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骨骨折术前血栓弹力图的价值 被引量:16
1
作者 廖荣宗 区锦燕 +4 位作者 吴征杰 罗富荣 周曙 陈耀雄 彭健泓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3期129-131,共3页
目的:采用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 ,TEG)评价股骨闭合骨折术前的凝血状况,并探讨TEG在评价股骨骨折术前高凝状态的意义。方法:Ⅰ组为对照组,11例健康献血员,清晨空腹静脉采血。Ⅱ组为实验组,2 6例,为未经抗凝治疗的股骨闭合性骨... 目的:采用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 ,TEG)评价股骨闭合骨折术前的凝血状况,并探讨TEG在评价股骨骨折术前高凝状态的意义。方法:Ⅰ组为对照组,11例健康献血员,清晨空腹静脉采血。Ⅱ组为实验组,2 6例,为未经抗凝治疗的股骨闭合性骨折患者,分别于骨折第2天(Ⅱ2d)和第8天(Ⅱ8d)清晨空腹静脉采血。实验采用双盲法,专人检测。两组静脉血样均进行TEG检测。结果:Ⅰ组TEG的各参数结果正常。Ⅱ组中Ⅱ2d和Ⅱ8d的TEG :α角、血栓最大幅度MA值、血栓硬度G值均增大,与Ⅰ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Ⅱ组中Ⅱ8d与Ⅱ2d比较,血栓最大幅度MA值和血栓硬度G值增大,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股骨骨折第2天和第8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凝状态,而且有逐步加重趋势;TEG是创伤骨折及术前预测和判断血液高凝状态的有力指标,如TEG揭示高凝状态存在,应采取有力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并尽早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股骨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 价值 股骨闭合骨折 血液高凝状态 静脉采血 TEG 健康献血员 统计学差异 凝血状况 骨折患者 抗凝治疗 静脉血样 不同程度 术前预测 创伤骨折 对照组 实验组 闭合性 双盲法 显著性 空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比重与重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 被引量:20
2
作者 刘莱莉 龚琴 +1 位作者 彭健泓 余建华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9年第9期665-669,共5页
目的探究轻比重与重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麻醉科收治的112例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ml0.25%轻比重布比... 目的探究轻比重与重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麻醉科收治的112例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ml0.25%轻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和对照组(3ml0.50%重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各组56例。比较2组患者麻醉效果,麻醉前及麻醉后5、10、15、30及60min(T1~T5)各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与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下肢运动阻滞程度(采用改良Bromage法评价)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麻醉维持时间显著升高[(123.3±10.5)和(110.2±10.3)s,P=0.031],感觉阻滞起效时间[(35.6±7.4)和(45.7±7.9)s,P=0.008]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235.7±34.7)和(270.7±39.7)s,P=0.041]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T0~T3各时间点,2组患者HR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但T4~T5时间点观察组H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T0~T5各时间点,2组患者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4时间点观察组患者Sp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R、MAP、SpO2在T0~T5不同时间点水平略有不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对照组患者T1~T5的HR及T2~T5的MAP发生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观察组(P=0.013)及对照组(P=0.015)Bromage2级比例均显著升高,3级比例(P=0.038;P=0.021)显著下降。同时术后观察组1级(P=0.021)、2级(P=0.039)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比重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9%(5/56)和37.5%(21/56);P=0.000]。结论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轻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显著,可降低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减少并发症发生,可靠性及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比卡因 轻比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腰硬联合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全麻苏醒后躁动的镇静作用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广坤 彭健泓 李振威 《北方药学》 2016年第6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合并感染性休克的急腹症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全麻苏醒后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于我院治疗的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拔管前后的RSS评分、RS评分及O... 目的:探讨合并感染性休克的急腹症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全麻苏醒后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于我院治疗的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拔管前后的RSS评分、RS评分及OAA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苏醒与拔管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RSS评分各时刻相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RS及OAAS评分各时刻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在延长苏醒与拔管时间的前提下降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镇静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 全麻苏醒后躁动 镇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联合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小儿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杨轩 黎鸣 +1 位作者 廖荣宗 彭健泓 《罕少疾病杂志》 2019年第6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联合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小儿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2月期间行闭合尺、桡骨骨折拟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儿40例,采用随机抽样法,将纳入标准的40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联合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小儿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2月期间行闭合尺、桡骨骨折拟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儿40例,采用随机抽样法,将纳入标准的40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观察组使用超声引导联合神经电生理监测阻滞,对照组使用单纯超声引导阻滞,比较2组麻醉总体效果。结果观察组臂丛神经阻滞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操作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观察组全麻药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苏醒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对照组苏醒期出现烦躁不安者4例(20.00%)高于观察组的0例(0.00%)(P<0.05)。结论超声引导联合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小儿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电生理监测 臂丛神经阻滞 混合肌肉动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