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纤激光共孔径光谱合成实现5kW高效优质输出 被引量:18
1
作者 马毅 颜宏 +15 位作者 田飞 孙殷宏 赵磊 王树峰 谢庚承 李腾龙 王小军 梁小宝 王岩山 冉欢欢 彭万敬 柯伟伟 冯昱骏 唐淳 张凯 高清松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共3页
采用多层介质膜衍射光栅实现多路高功率光纤激光共孔径光谱合成有望成为光纤激光同时实现高功率、高效率和高光束质量的最具发展潜力的技术途径。搭建了一套基于双光栅色散补偿设计的5kW共孔径光谱合成系统。采用国产多层介质膜衍射光... 采用多层介质膜衍射光栅实现多路高功率光纤激光共孔径光谱合成有望成为光纤激光同时实现高功率、高效率和高光束质量的最具发展潜力的技术途径。搭建了一套基于双光栅色散补偿设计的5kW共孔径光谱合成系统。采用国产多层介质膜衍射光栅实现了5路kW级窄谱子束激光的高效优质共孔径光谱合成,最大输出功率达5.07kW,光束质量因子(M2)小于3,合成效率达到91.2%。初步研究表明:多层介质膜衍射光栅在较高功率水平、较宽光谱范围内均能保持较高衍射效率,是实现高功率光纤激光高效率光谱合成的重要器件;参与合成的子束自身的光束质量水平和线宽是影响合成输出光束质量的重要因素,光谱合成系统的输出功率主要受限于窄谱子束的输出功率和合成路数,增加窄谱子束的功率或合成路数均可进一步提升系统的输出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 多层介质膜光栅 共孔径 光谱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ch-Zehnder干涉仪的光纤入侵行为识别系统 被引量:12
2
作者 陶沛琳 延凤平 +3 位作者 刘鹏 彭万敬 李琦 冯亭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3-190,共8页
为实现高精度识别功能,基于Mach-Zehnder光纤传感器建立光纤入侵行为识别系统。引入多元回归统计原理,建立常用信号特征参量与设定因变量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通过逐步引入校验方法,验证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校验,实现特征的优化选取。利用... 为实现高精度识别功能,基于Mach-Zehnder光纤传感器建立光纤入侵行为识别系统。引入多元回归统计原理,建立常用信号特征参量与设定因变量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通过逐步引入校验方法,验证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校验,实现特征的优化选取。利用选取的有效特征,构造基于感知准则的入侵行为识别系统.实验证明基于多元统计原理的入侵行为识别系统具有良好的识别准确率,且识别准确率达到8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 识别系统 MACH-ZEHNDER干涉仪 多元回归 感知准则 入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光栅的光纤激光光谱合成关键技术研究进展(特邀) 被引量:10
3
作者 马毅 颜宏 +7 位作者 孙殷宏 彭万敬 李建民 王树峰 李腾龙 王岩山 唐淳 张凯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33,共14页
基于双多层电介质膜(MLD)光栅色散补偿构型设计的光谱合成激光器(SBC)既实现了多路光纤激光高光束质量共孔径合束输出,又降低了单路光纤激光的线宽要求,逐渐成为多纤光谱合成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介绍了基于双MLD光栅光谱合成的基本原理... 基于双多层电介质膜(MLD)光栅色散补偿构型设计的光谱合成激光器(SBC)既实现了多路光纤激光高光束质量共孔径合束输出,又降低了单路光纤激光的线宽要求,逐渐成为多纤光谱合成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介绍了基于双MLD光栅光谱合成的基本原理,简要分析了其涉及的关键技术。回顾了高功率可合成窄线宽光纤激光器、高功率高效率短波长光纤激光器、大色散高衍射效率MLD光栅和高集成度密集组束等主要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在基于双MLD光栅光谱合成关键技术研究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对双MLD光栅光谱合成光源的发展潜力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器 光谱合成 双MLD光栅 窄线宽 密集组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简单MOPA结构实现3.08kW全光纤窄线宽线偏振激光输出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岩山 王珏 +6 位作者 常哲 彭万敬 孙殷宏 马毅 高清松 张凯 唐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25,共3页
基于简单的主振荡功率放大结构,演示了一种高功率窄线宽线性偏振全光纤激光器,其最大输出功率为3.08 kW,3 dB线宽为0.2 nm。在整个功率缩放过程中,偏振消光比约为94%,光束质量M 2约为1.4。这是国内外首次实现3 kW全保偏光纤激光输出,与... 基于简单的主振荡功率放大结构,演示了一种高功率窄线宽线性偏振全光纤激光器,其最大输出功率为3.08 kW,3 dB线宽为0.2 nm。在整个功率缩放过程中,偏振消光比约为94%,光束质量M 2约为1.4。这是国内外首次实现3 kW全保偏光纤激光输出,与基于相位调制的窄线宽激光器相比,该激光器可实现近似的线宽,同时具有受激布里渊散射阈值高、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光纤激光器 主振荡功率放大 窄线宽 线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衍射极限高消光比窄线宽保偏光纤激光输出功率突破5 kW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岩山 冯昱骏 +8 位作者 彭万敬 孙殷宏 杨小波 王尧 李腾龙 刘航 马毅 高清松 唐淳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4-44,共1页
具有近衍射极限的高功率窄线宽线偏振光纤激光器在光束合成、非线性频率变换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目前非保偏窄线宽光纤激光输出功率已突破6 kW(线宽0.8 nm)。由于保偏激光器具有更低的非线性及... 具有近衍射极限的高功率窄线宽线偏振光纤激光器在光束合成、非线性频率变换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目前非保偏窄线宽光纤激光输出功率已突破6 kW(线宽0.8 nm)。由于保偏激光器具有更低的非线性及模式不稳定阈值,其功率提升存在更大的困难。近年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在保偏窄线宽光纤激光技术研究方面展开了大量的工作,掌握了单频种子消随机相位调制、偏振管理、弱模耦合及高效热管理技术,有效的抑制了窄线宽光纤激光放大过程中的受激布里渊散射(SBS)及横模不稳定(TMI)效应,近衍射极限高消光比窄线宽保偏激光先后突破了1 kW、2 kW、3 kW、4 kW功率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偏光纤 光纤激光器 光纤激光技术 激光输出功率 光束合成 相位调制 模耦合 衍射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极管泵浦高能激光研究进展和展望 被引量:4
6
作者 尚建力 王君涛 +14 位作者 彭万敬 刘航 汪丹 马毅 付博 于益 冯昱骏 张黎 阮旭 靳全伟 易家玉 叶先林 孙殷宏 王伟平 高清松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6-114,共19页
高能激光广泛应用于材料加工、科学研究、空间碎片清除、军事应用等领域。二极管泵浦高能激光具有结构紧凑,系统简单、全电驱无限弹仓的特点,近年来,各类二极管泵浦高能激光围绕着同时实现高功率、高效率、高光束质量这一总目标发展迅... 高能激光广泛应用于材料加工、科学研究、空间碎片清除、军事应用等领域。二极管泵浦高能激光具有结构紧凑,系统简单、全电驱无限弹仓的特点,近年来,各类二极管泵浦高能激光围绕着同时实现高功率、高效率、高光束质量这一总目标发展迅速。详细综述了国内外高平均功率块状固体激光、高功率可见光波段激光、高峰值功率激光、高功率光纤激光、碱金属蒸气激光等二极管泵浦高能激光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极管泵浦高能激光 高平均功率块状固体激光器 高平均功率光纤激光器 碱金属蒸气激光器 高功率绿光激光器 高峰值功率脉冲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拉锥及相位调制的可切换多波长掺铒光纤激光器(英文) 被引量:3
7
作者 林桢 任国斌 +3 位作者 郑斯文 朱博枫 彭万敬 简水生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262-3268,共7页
研究了一种全光纤可切换多波长掺铒光纤激光器。该激光器利用一段缠绕在压电陶瓷上的单模光纤作为正弦相位调制器以及基于光纤拉锥的马赫-曾德尔干涉仪作为梳状滤波器,抑制由于掺铒光纤的均匀展宽效应引起的模式竞争,从而避免了在室温... 研究了一种全光纤可切换多波长掺铒光纤激光器。该激光器利用一段缠绕在压电陶瓷上的单模光纤作为正弦相位调制器以及基于光纤拉锥的马赫-曾德尔干涉仪作为梳状滤波器,抑制由于掺铒光纤的均匀展宽效应引起的模式竞争,从而避免了在室温下不稳定的单波长激射,实现了多波长掺铒光纤激光器的稳定输出。实验中观察到稳定的5个波长的同时激射,相邻波长间隔为0.804 nm。信噪比大于40 dB,3 dB带宽约为0.023 nm,中心5个波长输出功率的平坦度为14 dB。同时,激光器具有灵活的波长可切换特性,通过调整驱动信号和偏振控制器的状态,实现了单波长、双波长、三波长以及更多波长的输出。该激光器可应用于大容量波分复用系统和光纤传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器 可切换多波长 相位调制 光纤拉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 GHz窄线宽线偏振近衍射极限光纤激光实现4 kW输出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岩山 彭万敬 +12 位作者 王珏 杨小波 余鸿铭 刘航 喻安康 王尧 李腾龙 魏江才 冯昱骏 孙殷宏 马毅 高清松 唐淳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0-170,共1页
窄线宽线偏振近衍射极限光纤激光在相干合成和光谱合成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近年来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对于相干合成来说,光纤激光器的线宽越窄,其光程控制精度的要求越低,系统结构越简单。而对于光谱合成来说,线宽越窄,谱合成后... 窄线宽线偏振近衍射极限光纤激光在相干合成和光谱合成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近年来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对于相干合成来说,光纤激光器的线宽越窄,其光程控制精度的要求越低,系统结构越简单。而对于光谱合成来说,线宽越窄,谱合成后的光束质量越好。一般情况下,相干合成和单光栅光谱合成系统要求光纤激光的线宽小于10 GHz。目前,高功率窄线宽光纤激光器一般采用主振荡功率放大结构(MOPA),在放大过程中输出功率主要受限于受激布里渊散射(SBS)、自脉冲和模式不稳定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合成 主振荡功率放大 光纤激光 光束质量 线偏振 线宽 光谱合成 衍射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传输矩阵法分析光纤光栅激光器模式特性
9
作者 李卓轩 裴丽 +4 位作者 祁春慧 宁提纲 赵瑞峰 高嵩 彭万敬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370-2375,共6页
光纤光栅激光器以其增益高、频率啁啾效应小、抗电磁干扰,特别是可调谐的特点而被广泛关注。利用V-I传输矩阵法对光纤光栅激光器的模式特性进行了分析,从谱线间隔与谱线数目、光栅反射率对谱线深度的影响、单纵模输出条件及阈值腔长3个... 光纤光栅激光器以其增益高、频率啁啾效应小、抗电磁干扰,特别是可调谐的特点而被广泛关注。利用V-I传输矩阵法对光纤光栅激光器的模式特性进行了分析,从谱线间隔与谱线数目、光栅反射率对谱线深度的影响、单纵模输出条件及阈值腔长3个方面分析了光纤光栅谐振腔在不同特性参数下的模式特性,并与多层膜法的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V-I传输矩阵法可以在保证分析精度的前提下提高运算效率。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特性 V-I传输矩阵法 谐振腔 多层膜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超表面模式转换的全光纤柱矢量MOPA激光器
10
作者 刘世鑫 彭万敬 +8 位作者 冯昱俊 刘航 施鑫磊 孙殷宏 马毅 赵智刚 高清松 刘兆军 唐淳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8-32,共5页
柱矢量光束因其独特的偏振分布特性而在光镊、高分辨率成像、遥感、等离子体聚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实现全光纤高功率柱矢量MOPA激光器,采用自主设计基于集成超表面的模式转换光纤器件,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自主设计集成超... 柱矢量光束因其独特的偏振分布特性而在光镊、高分辨率成像、遥感、等离子体聚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实现全光纤高功率柱矢量MOPA激光器,采用自主设计基于集成超表面的模式转换光纤器件,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自主设计集成超表面的模式转换光纤器件可直接稳定输出数瓦功率的径向偏振柱矢量种子光,且输出模式纯度可达95%以上。实验中通过降低弯曲损耗并对模式进行控制,获得了单级放大输出功率为52.2 W的径向偏振柱矢量光稳定输出,且模式光场分布在输出功率增加过程中并未出现明显变化。为进一步分析输出的模式特性,采用旋转检偏器的方法检测输出光的偏振特性及偏振纯度,并利用非相干模式叠加方法计算了输出的径向偏振柱矢量光的模式纯度。结果表明,集成超表面模式转换的全光纤柱矢量MOPA激光器在最大输出功率情况下,输出光的偏振纯度约为95.2%,模式纯度约为94%,验证了该全光纤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表面 柱矢量光束 径向偏振光 光纤激光器 模式分析 弯曲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ble single longitudinal mode erbium-doped silica fiber laser based on an asymmetric linear three-cavity structure 被引量:2
11
作者 冯亭 延凤平 +4 位作者 李琦 彭万敬 冯素春 谭思宇 温晓东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1期268-272,共5页
We present a stable linear-cavity single longitudinal mode (SLM) erbium-doped silica fiber laser. It consists of four fiber Bragg gratings (FBGs) directly written in a section of photosensitive erbium-doped fiber ... We present a stable linear-cavity single longitudinal mode (SLM) erbium-doped silica fiber laser. It consists of four fiber Bragg gratings (FBGs) directly written in a section of photosensitive erbium-doped fiber (EDF) to form an asymmetric three-cavity structure. The stable SLM operation at a wavelength of 1545.112 nm with a 3-dB bandwidth of 0.012 nm and an optical signal-to-noise ratio (OSNR) of about 60 dB is verified experimentally.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the performance of a power fluctuation of less than 0.05 dB observed from the power meter for 6 h and a wavelength variation of less than 0.01 nm obtained from the optical spectrum analyzer (OSA) for about 1.5 h are demonstrated. The gain fiber length is no longer limited to only several centimeters for SLM operation because of the excellent mode-selecting ability of the asymmetric three-cavity structure. The proposed scheme provides a simple and cost-effective approach to realizing a stable SLM fiber las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ymmetric three-cavity structure single longitudinal mode erbium-doped fiber laser linear cav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ble and High OSNR Compound Linear-Cavity Single-Longitudinal-Mode Erbium-Doped Silica Fiber Laser Based on an Asymmetric Four-Cavity Structure 被引量:1
12
作者 FENG Ting YAN Feng-Ping +5 位作者 LI Qi PENG Wan-Jing FENG Su-Chun WEN Xiao-Dong LIU Peng TAN Si-Yu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54-57,共4页
We propose a stable and high optical signal-to-noise ratio(OSNR)compound linear-cavity single-longitudinal-mode(SLM)erbium-doped silica fiber laser.It consists of three uniform fiber Bragg gratings(FBGs)and two fiber ... We propose a stable and high optical signal-to-noise ratio(OSNR)compound linear-cavity single-longitudinal-mode(SLM)erbium-doped silica fiber laser.It consists of three uniform fiber Bragg gratings(FBGs)and two fiber couplers to form a simple asymmetric four-cavity structure to select the longitudinal mode.The stable SLM operation at the wavelength of 1544.053 nm with a 3 dB bandwidth of 0.014 nm and an OSNR of~60 dB was verified experimentally.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a power fluctuation performance of less than 0.05 dB for 5 h and wavelength variation of less than 0.01 nm for about 150 min is demonstrated.Finally,the characteristic of laser output power as a function of pump power is investigated.The proposed system provides a simple and cost-effective approach to realize a stable SLM fiber las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NR fiber ERBIU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ble Single Polarization,Single Frequency,and Linear Cavity Er-Doped Fiber Laser Using a Saturable Absorber
13
作者 LI Qi YAN Feng-Ping +4 位作者 PENG Wan-Jing FENG Su-Chun FENG Ting TAN Si-Yu LIU Peng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03-105,共3页
A simple approach for stable single polarization,single frequency,and linear cavity erbium doped fiber laser is proposed and demonstrated.A Fabry-Pérot filter,polarizer and saturable absorber are used together to... A simple approach for stable single polarization,single frequency,and linear cavity erbium doped fiber laser is proposed and demonstrated.A Fabry-Pérot filter,polarizer and saturable absorber are used together to ensure stable single frequency,single polarization operation.The optical signal-to-noise ratio of the laser is approximately 57 dB,and the Lorentz linewidth is 13.9 kHz.The polarization state of the laser with good stability is confirmed and the degree of polarization is>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ARIZATION LASER FIB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