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现实与理想之间——论21世纪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1
作者 彭正生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77,共7页
21世纪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可以概括为背叛的知识分子、消逝的知识分子、迷失的知识分子、理想的知识分子。这些形象是小说家对21世纪知识分子彷徨、挣扎与浮沉人生状态的文学想象,构成了21世纪知识分子形象的基本精神样貌。21世纪知... 21世纪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可以概括为背叛的知识分子、消逝的知识分子、迷失的知识分子、理想的知识分子。这些形象是小说家对21世纪知识分子彷徨、挣扎与浮沉人生状态的文学想象,构成了21世纪知识分子形象的基本精神样貌。21世纪知识分子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犹疑、困惑和进退失据的形象,既是理解21世纪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所得的结论,也是我们反思时代、想象未来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小说 知识分子形象 现实 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话·狂欢·多元意识:莫言小说的复调叙事艺术 被引量:4
2
作者 彭正生 方维保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2-167,共6页
莫言是中国当代最具"复调型的艺术思维"的小说家,他主张小说应该要有密集的思想,要有多种思想的冲突和"众声喧哗"。莫言小说复调叙事的艺术表现为:他改变了传统小说中作者控制人物的叙述姿态,建构怪诞的狂欢话语世... 莫言是中国当代最具"复调型的艺术思维"的小说家,他主张小说应该要有密集的思想,要有多种思想的冲突和"众声喧哗"。莫言小说复调叙事的艺术表现为:他改变了传统小说中作者控制人物的叙述姿态,建构怪诞的狂欢话语世界,并在矛盾和复杂的思考里赋予小说多元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小说 复调 叙事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性、现实感与纠结的文化心态——读贾平凹的《极花》 被引量:4
3
作者 彭正生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2-115,共4页
贾平凹的新作《极花》是一位被拐卖女孩的心灵倾诉和自我言说,它包含着两条结构线索:一是胡蝶在圪梁村的所见所闻,记录和呈现了乡土世界生活方式、生存境况和生命状态,二是胡蝶的所感所想,以感性和表现的方式叙写了胡蝶对圪梁村、村民... 贾平凹的新作《极花》是一位被拐卖女孩的心灵倾诉和自我言说,它包含着两条结构线索:一是胡蝶在圪梁村的所见所闻,记录和呈现了乡土世界生活方式、生存境况和生命状态,二是胡蝶的所感所想,以感性和表现的方式叙写了胡蝶对圪梁村、村民以及黑家人复杂的内心感受和微妙的心理变化。通过胡蝶这个内心充满矛盾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及其命运的讲述,揭示出城市化过程中乡村发生的裂变,折射出贾平凹对乡土和城市复杂的文化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极花》 真实性 现实感 文化心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恨水早期小说创作与佛教文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彭正生 方维保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2-145,共4页
中国现代文学与佛教文化关系密切,这不仅体现在对佛教语汇、意象和题材的汲取,也表现在对佛学精神的融会和对禅趣佛境的追求上。许多现代作家在其作品中都流露出浓厚的佛教意识,张恨水便是与佛教文化结下不解之缘的通俗小说作家。在其... 中国现代文学与佛教文化关系密切,这不仅体现在对佛教语汇、意象和题材的汲取,也表现在对佛学精神的融会和对禅趣佛境的追求上。许多现代作家在其作品中都流露出浓厚的佛教意识,张恨水便是与佛教文化结下不解之缘的通俗小说作家。在其早期小说创作里,佛教文化不仅从叙事、人物形象等形式层面,也从精神层面渗透到张恨水小说的艺术世界,使其小说蕴含着较为深刻的文化内涵,获得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恨水 早期小说 佛教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观念和启蒙意识背景的“立人”思想 被引量:1
5
作者 彭正生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6年第3期82-89,共8页
"立人"是孔子和鲁迅各自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概念。然而,由于两人身处不同的历史语境,又个性气质迥异,且基于不同的文化心态和价值立场,"立人"思想所指向的对象——"人"在他们的话语系统里存在深刻歧异:前... "立人"是孔子和鲁迅各自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概念。然而,由于两人身处不同的历史语境,又个性气质迥异,且基于不同的文化心态和价值立场,"立人"思想所指向的对象——"人"在他们的话语系统里存在深刻歧异:前者精神视野中的"人"是合乎儒家君子文化人格标准的贵族群体,而后者意识维度中的"人"则是一种国民泛指。循此,孔子"立人"思想的精神实质是传统儒家忠恕伦理观念,而鲁迅的"立人"思想则是现代启蒙意识,它们分别表现为"静与动"、"退与进"和"自省与醒人"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人”思想 忠恕伦理 传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邪西毒终极版》:先锋电影的终结仪式 被引量:1
6
作者 彭正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67-68,共2页
2009年3月底,经过艺术再加工的王家卫电影《东邪西毒》15年后以《终极版》再次上映。时过境迁,该作品在诸多方面都显示出深刻的变化:现代性叙事时间向传统叙事时间回归;追寻深度模式的现代性主题被浪漫的人物传奇故事取代;与现代意蕴... 2009年3月底,经过艺术再加工的王家卫电影《东邪西毒》15年后以《终极版》再次上映。时过境迁,该作品在诸多方面都显示出深刻的变化:现代性叙事时间向传统叙事时间回归;追寻深度模式的现代性主题被浪漫的人物传奇故事取代;与现代意蕴及叙事相得益彰的现代风格让位于写意唯美的古典风格。若此,《东邪西毒终极版》同时上演了深具探索精神和实验色彩的先锋电影的终结仪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邪西毒终极版》 先锋电影 终结仪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中的乡村想象——论《皖北大地》兼及乡土小说的新可能性
7
作者 彭正生 方维保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2-108,共7页
一、引论:乡土小说的现实情境与新可能性,从鲁迅的《故乡》开始算起,中国乡土小说的历史已然百年。总览百年乡土小说的发展历程,其中最突出的现象是乡土小说与时代演进的共振与互动关系,具有极其鲜明的历史参与意识和人文关怀精神,这主... 一、引论:乡土小说的现实情境与新可能性,从鲁迅的《故乡》开始算起,中国乡土小说的历史已然百年。总览百年乡土小说的发展历程,其中最突出的现象是乡土小说与时代演进的共振与互动关系,具有极其鲜明的历史参与意识和人文关怀精神,这主要表现在:特定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和人的精神变化会深刻影响并改变乡土小说的风貌,乡土小说的演化也反映和折射着政治、经济、文化和人的精神的时代面貌与历史表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小说 现代乡土文学 中国 大地 皖北 想象 乡村 人文关怀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