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园艺作物乙烯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彭丽桃 蒋跃明 +1 位作者 姜微波 苏小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32-136,共5页
乙烯促进采后果实成熟和园艺作物的衰老,控制乙烯的合成与作用成为采后园艺学界的主要研究内容。本文从控制乙烯的生物合成,消除环境中的乙烯,抑制乙烯的作用等方面综合论述了园艺作物贮藏保鲜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乙烯 控制 保鲜 园艺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矾替代物对甘薯粉丝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0
2
作者 杨书珍 于康宁 +3 位作者 黄启星 彭丽桃 潘思轶 汪宏月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4-58,共5页
多数粉丝在加工时均加入了含铝物质—明矾,但铝摄入过量对人体有害。试验从多种添加剂中筛选出三种明矾替代物—玉米淀粉、复合磷酸盐和黄原胶,并通过测定粉丝的断条率、糊汤情况及膨润度分析了替代物对粉丝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 多数粉丝在加工时均加入了含铝物质—明矾,但铝摄入过量对人体有害。试验从多种添加剂中筛选出三种明矾替代物—玉米淀粉、复合磷酸盐和黄原胶,并通过测定粉丝的断条率、糊汤情况及膨润度分析了替代物对粉丝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3%明矾可显著改善粉丝断条率和糊汤情况;玉米淀粉对粉丝质量有一定改善作用,添加4.0%甘薯粉丝质量达到最佳;添加0.40%-0.50%的复合磷酸盐或0.3%的黄原胶均能显著改善甘薯粉丝的品质。正交试验表明,添加4%的玉米淀粉、0.5%的复合磷酸盐和0.3%的黄原胶对粉丝质量有很显著的改善作用,其质量接近于添加了0.3%明矾的粉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粉丝 明矾 玉米淀粉 复合磷酸盐 黄原胶 蒸煮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树皮素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杨书珍 张友胜 +2 位作者 彭丽桃 宁正祥 张健源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2-84,共3页
以植物油为研究材料 ,研究了二氢杨梅树皮素 (DMY)的抗油脂氧化的能力 ;pH、溶剂、铁离子对其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DMY具有良好的抗油脂氧化的能力 ,抗氧化效果优于儿茶素、大豆异黄酮、葛根异黄酮 ,与TBHQ的抗氧化效果相近 ;在 0... 以植物油为研究材料 ,研究了二氢杨梅树皮素 (DMY)的抗油脂氧化的能力 ;pH、溶剂、铁离子对其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DMY具有良好的抗油脂氧化的能力 ,抗氧化效果优于儿茶素、大豆异黄酮、葛根异黄酮 ,与TBHQ的抗氧化效果相近 ;在 0~ 0 .1%的浓度范围内 ,其抗氧化效果随浓度增加而增强。DMY抗氧化作用的最适pH范围为 4~ 5 ;乙醇溶的DMY抗氧化作用优于水溶的DMY的抗氧化作用。铁离子对DMY抗氧化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可以通过提高DMY浓度得到改善 ;因此 ,DMY作为天然抗氧化剂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二氢杨梅树皮素 抗氧化活性 PH 铁离子 天然抗氧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菜纯种发酵优良乳酸菌的筛选及菌株特性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张冬梅 于康宁 +2 位作者 涂强 艾方 彭丽桃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X期22-26,共5页
从不同时期的新鲜泡菜汁中分离得到18株乳酸菌,筛选出2株发酵萝卜产酸能力强、风味好、亚硝酸盐含量低的菌株,经鉴定分别为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和戊糖乳杆菌。对这2株菌生长特性的测试结果表明:2株菌的生长温度范围较宽,最适生长温度均... 从不同时期的新鲜泡菜汁中分离得到18株乳酸菌,筛选出2株发酵萝卜产酸能力强、风味好、亚硝酸盐含量低的菌株,经鉴定分别为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和戊糖乳杆菌。对这2株菌生长特性的测试结果表明:2株菌的生长温度范围较宽,最适生长温度均为37℃,最适生长pH值均为6~8,肠膜明串珠菌对酸度和盐度的耐受性比戊糖乳杆菌差,肠膜明串珠菌在pH值【4和盐浓度】8%时生长停滞,戊糖乳杆菌能够耐受pH值【3和盐浓度】8%的生长条件。肠膜明串珠菌和戊糖乳杆菌在MRS培养基中对初始亚硝酸盐的降解率分别为84.96%和93.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菜 肠膜明串珠菌 戊糖乳杆菌 筛选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胶提取物处理对柑橘诱导抗病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杨书珍 彭丽桃 +2 位作者 潘思轶 姚晓琳 徐晓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75-279,共5页
以柑橘为材料,对蜂胶提取物诱导柑橘抗青霉病的表达时间以及蜂胶提取物处理对柑橘果实抗病性相关物质及酶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蜂胶提取物处理后48h人工接种意大利青霉,柑橘所表现出的抗病性最强。蜂胶提取物处理增加了柑橘果皮中... 以柑橘为材料,对蜂胶提取物诱导柑橘抗青霉病的表达时间以及蜂胶提取物处理对柑橘果实抗病性相关物质及酶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蜂胶提取物处理后48h人工接种意大利青霉,柑橘所表现出的抗病性最强。蜂胶提取物处理增加了柑橘果皮中酚类物质的含量,提高了柑橘果皮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几丁质酶(CHT)与诱导抗病性密切相关的酶的活性。这表明蜂胶提取物可增强柑橘果实的防御系统,降低果实贮藏期间的发病率,对柑橘表现出良好的保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胶提取物 柑橘 抗病性 青霉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胶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意大利青霉菌的抑制作用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杨书珍 彭丽桃 +2 位作者 潘思轶 姚晓琳 高远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7-90,共4页
本实验以青霉属的意大利青霉菌(Penicillium italicum)为研究材料,研究蜂胶不同溶剂提取物对意大利青霉菌的抑制作用及其对温度和pH值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活性最高,氯仿提取物次之,石油醚提取物和水提... 本实验以青霉属的意大利青霉菌(Penicillium italicum)为研究材料,研究蜂胶不同溶剂提取物对意大利青霉菌的抑制作用及其对温度和pH值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活性最高,氯仿提取物次之,石油醚提取物和水提取物活性最弱。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与提取物中的黄酮含量和总酚呈显著正相关。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意大利青霉的孢子萌发具有同样的抑制作用。蜂胶乙酸乙酯提取物溶液分别经过25、35、50、70、100℃的温度处理后其抑菌活性没有明显差异;在pH3.6~7.6的范围内,随着pH值的升高,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于pH5.2时抑制率最高,pH4.4时次之。这表明该蜂胶提取物能够有效的抑制意大利青霉的生长,在采后柑橘的防腐保鲜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胶提取物 意大利青霉 抑菌活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格瓦斯饮料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涂强 余康宁 +1 位作者 张冬梅 彭丽桃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3-96,共4页
以甘薯浆为原料,把从甘薯泡菜中分离得到的乳酸菌和啤酒酵母一起联合发酵,制得既有营养又有保健功能的格瓦斯饮料。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
关键词 甘薯 甘薯泡菜 格瓦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柑桔汁中产香酵母的筛选及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艾方 胡慧磊 彭丽桃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7-70,共4页
从柑桔自然发酵汁中分离筛选出2株产香较好的酵母菌89#和95#,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对2株菌进行了鉴定,分别为异常汉逊酵母和克劳森酒香酵母。对这2株菌的生长特性的测试结果表明:2株菌的生长温度范围较宽,在25℃~35℃都生长... 从柑桔自然发酵汁中分离筛选出2株产香较好的酵母菌89#和95#,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对2株菌进行了鉴定,分别为异常汉逊酵母和克劳森酒香酵母。对这2株菌的生长特性的测试结果表明:2株菌的生长温度范围较宽,在25℃~35℃都生长良好;最适生长pH值均为5.5;耐酒精性能都较差,但都能耐受较高的盐和糖浓度,适合用作浓缩果汁酿造或是低醇果酒的增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香酵母 筛选 鉴定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橙汁主要营养成分及温度处理对脂环酸芽胞杆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唐翠娥 彭丽桃 +2 位作者 李颉 孙双勋 杨书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99-303,共5页
本文研究了橙汁主要营养成分和加工中温度处理等因素对两种引起已灭菌果汁腐败的主要病原微生物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Alicyclobacillus acidoterrestris)和酸热脂环酸芽孢杆菌(Alicyclobacillus acidocaldarius)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柠... 本文研究了橙汁主要营养成分和加工中温度处理等因素对两种引起已灭菌果汁腐败的主要病原微生物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Alicyclobacillus acidoterrestris)和酸热脂环酸芽孢杆菌(Alicyclobacillus acidocaldarius)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酸、蔗糖、矿质元素(钙、镁和钾元素)等橙汁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可以促进两种脂环酸芽孢杆菌的生长。酸热脂环酸芽孢杆菌和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在蔗糖浓度分别高于25%和20%时,生长受到抑制。当环境中钾浓度高于1000mg/L时,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生长的生长受到抑制。在不同橙汁含量的饮料中,橙汁原汁最适合两种脂环酸芽孢杆菌的生长,而浓缩果汁中两种菌的生长量最少。温度处理实验表明,两种脂环酸芽孢杆菌分别经(-20、4、30、50、70、90℃)处理30min后,仍能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当菌体经121℃处理30min时,生长几乎完全受到抑制。因此,橙汁饮料及橙汁原汁更容易感染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和酸热脂环酸芽孢杆菌;通过巴氏杀菌很难彻底杀灭橙汁中的脂环酸芽孢杆菌,有必要寻求新型非热杀菌方法来控制橙汁中脂环酸芽孢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汁 营养成分 温度处理 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 酸热脂环酸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胶抗真菌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书珍 彭丽桃 +1 位作者 姚晓琳 潘思轶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49-352,共4页
蜂胶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提高免疫力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其中抗菌活性最显著,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从蜂胶对医学病原真菌、食品病原真菌、植物病原真菌的作用效果,影响蜂胶作用效果的因素,主要的抗菌成分及抗菌作用机... 蜂胶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提高免疫力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其中抗菌活性最显著,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从蜂胶对医学病原真菌、食品病原真菌、植物病原真菌的作用效果,影响蜂胶作用效果的因素,主要的抗菌成分及抗菌作用机理等方面综述了蜂胶抗真菌研究进展,同时展望了进一步研究方向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胶 抗真菌活性 活性成分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讨——以食品贮运保鲜课程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书珍 彭丽桃 +3 位作者 李洁 刘莹 鲁群 胡婉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6期245-246,共2页
本文针对目前高校专业选修课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缺乏的问题,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选修课食品贮运保鲜的课程教学改革为例,探讨了现场教学、社会调查、CDIO教学、专题报告等实践教学方法在专业选修课中的应用,以期为高校专业选修课... 本文针对目前高校专业选修课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缺乏的问题,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选修课食品贮运保鲜的课程教学改革为例,探讨了现场教学、社会调查、CDIO教学、专题报告等实践教学方法在专业选修课中的应用,以期为高校专业选修课的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选修课 食品贮运保鲜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橙子果皮诱导抗病组分对意大利青霉的抑菌活性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7
12
作者 彭洋 杨书珍 +2 位作者 张美红 程运江 彭丽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共6页
对前期研究发现的毛霉诱导脐橙果皮产生的抗病性红色物质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并分析其对柑橘意大利青霉的抑菌活性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50~200μg/m L质量浓度下,红色物质组分对意大利青霉孢子萌发、芽管伸长、菌落生长和菌丝生物量... 对前期研究发现的毛霉诱导脐橙果皮产生的抗病性红色物质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并分析其对柑橘意大利青霉的抑菌活性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50~200μg/m L质量浓度下,红色物质组分对意大利青霉孢子萌发、芽管伸长、菌落生长和菌丝生物量增加表现出很强的剂量依赖型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红色物质处理改变了菌丝细胞壁几丁质结构与分布,降低了几丁质含量;破坏了细胞膜通透性,降低了细胞膜总脂质含量和麦角固醇含量,影响了细胞膜的正常功能。说明红色物质作为替代化学杀菌剂的新型柑橘采后安全保鲜剂具有良好的研究和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性组分 抑菌活性 抑菌机理 细胞膜 细胞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maH和PMA在指状青霉中的表达及其作为潜在杀菌作用靶点的可能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范明 彭丽桃 +3 位作者 闫等 范刚 杨书珍 李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6-133,共8页
目的:研发安全、高效、具有新型作用靶点的杀菌剂,在对指状青霉(Penicillium digitatum)VmaH和PMA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两个基因作为潜在杀菌作用靶点的可能性。方法:以指状青霉为实验材料,使用Pfam、MEGA ... 目的:研发安全、高效、具有新型作用靶点的杀菌剂,在对指状青霉(Penicillium digitatum)VmaH和PMA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两个基因作为潜在杀菌作用靶点的可能性。方法:以指状青霉为实验材料,使用Pfam、MEGA 5.0等在线软件对VmaH和PMA的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进一步利用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分析VmaH和PMA在指状青霉中的表达规律。结果:结构域预测发现,VmaH具有2个非常保守的结构域,分别为N端结构域和C端结构域;PMA具有3个非常保守的结构域,分别为N端结构域、E1-E2 ATPase结构域和水解酶结构域。同源比对结果发现真菌物种中VmaH和PMA的氨基酸相似度分别为79%、80%,表明不同真菌间VmaH和PMA高度保守。进化树分析显示指状青霉VmaH和PMA与青霉属和曲霉属的VmaH和PMA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相较于PMA,VmaH在指状青霉的整个生长过程中一直保持较高的表达水平,而PMA的基因表达水平在指状青霉生长后期显著下调。葡萄糖饥饿显著降低了VmaH和PMA的基因表达水平,葡萄糖回补可以恢复两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尤其是VmaH的表达量会显著上调。极酸极碱条件下VmaH和PMA的表达量均显著下调,弱酸和弱碱性环境使PMA基因的表达量增加。氧化、还原剂处理均能显著降低VmaH和PMA的表达水平,且PMA的下调尤为显著。PMA在不同杀菌剂处理条件下表达量均显著下降;而VmaH对不同杀菌剂处理的响应有所差异。结论:通过VmaH和PMA的生物信息学和表达规律分析,可以将VmaH和PMA所编码的蛋白作为指状青霉潜在杀菌作用靶点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状青霉 VmaH PMA 基因表达 作用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踝节菌属丝状真菌Talaromyces atroroseus次生产物红色素的稳定性与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哲 杨书珍 +2 位作者 张美红 刘寒寒 彭丽桃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1-56,65,共7页
使用踝节菌(Talaromyces atroroseus)在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进行静置培养发酵生产红色素,确定红色素光谱吸收特性,分析其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红色素在510 nm有最大光吸收,色价为363.2 U/g。该... 使用踝节菌(Talaromyces atroroseus)在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进行静置培养发酵生产红色素,确定红色素光谱吸收特性,分析其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红色素在510 nm有最大光吸收,色价为363.2 U/g。该色素在50℃以下稳定,70℃时快速褪色;酸碱稳定性良好、耐可见光但对紫外光敏感,紫外光照射2.5 h后保留率仅58.4%;Fe3+、Cu2+、Al3+对红色素具有一定的褪色效应,Fe2+、Pb2+则具有增色效应,而其他金属离子对红色素无明显影响;红色素对氧化剂H2O2稳定,还原剂Na2SO3对色素表现增色效应。常用浓度的食品添加物(NaCl、葡萄糖、柠檬酸、苹果酸、苯甲酸)不影响红色素稳定性;2 mg/mL红色素DPPH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达71.32%和81.59%,是同浓度BHT的70.76%和82.73%,总还原力是同浓度BHT的70.76%。上述结果表明,Talaromyces atroroseus所产红色素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作为天然色素有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红色素 抗氧化活性 色价 踝节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铵对柑橘酸腐病菌的抑制效果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寒寒 杨书珍 +2 位作者 李哲 张美红 彭丽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4-210,共7页
由酸腐病菌引起的酸腐病是柑橘重要的采后病害,目前缺少有效控制酸腐病的杀菌剂。本研究分析了碳酸铵作为通常认为安全的药剂对酸腐病菌的抑菌活性和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碳酸铵可以抑制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抑制菌丝生长,并且抑制... 由酸腐病菌引起的酸腐病是柑橘重要的采后病害,目前缺少有效控制酸腐病的杀菌剂。本研究分析了碳酸铵作为通常认为安全的药剂对酸腐病菌的抑菌活性和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碳酸铵可以抑制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抑制菌丝生长,并且抑制效应与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在0.8 g/L条件下完全抑制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进一步分析表明,碳酸铵抑制孢子活性,高效抑制菌丝呼吸,并改变膜通透性,增加离子渗出率,加剧核酸和蛋白的丢失,进而导致菌丝细胞功能丧失。活体实验结果表明,夏橙接种孢子浓度为1×10^6个/mL的20μL酸腐病菌孢子悬浮液,经20 g/L碳酸铵处理可显著降低其病斑直径,减轻果实发病。结论:碳酸铵可作为杀菌剂的替代方法控制柑橘果实的酸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铵 酸腐病菌 抑制 作用机制 柑橘果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临床药物中筛选抑制梨果实采后青霉病的活性物质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时馨 彭丽桃 +2 位作者 范明 杨书珍 闫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0-185,共6页
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是引起水果采后腐烂变质的重要致病菌,有效控制扩展青霉的生长对减少水果采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老药新用"为抗菌药物的开发提供了快速有效的途径。本研究采用孢子萌发法,以扩展青霉为靶标菌株... 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是引起水果采后腐烂变质的重要致病菌,有效控制扩展青霉的生长对减少水果采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老药新用"为抗菌药物的开发提供了快速有效的途径。本研究采用孢子萌发法,以扩展青霉为靶标菌株,研究了26种以干扰生物体细胞膜功能和能量代谢为主要作用方式的临床药物对扩展青霉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硝酸咪康唑、克霉唑、联苯苄唑、酮康唑、5-氟胞嘧啶、纳他霉素、依布硒对扩展青霉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其半最大效应浓度(median effective concentration,EC50)均低于2μg/mL;其中,成本低廉的联苯苄唑EC50为0.04μg/mL。进一步研究发现,联苯苄唑能够显著抑制扩展青霉菌丝体的生长,且分别在温度25、50、75℃,含K+、Mg2+、Na+、Ca2+和中性、弱碱性条件下联苯苄唑的抑菌稳定性没有显著影响,但紫外照射会降低联苯苄唑对扩展青霉的抑制效果。体外接种实验结果表明,联苯苄唑处理可以显著减小‘皇冠梨’果实采后病斑直径(P<0.05),有效控制‘皇冠梨’果实采后青霉病的发生。因此,从临床药物中筛选适合水果采后防腐保鲜的抗菌剂具有可行性,联苯苄唑在皇冠梨采后病害控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青霉 抗菌剂 筛选 “老药新用” 联苯苄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采后病原菌意大利青霉PacC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冯越 张美红 +2 位作者 李笑影 李倩如 彭丽桃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5-152,共8页
为初步分析柑橘采后病原菌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pH信号传导途径中转录因子PacC的功能特性,克隆了PacC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PacC基因全长1921 bp,有1个内含子,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数量为636个,... 为初步分析柑橘采后病原菌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pH信号传导途径中转录因子PacC的功能特性,克隆了PacC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PacC基因全长1921 bp,有1个内含子,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数量为636个,共包含3个转录因子典型的锌指蛋白结构域。进化树分析显示,PacC与指状青霉(Penicillium digitatum)和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亲缘关系较近。离体培养条件下PacC在意大利青霉生长中稳定表达;培养基pH影响意大利青霉生长与PacC表达,酸性条件下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碱性条件下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碳源条件影响该基因表达,葡萄糖饥饿和回补均显著提高PacC表达(P<0.05);低浓度蔗糖引起培养液pH碱化,显著刺激PacC表达(P<0.05),高浓度蔗糖引起培养液pH酸化,PacC表达逐渐下调(P<0.05)。活体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柑橘果实接种意大利青霉会导致果皮pH下降;接种初始pH影响意大利青霉的致病力,PacC在侵染柑橘果实期间表达较为稳定。这些结果表明,环境pH和碳源供应均能影响意大利青霉PacC表达,影响意大利青霉的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意大利青霉 PACC PH 信号通路 生物信息学分析 致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状青霉V-ATP酶H亚基蛋白的功能
18
作者 闫等 彭丽桃 +1 位作者 李杰 杨书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9-194,共6页
目的:通过基因干扰和过表达技术,研究V-ATP酶H亚基(V-ATPase membrane subunit H,VMAH)蛋白在柑橘绿霉病菌指状青霉生长中的生理功能,及其作为抗柑橘绿霉病药物作用靶点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菌丝生长法和孢子萌发法,研究沉默和过表达VMA... 目的:通过基因干扰和过表达技术,研究V-ATP酶H亚基(V-ATPase membrane subunit H,VMAH)蛋白在柑橘绿霉病菌指状青霉生长中的生理功能,及其作为抗柑橘绿霉病药物作用靶点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菌丝生长法和孢子萌发法,研究沉默和过表达VMAH基因对正常和胁迫条件下指状青霉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在正常生长条件下,沉默VMAH基因显著抑制了指状青霉菌丝体的生长;而过表达VMAH基因对菌体生长表现出显著促进作用。在不同pH值环境下,沉默VMAH基因显著抑制了指状青霉菌丝的生长,尤其在偏酸性(pH值低于2)和偏碱性(pH值高于8)条件下尤为显著;而过表达VMAH基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菌体菌丝的生长,pH值为6时,其促进作用最显著。与野生株相比,沉默VMAH基因对胞外Ca^(2+)、Cu^(2+)、Fe^(2+)等金属离子胁迫处理较为敏感。VMAH基因沉默菌株对质子泵抑制剂类杀菌剂的敏感性显著增加,尤其V-ATP酶专一性抑制剂巴佛洛霉素A_(1)最为明显;而VMAH基因过表达菌株对质子泵抑制剂类杀菌剂的敏感性显著降低。结论:VMAH在指状青霉生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研发低耐药性柑橘采后杀菌剂的潜在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绿霉病菌 V-ATP酶H亚基 基因沉默 过表达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基转移酶在果实品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9
作者 黄露露 彭丽桃 +1 位作者 叶俊丽 杨书珍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97-200,共4页
文章就果实中糖基转移酶的种类及其在果实色泽、风味和质地等品质形成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糖基转移酶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糖基转移酶 果实 色泽 风味 质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