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近十年中国高校语文教育改革简述
被引量:13
- 1
-
-
作者
彭书雄
赵丽玲
-
机构
湖北经济学院艺术与传播系副教授
湖北工业大学语言文化传播系副教授
-
出处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7年第3期33-34,共2页
-
文摘
中国高校的语文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充满着发展的机遇。近10年间,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研究高校语文教育改革的热潮,成果层出不穷,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就地区来讲,已经形成了有着鲜明特色的上海、北京、南京、武汉四大研究中心。就成果类型来讲,当前的语文教改模式主要有“主题词+文选”、“专题+文选”、“作家+文选”、“文史+文选”四种,各呈异彩,互补互励,成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战线上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
-
关键词
大学语文
教学改革
流派综论
人文教育
-
分类号
H19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文学经典教育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1
- 2
-
-
作者
彭书雄
-
机构
湖北经济学院语言与文化传播研究所
湖北经济学院新闻传播学系
-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5-240,共6页
-
基金
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规划研究项目《人文教育与大学生专业成才关系研究》(06AIL0100018)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文学经典研读与高素质经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06B108)的研究成果
-
文摘
文学经典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实现大学生人文素质发展的重要途径。文学经典之所以能担当此任,主要是由文学经典本身的普适性、内涵丰富性、无限可读性、原创性、开放性、跨越性、权威性等价值特征所决定的。文学经典的当前危机并非其本身价值的危机,而是整个人文语境的危机与"人的精神危机"。文学经典教育对于当代高素质人才培养有重要的价值。它可以对高素质人才进行"中国心"教育、创造力教育、意志力教育、情感力教育、审美力教育,而这些共同构成了人才的软实力。学生因为受了文学经典教育,才更加充满人文灵性和创造力,人生才更加丰富多彩。文学经典教育要摆脱当前的困境、重现文学经典的价值魅力,应寄希望于整体人文环境的改善和经典研读方法与传播方式的改变。
-
关键词
人文教育
文学经典教育
时代价值
-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文学经典问题研究在中国
被引量:8
- 3
-
-
作者
彭书雄
-
机构
湖北经济学院语言与文化传播研究所
-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2-236,共5页
-
基金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经典研读与高素质经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06B108)
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规划课题<人文教育与大学生专业成才关系研究>(06AIL0100018)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文学经典问题是当今学术界讨论比较多的一个话题。近十几年来,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就有关文学经典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文学经典的概念和特征、文学经典的形成与建构、文学经典的解构与边缘化、文学经典的教育与传播等四大方面,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对文学经典的评价问题、鉴赏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
关键词
经典
文学经典
研究综述
-
分类号
I02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文学承担
被引量:4
- 4
-
-
作者
彭书雄
-
机构
湖北经济学院新闻传播学系
-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30-234,共5页
-
文摘
和谐社会是我党在新时期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理想社会形态。"和谐社会"的内涵既包括社会与自然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之间的协调,又包括社会本身各个环节、各种因素、各种组织、各个阶层以及各种机制之间的协调。社会和谐的核心是人自身的和谐,人的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中心环节。文学是关乎人的情感与审美的学问。它为人们构建一个有意义的世界,安顿一个精神的家园。文学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承担着维护"三个家园"的重任,即建设人的心灵、呵护人的精神家园;培育国民的环保意识、守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家园;塑造国民的民族精神,维系中华民族文化家园。
-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文学担当
精神家园
民族精神
-
分类号
I02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三国精神的当代经济解读
- 5
-
-
作者
彭书雄
-
机构
湖北经济学院艺术与传播学院
-
出处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3期26-27,共2页
-
-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小说
中国
经济
当代意义
企业管理
社会责任
-
分类号
F270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I207.41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水德为本”的现代企业文化
- 6
-
-
作者
彭书雄
-
机构
湖北经济学院
-
出处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52期49-49,共1页
-
文摘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道德经》第八章的读解, 揭示了“水德为本”的现代企业文化思想。
-
关键词
企业文化
中国
企业管理
道家思想
《道德经》
-
分类号
F270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B223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经济”的人文思想及当代意义
- 7
-
-
作者
彭书雄
-
机构
湖北经济学院
-
出处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92-92,57,共2页
-
文摘
“经济”是当代社会生活中出现较多的一个词语。然而,人们对其本质含义的理解比较模糊,本文从文字学角度,从汉字构形入手,对“经济”一词的本质含义作出探讨,并揭示了“经济”一词所蕴含的人文经济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
关键词
经济
人文思想
和谐社会
构建
-
分类号
F069.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管子》的法制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 8
-
-
作者
彭书雄
-
机构
湖北经济学院
-
出处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3-94,共2页
-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管子思想与中国当代社会>成果之一
项目号2004d344
-
文摘
管子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政治家、思想家、经济学家。《管子》的治国、富国思想,在历史上影响巨大。除其经济思想外,《管子》的法治思想既系统而又有特色。尤其是其中很多法治创新思想对当代中国“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具有重大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角度出发,就《管子》的系统法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作一探索。
-
关键词
管子
法治思想
当代价值
-
分类号
K234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