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固定化生物吸附剂对Cd(Ⅱ)的去除性能及机理
被引量:
11
1
作者
余关龙
彭海渊
+7 位作者
王世涛
汪国梁
陈宏
杜春艳
刘媛媛
孙士权
禹丽娥
王建武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882-2892,共11页
从处理含Cd(Ⅱ)废水的人工湿地基质层中提取微生物,经过重金属浓度梯度筛选后,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分析发现筛选后的菌群对Cd(Ⅱ)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吸附能力,菌种丰度依次为Lactococcus<Stenotrophomonas<Serratia<Pseu...
从处理含Cd(Ⅱ)废水的人工湿地基质层中提取微生物,经过重金属浓度梯度筛选后,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分析发现筛选后的菌群对Cd(Ⅱ)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吸附能力,菌种丰度依次为Lactococcus<Stenotrophomonas<Serratia<Pseudomona。将筛选后的微生物用包埋固定化技术制成固定化生物吸附剂,在pH=4~5、吸附时间48h、吸附剂用量(湿重) 50g/L、Cd(Ⅱ)初始浓度100mg/L时,对Cd(Ⅱ)的最大去除率可达91%±2%。通过吸附平衡研究发现吸附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对Cd(Ⅱ)的最大单分子层吸附量为34.4mg/g。BET分析结果显示,固定化生物吸附剂具有介孔结构且比表面积大,有利于吸附作用的进行;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FTIR-ATR)分析结果说明固定化生物吸附剂具有丰富的重金属结合点位,—COOH、—OH、—NH和—CH基团参与了Cd(Ⅱ)的吸附过程。固定化生物吸附剂重复使用3次能保持较好的吸附效果,显示出较高的经济实用性。水环境中常见阳离子对Cd(Ⅱ)竞争吸附影响顺序依次为Na^(+)<K^(+)<C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固定化
吸附剂
微生物
生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固定化反硝化菌联合固体碳源小球处理低碳氮比污水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王春喜
余关龙
+3 位作者
张登祥
严晓江
付永江
彭海渊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70-874,共5页
以谷壳为固体碳源,制备固定化反硝化菌联合固体碳源小球(简称固定化小球)投加至人工湿地基质层中,并对人工湿地在不同条件下处理低碳比污水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投加了固定化小球的人工湿地对COD、氨氮和TN的去除...
以谷壳为固体碳源,制备固定化反硝化菌联合固体碳源小球(简称固定化小球)投加至人工湿地基质层中,并对人工湿地在不同条件下处理低碳比污水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投加了固定化小球的人工湿地对COD、氨氮和TN的去除性能更好,其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78.98%、85.46%和78.33%,并能有效解决人工湿地处理低碳氮比污水时反硝化阶段碳源不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碳氮比
固体碳源
反硝化细菌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固体碳源联合反硝化菌脱氮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王春喜
余关龙
+3 位作者
张登祥
付永江
彭海渊
严晓江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2-65,70,共5页
采用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谷壳、反硝化细菌等利用包埋固定化技术制备成3种不同成分的固定化反硝化细菌联合固体碳源的小球,分别在不同的条件下研究外加碳源和固定化反硝化菌对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外加碳源时,固体碳源...
采用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谷壳、反硝化细菌等利用包埋固定化技术制备成3种不同成分的固定化反硝化细菌联合固体碳源的小球,分别在不同的条件下研究外加碳源和固定化反硝化菌对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外加碳源时,固体碳源小球能提高污水中的C/N,在相同的条件下,投加和未加含有固体碳源的小球对NO_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22%和57.89%;在小球中固定化微生物时,其去除性能更好,在相同的条件下,固定和未固定微生物的小球对NO_3^--N的去除率分别为95.22%和87.11%。2种情形下的优化温度和p H分别为30℃和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氮比
固体碳源
反硝化细菌
固定化技术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固定化生物吸附剂对Cd(Ⅱ)的去除性能及机理
被引量:
11
1
作者
余关龙
彭海渊
王世涛
汪国梁
陈宏
杜春艳
刘媛媛
孙士权
禹丽娥
王建武
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
湖南省环境保护河湖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
洞庭湖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882-2892,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8069,51309032,51609023)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9A032)
长沙理工大学助推项目(2019QJCZ026)。
文摘
从处理含Cd(Ⅱ)废水的人工湿地基质层中提取微生物,经过重金属浓度梯度筛选后,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分析发现筛选后的菌群对Cd(Ⅱ)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吸附能力,菌种丰度依次为Lactococcus<Stenotrophomonas<Serratia<Pseudomona。将筛选后的微生物用包埋固定化技术制成固定化生物吸附剂,在pH=4~5、吸附时间48h、吸附剂用量(湿重) 50g/L、Cd(Ⅱ)初始浓度100mg/L时,对Cd(Ⅱ)的最大去除率可达91%±2%。通过吸附平衡研究发现吸附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对Cd(Ⅱ)的最大单分子层吸附量为34.4mg/g。BET分析结果显示,固定化生物吸附剂具有介孔结构且比表面积大,有利于吸附作用的进行;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FTIR-ATR)分析结果说明固定化生物吸附剂具有丰富的重金属结合点位,—COOH、—OH、—NH和—CH基团参与了Cd(Ⅱ)的吸附过程。固定化生物吸附剂重复使用3次能保持较好的吸附效果,显示出较高的经济实用性。水环境中常见阳离子对Cd(Ⅱ)竞争吸附影响顺序依次为Na^(+)<K^(+)<Ca^(2+)。
关键词
重金属
固定化
吸附剂
微生物
生物修复
Keywords
heavy metal
immobilization
adsorbent
microorganism
bioremediation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固定化反硝化菌联合固体碳源小球处理低碳氮比污水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王春喜
余关龙
张登祥
严晓江
付永江
彭海渊
机构
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
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
出处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70-874,共5页
基金
湖南省重大水利科技项目(湘水科计[2015]186-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No.51308069)
湖南省水利科技项目(湘水科计[2017]230-22)
文摘
以谷壳为固体碳源,制备固定化反硝化菌联合固体碳源小球(简称固定化小球)投加至人工湿地基质层中,并对人工湿地在不同条件下处理低碳比污水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投加了固定化小球的人工湿地对COD、氨氮和TN的去除性能更好,其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78.98%、85.46%和78.33%,并能有效解决人工湿地处理低碳氮比污水时反硝化阶段碳源不足的问题。
关键词
人工湿地
碳氮比
固体碳源
反硝化细菌
污水处理
Keywords
constructed wetlands
C/N ratio
solid carbon source
denitrifying bacteria
wastewater treatment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固体碳源联合反硝化菌脱氮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王春喜
余关龙
张登祥
付永江
彭海渊
严晓江
机构
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
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
出处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2-65,70,共5页
基金
湖南省重大水利科技项目(湘水科计[2015]186-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51308069)
+1 种基金
湖南省水利科技项目(湘水科计[2017]230-22)
湖南省教育厅项目(16C0060)
文摘
采用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谷壳、反硝化细菌等利用包埋固定化技术制备成3种不同成分的固定化反硝化细菌联合固体碳源的小球,分别在不同的条件下研究外加碳源和固定化反硝化菌对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外加碳源时,固体碳源小球能提高污水中的C/N,在相同的条件下,投加和未加含有固体碳源的小球对NO_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22%和57.89%;在小球中固定化微生物时,其去除性能更好,在相同的条件下,固定和未固定微生物的小球对NO_3^--N的去除率分别为95.22%和87.11%。2种情形下的优化温度和p H分别为30℃和7.5。
关键词
碳氮比
固体碳源
反硝化细菌
固定化技术
污水处理
Keywords
C/N ratio
solid carbon source
denitrifying bacteria
immobilization technology
wastewater treatment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固定化生物吸附剂对Cd(Ⅱ)的去除性能及机理
余关龙
彭海渊
王世涛
汪国梁
陈宏
杜春艳
刘媛媛
孙士权
禹丽娥
王建武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固定化反硝化菌联合固体碳源小球处理低碳氮比污水的性能研究
王春喜
余关龙
张登祥
严晓江
付永江
彭海渊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固体碳源联合反硝化菌脱氮的影响因素研究
王春喜
余关龙
张登祥
付永江
彭海渊
严晓江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