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种彩叶树种在北京的适应性及观赏性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彭玉信 李淑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5期122-124,127,共4页
以北京地区引种栽培的金叶白蜡、金叶国槐、金叶复叶槭、秋紫白蜡、紫叶稠李、红叶寿星桃、国王枫、紫叶风箱果、金边连翘9种彩叶树种为对象,对其进行了物候期、适应性(耐热性、抗寒性及抗病虫害性)和观赏性研究及评价。结果表明:9种彩... 以北京地区引种栽培的金叶白蜡、金叶国槐、金叶复叶槭、秋紫白蜡、紫叶稠李、红叶寿星桃、国王枫、紫叶风箱果、金边连翘9种彩叶树种为对象,对其进行了物候期、适应性(耐热性、抗寒性及抗病虫害性)和观赏性研究及评价。结果表明:9种彩叶树种在北京地区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适应北京地区冬季干冷、夏季湿热的环境条件,越夏后没有焦边现象,越冬后没有抽条干枯现象;9种彩叶树种中,秋紫白蜡为秋季观赏树种,其余8个树种为三季观赏树种,观赏期为180~225 d,色泽稳定,可在北京地区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叶树种 适应性 观赏性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季施肥对毛白杨苗木质量、造林效果和养分回流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王苗苗 刘勇 +7 位作者 李国雷 彭玉信 刘春和 赵建松 王书红 蕫彪 王长伟 赵蕊蕊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1-60,共10页
【目的】探究秋季施肥对苗木质量、养分贮存和造林效果的影响,明确苗木生长与养分回流的内在联系,确定最佳施肥水平,为苗木培育精准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以三倍体毛白杨组培苗“北林雄株1号”为试验材料,顶芽形成后进行秋季施肥,每周1... 【目的】探究秋季施肥对苗木质量、养分贮存和造林效果的影响,明确苗木生长与养分回流的内在联系,确定最佳施肥水平,为苗木培育精准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以三倍体毛白杨组培苗“北林雄株1号”为试验材料,顶芽形成后进行秋季施肥,每周1次,连续6周平均施入(9月2日—10月7日)。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个秋季施肥水平和1个对照,每株施肥0、5、10和20 g(水溶肥花多多1号:20%N+20%P2O5+20%K2O+TE),分析秋季施肥对苗圃阶段苗木生长、养分贮存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水平以及造林后苗木成活、生长和养分回流等的影响。【结果】1)秋季施肥对苗圃阶段苗木生长的影响较小,但可显著促进苗木尤其是根系氮贮存和非结构性碳积累,茎、根氮浓度分别提高2.4%~12.0%和17.4%~48.1%,根淀粉浓度提高17.9%~34.5%;秋季同时施用氮、磷、钾肥,主要提高氮贮存而不影响磷、钾贮存,表现出氮元素利用偏好性;2)翌年造林后,苗高、地径和茎体积生长量在施肥量每株10 g时达到最大(分别比对照提高40.0%、80.4%和85.3%),苗圃施肥效果得以充分体现;苗圃施肥量每株20 g的苗木造林后生长受抑,成活率最低(63.3%);3)造林后苗木(施肥量每株10 g时)生长量的提高可提升氮回流效率(71%),降低落叶氮淋失(56.4%);4)回流效率的变化并非受单一元素控制,而与叶片中多种元素的浓度变化相关;氮回流效率与落叶氮、落叶钾浓度呈负相关,与绿叶磷、落叶磷浓度呈正相关;磷回流效率与绿叶氮浓度呈正相关。【结论】苗木氮贮存量、非结构性碳积累量、翌年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是评价秋季施肥效果的主要指标,苗圃合理秋季施肥能够提高苗木氮贮存和非结构性碳积累,进而提高苗木翌年造林成活率和生长表现;造林后,苗木生长量的提高可提升叶片氮回流效率,降低落叶氮淋失。秋季施肥是一种理想的养分加载方式,但合理秋季施肥量的确定尤为重要,施肥量每株10 g时最有利于苗木养分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贮存及造林后成活和生长,施肥量每株20 g时则产生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季施肥 养分贮存 造林效果 生长 养分回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生活污泥产品对国槐和银杏生长及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杨英杰 唐胶 +4 位作者 崔超 贾清棋 孙昱 彭祚登 彭玉信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23,共9页
为明确城镇生活污泥产品的土地利用效果,选取北京地区常用绿化造林树种国槐和银杏新造幼林为研究对象,以城镇生活污泥产品为试验材料,设置15、30、45、60、75 kg/株共5个污泥施用量梯度,以不施污泥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方法进行污泥... 为明确城镇生活污泥产品的土地利用效果,选取北京地区常用绿化造林树种国槐和银杏新造幼林为研究对象,以城镇生活污泥产品为试验材料,设置15、30、45、60、75 kg/株共5个污泥施用量梯度,以不施污泥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方法进行污泥施用效果的对比试验,定期监测林木的生长指标、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片的氮(N)、磷(P)、钾(K)含量。结果表明,国槐胸径年增长值、冠幅投影面积年增长值在施入污泥后均有显著提高,当污泥施用量为45 kg/株时达到最大值;国槐叶片叶绿素含量随污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75 kg/株施用量下达到最高水平;施入污泥后国槐叶片的N、K含量变化不显著,高污泥施用量下P含量明显下降。添加不同量污泥后,银杏胸径年增长值、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单株施用污泥75 kg时取得最大值;不同处理间银杏叶片中的N、P、K含量变化不显著。由此可见,城镇生活污泥产品的合理施用能够促进国槐、银杏的胸径、冠幅的生长以及叶片叶绿素的合成,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国槐、银杏的绿期,但对两树种叶片中N、P、K元素积累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 生活污泥 国槐 银杏 生长指标 叶绿素 氮磷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松育苗地施用污泥厌氧消化产品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海洋 孙文彦 +4 位作者 彭祚登 姚聪颖 曹吉鑫 张晓娟 彭玉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目的]探究城镇排水污泥厌氧消化产品在油松育苗地施用后的重金属累积情况及其污染风险,为判定其应用的可行性及确定其施用量提供依据。[方法]在现有18年生油松大苗育苗地,采取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按0、1、2、3、4、5 kg/m^(2)设置6个施... [目的]探究城镇排水污泥厌氧消化产品在油松育苗地施用后的重金属累积情况及其污染风险,为判定其应用的可行性及确定其施用量提供依据。[方法]在现有18年生油松大苗育苗地,采取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按0、1、2、3、4、5 kg/m^(2)设置6个施用量水平定株施入污泥产品,通过测定土壤中铜(Cu)、镍(Ni)、铬(Cr)、锌(Zn)、镉(Cd)、汞(Hg)、砷(As)、铅(Pb)8种重金属的含量,利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不同处理下的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铜、镍、铬、锌、铅5种重金属随着污泥产品施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且在污泥产品中含量较高的铜、锌在0~20和20~40 cm土层中对照组皆显著高于4 kg/m^(2)的处理(P<0.05),砷和汞含量变化幅度不大。不同土层重金属总量随施肥量增加的变化趋势类似,并在0~20 cm土层4 kg/m^(2)处理下出现最小值。重金属镉具有产生污染的潜在风险,且在4 kg/m^(2)处理下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最低。其他重金属单独作用或8种重金属共同作用均为低生态风险。[结论]综合考虑镉的生态风险及重金属含量的变化情况,在油松大规格苗木移植培育育苗地施用污泥产品可将用量控制在4 kg/m^(2)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厌氧消化板框脱水 污泥产品 油松 重金属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