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守正创新: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开启新时代文艺评论新篇章
1
作者 彭松乔 《长江文艺评论》 2024年第1期4-11,共8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文化领域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在2023年10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规律的认知达到...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文化领域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在2023年10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规律的认知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表明党的文化理论和文化自信步入新的境界,对我国新时代思想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艺评论 文化自信 守正创新 党的文化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变相:《老残游记》艺术观照方式解读 被引量:5
2
作者 彭松乔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25-28,共4页
从生态文艺批评的角度来看 ,《老残游记》是一部典型地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各种生态变相的小说范本 ,作者刘锷以独特的艺术观照方式 ,深刻地展现了中国近代社会从自然生态到文化生态和精神生态各个方面的变化 ,使之具有强烈的生态意味。
关键词 老残游记 艺术观照方式 生态变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人民本体,创新理论境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3
作者 彭松乔 《长江文艺评论》 2016年第3期4-10,共7页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后文简称《讲话》)中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并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文艺人民性理论的内涵,即'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后文简称《讲话》)中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并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文艺人民性理论的内涵,即'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这不仅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理论的重要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创作 艺术家 文学艺术创作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作家 文艺工作座谈会 习近平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文艺家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山清水秀的文艺生态——学习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4
作者 彭松乔 《长江文艺评论》 2022年第2期25-31,共7页
2021年12月14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1]这篇《讲话》(下文简称《讲话》)同2014... 2021年12月14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1]这篇《讲话》(下文简称《讲话》)同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和2016年11月30日《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既一脉相承,同时又赋予了不少新的理论内涵,为我们把握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与时代、与人民、与历史、与世界的相互联系提供了根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作协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全国代表大会 北京人民大会堂 文艺生态 文艺工作者 中国作家协会 中国文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抒写新时代,传承雅基因——新世纪旧体诗词群众性创作探析
5
作者 彭松乔 《长江文艺评论》 2020年第1期81-87,共7页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诗词文化基因深深植根于民族审美的灵魂,诗词创作始终是人民群众抒情言志的重要方式。然而,20世纪初一场拯救民族危亡的五四白话文运动却将之当作"阿谀的、虚伪的、铺张的贵族古典文学"^([1]),...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诗词文化基因深深植根于民族审美的灵魂,诗词创作始终是人民群众抒情言志的重要方式。然而,20世纪初一场拯救民族危亡的五四白话文运动却将之当作"阿谀的、虚伪的、铺张的贵族古典文学"^([1]),连同文言文一起差点被"革命掉了"。胡适的《尝试集》开风气之先,郭沫若的《女神》继起而奠基,此后"湖畔派""新月派""象征派""现代派""七月派""九叶派""大跃进新民歌""朦胧诗派"等紧随其后,白话新诗不断开疆拓土,蔚为大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尝试集》 旧体诗词 白话新诗 抒情言志 象征派 诗词创作 湖畔派 九叶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钻井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准噶尔盆地车排子—中拐地区为例 被引量:7
6
作者 张伟 杨洪 +2 位作者 蒋学光 季川新 彭松乔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0-62,117-118,共3页
针对准噶尔盆地车排子—中拐地区钻井过程中井壁坍塌严重、钻井液固相含量高、钻头泥包严重、钻井速度低等问题,优选出一种快钻剂,在此基础上研发出一套快速钻井液体系。评价结果显示:快钻剂KSZJ与现场钻井液体系配伍性好,能很好地吸附... 针对准噶尔盆地车排子—中拐地区钻井过程中井壁坍塌严重、钻井液固相含量高、钻头泥包严重、钻井速度低等问题,优选出一种快钻剂,在此基础上研发出一套快速钻井液体系。评价结果显示:快钻剂KSZJ与现场钻井液体系配伍性好,能很好地吸附于钻柱、井壁及钻屑表面,改善钻井液的润滑性能及抑制性能。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快速钻井液体系具有抑制能力强,性能稳定(抗温达160℃,抗盐10%,钻屑回收率超过80%),润滑、防卡、防塌、防泥包和减阻性能好,机械钻速快等优点;与邻井相比,使用该快速钻井液的井平均机械钻速提高了60%以上,明显减少了井下复杂情况,显著降低了钻井风险和综合成本,对及时发现该区油气资源和保护油气储层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车排子 中拐地区 快钻剂 快速钻井液体系 吸附 润滑 抑制 机械钻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文艺理论发展的两大问题
7
作者 熊元义 彭松乔 《艺术广角》 2009年第2期4-7,共4页
《茅盾姚雪垠谈艺书简》:当代中国美学转型的前奏从1974年7月到1980年2月,在这七年时间里,姚雪垠为长篇历史小说《李白成》的创作问题和茅盾通信88封,而《茅盾姚雪垠谈艺书简》收入了他们围绕长篇历史小说《李白成》的创作问题和其... 《茅盾姚雪垠谈艺书简》:当代中国美学转型的前奏从1974年7月到1980年2月,在这七年时间里,姚雪垠为长篇历史小说《李白成》的创作问题和茅盾通信88封,而《茅盾姚雪垠谈艺书简》收入了他们围绕长篇历史小说《李白成》的创作问题和其他重要文艺理论问题的通信73封。茅盾和姚雪垠这些信中的美学思想曾经极大地推动了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中国文艺界的思想解放。其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艺理论 长篇历史小说 姚雪垠 美学转型 当代中国 思想解放 80年代 70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