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彭文杰:我们的未来在自己手中
1
作者 彭文杰 《印刷工业》 2014年第1期42-42,共1页
2013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对国家来说,习李组合,治国理念逐步明晰,经济阵痛或将继续,全球华人寄以厚望;对印美彩印来说,经历了办厂近九年来的第一次搬迁,在经济面临困境的境况下,仍新安装了一台海德堡CX102对开四色胶印机,... 2013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对国家来说,习李组合,治国理念逐步明晰,经济阵痛或将继续,全球华人寄以厚望;对印美彩印来说,经历了办厂近九年来的第一次搬迁,在经济面临困境的境况下,仍新安装了一台海德堡CX102对开四色胶印机,生产能力大幅提升,我和同事们也因而如履薄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开四色胶印机 生产能力 海德堡 经济 彩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表面粗糙度对钛合金疲劳失效影响的试验研究
2
作者 王金龙 彭文杰 +2 位作者 冀秀坤 鲍永杰 于丹丹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32-1038,1046,共8页
粗糙度是影响钛合金TC17疲劳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分析了2种类型粗糙度对疲劳失效机理的影响并进行了疲劳强度预测。采用超声疲劳试验系统进行了钛合金TC17疲劳试验,并对试件表面粗糙度进行了定量检测。使用扫描电镜显微镜对疲劳试... 粗糙度是影响钛合金TC17疲劳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分析了2种类型粗糙度对疲劳失效机理的影响并进行了疲劳强度预测。采用超声疲劳试验系统进行了钛合金TC17疲劳试验,并对试件表面粗糙度进行了定量检测。使用扫描电镜显微镜对疲劳试验试件断口特征进行观察,分析不同表面粗糙度Ra及Rz对疲劳失效的影响。以2种表面粗糙度为主要变量,分别根据Murakami模型及基于微观沟壑模型进行疲劳强度预测。结果表明:两种表面粗糙度均是引起疲劳失效的主要因素,以Rz为主要变量的钛合金TC17疲劳强度预测结果分布规律与试验结果类似,预测结果偏于安全,但以Ra为主要变量的预测结果最小误差比较小。这将对TC17钛合金部件在实际工程中的运营维护及性能评估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粗糙度Ra 表面粗糙度Rz 表面加工沟壑 疲劳强度 疲劳失效 钛合金 等效疲劳裂纹 断口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ymptotic Probability of Record Numbers in Random Walks
3
作者 PENG Wenjie LI Yuqiang 《应用概率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7,共11页
In this paper,large deviations principle(LDP)and moderate deviations principle(MDP)of record numbers in random walks are studied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te functions of LDP and MDP are dif... In this paper,large deviations principle(LDP)and moderate deviations principle(MDP)of record numbers in random walks are studied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te functions of LDP and MDP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weak record numbers,which are interesting complements of the conclusions by Li and Yao[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ndom walk record number large deviation moderate devi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CoO_2的形貌与结构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彭文杰 李新海 +2 位作者 王云燕 王志兴 郭华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2-227,共6页
研究了对电极界面状态有重要影响的LiCoO2物理参数如粒径分布、比表面积及表面形貌等对LiCoO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粒径及比表面积对LiCoO2电极的容量循环稳定性及电压循环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适宜的粒径分布有助于提高LiCoO... 研究了对电极界面状态有重要影响的LiCoO2物理参数如粒径分布、比表面积及表面形貌等对LiCoO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粒径及比表面积对LiCoO2电极的容量循环稳定性及电压循环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适宜的粒径分布有助于提高LiCoO2电极的循环稳定性,过大的比表面积会使电极循环稳定性急剧下降;随着晶块尺寸的减小,LiCoO2材料在大电流下的放电性能得到改善;在优化条件下合成的LiCoO2样品具有最佳的高倍率性能、较高的容量及电压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COO2 形貌 结构 电化学性能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合成条件对LiCoO_2结构与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彭文杰 李新海 +2 位作者 王云燕 王志兴 郭华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9-64,共6页
研究了热处理制度、气氛以及原料等合成条件对LiCoO2结构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温时LiCoO2的生长呈现各向异性并有层状结构外露,易出现烧结、晶粒长大的现象;提高氧分压有利于减小LiCoO2晶粒及颗粒粒径,还可抑制颗粒之间的团聚。... 研究了热处理制度、气氛以及原料等合成条件对LiCoO2结构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温时LiCoO2的生长呈现各向异性并有层状结构外露,易出现烧结、晶粒长大的现象;提高氧分压有利于减小LiCoO2晶粒及颗粒粒径,还可抑制颗粒之间的团聚。提出了以两段连续烧成法合成LiCoO2的工艺,简化了合成工艺,解决了低温下反应速度慢,高温下易烧结而难控制粒径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合成条件 LICOO2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衰落信道下分布式MIMO系统中断概率及信道容量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彭文杰 李岳衡 +2 位作者 薛团结 居美艳 黄平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1-229,共9页
针对分布式MIMO系统中断概率和信道容量这2大性能指标,在复合衰落信道模型下,当上行链路采用最大比发送—选择合并,下行链路采用选择发送—最大比合并时,利用Lognormal分布对复杂Gamma-Lognormal分布的近似,推导得到当移动台位置给定时... 针对分布式MIMO系统中断概率和信道容量这2大性能指标,在复合衰落信道模型下,当上行链路采用最大比发送—选择合并,下行链路采用选择发送—最大比合并时,利用Lognormal分布对复杂Gamma-Lognormal分布的近似,推导得到当移动台位置给定时,系统中断概率和信道容量的闭合表达式,证明了系统性能指标与移动台分布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随后依照实际通信环境,提出一种考虑存在小区热点的移动台非均匀分布模型,然后推导得到考虑该分布模型后的系统平均中断概率和平均信道容量闭合表达式;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证明了所提近似处理的精确性以及各项理论分析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MIMO 复合衰落信道 中断概率 信道容量 移动台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CoO_2电极中锂离子的扩散性能 被引量:6
7
作者 彭文杰 李新海 +2 位作者 王云燕 王志兴 郭华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68-572,共5页
为使锂离子电池在较高的充、放电倍率下满足动力型电源的需要,对LiCoO2中锂离子的扩散性能进行了理论推导及试验测定。以球状电极模型对LiCoO2电极进行了处理,在简化的假设条件下,推导出LiCoO2电极的扩散电流表达式,并可求得锂离子在LiC... 为使锂离子电池在较高的充、放电倍率下满足动力型电源的需要,对LiCoO2中锂离子的扩散性能进行了理论推导及试验测定。以球状电极模型对LiCoO2电极进行了处理,在简化的假设条件下,推导出LiCoO2电极的扩散电流表达式,并可求得锂离子在LiCoO2电极中的固相扩散系数DLi+。研究结果表明:I对t-1/2在10~150s表现出很好的线性关系,与理论分析结果相符合;不同晶粒大小的LiCoO2样品扩散系数有很大差别,相差1个数量级以上;锂离子扩散动力学特征是由LiCoO2的晶粒尺寸决定的,与其粒径分布、比表面积及表面形貌等参数基本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COO2电极 锂离子电池 晶粒尺寸 扩散性 扩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衰落信道下分布式MIMO系统下行中断概率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彭文杰 李岳衡 +2 位作者 居美艳 黄平 谭国平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1-168,共8页
针对复合衰落信道模型下分布式MIMO系统下行中断概率问题,首先建立了一个综合考虑Nakagami-m衰落、路径损耗和阴影衰落的复合衰落信道模型;然后针对存在中心基站的分布式MIMO系统,提出了一种更符合实际应用环境的准均匀小区移动台分布模... 针对复合衰落信道模型下分布式MIMO系统下行中断概率问题,首先建立了一个综合考虑Nakagami-m衰落、路径损耗和阴影衰落的复合衰落信道模型;然后针对存在中心基站的分布式MIMO系统,提出了一种更符合实际应用环境的准均匀小区移动台分布模型;接着利用矩生成函数、Gauss-Hermite积分公式和Simpson积分公式等数学手段推导了任意移动台分布下、单小区内系统平均下行中断概率闭合表达式;最后将准均匀移动台分布模型应用到该中断概率闭合表达式,并通过MATLAB仿真证明了所推导得到的闭合表达式及小区分布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MIMO系统 复合衰落信道 中断概率 移动台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i_(0.5)Co_(0.5)O_2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4
9
作者 彭文杰 李新海 +2 位作者 王云燕 王志兴 郭华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90-395,共6页
分别以碳酸盐和氢氧化物为原料,合成了LiNi0.5Co0.5O2。研究结果表明:用氢氧化物为原料,在氧气气氛中,适当提高合成温度和延长反应时间均有利于LiNi0.5Co0.5O2晶格结构的完整;在740℃和氧气气氛下,以氢氧化物为原料反应15h可以合成结构... 分别以碳酸盐和氢氧化物为原料,合成了LiNi0.5Co0.5O2。研究结果表明:用氢氧化物为原料,在氧气气氛中,适当提高合成温度和延长反应时间均有利于LiNi0.5Co0.5O2晶格结构的完整;在740℃和氧气气氛下,以氢氧化物为原料反应15h可以合成结构理想的LiNi0.5Co0.5O2;LiNi0.5Co0.5O2的初始放电容量与LiCoO2的初始放电容量相当,达到141.3mA·h/g,以LiNi0.5Co0.5O2为正极的电极系统具有稳定的电压输出和良好的循环性能,经20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保持率为82%,可作为LiCoO2的廉价替代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Ni0.5Co0.5O2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便式高杆类林果采收装置设计
10
作者 朱友帅 彭文杰 +1 位作者 叶文斌 张正中 《现代农机》 2025年第2期65-68,共4页
针对我国果园的密集种植模式,设计了一款轻便式高杆类林果采收装置。通过对比国内外林果采收方式,提出树冠接触振动式采摘方案,设计了基于直齿轮传动和偏心轮机构的传动方式,利用Creo软件完成三维建模,并分析了装置的运动关系。利用ANSY... 针对我国果园的密集种植模式,设计了一款轻便式高杆类林果采收装置。通过对比国内外林果采收方式,提出树冠接触振动式采摘方案,设计了基于直齿轮传动和偏心轮机构的传动方式,利用Creo软件完成三维建模,并分析了装置的运动关系。利用ANSYS软件,对采摘装置的相关零部件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设计的装置结构合理,强度满足需求。该装置设计对国内林果采收装置的设计研发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便式机械装置 高杆类林果采收 结构设计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铁及其合金镀层黑色钝化膜耐蚀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彭文杰 王云燕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共3页
 为了提高Zn Fe合金镀层及Zn Fe TiO2复合镀层的耐蚀性,采用非银盐发黑剂,结合磷化工艺,并加入适当的添加剂及辅助成膜剂,系统研究了含铁0.2%~0.8%的Zn Fe合金镀层黑色钝化工艺,得到了最佳的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采用这种钝化工艺获...  为了提高Zn Fe合金镀层及Zn Fe TiO2复合镀层的耐蚀性,采用非银盐发黑剂,结合磷化工艺,并加入适当的添加剂及辅助成膜剂,系统研究了含铁0.2%~0.8%的Zn Fe合金镀层黑色钝化工艺,得到了最佳的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采用这种钝化工艺获得的钝化膜油黑发亮,色调均匀,耐蚀性高,附着力强,耐磨性好。在最佳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下,对Zn镀层、Zn Fe合金镀层及Zn Fe TiO2复合镀层黑色钝化膜的耐蚀性进行了研究。5%NaCl中性溶液浸泡实验表明,经黑色钝化后,Zn Fe合金镀层及Zn Fe TiO2复合镀层的耐蚀性有了很大的提高。Zn Fe合金镀层的耐蚀性是纯Zn镀层的3倍多;Zn Fe TiO2复合镀层的耐蚀性是Zn Fe合金镀层的2倍左右,是纯Zn镀层的5倍左右,是一种理想的代镉镀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Fe镀层 Zn—Fe—TiO2镀层 黑色钝化膜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氢剂提高Zn-Fe合金电镀电流效率的机理初探 被引量:2
12
作者 彭文杰 王云燕 易卫红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5,共5页
为了从理论上揭示负二价的硫族化合物抑氢剂提高Zn-Fe合金电镀电流效率的本质,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抑氢剂对锌、铁分电流曲线,电极/溶液界面间双电层微分电容的影响,并运用金属的价电子理论阐述了抑氢剂提高Zn-Fe合金电镀电流效率的机... 为了从理论上揭示负二价的硫族化合物抑氢剂提高Zn-Fe合金电镀电流效率的本质,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抑氢剂对锌、铁分电流曲线,电极/溶液界面间双电层微分电容的影响,并运用金属的价电子理论阐述了抑氢剂提高Zn-Fe合金电镀电流效率的机理。结果表明抑氢剂的加入使铁沉积的分电流增加,在阴极电流密度为0.20A/dm2时,铁的分电流增加最大,由0.10A/dm2增至0.14A/dm2。抑氢剂选择性化学吸附于铁电极表面的活性点上,明显降低了电极/溶液界面间的微分电容,当抑氢剂浓度从0增加至20mL/L时,双电层微分电容由20.3μF/cm2很快下降至7.0μF/cm2。抑氢剂中显负电性的元素硫比氢原子提供电子的能力强,与铁共享孤对电子,优先吸附于铁电极表面的活性点上,阻碍氢原子的吸附,提高氢气的析出过电势,从而提高Zn-Fe合金电沉积的阴极电流效率。Zn价电子已满,含有孤对电子的硫族化合物不能在其表面发生化学吸附,故抑氢剂对纯Zn电镀的阴极电流效率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Fe合金电镀 电流效率 抑氢剂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基合金异常共沉积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彭文杰 王云燕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34-37,共4页
 总结了锌基合金异常共沉积的规律,概述了锌基合金异常共沉积机理研究的发展现状,对几种较新的机理进行了综合评述。重点对量子化学机理、配体场理论机理和界面作用模型机理等在锌基合金异常共沉积中的应用及研究成果进行了阐述,最后指...  总结了锌基合金异常共沉积的规律,概述了锌基合金异常共沉积机理研究的发展现状,对几种较新的机理进行了综合评述。重点对量子化学机理、配体场理论机理和界面作用模型机理等在锌基合金异常共沉积中的应用及研究成果进行了阐述,最后指出:合金异常共沉积是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如金属离子交换电流密度的巨大差异,不同金属离子配合物结构及其稳定性的不同,电极电势较负金属的欠电势沉积,电极/溶液界面层性质的变化,电极表面状态的变化等,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共沉积 锌基合金 机理研究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训练中骨骼肌的适应 被引量:2
14
作者 彭文杰 《体育学刊》 CAS 1995年第3期87-88,共2页
一切动物对反复刺激都有适应能力。体力活动的反复刺激可使动物逐渐适应于活动的需要。这种适应包括器官的、组织的、细胞的、分子的一系列变化。但是动物能够适应的程度受到严格的限制,因为它不可能超越遗传学限定的范围。从生理学理... 一切动物对反复刺激都有适应能力。体力活动的反复刺激可使动物逐渐适应于活动的需要。这种适应包括器官的、组织的、细胞的、分子的一系列变化。但是动物能够适应的程度受到严格的限制,因为它不可能超越遗传学限定的范围。从生理学理论上看,体力活动的刺激使动物体内的内环境稳定受到干扰和破坏的威胁。动物在生理范围内的适应是力图使这种破坏减少到最低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运动训练 肌纤维型 复刺 横切面积 体力活动 肌内 细肌丝 辅酶A 最大摄氧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定子总成各向异性的永磁同步电机振动特性分析
15
作者 卢炽华 李放 +2 位作者 刘志恩 薛齐凡 彭文杰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154,共13页
针对当前在建立电机噪声振动分析模型时,存在绝缘漆和绕组导线结构复杂以及材料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一种高精度等效建模和遗传算法优化的材料参数快速矫正方法.采用基于中心复合试验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的响应面模型... 针对当前在建立电机噪声振动分析模型时,存在绝缘漆和绕组导线结构复杂以及材料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一种高精度等效建模和遗传算法优化的材料参数快速矫正方法.采用基于中心复合试验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的响应面模型,分析各向异性材料参数对模态频率的影响规律,利用多物理场耦合仿真分析电机额定工况下壳体及后端盖振动分布特性;通过振动台架试验验证多物理场分析模型的准确性,探明8000 r/min附近48阶等效辐射功率等级峰值处产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各向异性材料中,绝缘材料的弹性模量对电机模态贡献最大;矫正后的电机整机有限元前3阶模态频率与锤击法模态试验结果相对误差在3.5%以内,等效建模及矫正方法可用于电机多物理场耦合模型构建;从整体趋势看,多物理场振动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其中48阶整体振动水平最大,其峰值主要由8000 r/min转速下径向电磁力空间0阶12倍频激励频率与定子总成0阶模态频率6239 Hz相交产生共振所引起.研究结果可以为电机噪声振动分布特性及产生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电磁力 模态试验 各向异性 矫正方法 多物理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成核法表面包覆氧化铝的尖晶石LiMn_2O_4研究 被引量:26
16
作者 王志兴 邢志军 +2 位作者 李新海 郭华军 彭文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90-794,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尖晶石LiMn2O4,以非均匀成核方式对其进行包覆氧化铝的表面处理.通过XRD、SEM、粒度分析等技术对表面处理前后的LiMn2O4进行表征,分析了表面处理前后LiMn2O4物理特性的变化,并结合电化学性能测试,研究了表面处理工艺...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尖晶石LiMn2O4,以非均匀成核方式对其进行包覆氧化铝的表面处理.通过XRD、SEM、粒度分析等技术对表面处理前后的LiMn2O4进行表征,分析了表面处理前后LiMn2O4物理特性的变化,并结合电化学性能测试,研究了表面处理工艺对LiMn2O4电化学容量与循环性能的影响.未经表面处理的LiMn2O4在1C倍率下初期放电容量为86.5mA·h·g-1,50次循环充放电后容量衰减26.3%.表面包覆0.5%、1%(w)氧化铝的LiMn2O4在1C倍率下的初期放电容量分别为96.0、80.1mA·h·g-1,经过50次循环后,容量分别降低7.0%、5.6%.实验结果表明,表面处理后的LiMn2O4循环性能显著提高,而且随着氧化物含量的增加,循环性能增强,但放电容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尖晶石 锰酸锂 表面处理 非均匀成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PO_4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5
17
作者 常晓燕 王志兴 +4 位作者 李新海 匡琼 彭文杰 郭华军 张云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249-1252,共4页
对反应物与中间产物进行球磨,采用固相反应法分别在600℃和800℃合成了掺碳的橄榄石型LiMnPO4.通过XRD表征样品的晶体结构,采用SEM观察样品的微观形貌,利用电化学手段测试样品的充放电性能.结果表明,在对反应物球磨24h、中间产物球磨12... 对反应物与中间产物进行球磨,采用固相反应法分别在600℃和800℃合成了掺碳的橄榄石型LiMnPO4.通过XRD表征样品的晶体结构,采用SEM观察样品的微观形貌,利用电化学手段测试样品的充放电性能.结果表明,在对反应物球磨24h、中间产物球磨12h的条件下,在600℃烧结的样品含有杂相和烧结密实的大块状物.而在800℃下烧结可形成纯橄榄石结构的LiMnPO4,但颗粒较大.上述两种样品的电化学测试表明,它们难以充放电.而在反应物球磨36h、中间产物球磨24h的条件下,600℃烧结得到物相较纯,样品的粒径小且均匀,约100~200nm,首次放电容量接近100mAh·g-1.本研究表明,反应物或中间产物的混合程度以及烧结温度的选择是获得具有可逆充放电性能的纯橄榄石结构LiMnPO4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橄榄石结构 锂锰复合氧化物 合成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结剂对C-LiFePO_4/石墨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云建 李新海 +5 位作者 郭华军 王志兴 胡启阳 彭文杰 杨勇 梁如福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35,共5页
采用商品化的LiFePO4作为原料,对比水系粘结剂和油性粘结剂(PVDF)对LiFePO4电池初始放电容量、循环性能,倍率性能和内阻的影响。利用XRD对循环后的电池正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油性粘结剂体系中LiFePO4的容量较高,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 采用商品化的LiFePO4作为原料,对比水系粘结剂和油性粘结剂(PVDF)对LiFePO4电池初始放电容量、循环性能,倍率性能和内阻的影响。利用XRD对循环后的电池正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油性粘结剂体系中LiFePO4的容量较高,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24mA·h/g,且循环性能较好,2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为96.3%。发现水性粘结剂电池循环后LiFePO4结构变化较大。水性粘结剂的倍率性能良好,1C(C为充放电倍率)容量是0.1C的92.2%,而对于油性粘结剂,1C容量是0.1C的85.5%;水性体系中电极界面阻抗要小于油性体系中的界面阻抗,并且水性粘结剂电池的内阻要小于油性粘结剂的内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FEPO4 粘结剂 循环性能 倍率性能 交流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V级锂离子电池用橄榄石型LiMnPO_4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宝 常晓燕 +5 位作者 王志兴 李新海 杨志 郭永兴 郭华军 彭文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60-964,共5页
对反应物与中间产物进行球磨,采用固相反应法在600℃合成了掺碳的橄榄石型LiMnPO4。通过XRD表征样品的晶体结构,采用SEM观察样品的微观形貌,利用电化学手段测试样品的充放电性能,并对样品进行交流阻抗和扩散系数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 对反应物与中间产物进行球磨,采用固相反应法在600℃合成了掺碳的橄榄石型LiMnPO4。通过XRD表征样品的晶体结构,采用SEM观察样品的微观形貌,利用电化学手段测试样品的充放电性能,并对样品进行交流阻抗和扩散系数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得到的样品物相较纯,粒径小(100~200nm)且分布均匀,首次放电容量接近100mA.h.g-1,但样品循环容量衰减快,大电流放电性能较差。通过对样品的交流阻抗测试发现,电化学反应阻抗随放电的进行而不断增大,说明材料的荷电量越高,界面电化学反应速度越快。扩散系数的测量结果表明,充电态和放电态的扩散系数分别1.2×10-12和5×10-13cm2.s-1,表明晶格中锂离子的浓度越高,越容易脱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MNPO4 橄榄石 正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相炭微球的粒径对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宝 郭华军 +2 位作者 李新海 王志兴 彭文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43-447,共5页
采用X射线衍射、粒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BET比表面积分析及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粒径对中间相炭微球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粒径的增加,中间相炭微球的堆积密度增大,比表面积减小;中间相炭微球电极的充电容量和不可逆容量减... 采用X射线衍射、粒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BET比表面积分析及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粒径对中间相炭微球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粒径的增加,中间相炭微球的堆积密度增大,比表面积减小;中间相炭微球电极的充电容量和不可逆容量减小,可逆容量与首次充放电效率增加;以中间相炭微球为负极制成063448型锂离子电池的放电容量随着中间相炭微球平均粒径的增大而增加,不可逆容量减少;以平均粒径为19.09μm的中间相炭微球为负极制成的电池放电容量为838mA·h,首次充放电效率为87.29%,循环100次后的容量保持率为9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中间相炭微球 结构 负极 粒径 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