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松幼林生长对间伐和修枝的响应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凯 李莲芳 +7 位作者 付志高 高誉衡 叶桂荣 彭思华 张青青 杨永洁 吴柏良 杨历雨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6-123,共8页
为了解间伐和修枝抚育经营对云南松幼林生长的影响,以昆明市宜良县禄丰林场的尖山林区12 a生1 m×2 m×5 m的非均匀密度控制造林的云南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L 4(23)正交试验设计开展试验研究,并于抚育前和抚育后1 a和2 a时... 为了解间伐和修枝抚育经营对云南松幼林生长的影响,以昆明市宜良县禄丰林场的尖山林区12 a生1 m×2 m×5 m的非均匀密度控制造林的云南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L 4(23)正交试验设计开展试验研究,并于抚育前和抚育后1 a和2 a时进行逐株对应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抚育后2 a时,处理组合的平均胸径、树高和材积增长率分别为16.2%~24.4%、33.7%~36.5%和68.8%~93.3%,对照则为10.8%、27.1%和46.4%;同时,抚育处理组合的单位面积蓄积量达69.0~82.7 m^(3)/hm^(2)(对照为120.0 m^(3)/hm^(2),对照未间伐,故抚育前后的蓄积量相同),其增长率与抚育前和抚育后的相比较,分别提高10.4%~37.4%和64.5%~83.9%(对照的仅提高47.6%)。处理组合间,生长指标的增长率呈现极显著的差异(P<0.01),因素水平间,生长量和蓄积量增长率随抚育后1、1~2和0~2 a时的时间变化,呈现动态变化。综合分析抚育后2 a的云南松幼林生长指标增长率,间伐强度53.3%,采用砍刀修枝后保留4轮枝条的组合是该林分较优的处理抚育措施。因此,在生产实践中,此措施可作为短期内促进云南松幼林林木生长的间伐和修枝措施加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间伐强度 修枝强度及方式 幼林抚育 生长 增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云南松生长及其器官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2
作者 彭思华 余杰 +4 位作者 李莲芳 王慷林 陈超 毛家伟 郭太堂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6期144-150,共7页
为探究配方施肥对云南松松针养分含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云南松幼林抚育提供科学依据,以8年生云南松为试材,采用U_(*)_(15)(15^(7))均匀设计开展复合肥、氮肥、磷肥、镁肥和硼肥配施的试验。处理组合的针叶长、烘干含水率、针叶全... 为探究配方施肥对云南松松针养分含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云南松幼林抚育提供科学依据,以8年生云南松为试材,采用U_(*)_(15)(15^(7))均匀设计开展复合肥、氮肥、磷肥、镁肥和硼肥配施的试验。处理组合的针叶长、烘干含水率、针叶全氮、全磷和全钾分别为23.90~27.34 cm、55.47%~60.88%、0.17%~0.57%、0.13%~0.33%和0.17%~0.82%,对照的则为24.14 cm、60.75%、0.35%、0.17%和0.29%。其中,全磷和全钾具有显著的差异。处理组合的土壤pH、烘干含水率、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胸径增长率分别为4.08~4.69、17.27%~34.59%、22.77~41.91、7.70~11.80、66.44~174.67 mg/kg和23.5%~50.3%,对照的则为4.42、17.27%、23.70、8.23、81.11 mg/kg和22.4%,处理组合间速效磷、速效钾和胸径增长率具有极显著的差异。土壤理化性质与因素具有复杂的相关性,硼肥与胸径增长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配施复合肥1.6 kg/3 cm、氮肥0.10 kg/3 cm、磷肥0.2 kg/3 cm,镁肥7.5 g/3 cm和硼肥1.5 g/3 cm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云南松幼树胸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均匀试验 施肥 松针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银行业应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
3
作者 彭思华 汪远权 焦春红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银行业 国际惯例 对外开放 人民币业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容器类型及施肥对云南松苗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青青 杨永洁 +14 位作者 王慷林 李莲芳 沈松 吴俊多 杨历雨 吴柏良 叶桂荣 马敬 王凯 彭思华 高誉衡 付志高 郑川玲 刘进 杨博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2-98,116,共8页
为了解容器类型、基质施复合肥比例和施缓释肥时间的不同水平及其组合对云南松苗木生长的影响,以弥渡县云南松种子园的种子为材料,采用L9(34)正交设计开展苗木培育试验,测定苗木的生长量指标。结果表明,苗龄127d时,不同处理组合(含对照... 为了解容器类型、基质施复合肥比例和施缓释肥时间的不同水平及其组合对云南松苗木生长的影响,以弥渡县云南松种子园的种子为材料,采用L9(34)正交设计开展苗木培育试验,测定苗木的生长量指标。结果表明,苗龄127d时,不同处理组合(含对照)苗木的平均地径0.80~1.43mm、苗高2.9~8.3cm、冠长1.1~5.7cm、主根长8.1~17.8cm、一级侧根长2.6~7.2cm和一级侧根数9.1~20.3条/株,处理组合间以上指标均具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影响苗木地径生长的主导因子是基质施复合肥比例(质量比),基质施0.2%的复合肥可促进苗木地径生长;容器类型是影响苗高、冠长、主根长和一级侧根长的主导因子,白色塑料容器极显著地促进苗木的主根和一级侧根伸长(P<0.01);一级侧根数则主要受施缓释肥时间的影响。一级侧根发育协调苗高共同生长,根系伸长则与苗高生长存在养分竞争关系。施复合肥0.4%的基质置入无纺布容器中于苗龄35d时再施缓释肥(1g/容器)的处理组合,有益于苗高和冠长生长,此处理组合可应用于相同气候和基质的云南松苗木培育生产实践中。容器选择结合施肥可消除云南松蹲苗现象,促进其苗木生长,缩短云南松壮苗的培育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容器类型 施肥 苗木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柚木目标树土壤理化性质及其胸径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沈松 吴俊多 +14 位作者 李莲芳 杨历雨 张青青 杨永洁 马敬 李杨涛 王凯 彭思华 杨博 郑川玲 付志高 刘进 高誉衡 韩会俊 李北屏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46,共9页
采用L8(4×24)正交设计开展复合肥、尿素、P2O5、生石灰和施肥方式的组合试验;分别于0~20(上层)和20~40(下层)cm取样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施肥对49 a生柚木目标树胸径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组合0~20 cm土层的p ... 采用L8(4×24)正交设计开展复合肥、尿素、P2O5、生石灰和施肥方式的组合试验;分别于0~20(上层)和20~40(下层)cm取样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施肥对49 a生柚木目标树胸径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组合0~20 cm土层的p H值、土壤的含水率、容重、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有效氮、有效磷和有效钾分别为5.01~5.59、21.5%~26.9%、1.59~1.71g/m3、 23.08~32.89g/kg、 0.123%~0.164%、 0.078%~0.173%、 1.00%~1.33%、 113.5~140.6、10.63~97.09、163~453 mg/kg,0~40 cm的则是4.91~5.41、22.5%~29.5%、1.67~1.79 g/m3、18.57~23.52 g/kg、0.097%~0.122%、0.066%~0.136%、1.02%~1.59%、79.8~154.6、5.9~65.7、121~657 mg/kg;其胸径增长率为4.22%~5.39%,对照仅3.09%。0~20 cm的有机质、全氮、有效氮和有效钾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20~40 cm的;土壤的理化性质间呈现复杂的相关性。影响胸径生长的主导因子为复合肥;柚木胸径增长率与土壤全钾和20~40 cm的全氮含量呈极显著和显著的正相关,土壤施肥促进柚木生长,其人工林抚育经营必须关注土壤养分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木 施肥 土壤 理化性质 胸径 增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及缓释肥和激素处理对云南松苗木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杨永洁 张青青 +9 位作者 李莲芳 叶桂荣 沈松 吴俊多 杨历雨 吴柏良 李杨涛 王凯 高誉衡 彭思华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45,共9页
采用U15*(158)均匀设计的变形U15*(58)进行苗木培育试验,研究了解基质、缓释肥、GA3和IAA因素水平及其组合对云南松苗木生物量积累和含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苗龄165 d时,苗木的平均生物量和含水率分别为0.100 2~0.196 3 g/株、69.8%~76... 采用U15*(158)均匀设计的变形U15*(58)进行苗木培育试验,研究了解基质、缓释肥、GA3和IAA因素水平及其组合对云南松苗木生物量积累和含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苗龄165 d时,苗木的平均生物量和含水率分别为0.100 2~0.196 3 g/株、69.8%~76.3%,不同处理组合间此2指标均呈现极显著的差异,CK的生物量和含水率极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合或为最小的;缓释肥种类是影响此2指标的主导因子,且生物量最高和含水率较高的处理组合所追施的缓释肥均为奥绿颗粒缓释肥5#;影响针叶、茎和根生物量以及含水率的主导因子不完全相同,缓释肥和GA3分别是影响针叶及根生物量积累和提高含水率的主导因子,基质和缓释肥则是影响茎生物量和含水率的主导因子;综合最优处理组合为0.15 g/L的IAA浸种后播种于V(森林土)∶V(腐殖土)=3∶1的混合基质中,并施1.0 g/容器(2株/容器)缓释肥5#,即生产中可采用此处理组合的方式进行壮苗培育。苗木全株生物量和含水率与因素水平间呈现Y=0.160+0.003x1+0.007x2-0.008x3-0.004x4和Y=72.742+0.158x1+0.135x2+0.331x3-0.705x4的线性关系。针叶、茎、根的生物量与含水率分别占全株的69.2%、19.4%和11.4%与74.6%、19.4%和6.0%。云南松苗木生物量对根系生长发育的响应较生长量敏感,苗木生物量积累对肥料种类具有选择性,肥效相对较长而缓慢释放的缓释肥有利于其生物量积累和提高器官含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苗木 缓释肥 激素 生物量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学基础课的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7
作者 刘雪萍 黎慧容 +1 位作者 邓翠莲 彭思华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6年第6期174-175,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学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改革方法。方法:2015级护理班242人为实验组,采用培养小教师和改变技能操作考核方式;将2014级护理班248人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比较两组考核成绩。结果:实验组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 目的:探讨护理学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改革方法。方法:2015级护理班242人为实验组,采用培养小教师和改变技能操作考核方式;将2014级护理班248人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比较两组考核成绩。结果:实验组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可全面提高护生护理技能操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学基础 实践教学 “小教师”带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