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犁河谷小麦根腐线虫与孢囊线虫复合侵染的鉴定
1
作者 牛文龙 林凡康 +7 位作者 李进 刘菲 付文君 李洪连 彭焕 王珂 高海峰 李宇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1-312,317,共13页
为明确新疆伊犁河谷地区部分小麦植株矮小、叶片黄化、根系腐烂同时存在疑似孢囊线虫侵染引起的乱麻状须根团等症状的病因,通过改良贝曼漏斗法和直接解剖根系的方法分离小麦根际的线虫,通过光学显微镜对线虫进行形态鉴定,并对采集的植... 为明确新疆伊犁河谷地区部分小麦植株矮小、叶片黄化、根系腐烂同时存在疑似孢囊线虫侵染引起的乱麻状须根团等症状的病因,通过改良贝曼漏斗法和直接解剖根系的方法分离小麦根际的线虫,通过光学显微镜对线虫进行形态鉴定,并对采集的植物线虫进行28S rDNA D2-D3区和rDNA-ITS区序列扩增。结果表明,从小麦根际分离出2种植物线虫,分别与落选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neglectus和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的形态特征最为相似;28S rDNA D2-D3区和rDNA-ITS区的序列与落选短体线虫和禾谷孢囊线虫的相似性分别大于99.1%和99.5%;基于28S rDNA D2-D3区和rDNA-ITS区序列构建的进化树表明,供试2种植物线虫分别与GenBank数据库中落选短体线虫和禾谷孢囊线虫处于同一分支。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根际分离到的2种植物线虫分别为落选短体线虫和禾谷孢囊线虫,这也是首次在新疆伊犁河谷地区小麦上发现短体线虫与孢囊线虫的复合侵染,本研究结果为小麦根际线虫病害的识别与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河谷 小麦 短体线虫 孢囊线虫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烂茎线虫经羊消化道后的活性检测与分子鉴定 被引量:1
2
作者 杨艺炜 冯瑞瑞 +7 位作者 古永昌 方玉川 张春燕 彭焕 彭德良 陈志杰 李英梅 常青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76,共6页
腐烂茎线虫是严重威胁我国马铃薯、甘薯等产业发展的重要植物病原线虫,而目前对其传播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收集田间感染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病薯饲喂山羊,结果在羊粪中检测到了腐烂茎线虫虫卵。分子鉴定结果表明,相关病原线虫为B型腐烂... 腐烂茎线虫是严重威胁我国马铃薯、甘薯等产业发展的重要植物病原线虫,而目前对其传播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收集田间感染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病薯饲喂山羊,结果在羊粪中检测到了腐烂茎线虫虫卵。分子鉴定结果表明,相关病原线虫为B型腐烂茎线虫。通过孵化试验与室内接种试验进一步证明了羊粪中的腐烂茎线虫虫卵可以孵化成幼虫为害马铃薯。相关研究首次证实了粪肥对腐烂茎线虫的传播作用,揭示了榆林地区常年连作玉米的田块在种植马铃薯后腐烂茎线虫病突然暴发的潜在原因,对于今后指导种植户及时清理、集中销毁田间病烂薯,以及杜绝使用未腐熟羊粪作为肥料的粗放管理模式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烂茎线虫 粪肥传播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因子和温度对甜菜孢囊线虫侵染和发育的影响及甜菜抗性品种筛选
3
作者 张梦涵 孔德鹏 +4 位作者 乔精松 胡先奇 李广阔 彭德良 彭焕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61,共11页
甜菜孢囊线虫Heterodera schachtii是甜菜生产的毁灭性病原物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自2015年甜菜孢囊线虫在我国新疆首次被发现后,该虫在我国造成了极大危害。本研究通过人工接种的方法研究采自新疆的甜菜孢囊线虫在不同... 甜菜孢囊线虫Heterodera schachtii是甜菜生产的毁灭性病原物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自2015年甜菜孢囊线虫在我国新疆首次被发现后,该虫在我国造成了极大危害。本研究通过人工接种的方法研究采自新疆的甜菜孢囊线虫在不同性质土壤、温度及pH条件下的侵染和发育过程,同时对24个甜菜主栽品种对甜菜孢囊线虫的抗性进行了筛选鉴定。结果表明,在甜菜孢囊线虫侵染和发育过程中,最适的土壤为沙土比例1∶0和6∶1的土壤,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范围为5~9,我国24个主栽甜菜品种中,只有‘Cofco1001’对甜菜孢囊线虫表现出抗性,其他品种对甜菜孢囊线虫均表现感病或高感。上述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明确甜菜孢囊线虫在我国的发生规律并制定科学的防治策略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孢囊线虫 土壤因子 温度 PH 抗性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惕检疫性有害生物马铃薯孢囊线虫(Globodera rostochiensis和G.pallida)入侵我国 被引量:12
4
作者 彭焕 刘慧 +5 位作者 江如 葛建军 赵守歧 冯晓东 黄文坤 彭德良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共9页
马铃薯孢囊线虫包括马铃薯金线虫Globodera rostochiensis和马铃薯白线虫G.pallida,是马铃薯生产上危害最为严重的植物寄生线虫,一般造成30%的产量损失,在热带发病严重地区,产量损失高达80%~90%,甚至绝收。由于其危害严重性,包括我国在... 马铃薯孢囊线虫包括马铃薯金线虫Globodera rostochiensis和马铃薯白线虫G.pallida,是马铃薯生产上危害最为严重的植物寄生线虫,一般造成30%的产量损失,在热带发病严重地区,产量损失高达80%~90%,甚至绝收。由于其危害严重性,包括我国在内的100多个国家将其列为重要检疫性有害生物。我国目前尚无马铃薯金线虫和白线虫的发生报道,但随着贸易全球化,马铃薯孢囊线虫传入我国的风险日趋增高。本文主要对马铃薯孢囊线虫的发生分布、危害症状、经济损失、生物学特性、传入我国的潜在风险和预防控制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防止马铃薯孢囊线虫入侵我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孢囊线虫 马铃薯金线虫 马铃薯白线虫 入侵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主要农作物病害灾变机制与综合防控研究进展:2018年-2022年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文德 代玉立 +10 位作者 邵小龙 张昊 陈华民 靳怀冰 刘文文 彭焕 张丹丹 李智强 钱国良 刘太国 陈捷胤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1,共31页
2018年以来,我国在主要农作物真菌、卵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病害的病原菌致病机制解析、寄主植物抗病机理研究、主要农作物病害监测预警及绿色防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方面取得了系列重要进展,同时推进了抗病品种、纳米农药、免疫调... 2018年以来,我国在主要农作物真菌、卵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病害的病原菌致病机制解析、寄主植物抗病机理研究、主要农作物病害监测预警及绿色防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方面取得了系列重要进展,同时推进了抗病品种、纳米农药、免疫调节和生态调控等病害防控新技术与新产品的研发。根据国内外农作物病害综合防治科技发展趋势和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现实需求,我国需进一步重视农作物病害交叉学科前沿和新兴技术领域,聚焦保障国家生物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主责主业,强化农作物病害防控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创制智能监测预警和绿色防控新技术、新产品,创新集成区域绿色防控和跨区协同治理技术体系,为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农业强国建设贡献植保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病害 灾变机制 综合治理 监测预警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高寒草原牧草孢囊线虫的鉴定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惠霞 彭焕 +3 位作者 彭德良 朱锐东 徐鹏刚 李建荣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74-180,共7页
2013年8月下旬,对甘肃天祝高寒草甸草原孢囊线虫发生情况进行调查,从嵩草和矮嵩草根部和根际土样中分离得到孢囊线虫。通过对孢囊和孢囊阴门锥的形态观察,初步鉴定为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 )。其特征为孢囊浅褐色,阔柠... 2013年8月下旬,对甘肃天祝高寒草甸草原孢囊线虫发生情况进行调查,从嵩草和矮嵩草根部和根际土样中分离得到孢囊线虫。通过对孢囊和孢囊阴门锥的形态观察,初步鉴定为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 )。其特征为孢囊浅褐色,阔柠檬形,阴门锥双膜孔,未见阴门下桥,泡状突明显。利用通用引物 AB28和 TW81对其群体rDNA-ITS 区进行 PCR 扩增和序列测定,得到 ITS 区序列长度为1045 bp。将所测得序列在 Genbank 和 Blast 上比对,结果显示,此禾谷孢囊线虫群体与 H .avenae 群体相似度达99%~100%。进一步证实寄生于甘肃天祝高寒草甸草原嵩草和矮嵩草的孢囊线虫均为 H .avenae ,这是首次报道莎草科嵩草和矮嵩草也是禾谷孢囊线虫的寄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草原 禾谷孢囊线虫 嵩草 矮嵩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对豆田主要害虫发生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吴奇 彭焕 +3 位作者 彭可维 陈强强 彭于发 彭德良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0-53,共4页
在隔离条件下,研究了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对豆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AG5601害虫多样性指数、优势度、物种丰富度、均匀性指数与受体品种SNK500差异不显著,转基因大豆AG5601豆田主要害虫烟粉虱、大豆蚜、烟蓟马... 在隔离条件下,研究了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对豆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AG5601害虫多样性指数、优势度、物种丰富度、均匀性指数与受体品种SNK500差异不显著,转基因大豆AG5601豆田主要害虫烟粉虱、大豆蚜、烟蓟马的发生数量与受体品种SNK500差异不显著,初步说明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对害虫群落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大豆 生物多样性 种群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甜菜孢囊线虫发生危害、生物学和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8
作者 彭德良 彭焕 刘慧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共7页
甜菜孢囊线虫(Heterodera schachtii Schmidt)是全世界重要检疫性有害生物,对甜菜具有毁灭性危害,该线虫已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或地区有分布,22个国家将其列为检疫对象。甜菜孢囊线虫寄主多达23科95属218种植物,可导致甜菜产量损失达25... 甜菜孢囊线虫(Heterodera schachtii Schmidt)是全世界重要检疫性有害生物,对甜菜具有毁灭性危害,该线虫已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或地区有分布,22个国家将其列为检疫对象。甜菜孢囊线虫寄主多达23科95属218种植物,可导致甜菜产量损失达25%~70%,甚至绝产,在欧洲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超过9000万欧元,严重威胁当地甜菜生产和制糖业。甜菜孢囊线虫是我国重要进境检疫性有害生物,因其对甜菜具有毁灭性危害,我国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甜菜孢囊线虫都高度重视,严防该线虫的暴发和危害,本文介绍国外甜菜孢囊线虫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孢囊线虫 生物学 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还原焙烧工艺综合处理二次硫铁尾矿 被引量:6
9
作者 古映莹 徐文泱 +1 位作者 杨天足 彭焕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08年第4期41-44,共4页
采用氧化一还原焙烧工艺流程综合处理二次硫铁尾矿,考察了气体流速、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等因素对脱硫、脱砷效果以及烧渣中铁品位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两段氧化焙烧法分别进行脱硫、脱砷,在氧化焙烧温度为600—750℃时,处理后的氧... 采用氧化一还原焙烧工艺流程综合处理二次硫铁尾矿,考察了气体流速、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等因素对脱硫、脱砷效果以及烧渣中铁品位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两段氧化焙烧法分别进行脱硫、脱砷,在氧化焙烧温度为600—750℃时,处理后的氧化焙烧渣中铁的品位达到64%,然后在1100℃进行还原焙烧,可有效回收有价金属Sb、Pb、In及Zn等,且最后烧渣中铁的品位达到66%以上,可以作为优良的炼铁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铁尾矿 焙烧 脱硫 脱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Cp4-epsps基因快速简便的LAMP检测方法 被引量:7
10
作者 朱琳峰 彭焕 +3 位作者 黄文坤 张东升 孔令安 彭德良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6-92,共7页
针对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的外源基因Cp4-epsps,建立了一种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的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的检测体系,其扩增产物既可利用常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还可通过SYBR Green I染色... 针对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的外源基因Cp4-epsps,建立了一种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的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的检测体系,其扩增产物既可利用常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还可通过SYBR Green I染色进行快速检测。LAMP检测体系中dNTPs浓度为0.8 mmol/L、Mg2+浓度为3mmol/L、反应时间为45min时扩增效果最佳,其检测灵敏度为5μg/L,比常规PCR灵敏100倍。田间实际检测结果表明,LAMP检测结果和PCR检测结果完全一致,准确率为100%。本研究所建立的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LAMP检测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特征,是一种能够用于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检测、田间基因漂移监测和环境安全研究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 Cp4-epsps LAMP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孢囊线虫在我国的寄主范围及生活史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乔精松 彭德良 +5 位作者 刘慧 冯晓东 高海峰 李广阔 胡先奇 彭焕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7-183,共7页
甜菜孢囊线虫Heterodera schachtii是严重危害甜菜生产的主要病原物,每年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线虫是我国对外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本研究通过对十字花科、茄科、葫芦科、锦葵科、豆科、苋科和禾本科等16种作物29个品种进行人工接种... 甜菜孢囊线虫Heterodera schachtii是严重危害甜菜生产的主要病原物,每年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线虫是我国对外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本研究通过对十字花科、茄科、葫芦科、锦葵科、豆科、苋科和禾本科等16种作物29个品种进行人工接种,对其主要的寄主范围和生活史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甜菜孢囊线虫2龄幼虫能够侵染除小麦和玉米以外的其他14种作物25个品种,在苋科的甜菜和菠菜、茄科的番茄及十字花科等16个品种的根系能够完成生活史,形成白雌虫和孢囊。生活史调查发现,甜菜孢囊线虫接种到甜菜和油菜15 d和12 d后即可发育形成白雌虫,30 d后形成孢囊;而接种到西瓜根系后,不能正常发育,一直保持2龄幼虫虫态,无法完成生活史。上述结果表明甜菜孢囊线虫能够在甜菜、菠菜、番茄和十字花科作物上寄生,但是在不同寄主上的生活史存在一定的差异,其结果将为非寄主轮作防控甜菜孢囊线虫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孢囊线虫 寄主范围 生活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益生菌复合酸奶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明胜 刘红 +3 位作者 梁骁 魏童洁 彭焕 梁峙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17-23,共7页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功能性益生菌复合酸奶混合菌发酵的参数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山药、牛蒡、胡萝卜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7%、22%时功能性复合酸奶吸光度最大,口感最佳.
关键词 益生菌 功能因子 酸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湖泊底泥处理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7
13
作者 章晓飞 梁峙 +5 位作者 马捷 梁骁 刘喜坤 赵海明 魏童洁 彭焕 《水电与新能源》 2014年第1期70-72,共3页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河流、湖泊底泥污染日渐加剧,底泥的处理成为生态保护的重要课题之一,依据固废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即所谓"三化"原则,对底泥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河流 湖泊 底泥 减量化 无害化 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位农民工“发明家”的创新故事
14
作者 杨麟 胡蔓 彭焕 《村委主任》 2018年第8期34-34,共1页
来自湖北的一群农民工“发明家”,在简陋的工地实验室里,改良工具、革新工艺,为企业和国家创造效益,被传为美谈。
关键词 发明家 农民工 故事 创新 三位 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