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柔性可穿戴设备用于慢性伤口处理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杨扬 陈德凤 +4 位作者 彭婉琳 董旭辉 李蓓 李佳宝 何梦欣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115,共5页
柔性可穿戴设备在慢性伤口处理中的优势集中于动态监测、按需治疗、远程协作等方面,具有降低慢性伤口管理成本,提升慢性伤口护理效率等作用。该文对柔性可穿戴设备的概念,其在慢性伤口状态监测、治疗方面的应用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进行综... 柔性可穿戴设备在慢性伤口处理中的优势集中于动态监测、按需治疗、远程协作等方面,具有降低慢性伤口管理成本,提升慢性伤口护理效率等作用。该文对柔性可穿戴设备的概念,其在慢性伤口状态监测、治疗方面的应用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进行综述,分析在国内慢性伤口患者中推广柔性可穿戴设备所面临的问题,旨在为提升慢性伤口的护理质量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伤口 柔性可穿戴设备 伤口护理 伤口监测 伤口愈合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用于慢性伤口护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扬 陈德凤 +4 位作者 李蓓 董旭辉 彭婉琳 何梦欣 李佳宝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1,共4页
阐述了人工智能的概念,人工智能在伤口评估、敷料制备、伤口愈合预测等方面的应用,提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伤口护理可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应制定统一的伤口图像采集标准、优化人工智能设计、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学习人工智能相关知识,使人... 阐述了人工智能的概念,人工智能在伤口评估、敷料制备、伤口愈合预测等方面的应用,提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伤口护理可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应制定统一的伤口图像采集标准、优化人工智能设计、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学习人工智能相关知识,使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于伤口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伤口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伤口护理 伤口图像 伤口敷料 伤口愈合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肌少症与肠道微生物群关联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董旭辉 陈德凤 +1 位作者 彭婉琳 李蓓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128,F0003,共4页
通过对肠道微生物群与肌少症的关系、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指出医护人员应关注肌少症患者肠道微生物群情况,对共同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并积极探讨运动、营养及联合干预方案,以延缓肌肉萎缩,改善功能障碍和肠道微生物群落丰富度。
关键词 老年人 肠道微生物群 肌少症 非药物干预 运动 营养 联合干预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程冬生 李桂荣 +1 位作者 彭婉琳 李翠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3期60-63,共4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可能导致严重的视力障碍甚至失明。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管理对于预防其发生发展至关重要,对于患者来说将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并培养自我管理能力是居家血糖管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可能导致严重的视力障碍甚至失明。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管理对于预防其发生发展至关重要,对于患者来说将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并培养自我管理能力是居家血糖管理的关键组成部分。此外,指导患者制订均衡饮食计划、定期运动和管理药物依从性能够显著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本文全面综述了国内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和护理措施,旨在为临床护理人员在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构建个性化护理方案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 血糖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放疗相关性口腔黏膜炎危险因素及预见性护理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郭亭亭 傅桂芬 +4 位作者 李湘 彭婉琳 黄晓艳 程冬生 王淼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8期25-28,99,共5页
放疗导致的口腔黏膜炎是鼻咽癌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口腔功能,且严重时还会延迟治疗进程,从而对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及生存构成威胁。基于放疗相关性口腔黏膜炎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识别和预防有助于降低其... 放疗导致的口腔黏膜炎是鼻咽癌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口腔功能,且严重时还会延迟治疗进程,从而对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及生存构成威胁。基于放疗相关性口腔黏膜炎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识别和预防有助于降低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改善患者口腔状况及保证治疗效果。因此,本文综述放疗相关性口腔黏膜炎的危险因素和预见性护理措施,旨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获益,为口腔黏膜炎的早期预防和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口腔黏膜炎 危险因素 预见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保肛术后低位前切综合征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6
作者 李蓓 陈德凤 +4 位作者 彭婉琳 董旭辉 何梦欣 李佳宝 杨扬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3期222-230,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结直肠癌保肛术后低位前切综合征风险预测模型。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期刊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和The 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 目的系统评价结直肠癌保肛术后低位前切综合征风险预测模型。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期刊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和The 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4月16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提取结直肠癌保肛术后低位前切综合征预测模型相关数据,根据预测模型研究偏倚风险评估工具(predictive model research bias risk assessment tool,PROBAST)对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和适用性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涉及17个结直肠癌保肛术后低位前切综合征预测模型,各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7(0.707~0.858),其中13个为Logistic回归模型,支持向量机、决策树、随机森林、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各1个。5篇文献进行了内部验证,4篇文献进行了外部验证。PROBAST工具评估结果显示,纳入的13篇文献均为高偏倚风险;模型适用性方面,2篇为不清楚,1篇为高适用性,10篇为低适用性。模型重复报告的独立预测因子频率高的前3个因子为术前新辅助治疗、低位肿瘤和吻合口漏。结论结直肠癌保肛术后低位前切综合征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但整体偏倚风险高,建议未来研究对现有模型进行验证和更新,并开发偏倚风险低、临床实用性强的本土化风险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系统评价 预测模型 循证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