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可溶性淀粉接枝共聚物
被引量:
18
1
作者
彭湘红
王树清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3-35,共3页
以环己烷为连续相 ,Span 2 0为分散剂 ,硝酸铈铵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混合体系为引发剂 ,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可溶性淀粉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单体、引发剂、分散剂用量 ,反应时间 ,反应温度对单体转化率和淀粉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引...
以环己烷为连续相 ,Span 2 0为分散剂 ,硝酸铈铵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混合体系为引发剂 ,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可溶性淀粉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单体、引发剂、分散剂用量 ,反应时间 ,反应温度对单体转化率和淀粉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引发剂硝酸铈铵为 2 .5 mol/ m3,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为 2 .5 mol/ m3,单体甲基丙烯酸浓度为 1 .0 mol/ L,反应温度为 40℃ ,反应时间为 2 h时 ,单体转化率和淀粉接枝率较高 ,单体转化率为90 % ,淀粉接枝率为 5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淀粉
接枝共聚
反相悬浮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孔球状淀粉接枝共聚物的应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彭湘红
陆茜
+1 位作者
李忠铭
王敏绢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4-46,共3页
以反相悬浮法制备的多孔球状淀粉接枝共聚物为载体 ,采用直接压片法制得药物非诺落芬钙的缓释片剂。测定了缓释片剂中非诺落芬钙的体外溶出速率 ,非诺落芬钙在人工肠液中 3 h缓释片剂释放率为3 5%~ 51 % ,全部溶出时间大于 1 2 h,而淀...
以反相悬浮法制备的多孔球状淀粉接枝共聚物为载体 ,采用直接压片法制得药物非诺落芬钙的缓释片剂。测定了缓释片剂中非诺落芬钙的体外溶出速率 ,非诺落芬钙在人工肠液中 3 h缓释片剂释放率为3 5%~ 51 % ,全部溶出时间大于 1 2 h,而淀粉与非诺落芬钙压制的淀粉药片中的非诺落芬钙 3 h已全部释放出来。缓释片剂中非诺落芬钙在人工胃液中 4 h释放 3 %~ 1 9% ,随着缓释片剂中多孔球状淀粉接枝共聚物用量增加 ,非诺落芬钙的体外溶出速率也增加。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球状淀粉接枝共聚物
药物
非诺落芬钙
缓释片剂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组装的壳聚糖/SiO_2杂化膜
被引量:
1
3
作者
彭湘红
万昆
刘聪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4-36,共3页
以硅溶胶为晶种,使硅酸钠在壳聚糖膜中自组装形成SiO2微粒和晶须,并得到壳聚糖/SiO2杂化膜(以下简称杂化膜)。用电子扫描电镜观察了SiO2微粒和晶须的形貌,研究杂化膜在水中的溶胀率,杂化膜的拉伸强度、伸长率和弹性模量等力学性...
以硅溶胶为晶种,使硅酸钠在壳聚糖膜中自组装形成SiO2微粒和晶须,并得到壳聚糖/SiO2杂化膜(以下简称杂化膜)。用电子扫描电镜观察了SiO2微粒和晶须的形貌,研究杂化膜在水中的溶胀率,杂化膜的拉伸强度、伸长率和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杂化膜的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杂化膜内SiO2为长3.0~6.0μm,宽150nm的晶须,以及直径为3.0μm的微粒;当膜内SiO2质量分数为7.5%时,杂化膜的力学性能达到最佳,其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38.39MPa、2383.02MPa、19.82%;随着杂化膜内SiO2质量分数从2.5%增加到12.5%,其溶胀率从112.0%下降到83.7%;杂化膜在200-800nm波长范围的吸光度也逐渐降低;杂化膜的分解温度为314℃,高于单纯壳聚糖膜的分解温度290℃,表明SiO2晶须与壳聚糖杂化可提高壳聚糖膜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杂化膜
二氧化硅
晶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龙牡壮骨冲剂”中β-环糊精包合的维生素D_2
被引量:
3
4
作者
张俐娜
黄进
+3 位作者
杨光
张平义
彭湘红
王业文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2-54,共3页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UV)测定了β环糊精(βCD)与维生素D2(VD2)包合物中VD2的质量分数,两种方法测得的结果十分吻合。研究了HPLC测定的精密度和回收率,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63%和1.54%,表明该法准确可靠。含有...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UV)测定了β环糊精(βCD)与维生素D2(VD2)包合物中VD2的质量分数,两种方法测得的结果十分吻合。研究了HPLC测定的精密度和回收率,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63%和1.54%,表明该法准确可靠。含有βCDVD2包合物的“龙牡壮骨冲剂”经KOH、维生素C和乙醇水(体积比为1∶2)于70℃下皂化处理,再由HPLC检测用乙醚萃取的VD2产物,得到准确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Β-环糊精
包合物
紫外光谱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可溶性淀粉接枝共聚物
被引量:
18
1
作者
彭湘红
王树清
机构
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校化工系
长江科学院新材料室
出处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3-35,共3页
文摘
以环己烷为连续相 ,Span 2 0为分散剂 ,硝酸铈铵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混合体系为引发剂 ,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可溶性淀粉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单体、引发剂、分散剂用量 ,反应时间 ,反应温度对单体转化率和淀粉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引发剂硝酸铈铵为 2 .5 mol/ m3,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为 2 .5 mol/ m3,单体甲基丙烯酸浓度为 1 .0 mol/ L,反应温度为 40℃ ,反应时间为 2 h时 ,单体转化率和淀粉接枝率较高 ,单体转化率为90 % ,淀粉接枝率为 5 3 %。
关键词
可溶性淀粉
接枝共聚
反相悬浮聚合
Keywords
grafting copolymerization
soluble starch
inverse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分类号
O636.12 [理学—高分子化学]
TQ316.335 [化学工程—高聚物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孔球状淀粉接枝共聚物的应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彭湘红
陆茜
李忠铭
王敏绢
机构
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校化工系
出处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4-46,共3页
文摘
以反相悬浮法制备的多孔球状淀粉接枝共聚物为载体 ,采用直接压片法制得药物非诺落芬钙的缓释片剂。测定了缓释片剂中非诺落芬钙的体外溶出速率 ,非诺落芬钙在人工肠液中 3 h缓释片剂释放率为3 5%~ 51 % ,全部溶出时间大于 1 2 h,而淀粉与非诺落芬钙压制的淀粉药片中的非诺落芬钙 3 h已全部释放出来。缓释片剂中非诺落芬钙在人工胃液中 4 h释放 3 %~ 1 9% ,随着缓释片剂中多孔球状淀粉接枝共聚物用量增加 ,非诺落芬钙的体外溶出速率也增加。用
关键词
多孔球状淀粉接枝共聚物
药物
非诺落芬钙
缓释片剂
应用
Keywords
porous starch graft copolymer
medicine
fenoprofen calcium
controlled releas
applicatio$
分类号
TQ463.4 [化学工程—制药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组装的壳聚糖/SiO_2杂化膜
被引量:
1
3
作者
彭湘红
万昆
刘聪
机构
江汉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4-36,共3页
基金
武汉市科委项目(20015007090)
文摘
以硅溶胶为晶种,使硅酸钠在壳聚糖膜中自组装形成SiO2微粒和晶须,并得到壳聚糖/SiO2杂化膜(以下简称杂化膜)。用电子扫描电镜观察了SiO2微粒和晶须的形貌,研究杂化膜在水中的溶胀率,杂化膜的拉伸强度、伸长率和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杂化膜的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杂化膜内SiO2为长3.0~6.0μm,宽150nm的晶须,以及直径为3.0μm的微粒;当膜内SiO2质量分数为7.5%时,杂化膜的力学性能达到最佳,其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38.39MPa、2383.02MPa、19.82%;随着杂化膜内SiO2质量分数从2.5%增加到12.5%,其溶胀率从112.0%下降到83.7%;杂化膜在200-800nm波长范围的吸光度也逐渐降低;杂化膜的分解温度为314℃,高于单纯壳聚糖膜的分解温度290℃,表明SiO2晶须与壳聚糖杂化可提高壳聚糖膜的热稳定性。
关键词
壳聚糖
杂化膜
二氧化硅
晶须
Keywords
chitosan, hybrid membrane, silicon dioxide, whisker
分类号
O631.3 [理学—高分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龙牡壮骨冲剂”中β-环糊精包合的维生素D_2
被引量:
3
4
作者
张俐娜
黄进
杨光
张平义
彭湘红
王业文
机构
武汉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校
武汉健民制药厂
出处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2-54,共3页
基金
武汉健民制药厂委托科研项目
文摘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UV)测定了β环糊精(βCD)与维生素D2(VD2)包合物中VD2的质量分数,两种方法测得的结果十分吻合。研究了HPLC测定的精密度和回收率,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63%和1.54%,表明该法准确可靠。含有βCDVD2包合物的“龙牡壮骨冲剂”经KOH、维生素C和乙醇水(体积比为1∶2)于70℃下皂化处理,再由HPLC检测用乙醚萃取的VD2产物,得到准确的结果。
关键词
维生素D
Β-环糊精
包合物
紫外光谱
HPLC
Keywords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vitamin D 2
β cyclodextrin
inclusion complex
ultraviolet spectroscopy
分类号
Q565.203 [生物学—生物化学]
O657.72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可溶性淀粉接枝共聚物
彭湘红
王树清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多孔球状淀粉接枝共聚物的应用
彭湘红
陆茜
李忠铭
王敏绢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自组装的壳聚糖/SiO_2杂化膜
彭湘红
万昆
刘聪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龙牡壮骨冲剂”中β-环糊精包合的维生素D_2
张俐娜
黄进
杨光
张平义
彭湘红
王业文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