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配合物的形成对金属离子氧化还原性影响的讨论
1
作者 张文广 彭思艳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742-744,共3页
在水溶液中,Fe^3+可把I-氧化成I2,但I2又可把铁(Ⅱ)氰配离子Fe(CN)6^4-氧化成铁(Ⅲ)氰配离子Fe(CN)6^3-;同样地,Co^3+可把H2O氧化成O2,
关键词 氧化还原性 金属离子 配合物 FE^3+ Co^3+ 铁(Ⅲ) 铁(Ⅱ) 配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2O3∶Eu3+纳米晶的尺寸调控与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管茂发 彭思艳 +2 位作者 余乐书 章凯 杨流赛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1-96,共6页
以尿素为沉淀剂,柠檬酸为表面活性剂,通过水热法得到了非晶态的水合硝酸氧钇前驱体,进一步烧结处理后生成了立方相Y_2O_3纳米晶.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和荧光光谱(PL)分别对所得样品的相... 以尿素为沉淀剂,柠檬酸为表面活性剂,通过水热法得到了非晶态的水合硝酸氧钇前驱体,进一步烧结处理后生成了立方相Y_2O_3纳米晶.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和荧光光谱(PL)分别对所得样品的相结构、形貌粒度、表面结构以及发光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从600℃升高到900℃,Y_2O_3∶Eu^(3+)纳米颗粒的结晶性增强,并实现了粒径调控,由13.0 nm增加至27.9 nm.随着Y_2O_3∶Eu^(3+)纳米颗粒尺寸的增加,比表面积减小会导致发光离子附近的表面晶格缺陷降低,同时纳米晶表面吸附水、硝酸根以及柠檬酸根等杂质离子逐渐被去除,减少了荧光猝灭中心,从而有利于增强荧光发射强度以及延长荧光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高温烧结 Y2O3∶Eu3+ 纳米晶 荧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铋离子掺杂纳米Y_2O_3∶Eu^(3+)红色荧光粉的光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管茂发 孙宇杰 +3 位作者 彭思艳 罗年华 章凯 杨流赛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17年第8期484-489,共6页
采用水热法结合高温烧结处理制备Bi^(3+)掺杂Y_2O_3∶Eu^(3+)纳米荧光粉,并考察了掺杂Bi^(3+)对Y_2O_3∶Eu^(3+)荧光粉结构、紫外可见光吸收和发光性能的影响。X射线粉末衍射测试表明,Y_2O_3∶Eu^(3+)掺杂Bi^(3+)(摩尔分数3%)后保持纯... 采用水热法结合高温烧结处理制备Bi^(3+)掺杂Y_2O_3∶Eu^(3+)纳米荧光粉,并考察了掺杂Bi^(3+)对Y_2O_3∶Eu^(3+)荧光粉结构、紫外可见光吸收和发光性能的影响。X射线粉末衍射测试表明,Y_2O_3∶Eu^(3+)掺杂Bi^(3+)(摩尔分数3%)后保持纯立方相结构,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约为16.8nm。通过激发和发光光谱测试,讨论了Bi^(3+)对Eu^(3+)的敏化作用,发现Bi^(3+)离子能促进Y_2O_3∶Eu^(3+)于300~400nm的近紫外光吸收,再以能量转移的方式传给Eu^(3+)。因此,利用Bi^(3+)电荷迁移带的近紫外吸收,是实现近紫外光有效激发Y_2O_3∶Eu^(3+)荧光粉的一种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O3∶Eu3+ 纳米晶 Bi3+掺杂 敏化作用 荧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单斜相BiPO_4∶Tb^(3+)纳米晶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流赛 彭思艳 +3 位作者 余乐书 潘求全 谢爱理 罗年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60-563,602,共5页
以无水乙醇为反应溶液,采用室温共沉淀制备了低温单斜相BiPO4∶Tb3+绿色荧光纳米材料,并进行高温烧结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荧光光谱分别对所得样品的相结构、形貌以及发光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高温烧结,... 以无水乙醇为反应溶液,采用室温共沉淀制备了低温单斜相BiPO4∶Tb3+绿色荧光纳米材料,并进行高温烧结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荧光光谱分别对所得样品的相结构、形貌以及发光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高温烧结,样品没有发生晶型转变,仍然保持单斜相结构和纳米颗粒形貌。同时,Tb3+离子作为绿色发光中心进入到BiPO4的晶格中取代Bi 3+的格位,在370nm激发下,观察到Tb3+离子的特征跃迁(5D4→7FJ,J=6~3),其中以5D4→7F5跃迁发射(543nm)为主;并考察了BiPO4∶Tb3+纳米晶发光强度随Tb3+掺杂量的变化关系,发现其淬灭浓度高达20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 高温烧结 BiPO4∶Tb^3+ 纳米晶 荧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