉素在妊娠梅毒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两组共84例确诊梅毒的孕妇分别给予苄星青霉素或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治疗后随访,比较其对妊娠梅毒的治疗效果。结果:80例孕妇完成了治疗,显效共65例(占81.25%)。两... 目的:比较苄星青霉素和普鲁卡因青霉素在妊娠梅毒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两组共84例确诊梅毒的孕妇分别给予苄星青霉素或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治疗后随访,比较其对妊娠梅毒的治疗效果。结果:80例孕妇完成了治疗,显效共65例(占81.25%)。两种方法均有较好的效果,但两种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苄星青霉素和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妊娠梅毒的效果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苄星青霉素 普鲁卡因青霉素 妊娠梅毒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检测梅毒孕妇引产胎盘脐带组织中的梅毒螺旋体 被引量:1
2
作者 彭石潜 张荣 +3 位作者 黄志明 洪福昌 熊礼宽 周华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4年第3期221-223,共3页
目的 :研究荧光定量PCR(FQ -PCR)检测梅毒孕妇引产胎盘脐带组织中的梅毒螺旋体 ,评估其在早期诊断先天梅毒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 1 3例梅毒孕妇引产胎盘脐带组织中的梅毒螺旋体DNA。结果 :1 3例胎盘和脐带标本中 6例... 目的 :研究荧光定量PCR(FQ -PCR)检测梅毒孕妇引产胎盘脐带组织中的梅毒螺旋体 ,评估其在早期诊断先天梅毒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 1 3例梅毒孕妇引产胎盘脐带组织中的梅毒螺旋体DNA。结果 :1 3例胎盘和脐带标本中 6例 ( 4 6 1 5 % )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 ,6例阳性者中 ,4例未接受治疗 ,2例接受了治疗。结论 :FQ -PCR可检出胎盘脐带组织中的梅毒螺旋体 ,可用于先天梅毒的早期诊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 梅毒螺旋体 引产 胎盘 治疗 荧光定量PCR检测 孕妇 标本 先天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宝安区2003-2004年妊娠梅毒流行情况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黄志明 彭石潜 +3 位作者 张莹 周佳慧 刘杨铭 钟慧红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5年第2期168-169,173,共3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妊娠梅毒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收集在深圳宝安区开展母婴保健地区、街道12家医疗单位进行产前保健及分娩的全部妊娠梅毒患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共检出妊娠梅毒患者538例。发病人群以20~30岁年龄组高发。...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妊娠梅毒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收集在深圳宝安区开展母婴保健地区、街道12家医疗单位进行产前保健及分娩的全部妊娠梅毒患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共检出妊娠梅毒患者538例。发病人群以20~30岁年龄组高发。以无/待业人员为多,初中文化程度为主,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占大多数,各孕周均有孕产妇常规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结论深圳市宝安区妊娠梅毒呈明显流行,应加强妊娠梅毒的筛查和随访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梅毒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SIgM-TPPA对新生儿先天潜伏梅毒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9
4
作者 黄志明 姜维娜 +4 位作者 彭石潜 张荣 周佳慧 刘杨铭 钟慧红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5年第2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特异性19SIgM-TPPA抗体检测方法在诊断新生儿先天潜伏梅毒中的价值,同时观察妊娠梅毒患者垂直传播发生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特异性19SIgM-TPPA抗体检测方法对177例孕妇梅毒所生的新生儿进行检测。结果177例受检新生儿中,... 目的探讨特异性19SIgM-TPPA抗体检测方法在诊断新生儿先天潜伏梅毒中的价值,同时观察妊娠梅毒患者垂直传播发生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特异性19SIgM-TPPA抗体检测方法对177例孕妇梅毒所生的新生儿进行检测。结果177例受检新生儿中,TRUST阳性112例(63.3%),TPPA阳性156例(88.13%),19SIgM阳性27例(15.25%)。早期先天梅毒患儿TRUST≥母亲TRUST2个滴度以上9例、>母亲TRUST2个滴度以内7例、<母亲TRUST滴度5例;因母亲血清标本缺或血清量不足,无法作比较的6例。27例先天梅毒有临床表现的6例,无临床表现21例。结论特异性19SIgM-TPPA抗体检测方法可作为先天梅毒特别是无症状新生儿先天梅毒诊断的试验。产前梅毒筛查和治疗对预防梅毒垂直传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先天梅毒 特异性19SIgM-TPPA抗体检测 产前梅毒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IgM-WB早期诊断先天梅毒
5
作者 张荣 周华 +2 位作者 潘鹏 洪福昌 彭石潜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6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评价新生儿血清IgM抗体蛋白免疫印迹实验在先天梅毒早期诊断的作用。方法: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连续选取34例梅毒孕妇及新生儿和40例非梅毒孕妇及新生儿,分别对其进行新生儿血清TP-IgM-WB及FTA-ABS-19S-IgM试验,对母婴进行常规临床... 目的:评价新生儿血清IgM抗体蛋白免疫印迹实验在先天梅毒早期诊断的作用。方法: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连续选取34例梅毒孕妇及新生儿和40例非梅毒孕妇及新生儿,分别对其进行新生儿血清TP-IgM-WB及FTA-ABS-19S-IgM试验,对母婴进行常规临床检查及梅毒血清学RPR、TPPA试验,进一步将血清TP-IgM-WB试验结果与常规综合方法诊断及FTA-ABS-19S-IgM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同时新生儿随访18个月最终诊断,以评价上述方法在先天梅毒早期诊断中的作用。结果:34例孕妇梅毒病例所生的新生儿中,通过随访诊断10例,其中常规综合诊断方法早期诊断9例(确诊3例、拟诊6例先天梅毒),仅6例血清FTA-ABS-19S-IgM试验阳性,而血清TP-IgM-WB试验10例均为阳性。40例非梅毒孕妇及新生儿各项检查均为阴性。TP-IgM-WB与FTA-ABS-19S-IgM试验结果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IgM-WB单项检查与常规检查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血清IgM蛋白印迹试验优于FTA-ABS-19S-IgM试验,与常规检查方法、单项试验显示等同于现行的常规综合诊断方法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梅毒 梅毒螺旋体 诊断 血清IgM蛋白印迹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