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量油酸钠加入对磁流体表面包覆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彭华备 文玉华 +2 位作者 熊隆荣 李宁 易成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3期1193-1196,共4页
通过研究过量油酸钠的加入对磁流体中Fe3O4纳米颗粒表面包覆结构的影响来探讨油酸钠形成牢固双层包覆结构的条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30min,反应pH-5的条件下,过量油酸钠在Fe3O4颗粒表面可以形成双层包覆结构,... 通过研究过量油酸钠的加入对磁流体中Fe3O4纳米颗粒表面包覆结构的影响来探讨油酸钠形成牢固双层包覆结构的条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30min,反应pH-5的条件下,过量油酸钠在Fe3O4颗粒表面可以形成双层包覆结构,但第二层物理吸附层与第一层化学吸附层结合力低,极易脱落;Fe3O4颗粒表面包覆结构不随油酸钠加入量的改变而改变;随着油酸钠加入量的增加,油酸钠在Fe3O4颗粒表面的吸附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规律。最后提出反应介质水的pH值是控制Fe3O4颗粒表面形成油酸钠双层包覆结构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颗粒 油酸钠 双层包覆结构 单层包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Al对M2052阻尼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林波 李宁 +1 位作者 滕劲 彭华备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8-49,53,共3页
采用倒扭摆法,研究了添加Al对M2052阻尼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2%的Al能够提高M2052合金在室温下的阻尼性能,添加3%的Al,阻尼性能下降;添加1%、2%的Al,M2052合金的阻尼性能随温度的升高下降加快,添加3%的Al,M2052合金的... 采用倒扭摆法,研究了添加Al对M2052阻尼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2%的Al能够提高M2052合金在室温下的阻尼性能,添加3%的Al,阻尼性能下降;添加1%、2%的Al,M2052合金的阻尼性能随温度的升高下降加快,添加3%的Al,M2052合金的阻尼性能随温度升高急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052合金 AL 阻尼性能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温度对M2052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林波 李宁 +1 位作者 滕劲 彭华备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0-42,共3页
采用OLYMPUS光学显微镜、XRD以及倒扭摆法,研究了退火态M2052阻尼合金的阻尼性能随工况温度变化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M2052合金在室温下的阻尼性能良好。合金的阻尼性能随应变振幅的增加而快速升高后,随应变振幅的进一步增加而基本保... 采用OLYMPUS光学显微镜、XRD以及倒扭摆法,研究了退火态M2052阻尼合金的阻尼性能随工况温度变化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M2052合金在室温下的阻尼性能良好。合金的阻尼性能随应变振幅的增加而快速升高后,随应变振幅的进一步增加而基本保持不变。当工况温度低于M2052合金马氏体向奥氏体转变温度时,随温度的升高,孪晶密度下降,孪晶界减少,阻尼性能减小;当工况温度高于马氏体向奥氏体转变温度时,马氏体开始向奥氏体转变,导致母相和马氏体界面和马氏体与马氏体界面减少,同时孪晶继续减少,M2052合金阻尼性能加速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052合金 阻尼性能 相变 工况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脉冲时效对Fe14Mn6Si8Cr5Ni合金微观组织及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杨世洲 李宁 +2 位作者 文玉华 彭华备 刘文博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1-404,共4页
研究了电脉冲时效对Fe14Mn6Si8Cr5Ni合金微观组织及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预变形后的合金经电脉冲时效其形状记忆效应提高幅度比不预变形合金电脉冲时效幅度大。10%拉伸预变形合金经电脉冲时效1s,其形状回复率便提高到(70.3&... 研究了电脉冲时效对Fe14Mn6Si8Cr5Ni合金微观组织及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预变形后的合金经电脉冲时效其形状记忆效应提高幅度比不预变形合金电脉冲时效幅度大。10%拉伸预变形合金经电脉冲时效1s,其形状回复率便提高到(70.3±1.0)%;时效300s,其形状回复率提高到(87.5±1.0)%,比固溶态合金提高了82.3%,而不预变形直接电脉冲时效合金只比固溶态合金提高了22.3%。经金相和TEM分析,预变形后电脉冲时效的合金中已无热诱发ε马氏体出现,这使得基体奥氏体增多;同时电脉冲能促使预变形时引入的空位和位错迅速崩塌形成层错。正是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预变形后电脉冲时效能迅速地提高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脉冲时效 FE-MN-SI-CR-NI合金 形状回复率 相变点 预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变时效对FeMnSiCrNi合金形状回复率和相变温度的影响
5
作者 杨世洲 李宁 +2 位作者 文玉华 彭华备 刘文博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6-70,共5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Fe-14Mn-6Si-8Cr-5Ni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对固溶态合金采用了形变时效的方法处理,并利用光学显微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分析的测试手段分析了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对合金形状回复率和相变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了进一步提高Fe-14Mn-6Si-8Cr-5Ni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对固溶态合金采用了形变时效的方法处理,并利用光学显微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分析的测试手段分析了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对合金形状回复率和相变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态合金经10%拉伸和600℃时效10 min时,形状回复率提高幅度最大,由固溶态的48%提高到84.7%,并且合金γ→ε马氏体转变的起始温度Ms由固溶态的34℃降低到13.2℃.合金的形状回复率得到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合金中热诱发ε马氏体已经消失,组织为奥氏体和大量定向α'马氏体,这样的组织特征有利于应力诱发γ→ε马氏体相变以及它们的逆相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N-SI-CR-NI合金 形变时效 形状回复率 相变温度 时效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始组织对FeMnSiCrNi记忆合金热机械循环训练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孙盼盼 叶邦斌 +1 位作者 彭华备 文玉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5-28,共4页
研究了FeMnSiCrNi形状记忆合金母相原始微观组织对热机械循环训练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始微观组织显著影响热机械循环训练对FeMnSiCrNi形状记忆合金的作用效果。对具有不利于形状记忆效应的原始微观组织的合金,热机械循环训练的作用... 研究了FeMnSiCrNi形状记忆合金母相原始微观组织对热机械循环训练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始微观组织显著影响热机械循环训练对FeMnSiCrNi形状记忆合金的作用效果。对具有不利于形状记忆效应的原始微观组织的合金,热机械循环训练的作用效果更加显著。原因在于初始形状记忆效应优良的合金,退火以后大部分应力诱发ε马氏体逆转变为奥氏体,而不是分解成堆垛层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热机械循环训练 原始微观组织 马氏体相转变 形状记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对FeMnSiCrNiTiC合金耐磨性和耐蚀性的影响
7
作者 卜登学 王朝平 +2 位作者 彭华备 文玉华 李宁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14,共5页
研究了直接时效和形变时效对Fe14.51Mn6.02Si9.10Cr5.06Ni1.49Ti0.16C合金第二相析出行为、耐磨性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合金在固溶态的耐磨性能高于1Cr18Ni9Ti不锈钢的;直接时效和形变时效能提高合金的耐磨性,后者的效果更好,特... 研究了直接时效和形变时效对Fe14.51Mn6.02Si9.10Cr5.06Ni1.49Ti0.16C合金第二相析出行为、耐磨性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合金在固溶态的耐磨性能高于1Cr18Ni9Ti不锈钢的;直接时效和形变时效能提高合金的耐磨性,后者的效果更好,特别是在大载荷下;与直接时效相比,形变时效后在基体中除析出σ相外还析出了大量的Cr23C6相,因而形变时效降低了合金在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但对在NaOH溶液中的耐蚀性影响不大;直接时效对该合金耐蚀性的降低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nSiCrNiTiC合金 耐磨性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机械处理中退火时间对Fe-Mn-Si基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8
作者 左阳 孙礼鑫 +3 位作者 宋帆 彭华备 陈聪 文玉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7-93,共7页
热机械处理能显著改善Fe-Mn-Si基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本工作中,对铸态Fe-Mn-Si基合金进行热锻、20%冷轧变形及固溶处理,随后在1073 K对部分经10%室温拉伸变形的试样进行不同时间退火处理。借助背散射电子显微分析(EBSD)、RGM-4300型万... 热机械处理能显著改善Fe-Mn-Si基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本工作中,对铸态Fe-Mn-Si基合金进行热锻、20%冷轧变形及固溶处理,随后在1073 K对部分经10%室温拉伸变形的试样进行不同时间退火处理。借助背散射电子显微分析(EBSD)、RGM-4300型万能试验机、示差四端电阻法及弯曲法研究热机械处理中退火时间对Fe-Mn-Si基合金微观组织和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固溶态Fe-Mn-Si基合金的可恢复应变为4.1%;当经过退火时间为10 min的热机械处理后,合金的可恢复应变显著提高至5.3%;当进一步延长热机械处理的退火时间,合金的可恢复应变随之下降;当热机械处理的退火时间为180 min时,合金的可恢复应变下降至4.9%。随着热机械处理的退火时间延长,退火孪晶分数增加,堆垛层错密度下降,从而导致Fe-Mn-Si基合金促进应力诱发ε马氏体相变和抑制塑性滑移的能力变弱。这是Fe-Mn-Si基合金的可恢复应变随着热机械处理的退火时间延长而降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热机械处理 退火孪晶 堆垛层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