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岩界面地震波能量传递与耗散特性研究——以汶川8.0级地震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祖武 姚令侃 《灾害学》 CSCD 2011年第1期5-9,共5页
以汶川8.0级地震为例,应用应力波在弹性介质界面能量分配与反射和透射系数之间的相关性,得出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滞留能量的耗散比与介质波阻抗比和上层介质能量衰减比之间的关系。通过离散数值计算发现当能量衰减比一定时,两种介质的波... 以汶川8.0级地震为例,应用应力波在弹性介质界面能量分配与反射和透射系数之间的相关性,得出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滞留能量的耗散比与介质波阻抗比和上层介质能量衰减比之间的关系。通过离散数值计算发现当能量衰减比一定时,两种介质的波阻抗比在某一特定值时上层介质滞留能量耗散比达到最大,该值随着能量衰减比的增大而增大。这一结论对地震山区的"剥皮型"滑坡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释,并得到了路堤工程宏观震害与面波测试资料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 能量密度 波阻抗 “剥皮型”滑坡 高路堤 汶川8.0级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行波作用下山脊震裂现象的物理机制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祖武 林余辉 姚令侃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1-165,共5页
地震作用下的场地反应及其破坏机理一直是地震学和地震工程学的研究热点,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高海拔山区产生的独特地质灾害现象已经超出了我们传统理论范围。针对汶川地震极震区和强震区普遍发生的山体"溃崩"及上部"震裂&q... 地震作用下的场地反应及其破坏机理一直是地震学和地震工程学的研究热点,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高海拔山区产生的独特地质灾害现象已经超出了我们传统理论范围。针对汶川地震极震区和强震区普遍发生的山体"溃崩"及上部"震裂"现象,运用波动理论进行理论推导,在线弹性假设下将行波应力方程在临空面的反射和入射波叠加,推导出总应力表达式在距坡顶λ/4处会出现应力放大一倍的结论,为高烈度地震山区中出现的"溃崩"、"震裂"现象提供一种理论解释。同时结合汶川地震极震区监测台站记录和现场面波测试结果,根据本文理论对汶川地震中山体"溃崩"、"震裂"的具体范围进行预测,该理论结果可为高烈度地震山区公路、铁路的选线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行波 应力叠加 溃崩 震裂 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成一场战争的小说──评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 被引量:7
3
作者 张祖武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2期37-39,共3页
酿成一场战争的小说评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张祖武(安徽大学教授合肥230039)关键词评价南北战争废奴主义宗教色彩《汤姆叔叔的小屋》(UncleTom’sCabin)[1]是美国小说家斯托夫人最著名的作品,18... 酿成一场战争的小说评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张祖武(安徽大学教授合肥230039)关键词评价南北战争废奴主义宗教色彩《汤姆叔叔的小屋》(UncleTom’sCabin)[1]是美国小说家斯托夫人最著名的作品,1852出版后,立即成为当时最畅销的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 南北战争 废奴主义 宗教色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英国十四行诗与中国格律诗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祖武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82-86,65,共6页
英国的十四行诗是一种格律严谨的诗体,它与唐代开始定形、发展起来的中国格律诗在格律上有共通之处:每首诗都有一定的行(句)数,行与行(句与句)之间有一定的韵律,每一行(句)有一定数量的音组,因而都有强烈的节奏感。它们当然也有区别。... 英国的十四行诗是一种格律严谨的诗体,它与唐代开始定形、发展起来的中国格律诗在格律上有共通之处:每首诗都有一定的行(句)数,行与行(句与句)之间有一定的韵律,每一行(句)有一定数量的音组,因而都有强烈的节奏感。它们当然也有区别。本文拟从格律、内容及发展由来方面将二者做一初步的比较。此外,在情趣和语言的运用方面,二者也还有许多可以比较之处,限于篇幅,本文不打算涉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人 节奏感 格律诗 轻重音 语言 莎士比亚 音节 中国诗 五言诗 唐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女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5
作者 阳谦 张祖武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5期27-32,共6页
女童教育历来是实施义务教育难以逾越而又必须逾越的老大难问题。女童教育是人权问题、人口问题、妇女问题、贫困问题在教育上的综合反映,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已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的关注,在中国更是如此。... 女童教育历来是实施义务教育难以逾越而又必须逾越的老大难问题。女童教育是人权问题、人口问题、妇女问题、贫困问题在教育上的综合反映,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已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的关注,在中国更是如此。中国西南部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解决女童就学难,是在本世纪能否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关键所在。为较好地解决我省学龄儿童受教育的问题,本文试图在对我省女童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童教育 现状 原因分析 对策和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心理学的“注意”原理改进英語口語教学
6
作者 張祖武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2期83-88,共6页
如何提高英语专业口语课的教学质量,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心理学上的“兴趣”与“注意”的关系说起,着重探讨如何运用心理学的“注意”原理以提高这门课的课堂效果的问题,同时将涉及我们现在采用的《英语口语教材》(下册... 如何提高英语专业口语课的教学质量,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心理学上的“兴趣”与“注意”的关系说起,着重探讨如何运用心理学的“注意”原理以提高这门课的课堂效果的问题,同时将涉及我们现在采用的《英语口语教材》(下册,北京外贸学院编写)的使用问题。一、兴趣与注意某人一天在路上散步,忽闻人声嘈杂,爆竹声大作,他就去观看发生了什么事。这样,这个人的注意——一种心理活动——在一定时间内便指向和集中于这一现象上。“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选择性。由于这种选择性,人的活动在每一瞬间只能指向和集中于客观世界或意识中的某些事物,而离开其余事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趣化 心理活动 教学质量 心理学 意识 培养学生 教师 自觉性 口语课 代表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