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污泥浓度下MFC去除有机物及产电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郭昌梓 于瑞娟 +2 位作者 强雅洁 张若澄 梁翰林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25-30,65,共7页
采用3个相同的H型微生物燃料电池反应器,阳极室进水COD浓度为2 197~2 450mg·L^(-1),阴极室采用铁氰化钾溶液作为电子受体,研究不同污泥浓度(MLSS)下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去除有机物和产电性能.结果表明:阳极... 采用3个相同的H型微生物燃料电池反应器,阳极室进水COD浓度为2 197~2 450mg·L^(-1),阴极室采用铁氰化钾溶液作为电子受体,研究不同污泥浓度(MLSS)下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去除有机物和产电性能.结果表明:阳极室平均污泥浓度(MLSS)分别为2 530mg·L^(-1)、5 183mg·L^(-1)和10 200mg·L^(-1)时,MFC对有机物均能较好的去除.污泥浓度的增加,有利于阳极生物膜的形成和系统的启动.然而,并非污泥浓度越大,MFC去除有机物及产电能力越大.随着污泥浓度的增加,有机物的去除率先增大后减小,而系统的内阻先减小后增大,导致输出电压以及功率密度均先增加后减少.在阳极室平均污泥浓度为5 183 mg·L^(-1)时,MFC对于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最高,达到85%,输出电压高达0.78V,表观内阻为344.4Ω,功率密度为421.9mW·m^(-3),充放电性能较好,说明适宜的污泥浓度有利于MFC对有机物的去除和产电.研究结果对于改善MFC的处理效率和产电性能提供理论基础和运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污泥浓度 COD去除率 产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价铁对厌氧发酵产酸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郭昌梓 强雅洁 +1 位作者 武毅 马宏瑞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33-39,共7页
厌氧发酵产酸是产甲烷的前提,优化产酸阶段的处理效果,可提高整个厌氧消化的效率.探究了不同Fe^0的投加量(0、1、5、10、20g/L)对厌氧发酵产酸特性的影响.在进水COD浓度为4000mg/L,水力停留时间为48h的运行条件下,投加Fe^0有利于COD的... 厌氧发酵产酸是产甲烷的前提,优化产酸阶段的处理效果,可提高整个厌氧消化的效率.探究了不同Fe^0的投加量(0、1、5、10、20g/L)对厌氧发酵产酸特性的影响.在进水COD浓度为4000mg/L,水力停留时间为48h的运行条件下,投加Fe^0有利于COD的去除和VFA的产生.当Fe^0投加量为10g/L时,COD去除率和VFA产量增加到最大,其COD去除率比对照组高4.82%,VFA产量比对照组高179mg/L.当Fe^0投加量继续增加为20g/L时,COD去除率和VFA产量均有所减小,但仍大于对照组.VFA的主要组分为乙酸和丙酸,当Fe^0的投加量逐渐增大时,乙酸占比也逐渐增大,而丙酸占比逐渐减小.当Fe^0投加量为20g/L时,乙酸占比最大,达到35.9%,比对照组高8.1%;丙酸占比最小,达到45.4%,比对照组低7.2%.厌氧发酵产酸相中的气体组分主要为H2和CO2.在投加Fe^0系统中,H2占比始终低于对照组,对应的CO2占比始终高于对照组,发生了同型产乙酸过程.改变进水COD浓度,得到类似的结果.研究结果对于提高产酸效率和改善产酸种类具有指导意义,为水解酸化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技术方法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价铁 厌氧发酵 产酸 挥发性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相厌氧工艺快速启动运行及其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马蕊 郭昌梓 +1 位作者 强雅洁 马宏瑞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31-38,共8页
采用连续搅拌反应器进行产酸及产甲烷分相培养,实现两相厌氧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监测挥发性脂肪酸、pH、ORP、COD去除率及酸化度反应运行状况.同时进行扫描电镜及16SrDNA考察两相污泥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在产酸与产甲烷分相培养过程中,... 采用连续搅拌反应器进行产酸及产甲烷分相培养,实现两相厌氧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监测挥发性脂肪酸、pH、ORP、COD去除率及酸化度反应运行状况.同时进行扫描电镜及16SrDNA考察两相污泥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在产酸与产甲烷分相培养过程中,随进水负荷的增大,产酸相COD去除率从初期的68%降低到12%,当进水负荷稳定在10kg/m3·d时,酸化率在45%左右,产酸相始终呈丙酸型发酵.产甲烷相COD去除率在75%~80%.产酸相污泥颜色从开始的灰黑色逐渐变化为灰褐色、淡黄色,最后为乳白色,菌群形态主要为短杆菌、芽孢菌及丝状菌.产甲烷相污泥始终呈灰黑色,菌群形态主要为甲烷八叠球菌.根据16SrDNA测序结果,产酸相优势菌为Enterobacteriaceae(肠杆菌属),Bifidobacterium(双歧杆菌科),Corynebacterium(棒杆菌属),Bacteroidetes(拟杆菌),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梭状假胞杆菌属).产甲烷相优势菌为Anaerolineaceae(厌氧绳菌属),Aminivibrio(氨基酸降解菌),Mesotoga(弥索袍菌属),Methanobacterium(甲烷杆菌属),Methanosarcina(甲烷八叠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厌氧 产酸 产甲烷 酸化度 COD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