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倡导“文”“言”融合,提升鉴赏层次
被引量:
2
1
作者
彭尚炯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0-60,共1页
郑逸农教授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始终凸显学生语文学习的主体地位。郑教授是“非指示性”教学模式的倡导者与实践者,多年来收获了丰硕的教改成果。“非指示性”教学模式的核心之一是“四自”.即: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郑逸农教授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始终凸显学生语文学习的主体地位。郑教授是“非指示性”教学模式的倡导者与实践者,多年来收获了丰硕的教改成果。“非指示性”教学模式的核心之一是“四自”.即: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在这份教学设计中,“四自”的教学观念得到了比较充分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指示性”教学模式
“言”
“文”
鉴赏
教学设计
“四自”
语文学习
教学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引领学生进入审美境界——《故都的秋》教学随记
被引量:
1
2
作者
彭尚炯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故都的秋》
中学
语文教学
郁达夫
审美教育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好风可凭 本固枝荣——《家乡特产——顶山栗》写作教学追记
被引量:
1
3
作者
彭尚炯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家乡特产——顶山栗》
写作教学
语文教学
中学
贾祖璋
《南州六月荔枝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在研读与品味上花力气
4
作者
彭尚炯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66-67,共2页
《项脊轩志》是经典名篇,优秀的教学案例不少。张茗老师的这个教学设计,就能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其一,这篇课文语言朴实,学生凭借注释能够读懂,因此设计没有纠缠于字词教学,起始阶段就要求学生找出主旨句及其所涵盖的段落。选择这一教学...
《项脊轩志》是经典名篇,优秀的教学案例不少。张茗老师的这个教学设计,就能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其一,这篇课文语言朴实,学生凭借注释能够读懂,因此设计没有纠缠于字词教学,起始阶段就要求学生找出主旨句及其所涵盖的段落。选择这一教学突破口,显得举重若轻,提纲挈领,思路比较明晰。其二,“读”的意识强。设计中以朗读助理解,以理解促朗读的地方有好几处。像这种文质兼美的文言文,是应该鼓励学生反复诵读,以积累语料,生成语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旨句
项脊轩志
张茗
经典名篇
先妣事略
寒花葬志
文质兼美
王锡爵
一唱三叹
写作题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
5
作者
彭尚炯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2-64,共3页
【教学目标】 1.了解这篇演说词内容丰富、情感真挚的特点。 2.强化重要语段的阅读,揣摩语言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 3.通过比较阅读,提高阅读理解同类文体的能力。
关键词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教学设计
比较阅读
教学目标
表达效果
感情色彩
揣摩语言
阅读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飞红点翠写春光——听钱梦龙老师追忆“西湖笔会”
6
作者
彭尚炯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6-87,共2页
2013年4月初的常熟,春光明媚,草长莺飞。为筹备“媒体看课·中国习作教学研讨活动”的相关事宜,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和语文报刊协会会长王晨女士来到常熟。我和钱先生虽时有信息联系,但与最近一次在新加坡圣淘沙岛的邂...
2013年4月初的常熟,春光明媚,草长莺飞。为筹备“媒体看课·中国习作教学研讨活动”的相关事宜,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和语文报刊协会会长王晨女士来到常熟。我和钱先生虽时有信息联系,但与最近一次在新加坡圣淘沙岛的邂逅也相隔7年了。84岁的钱老师还是那样精神矍铄,思维敏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梦龙
老师
语文特级教师
湖笔
追忆
教学研讨活动
信息联系
思维敏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研读细节 披文入情
7
作者
彭尚炯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5-55,共1页
王立军老师的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构思独到。其主要特点是:1.教学的层次分明,节奏明快。汪曾祺,作为“二十世纪最后一位士大夫”.他的散文透露着他的人格精神。执教者能从品评文章语言人手,力求引导学生透过简淡洒脱的文字风格感...
王立军老师的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构思独到。其主要特点是:1.教学的层次分明,节奏明快。汪曾祺,作为“二十世纪最后一位士大夫”.他的散文透露着他的人格精神。执教者能从品评文章语言人手,力求引导学生透过简淡洒脱的文字风格感悟作品的精神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读
教学设计
人格精神
二十世纪
文章语言
精神内涵
文字风格
引导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倡导“文”“言”融合,提升鉴赏层次
被引量:
2
1
作者
彭尚炯
机构
江苏省常熟中学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0-60,共1页
文摘
郑逸农教授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始终凸显学生语文学习的主体地位。郑教授是“非指示性”教学模式的倡导者与实践者,多年来收获了丰硕的教改成果。“非指示性”教学模式的核心之一是“四自”.即: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在这份教学设计中,“四自”的教学观念得到了比较充分的体现。
关键词
“非指示性”教学模式
“言”
“文”
鉴赏
教学设计
“四自”
语文学习
教学观念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引领学生进入审美境界——《故都的秋》教学随记
被引量:
1
2
作者
彭尚炯
机构
江苏常熟中学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故都的秋》
中学
语文教学
郁达夫
审美教育
教学效果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好风可凭 本固枝荣——《家乡特产——顶山栗》写作教学追记
被引量:
1
3
作者
彭尚炯
机构
江苏省常熟中学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家乡特产——顶山栗》
写作教学
语文教学
中学
贾祖璋
《南州六月荔枝丹》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在研读与品味上花力气
4
作者
彭尚炯
机构
江苏省常熟中学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66-67,共2页
文摘
《项脊轩志》是经典名篇,优秀的教学案例不少。张茗老师的这个教学设计,就能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其一,这篇课文语言朴实,学生凭借注释能够读懂,因此设计没有纠缠于字词教学,起始阶段就要求学生找出主旨句及其所涵盖的段落。选择这一教学突破口,显得举重若轻,提纲挈领,思路比较明晰。其二,“读”的意识强。设计中以朗读助理解,以理解促朗读的地方有好几处。像这种文质兼美的文言文,是应该鼓励学生反复诵读,以积累语料,生成语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
主旨句
项脊轩志
张茗
经典名篇
先妣事略
寒花葬志
文质兼美
王锡爵
一唱三叹
写作题材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
5
作者
彭尚炯
机构
江苏省常熟中学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2-64,共3页
文摘
【教学目标】 1.了解这篇演说词内容丰富、情感真挚的特点。 2.强化重要语段的阅读,揣摩语言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 3.通过比较阅读,提高阅读理解同类文体的能力。
关键词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教学设计
比较阅读
教学目标
表达效果
感情色彩
揣摩语言
阅读理解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飞红点翠写春光——听钱梦龙老师追忆“西湖笔会”
6
作者
彭尚炯
机构
江苏省常熟中学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6-87,共2页
文摘
2013年4月初的常熟,春光明媚,草长莺飞。为筹备“媒体看课·中国习作教学研讨活动”的相关事宜,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和语文报刊协会会长王晨女士来到常熟。我和钱先生虽时有信息联系,但与最近一次在新加坡圣淘沙岛的邂逅也相隔7年了。84岁的钱老师还是那样精神矍铄,思维敏捷。
关键词
钱梦龙
老师
语文特级教师
湖笔
追忆
教学研讨活动
信息联系
思维敏捷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研读细节 披文入情
7
作者
彭尚炯
机构
江苏省常熟中学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5-55,共1页
文摘
王立军老师的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构思独到。其主要特点是:1.教学的层次分明,节奏明快。汪曾祺,作为“二十世纪最后一位士大夫”.他的散文透露着他的人格精神。执教者能从品评文章语言人手,力求引导学生透过简淡洒脱的文字风格感悟作品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
研读
教学设计
人格精神
二十世纪
文章语言
精神内涵
文字风格
引导学生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倡导“文”“言”融合,提升鉴赏层次
彭尚炯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引领学生进入审美境界——《故都的秋》教学随记
彭尚炯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好风可凭 本固枝荣——《家乡特产——顶山栗》写作教学追记
彭尚炯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在研读与品味上花力气
彭尚炯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
彭尚炯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飞红点翠写春光——听钱梦龙老师追忆“西湖笔会”
彭尚炯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研读细节 披文入情
彭尚炯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