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玉米Ⅱ花生周年轮作对土壤理化性状和有机碳的影响
1
作者 张思培 伊淼 +7 位作者 王建国 杨莎 彭振英 崔利 张正 郭峰 张佳蕾 万书波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4-564,共11页
为探究小麦-玉米Ⅱ花生周年轮作模式对植株碳积累量、土壤理化性质、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周年植株碳积累、土壤容重、土壤团聚体、0~100 cm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设置5种种植方式,小麦-单作花生(W-P)、... 为探究小麦-玉米Ⅱ花生周年轮作模式对植株碳积累量、土壤理化性质、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周年植株碳积累、土壤容重、土壤团聚体、0~100 cm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设置5种种植方式,小麦-单作花生(W-P)、小麦-单作玉米(W-M)、小麦-玉米Ⅱ花生(行比3∶4,W-MⅡP1)、小麦-玉米Ⅱ花生(行比3∶6,W-MⅡP2)、小麦-玉米Ⅱ花生(行比6∶8,W-MⅡP3)。结果表明:间作模式下,2018-2019年花生、玉米植株碳积累显著低于单作处理,但间作模式的碳当量比均大于1,其中以MⅡP2处理最大。与玉米茬小麦(W-M)相比,间作茬(W-MⅡP)、花生茬(W-P)小麦植株碳累积量增加了487.09~1148.08 kg/hm^(2)。间作茬口降低冬小麦季0~10 cm土层土壤容重,提高冬小麦季深层土壤小颗粒团聚体(0.25~2 mm)和冬小麦季表层土壤微团聚体(<0.25 mm)的比例。三种间作模式中,MⅡP2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MⅡP1和MⅡP3,分别提高3.22%、8.29%。间作茬口增加冬小麦季0~60 cm土层中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同时增加小麦茬0~6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储量,其中W-MⅡP2的有机碳储量与W-M和W-P相比分别增加2.55%和4.05%。总之,小麦-玉米Ⅱ花生周年轮作模式降低了表层土壤容重,改善了深层土壤小团聚体和表层微团聚体结构,提高了作物植株碳积累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增加了0~6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玉米Ⅱ花生 土壤理化性质 碳积累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例分层施氮对花生氮素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2
作者 常维 王建国 +5 位作者 李子正 彭振英 郭峰 高文伟 张佳蕾 万书波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6-594,共9页
为优化氮肥的合理施用,研究两个土层不同比例施氮(即分层施氮)对花生氮素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以期发现分层施氮方式下花生结果层(土层0~10 cm)与根系集中层(土层10~20 cm)施氮量最佳比例。设9个盆栽处理:全生育期不施氮处理N0;全土层... 为优化氮肥的合理施用,研究两个土层不同比例施氮(即分层施氮)对花生氮素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以期发现分层施氮方式下花生结果层(土层0~10 cm)与根系集中层(土层10~20 cm)施氮量最佳比例。设9个盆栽处理:全生育期不施氮处理N0;全土层氮肥混施处理N1;单层条施处理N2、N3,施肥深度分别为8 cm、16 cm;氮肥分层条施处理N4、N5、N6、N7、N8,施在8 cm、16 cm土层深处的氮肥比例分别为1∶1、1∶2、1∶3、2∶1和3∶1。每个处理施用氮肥总量为120 kg/hm^(2)。结果表明:各分层施氮处理较混施(N1),单株荚果重量均有所增加,以分层施氮比例为1:2(N5)最佳;N5处理单株荚果总数、饱果数及单株荚果重较N1(混施)分别提高了16.02%、14.17%和14.35%。分层施氮有利于促进根瘤生长,相比氮肥混施处理(N1),N5的根瘤鲜重和根瘤数量分别提高17.65%和24.89%。各分层施氮处理均增加了花生苗期、结荚期和成熟期的根、茎、叶片和荚果的干物质积累。其中,成熟期单株干物质积累量为:分层施氮处理>深施处理(N3)>混施处理(N1)>表层施肥处理(N2)>N0,不同分层施氮处理中,以N5处理干物质积累量最高。氮肥深施和分层施氮均提高了花生各个器官的氮素积累量。与N1(混施)相比,N5处理的植株氮素积累量提高27.08%、荚果的氮素积累量提高了21.33%。综上所述,分层施氮中1:2的施氮方式相比单层施氮、分层施氮中高比例氮肥浅施处理,更有利于促进花生结瘤数量的增加,促进了植株生长与氮素积累,提高了干物质积累量,进而获得较高的荚果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分层施氮 产量 氮素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远缘杂交培育半匍匐密枝型高产花生新品系 被引量:5
3
作者 彭振英 单雷 +7 位作者 田海莹 孟静静 郭峰 王兴军 张智猛 丁红 万书波 李新国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90-496,共7页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为将野生花生的优异基因导入栽培花生,采用远缘杂交方法,将黑花生(A.hypogaeaL.)与野生花生A.monticola进行杂交,获得一个高产株系。该株系平均单株产量为普通花生的4倍,株型由亲本黑花生的直立、疏枝型转变...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为将野生花生的优异基因导入栽培花生,采用远缘杂交方法,将黑花生(A.hypogaeaL.)与野生花生A.monticola进行杂交,获得一个高产株系。该株系平均单株产量为普通花生的4倍,株型由亲本黑花生的直立、疏枝型转变为半匍匐、密枝型。另外,该株系生育期稍长,花量大,花色深,荚果数量多,单枝有效结果范围大约20~25cm。不同株系间荚果果型差异明显,大部分株系果型与黑花生相似。种皮颜色由粉到紫各不相同。种子大小差异明显。研究认为利用半匍匐密枝株型培育高产花生品系(种)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花生(A.hypogaea L.) 野生花生(A.monticola) 远缘杂交 直立型 半匍匐密枝型 种皮颜色 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量对9个花生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彭振英 田海莹 +4 位作者 丁红 张智猛 于晓霞 万书波 李新国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9期167-171,共5页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和油料作物之一,在保障我国食用油供给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花生施肥普遍偏多,科学施肥、节肥增产成为当前花生种植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对9个花生品种在不同施肥情况下的多个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发现不同花...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和油料作物之一,在保障我国食用油供给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花生施肥普遍偏多,科学施肥、节肥增产成为当前花生种植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对9个花生品种在不同施肥情况下的多个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发现不同花生品种对施肥量的反应是有差异的。总体而言,大部分花生品种在高肥和中肥条件下的产量、株高、分枝数、百果重、饱果率等指标明显高于低肥条件下,但是经济系数变化较小。对比各花生品种在高肥和中肥两种情况下的产量性状,发现冀花4号、海花1号、山花7号在中肥处理下经济产量都较高,花育31、花育22在高肥处理下经济产量较高,而丰花1号、山花11号和豫花15在高肥和中肥处理下差异不明显。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花生品种自身对肥料的需求调整施肥量,以达到节肥增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施肥 农艺性状 经济产量 经济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品种抗病相关分子标记检测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彭振英 崔海燕 +2 位作者 李娜娜 张斌 丁汉凤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2期1-9,共9页
利用分子标记选育抗病小麦新品种已经成为一种快速有效的育种方法。本研究用29对抗病分子标记对354个小麦品种进行检测,分析这些标记在小麦品种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检测到多个小麦品种同时含有多个标记,如黑麦AR132同时含有抗白粉... 利用分子标记选育抗病小麦新品种已经成为一种快速有效的育种方法。本研究用29对抗病分子标记对354个小麦品种进行检测,分析这些标记在小麦品种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检测到多个小麦品种同时含有多个标记,如黑麦AR132同时含有抗白粉病、叶锈病、纹枯病标记;淮麦0607、SN086218、石新733、徐30、潍74987、周麦28、中麦1219、连05167、淮05155、Jagger、CP02-62-1-2-2-2-1、中育01089同时含有抗白粉病、叶锈病、赤霉病标记。本研究为小麦聚合育种提供了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病性 分子标记检测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聚合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丙二酰单酰CoA转酰基酶(MCMT)基因家族应对不同胁迫的响应模式
6
作者 彭振英 孟静静 +8 位作者 唐朝辉 王建国 张佳蕾 郭峰 杨莎 张智猛 丁红 李新国 万书波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78-1089,共12页
丙二酰单酰CoA:ACP转酰基酶(malonyl-CoA:ACP malonyltransacylase,MCMT)催化由丙二酰单酰CoA形成丙二酰单酰ACP。它既是生物脂肪酸合成的基本构成要素,又是细胞膜、储藏油脂和脂信号分子的重要成分。本文就花生MCMT基因家族成员的各项... 丙二酰单酰CoA:ACP转酰基酶(malonyl-CoA:ACP malonyltransacylase,MCMT)催化由丙二酰单酰CoA形成丙二酰单酰ACP。它既是生物脂肪酸合成的基本构成要素,又是细胞膜、储藏油脂和脂信号分子的重要成分。本文就花生MCMT基因家族成员的各项特征做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栽培花生基因组中共有5个AhMCMTs基因,分别位于5条不同的染色体上。这5个AhMCMTs均含有较多的内含子,数目为9~12个。蛋白长度从277到472个氨基酸不等,且均无跨膜结构,都定位于叶绿体中。有3个AhMCMTs具有可变剪接现象,其中arahy.FJ253B和arahy.R7F6LC各有6个剪接体,arahy.T9C115有2个剪接体。可变剪接类型以内含子滞留、外显子跳跃和发生在5’-UTR的可变剪接为主。通过进化树分析发现,栽培花生与油菜、山茶和羽扇豆基因组中含有较多的MCMT基因,可能是发生了基因家族扩张现象。根据花生转录组数据发现它们的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显著不同,arahy.FJ253B表达量最高,几乎在所有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推测是花生生长发育的主要作用基因。它们应对不同胁迫处理的反应模式也各不相同,并且同一个基因在相同胁迫处理下,在根中和叶中的反应模式也不同,显示出这5个AhMCMT基因应对不同胁迫处理时的不同分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丙二酰单酰CoA:ACP转酰基酶 可变剪接 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 胁迫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在花生抗逆高产和减肥增效栽培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建国 唐朝辉 +6 位作者 杨莎 张佳蕾 彭振英 孟静静 李新国 郭峰 万书波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51-955,共5页
花生是喜钙作物,对钙需求量大,钙是花生仅次于氮、钾的第三位大量必需元素。因地制宜增施钙肥,同步提高产量和肥料利用率,是增强植株抗逆性和实现减肥增效的重要栽培措施。本文简述了花生钙素营养的需求特性,植株和土壤缺钙的判定标准,... 花生是喜钙作物,对钙需求量大,钙是花生仅次于氮、钾的第三位大量必需元素。因地制宜增施钙肥,同步提高产量和肥料利用率,是增强植株抗逆性和实现减肥增效的重要栽培措施。本文简述了花生钙素营养的需求特性,植株和土壤缺钙的判定标准,以及钙在花生抗逆高产和减肥增效栽培中的应用效果,探讨了增施钙肥对酸性土壤、缺钙土壤、盐碱地及干旱胁迫等逆境条件下花生生长发育、生理代谢和产量的影响,分析了减施氮肥+增施钙肥实现减肥协同增效的可行性。建议花生化肥减施首先从充分发挥花生固氮和土壤潜能入手,活化土壤养分,提高土壤供肥能力,同时研发氮钙控释肥、推进花生全程可控施肥技术,做到一次施肥、全程可控,提高肥料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抗逆 减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变异系数分析花生品质性状应对环境变化的遗传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7
8
作者 郭峰 阮建 +2 位作者 王莹莹 万书波 彭振英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9期25-31,共7页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与经济作物之一,但是有关花生品质性状遗传稳定性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对连续三年种植的61个花生品种的籽粒含油量、蛋白含量等各品质性状进行了测定与系统分析,并利用变异系数(CV)对各个品质性状的遗传稳定性进...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与经济作物之一,但是有关花生品质性状遗传稳定性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对连续三年种植的61个花生品种的籽粒含油量、蛋白含量等各品质性状进行了测定与系统分析,并利用变异系数(CV)对各个品质性状的遗传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年份种植的花生含油量略有不同,脂肪酸不同组成成分的CV差异较大,二十四烷酸、山嵛酸、棕榈酸以及含油量的CV均较小,而油亚比的CV较大,反映出环境因素对花生脂肪酸合成有一定的影响。对蛋白及8种氨基酸CV的分析结果则表明,蛋白、赖氨酸、脯氨酸和苏氨酸的CV较大,反映出它们对环境影响的敏感性。环境因素对不同花生品种品质性状的影响各不相同,粤油92和中花5号的各个性状应对环境改变比较稳定,其CV较低;而青花5号、冀花4号等品种各项指标CV较高,发映出这些品种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变异系数 环境变化 遗传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AhARF 基因家族鉴定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唐桂英 彭振英 +4 位作者 徐平丽 李鹏祥 朱洁琼 单雷 万书波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00-1110,共11页
生长素响应因子(Auxin response factor,ARF)是生长素信号转导途径中的一类重要转录因子,在种子萌发、器官形成、果实成熟、胚胎发生等多个生长发育过程发挥作用。为了揭示花生基因组中AhARF基因家族的特征,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 生长素响应因子(Auxin response factor,ARF)是生长素信号转导途径中的一类重要转录因子,在种子萌发、器官形成、果实成熟、胚胎发生等多个生长发育过程发挥作用。为了揭示花生基因组中AhARF基因家族的特征,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花生基因组中鉴定了62个花生AhARF家族基因,它们不均匀分布于除1号和11号之外的其他18条染色体上,在A和B亚基因组对应关系的染色体上数目大体相同。依据系统发生关系,62个花生AhARFs与拟南芥AtARFs家族基因共同聚在除ClassIII(仅包含拟南芥AtARFs)外的其余4个分支。共线性分析共检测到33对片段重复基因,其Ka/Ks比值均小于1,受到环境压力的纯化选择。本研究还分析了它们的理化性质、蛋白保守结构域等特征。此外,基于22个组织转录组数据,绘制了62个花生AhARF家族基因的表达模式热图。进一步应用qRT-PCR方法,分析了可能与萌发相关的4个AhARF基因(AhARF10、AhARF20、AhARF23和AhARF46)的时空表达模式。本研究可为种子萌发相关AhARF基因的挖掘与功能鉴定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ARF基因家族 系统进化分析 蛋白保守结构域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个小麦品种的苗期耐盐性比较 被引量:13
10
作者 阮建 李娜娜 +4 位作者 崔海燕 张斌 宫永超 丁汉凤 彭振英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4期5-9,20,共6页
选取50个具有不同耐盐性的小麦品种种子作为试验材料,用水培法在1.3%Na Cl胁迫处理下进行芽期和苗期耐盐性检测,于8天时测量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株高以及根长,并以此评价这50个小麦品种的苗期耐盐性差异。结果从中筛选出1级耐盐性小麦品... 选取50个具有不同耐盐性的小麦品种种子作为试验材料,用水培法在1.3%Na Cl胁迫处理下进行芽期和苗期耐盐性检测,于8天时测量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株高以及根长,并以此评价这50个小麦品种的苗期耐盐性差异。结果从中筛选出1级耐盐性小麦品种5个,分别为烟农5158、鲁麦21、烟农19、烟农0428和山农紫麦1号;2级耐盐性小麦品种14个;盐敏感型小麦品种4个,分别为石H68-366、滕麦3号、碧蚂4号和泰农18。通过对50个供试材料的耐盐隶属函数综合值进行聚类分析,可将其分为五类。本研究可为小麦耐盐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萌发率 株高 根长 耐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FAD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与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阮建 单雷 +4 位作者 李新国 郭峰 孟静静 万书波 彭振英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6期1-9,共9页
脂肪酸去饱和酶(FAD)是合成不饱和脂肪酸的关键酶,在植物维持各项生命活动、应对生物与非生物胁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对花生基因组中的FAD基因家族进行鉴定与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花生转录组数据对花生FAD(Ah FAD)基因的表达模... 脂肪酸去饱和酶(FAD)是合成不饱和脂肪酸的关键酶,在植物维持各项生命活动、应对生物与非生物胁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对花生基因组中的FAD基因家族进行鉴定与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花生转录组数据对花生FAD(Ah FAD)基因的表达模式及可变剪接形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花生基因组中共有31个Ah FAD基因,分为6类,Ah SAD基因亚家族有12条序列,AhFAD2有6条序列,Ah FAD3有4条序列,Ah FAD4/5有3条序列,Ah FAD6有2条序列,Ah FAD7/8有4条序列。聚类分析表明,Ah FAD有两大分支:游离Ah SAD分支和膜结合Ah FAD分支;膜结合Ah FAD分支中Ah FAD4/5起源最早,ω-3 Ah FAD由ω-6Ah FAD进化而来;单双子叶聚类于不同分支。表达模式分析表明,Ah SAD、AhFAD2和Ah FAD3在种子中表达水平较高,Ah FAD4/5、Ah FAD6、Ah FAD7/8在叶中表达量最高。可变剪接分析表明,Ah FAD亚家族之间可变剪接形式差异明显,其中有12个Ah FAD基因发生了可变剪接。TTS和TSS是发生最多的可变剪接事件,其次是IR,最少的是AE和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脂肪酸去饱和酶(FAD)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模式 可变剪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霉素与卡那霉素对花生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阮建 郭峰 +5 位作者 李新国 史灵敏 田海莹 张会 万书波 彭振英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8期33-37,共5页
抗性筛选是农杆菌介导的花生遗传转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步骤,但是抗生素的使用对花生组培苗的生长与生根有着显著影响。为了明确抗生素对花生组培苗生根的敏感质量浓度,本试验以花生栽培品种丰花1号组培苗为材料,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 抗性筛选是农杆菌介导的花生遗传转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步骤,但是抗生素的使用对花生组培苗的生长与生根有着显著影响。为了明确抗生素对花生组培苗生根的敏感质量浓度,本试验以花生栽培品种丰花1号组培苗为材料,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头孢霉素与卡那霉素,检测花生组培苗的生根率及植株生长状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0~250 mg/L的头孢霉素对花生组培苗生根及植株生长基本无影响。卡那霉素对花生组培苗生根影响较为显著,0~10 mg/L卡那霉素对花生组培苗生根与生长基本无影响,10 mg/L卡那霉素条件下组培苗不长侧根,15 mg/L卡那霉素显著抑制根的伸长;切去不生根的组培苗底端后移入MS培养基又能重新生根,不切去底端的组培苗则不生根。经过75 mg/L卡那霉素筛选的抗性组培苗的生根率可达31%。本研究可为花生遗传转化后期根的诱导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霉素 卡那霉素 花生 组培苗 生根率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BP家族基因在植物中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朱岩 彭振英 +1 位作者 张斌 毕玉平 《山东农业科学》 2013年第2期139-145,共7页
主要介绍了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PEBP)家族的成员、进化关系以及各亚家族基因在植物中功能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PEBP家族基因 FT—LIKE亚家族基因 TFL—LIKE亚家族基因 MFT—LIKE亚家族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DGAT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郑玲 单雷 +4 位作者 李新国 郭峰 孟静静 万书波 彭振英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6期10-18,共9页
含油量是花生最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花生油的主要成分是三酰甘油(TAG),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是催化合成TAG的关键酶类,其活性高低与含油量呈正相关。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花生DGAT(Ah DGAT)基因家族的进化、基因结构特点、... 含油量是花生最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花生油的主要成分是三酰甘油(TAG),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是催化合成TAG的关键酶类,其活性高低与含油量呈正相关。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花生DGAT(Ah DGAT)基因家族的进化、基因结构特点、表达模式以及可变剪接等进行了分析。进化分析结果显示,Ah DGAT1、Ah DGAT2和Ah DGAT3亲缘关系较近,与Ah WSD/DGAT的亲缘关系稍远。Ah DGAT1具有17~18个外显子,Ah DGAT2具有7~9个外显子,Ah DGAT3具有2~3个外显子,而Ah WSD/DGAT具有3~6个外显子。Ah DGAT1的跨膜区数目为7~11个,Ah DGAT2和Ah WSD/DGAT为0~2个,Ah DGAT3没有跨膜结构。另外,4个亚家族均具有自己特有的保守结构域和表达模式。Ah DGAT1和Ah DGAT2在种子中表达量较高,而Ah DGAT3和Ah WSD/DGAT在根和叶中的表达量较高。Ah DGAT1的可变剪接形式最多,其次为Ah WSD/DGAT。花生的4个Ah DGAT亚家族具有不同的特点,表明它们可能在进化中具有不同的祖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 进化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变异系数分析‘凤丹’牡丹籽油脂肪酸组分的遗传稳定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阮建 孙金月 +2 位作者 焦其庆 单雷 彭振英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8期24-28,共5页
本研究以1 903株‘凤丹’牡丹为试材,采用近红外光谱法检测其籽粒油脂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并利用变异系数对脂肪酸组分的遗传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牡丹籽油含多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80%以上,含量最多的是亚麻酸,占... 本研究以1 903株‘凤丹’牡丹为试材,采用近红外光谱法检测其籽粒油脂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并利用变异系数对脂肪酸组分的遗传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牡丹籽油含多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80%以上,含量最多的是亚麻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43%。不同脂肪酸含量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其中硬脂酸的变异系数最大,遗传稳定性较差;而亚麻酸和棕榈酸具有较低的变异系数,遗传较为稳定,受环境影响小。此研究结果可为筛选高油牡丹新品种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丹’牡丹 籽油 近红外光谱法 脂肪酸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吊瓜组培苗快繁技术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3
16
作者 阮建 单雷 +3 位作者 范仲学 杨连群 焦其庆 彭振英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5期46-50,共5页
为建立吊瓜组培苗快繁技术体系,实现大规模生产优质吊瓜种苗,本试验以"越蒌2号"为材料,探讨不同激素配比的初代培养基、继代培养基、生根培养基对离体茎段腋芽诱导、茎蔓生根的影响和炼苗移栽方式对组培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 为建立吊瓜组培苗快繁技术体系,实现大规模生产优质吊瓜种苗,本试验以"越蒌2号"为材料,探讨不同激素配比的初代培养基、继代培养基、生根培养基对离体茎段腋芽诱导、茎蔓生根的影响和炼苗移栽方式对组培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初代培养基中6-BA、IAA组合浓度为0.5、0.2 mg/L时,腋芽诱导出苗率高达99%;生根培养基IBA浓度为0.5 mg/L时生根率为88%,平均侧根数最多;诱导苗炼苗后成活率可达90%,可以实现吊瓜苗的批量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吊瓜 组织培养 快繁 激素配比 腋芽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蛋白激酶基因AhSTK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岩 彭振英 +4 位作者 范仲学 张斌 王成祥 郑玲 毕玉平 《山东农业科学》 2013年第1期9-13,共5页
从优质花生鲁花14的cDNA文库中发现一条序列,全长为1 399 bp,3'端含有polyA尾,通过blastx搜索得知其为蛋白激酶基因,命名为AhSTK。以该花生cDNA序列为模板设计引物,克隆得到花生Ah-STK基因。序列分析表明,AhSTK基因的开放阅读框长度... 从优质花生鲁花14的cDNA文库中发现一条序列,全长为1 399 bp,3'端含有polyA尾,通过blastx搜索得知其为蛋白激酶基因,命名为AhSTK。以该花生cDNA序列为模板设计引物,克隆得到花生Ah-STK基因。序列分析表明,AhSTK基因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 080 bp,编码359个氨基酸,预测其分子量为38.9 kD,等电点为6.42,编码的蛋白质无信号肽,无跨膜结构,预测定位于细胞质。与其他植物中蛋白激酶的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与大豆GmSTK蛋白同源性最高。器官特异性分析发现,该基因在花生根中表达量较高,而在花中表达量较低。花生AhSTK基因的克隆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蛋白激酶 AhSTK蛋白 序列分析 器官特异性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AhDGAT1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功能验证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会 郑玲 +5 位作者 万书波 李新国 郭峰 单雷 高文伟 彭振英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7期1-6,11,共7页
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是三酰基甘油(TAG)生物合成过程的限速酶。在本研究中,通过染色体步移法从栽培花生品种鲁花14基因组中克隆了AhDGAT1的启动子(pAhDGAT1)序列,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启动子含有多个TATA-box、CAAT-box、... 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是三酰基甘油(TAG)生物合成过程的限速酶。在本研究中,通过染色体步移法从栽培花生品种鲁花14基因组中克隆了AhDGAT1的启动子(pAhDGAT1)序列,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启动子含有多个TATA-box、CAAT-box、光调控元件、胁迫防御相关元件和激素响应元件。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pAhDGAT1∶GUS植物表达载体转化烟草叶片。通过GUS染色发现在转基因烟草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均检测到GUS表达,在花丝和花柱中表达较低,而在柱头、花药和种子中表达较高,表明pAhDGAT1表达没有组织特异性,具有组成型启动子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AhDGAT1基因 启动子 GUS染色 功能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Clp蛋白酶基因(TaClpP)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斌 杨连群 +6 位作者 边斐 李娜娜 范仲学 宫永超 蒲艳艳 丁汉凤 彭振英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第6期1-5,共5页
Clp蛋白酶(ClpP)普遍存在于各种生物体内,在蛋白质代谢调控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同源克隆和RACE方法从小麦叶片中获得了TaClpP基因(GenBank No.KJ541961)的全长cDNA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含有897 bp的完整阅读框... Clp蛋白酶(ClpP)普遍存在于各种生物体内,在蛋白质代谢调控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同源克隆和RACE方法从小麦叶片中获得了TaClpP基因(GenBank No.KJ541961)的全长cDNA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含有897 bp的完整阅读框,编码蛋白含有298个氨基酸,预测相对分子量为32.6 kD,等电点为9.79。该蛋白含有一个保守的S14-ClpP-2结构域,无信号肽,定位于叶绿体。与其他植物Clp蛋白酶的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TaClpP与节节麦、乌拉尔图小麦的Clp蛋白酶相似性较高。另外,以小麦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了TaClpP的基因组序列,长度为3 256 bp,包含9个外显子、8个内含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Clp蛋白酶基因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TaLTR基因的克隆及初步表达分析
20
作者 徐平丽 彭振英 +2 位作者 唐桂英 王燕龙 单雷 《山东农业科学》 2013年第1期25-29,共5页
以小麦山融3号为试验材料,克隆了TaLTR cDNA序列(Low temperature-responsive RNA-bind-ing protein)。序列分析表明,TaLTR序列包含完整的ORF区,编码蛋白含有162个氨基酸,其氨基端包含一个RRM(RNA recognition domain)超家族保守的结构... 以小麦山融3号为试验材料,克隆了TaLTR cDNA序列(Low temperature-responsive RNA-bind-ing protein)。序列分析表明,TaLTR序列包含完整的ORF区,编码蛋白含有162个氨基酸,其氨基端包含一个RRM(RNA recognition domain)超家族保守的结构域,羧基端则富含甘氨酸;经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TaLTR参与低温、干旱、盐胁迫逆境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TaLTR基因 RT—PCR 逆境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