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桩身弯曲破坏的路堤下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
1
作者 张玲 彭搏程 +1 位作者 徐泽宇 赵明华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3-421,共9页
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的稳定分析是其设计计算的主要内容之一,但针对该方面的研究尚不完善。基于路堤下不同位置筋箍碎石桩破坏模式的差异对其进行分区,考虑桩身受压和弯曲破坏,对路堤下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方法开展了理论研究。... 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的稳定分析是其设计计算的主要内容之一,但针对该方面的研究尚不完善。基于路堤下不同位置筋箍碎石桩破坏模式的差异对其进行分区,考虑桩身受压和弯曲破坏,对路堤下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方法开展了理论研究。首先借鉴钢筋混凝土桩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结合筋箍碎石桩自身物理特性及二次逼近法求解超越方程的思想,提出了筋箍碎石桩临界弯矩理论值的计算方法。随后将桩身临界弯矩和等效抗剪强度概念引入传统极限平衡法进行改进,提出了基于桩身弯曲破坏的路堤下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方法。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对比传统极限平衡法、数值强度折减法与所提方法的计算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用于路堤下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堤 筋箍碎石桩 复合地基 稳定分析 弯曲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桩周土围限失效的筋箍料粒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2
作者 龙军 彭搏程 《公路工程》 2025年第1期138-143,共6页
探讨分析了筋箍料粒桩(GEGC)及其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基于此,针对筋箍料粒桩竖向受荷后的鼓胀变形特性及复合地基桩土共同承担荷载特性,从桩周土对料粒桩围限失效的角度出发,取单桩及有效加固范围内桩周土形成的典型单元体为分析对象,采... 探讨分析了筋箍料粒桩(GEGC)及其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基于此,针对筋箍料粒桩竖向受荷后的鼓胀变形特性及复合地基桩土共同承担荷载特性,从桩周土对料粒桩围限失效的角度出发,取单桩及有效加固范围内桩周土形成的典型单元体为分析对象,采用Vesic圆孔扩张理论,综合考虑桩间土侧向约束效应、桩间土堆载效应、筋材环箍效应对筋箍料粒桩承载力的影响,导出了筋箍料粒桩单桩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而得到了基于桩周土围限失效的筋箍料粒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最后通过与高速公路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现场载荷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承载力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 筋箍料粒桩 承载力 侧向约束效应 堆载效应 水平摩阻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层状堆沉积土石混合体的结构量化表征及其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董辉 彭搏程 +1 位作者 邹畅宇 高乾丰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2-118,共7页
第四纪浅表堆沉积土石混合体广泛分布于地表,从结构特征研究其力学特性是解决日益复杂的岩土工程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土石混合体结构的量化主要从密度、含石量、孔隙比等宏观指标间接描述,而微细观的结构指标存在尺度间关联的技... 第四纪浅表堆沉积土石混合体广泛分布于地表,从结构特征研究其力学特性是解决日益复杂的岩土工程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土石混合体结构的量化主要从密度、含石量、孔隙比等宏观指标间接描述,而微细观的结构指标存在尺度间关联的技术瓶颈。为了更好地研究土石体堆沉积结构对土石混合体力学行为的影响,针对堆沉积演化的成层状特征,采用标准差量化其块石分布形式,借鉴综合结构势理论,将均匀与不均匀土石混合体三轴剪切试验偏应力的比值定义为结构参量m s,分析该参量随轴向应变ε1、不均匀度s及围压σ3c的变化规律,得到其量化表达式,并引入双屈服面弹塑性本构模型进行修正应用。结果表明:m s的变化规律能够较好地体现成层状结构特征对土石混合体力学行为的影响,且土石混合体综合结构势在应变为5%时接近完全释放,特征值m s(5%)几乎能完全反映结构对力学特性的宏观影响;同时,引入m s后的修正本构模型在偏应力精度方面减小了约28%的平均误差,能够更合理地反映成层状土石混合体的宏观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混合体 成层状 块石结构特征 结构参量 修正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