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奶业六十年创业轨迹与发展思路 被引量:2
1
作者 孟宪政 沈启云 +2 位作者 赵桂荣 孟海波 彭正芳 《中国奶牛》 2009年第S1期66-68,共3页
1历史沿革从历史看,甘肃奶业的起源,首先,可追溯到殷周以前,我省的敦煌、张掖等地羌人驯养牦牛。经过数千年的自然选择、人工驯养和有计划地开展本品种选育、改良,开始向乳、肉兼用方向发展。
关键词 发展思路 奶业产业化 奶业发展 甘肃省 奶牛场 退耕还草 种草种树 历史阶段 现代农业 耗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业合作社是振兴民族奶业的必由之路 被引量:5
2
作者 孟宪政 沈启云 +1 位作者 孟海波 彭正芳 《中国乳业》 2007年第1期13-15,共3页
《圣经》上说:“天堂,就是有牛奶和蜂蜜的地方”。而奶业合作社就是有新鲜的牛奶和新鲜的蜂蜜。国内外合作化运动互助精神和实践经验证明,各具特色的蓬勃发展的奶业合作社推进了奶业产业化进程,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奶业合作社,是实现奶... 《圣经》上说:“天堂,就是有牛奶和蜂蜜的地方”。而奶业合作社就是有新鲜的牛奶和新鲜的蜂蜜。国内外合作化运动互助精神和实践经验证明,各具特色的蓬勃发展的奶业合作社推进了奶业产业化进程,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奶业合作社,是实现奶业产加销一体化的必由之路。我们坚信于2007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必将推动我国奶业合作社高潮的到来并迎来奶业文明的春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业合作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 产加销一体化 产业化进程 专业合作社 《圣经》 实践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奶业发展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
3
作者 孟宪政 李学荣 +2 位作者 南润生 孟海波 彭正芳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8年第13期3-6,共4页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蒙新高原、青藏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处,是全国六大牧区之一。甘肃奶业可以追溯到殷周以前,今敦煌、张掖等地羌人开始驯养牦牛。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人工驯养和有计划地开展品种选育、改良,开始向乳、肉兼用方向发展...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蒙新高原、青藏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处,是全国六大牧区之一。甘肃奶业可以追溯到殷周以前,今敦煌、张掖等地羌人开始驯养牦牛。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人工驯养和有计划地开展品种选育、改良,开始向乳、肉兼用方向发展,成为奶业发展的独特群体。可以说,甘肃奶业发展在经历了数千年洗礼,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奶业才开始系统地培育奶牛品种并建立奶业生产、加工、销售体系,走上了专业化发展的道路。然而,甘肃奶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宽松环境与和谐发展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业发展 甘肃 黄土高原 人工驯养 专业化发展 蒙新高原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奶业发展历程及促进奶业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沈启云 孟宪政 +2 位作者 王寿梅 孟海波 彭正芳 《中国乳业》 2010年第3期64-66,共3页
本文在回顾甘肃奶业历史沿革、创业轨迹的基础上,剖析了奶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甘肃奶业要持续发展必须破题,关键要走农牧结合之路,将种草养畜,特别是把种苜蓿养奶牛作为农业的主导产业来对待,并提出了甘肃奶业发展的关... 本文在回顾甘肃奶业历史沿革、创业轨迹的基础上,剖析了奶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甘肃奶业要持续发展必须破题,关键要走农牧结合之路,将种草养畜,特别是把种苜蓿养奶牛作为农业的主导产业来对待,并提出了甘肃奶业发展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奶业 回顾 思考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三十年甘肃奶业回顾和发展展望 被引量:2
5
作者 孟宪政 沈启云 +2 位作者 赵桂荣 孟海波 彭正芳 《中国乳业》 2008年第9期28-31,共4页
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30年来甘肃奶业的发展历程,针对奶业发展的4个阶段,提出了有益于加快甘肃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和思考。甘肃农业发展要破题,关键是种草养畜,特别要把种牧草(苜蓿)养奶牛作为农业的主导产业来对待。只有这样,再经过7... 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30年来甘肃奶业的发展历程,针对奶业发展的4个阶段,提出了有益于加快甘肃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和思考。甘肃农业发展要破题,关键是种草养畜,特别要把种牧草(苜蓿)养奶牛作为农业的主导产业来对待。只有这样,再经过7~9年或更长一段时间的努力,才能使甘肃省年人均奶类占有量达到40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业发展 回顾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草为业 营造干干净净的乳业市场 被引量:1
6
作者 孟宪政 沈启云 +2 位作者 孟海波 赵桂荣 彭正芳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9年第13期48-50,共3页
在剖析三鹿奶粉事件的根源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把立草为业作为振兴奶业的长期战略,走种牧草养奶牛之路,从源头上解决乳品质量安全问题,并论述了构建产加销一体化的奶业合作社思路,营造一个干干净净的乳品市场,迎来奶业第二次发展,最终... 在剖析三鹿奶粉事件的根源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把立草为业作为振兴奶业的长期战略,走种牧草养奶牛之路,从源头上解决乳品质量安全问题,并论述了构建产加销一体化的奶业合作社思路,营造一个干干净净的乳品市场,迎来奶业第二次发展,最终实现奶业产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 奶牛 乳品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甘肃奶业持续稳步健康发展之对策 被引量:1
7
作者 孟宪政 沈启云 +2 位作者 杨杜录 孟海波 彭正芳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6年第5期29-30,共2页
养殖规模小、单产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差; 奶源基地建设滞后且与饲草料基地建设不同步;乳品企业加工能力偏低,产品单一,缺乏市场竞争力,产业化程度不高;奶农与乳品企业两头不见利是甘肃奶业发展出现的新问题。通过法律和市场规范,解决龙... 养殖规模小、单产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差; 奶源基地建设滞后且与饲草料基地建设不同步;乳品企业加工能力偏低,产品单一,缺乏市场竞争力,产业化程度不高;奶农与乳品企业两头不见利是甘肃奶业发展出现的新问题。通过法律和市场规范,解决龙头企业与奶农的逐利性矛盾,建立和完善风险共担机制;加快奶业协会培育,促进奶业生产和乳品加工协调发展, 实现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加快奶源基地建设,优化整合企业、品牌资源,实施产品差异化经营,努力塑造区域乳业品牌,是甘肃奶业持续稳步快速健康发展应对的良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奶业 发展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得奶源者得天下——二论草业大省走向奶业大省的思考
8
作者 孟宪政 沈启云 +3 位作者 杨杜录 王建强 孟海波 彭正芳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6年第3期30-31,共2页
本文从促进奶业持续稳步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指出奶业产业链中,乳品加工超前,奶源基地建设滞后,复原乳生产液态奶乘虚而入。在退耕还林还草中,确立种牧草养奶牛的主导思想,草业大省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走科学化、规范化、集约化的奶牛... 本文从促进奶业持续稳步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指出奶业产业链中,乳品加工超前,奶源基地建设滞后,复原乳生产液态奶乘虚而入。在退耕还林还草中,确立种牧草养奶牛的主导思想,草业大省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走科学化、规范化、集约化的奶牛养殖道路,建立稳固的优质高产奶源基地,是甘肃草业大省走向奶业大省的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源基地 奶业 草业 退耕还林还草 奶牛养殖 乳品加工 优质高产 产业链 液态奶 复原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得奶源者得天下——三论适度规模与生态养殖园区的奶源基地建设
9
作者 孟宪政 沈启云 +3 位作者 杨杜录 孟海波 彭正芳 王建强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6年第5期31-31,共1页
规模是一种生产组织,规模是发展的象征,规模是入的碰撞与进步,规模是科学技术的有效载体,规模提高生产效率,规模产生效益。但是规模也脱离不了历史的发展阶段,规模也离不开人和人群的智慧和能力。规模更不可能随意超越客观的可能... 规模是一种生产组织,规模是发展的象征,规模是入的碰撞与进步,规模是科学技术的有效载体,规模提高生产效率,规模产生效益。但是规模也脱离不了历史的发展阶段,规模也离不开人和人群的智慧和能力。规模更不可能随意超越客观的可能。资料显示,在我国当前篆件下,缭舍效能最佳的玉时毙是500-999头。目前;我国1000头以上规模的特大牧场,单产超过8000千克的牧场数可能有两位数。但这可是经过几十年、几代人的沉积和努力才达到的,当然也是我们奶业工作者应当去争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源基地 生态养殖 适度规模 建设 园区 生产组织 科学技术 生产效率 两位数 工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奶业第一车间建设 走奶牛生态养殖小区之路
10
作者 孟宪政 孟海波 +1 位作者 彭正芳 曹润霞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7年第10S期25-25,共1页
甘肃奶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种草种树发展畜牧时期,二是90年代中期欧盟过渡期奶类项目和二期奶类项目的实施,三是新世纪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还草的深人推行。然而,奶牛养殖上表现出的“三低”,仍然是... 甘肃奶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种草种树发展畜牧时期,二是90年代中期欧盟过渡期奶类项目和二期奶类项目的实施,三是新世纪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还草的深人推行。然而,奶牛养殖上表现出的“三低”,仍然是制约奶业发展的瓶颈——奶牛单产水平低,原料奶质量低,饲养奶牛效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养殖 奶业发展 养殖小区 车间 生态 退耕还林还草 西部大开发 种草种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