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顺层岩质边坡地震动力响应研究
被引量:17
- 1
-
-
作者
言志信
高乐
彭宁波
任志华
郭斌
-
机构
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兰州大学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公路科学技术研究院
-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85-90,共6页
-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No.20090211110016)
云南省交通厅科技项目资助(云交科2010(A)06-b)
-
文摘
地震作用下边坡的动力响应研究是边坡动力稳定分析的基础,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一个顺层岩质边坡动力数值模拟模型,对其在竖向和水平向地震耦合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全过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地震竖向和水平向耦合作用模拟比简单的模拟水平向振动更加接近实际情况,对岩土体的破坏更大;顺层岩质边坡在耦合地震作用下存在垂直放大和临空面放大作用;坡面水平向和竖向加速度均随高程增加呈增大趋势,在结构面处增大特别明显;竖向地震波产生的水平与竖向拉裂是触发斜坡体产生初期崩滑破坏的主控因素;边坡动力响应特征值的放大效应表明,其放大系数值从大到小依次是:竖向加速度>水平加速度>竖向速度>水平速度;耦合地震波作用下,随着av/aH的增大,坡面监测各点横向位移基本呈增大趋势,说明竖向地震作用起了重要的破坏作用。
-
关键词
边坡工程
顺层岩质边坡
地震竖向和水平向加速度
耦合作用
动力响应
-
Keywords
slope engineering
bedding rock slop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accelerations of earthquake
coupling effects of earthquake
dynamic response
-
分类号
P634.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TU4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
-
题名爆破振动安全标准探讨
被引量:34
- 2
-
-
作者
言志信
彭宁波
江平
王后裕
-
机构
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空军工程设计研究局
-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81-1284,共4页
-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90211110016)
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1011GKCA019)
甘肃省建设科技攻关资助项目(JK2010-43)
-
文摘
探讨了爆破工程中的振动安全问题及安全范围的确定方法。通过运用结构动力学和结构抗震原理,针对我国现行(新的)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2003,根据既考虑爆破地震动峰值速度,又考虑地震动波频率,同时区分建筑结构形式和动力反应特性的原则,对结构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和安全允许距离进行了研究,指出了我国现行(新的)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2003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并且探讨了爆破振动强度的控制和预报。
-
关键词
爆破振动
安全标准
安全规程
爆破地震
地震效应
-
Keywords
blasting vibration
safety regulation
safety criteria
blasting seism
seismic effect
-
分类号
TD235.41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
-
题名降雨条件下黄土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9
- 3
-
-
作者
孙博
彭宁波
陆继财
王逢睿
肖碧
-
机构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新疆文物古迹保护中心
-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6-78,共3页
-
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BAK53B04)
-
文摘
降雨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雨水入渗使土体饱和度增大、含水量增加、抗剪强度下降,当降雨强度和持续时间超过临界值时,便导致边坡失稳。结合兰州某滑坡治理工程,根据降雨强度和持续时间计算边坡浅层土体在不同时刻的含水量,运用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对降雨条件下的黄土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持续降雨条件下边坡的变形破坏主要是边坡土体含水量增加引起的;把含水量作为抗剪强度的主要控制指标,建立边坡土体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与降雨持续时间的关系,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得到边坡安全系数,可为持续降雨条件下黄土边坡的防护和失稳预测提供参考;传统的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得到的安全系数不能准确反映边坡稳定性的强弱,只能说明边坡是否破坏。
-
关键词
降雨
黄土边坡
稳定性
数值模拟
-
Keywords
rainfall
loess slope
stability
numerical analysis
-
分类号
TV193.14
[水利工程]
P642.115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
-
题名云冈石窟第19窟西耳窟地震动力响应
被引量:11
- 4
-
-
作者
孙博
彭宁波
王逢睿
-
机构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兰州大学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73-579,共7页
-
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9BAK53B04)
-
文摘
为探索石窟地震动力响应,建立了云冈石窟第19窟西侧耳窟的三维实体模型,并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耳窟进行了地震动力模拟计算,分析了硐室岩体位移、加速度放大系数、应力分布和加速度傅里叶谱.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该窟外立面岩体有外倾和塌落的趋势;石窟岩体的破坏模式以剪切破坏为主;地震波在耳窟所在高程范围的岩体内经多次反射、叠加,能量损耗较大,耗散的能量被该区域的岩体吸收,因此,进行抗震加固设计时,应适当提高此区域的地震加速度.
-
关键词
石窟
地震动力响应
稳定性
数值模拟
-
Keywords
grotto
seismic dynamic response
stability
numerical simulation
-
分类号
P315.9
[天文地球—地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