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空发动机压气机钛火包容性评价及机理研究
1
作者 弭光宝 孙若晨 +1 位作者 邱越海 董富礼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3-153,共11页
航空发动机压气机钛火燃烧产生的大量熔滴及其产物会造成钛合金机匣烧穿,并致使其非包容失效,危害巨大。基于钛合金熔滴烧蚀机理和激光点火技术探索压气机钛火包容性定量评价方法,建立以TC4钛合金机匣水平扩展、垂直滴落两种构型抗熔滴... 航空发动机压气机钛火燃烧产生的大量熔滴及其产物会造成钛合金机匣烧穿,并致使其非包容失效,危害巨大。基于钛合金熔滴烧蚀机理和激光点火技术探索压气机钛火包容性定量评价方法,建立以TC4钛合金机匣水平扩展、垂直滴落两种构型抗熔滴烧穿能力为特征参数的测试与评价方法,实现了模拟气流环境下钛火扩散传播行为以及失效临界条件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垂直滴落构型下,钛合金熔滴烧穿机匣的机理在于滴落接触界面处形成的局部高度热量集中;受传热机制影响,钛合金机匣基底原子动能急速升高,形成贯穿性液相区,最终造成烧穿,即钛火非包容失效;而在水平扩展构型下,熔滴在水平移动时会受到一定的反向气流作用等机制影响,削弱扩展效应。当熔滴在重力或离心力等作用下长期黏附于机匣模拟件表面时,释放的热量足以烧穿钛合金机匣,其临界厚度在1.5~2 m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机匣 钛火包容性 熔滴烧穿 分子动力学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铝金属间化合物激光点火燃烧行为及机理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明宇 弭光宝 +2 位作者 李培杰 隋楠 董富礼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6,共16页
采用激光氧浓度实验方法结合超高温红外测温仪和高速摄像机原位观察、扫描电子显微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法,对钛铝金属间化合物(TiAl合金)的点火燃烧行为进行研究,揭示燃烧过程熔体的形成与运动规律、氧化物类型和结构特征,进而探讨... 采用激光氧浓度实验方法结合超高温红外测温仪和高速摄像机原位观察、扫描电子显微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法,对钛铝金属间化合物(TiAl合金)的点火燃烧行为进行研究,揭示燃烧过程熔体的形成与运动规律、氧化物类型和结构特征,进而探讨燃烧机理。结果表明:TiAl合金发生起燃及持续燃烧的激光功率和氧浓度临界条件分别遵循抛物线规律和抛物线+直线规律,且显著高于近α型高温钛合金,即具有更好的阻燃性能;TiAl合金的起燃温度高于基体相熔点,起燃时基体部分熔化,导致Al元素由内氧化机制转变为外氧化机制;扩展燃烧阶段形成的氧化物由内侧到燃烧表面依次为Al_(2)O_(3),Al_(2)Ti_7O_(15),Al_(2)TiO_(5)和Al_(6)Ti_(2)O_(13)相,其中熔凝区内形成的连续网状Al_(2)O_(3)层能够阻碍熔体运动,燃烧区内形成的Ti-Al-O三元相通过降低内层Al_(2)O_(3)的分解压提升Al_(2)O_(3)保护层的稳定性,使TiAl合金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合金 激光点火 氧化燃烧产物 燃烧机理 起燃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用TC11钛合金抗点燃性能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弭光宝 曹春晓 +2 位作者 黄旭 曹京霞 王宝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3-91,共9页
采用摩擦点燃方法研究摩擦接触压力P和预混气流氧浓度c0对TC11钛合金抗点燃性能的影响,建立定量描述TC11钛合金抗点燃性能的P-c0关系,并结合原位观察、SEM和EDS等手段给出TC11钛合金点燃与抗点燃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TC11钛合金的P-c0... 采用摩擦点燃方法研究摩擦接触压力P和预混气流氧浓度c0对TC11钛合金抗点燃性能的影响,建立定量描述TC11钛合金抗点燃性能的P-c0关系,并结合原位观察、SEM和EDS等手段给出TC11钛合金点燃与抗点燃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TC11钛合金的P-c0关系曲线符合抛物线规律,P从0.05MPa增至0.25MPa时,点燃对应的c0降低约32.5%;TC11钛合金点燃的c0至少比TC4钛合金高20%,即TC11钛合金的抗点燃性能显著高于TC4钛合金;摩擦过程产生强烈的火花,着火首先发生在具有原生金属表面的微凸体上;点燃过程形成燃烧区、熔凝区、热影响区和过渡区四个具有不同特征的区域;富Al和Mo的钛基固溶体相降低热影响区Ti向熔凝区的扩散速率,限制燃烧区Ti与O的优先反应,并与熔凝区O的大量固溶共同阻止O向热影响区的继续扩散,从而提高微凸体的抗点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TC11钛合金 阻燃性能 摩擦点燃 机理 钛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钛火试验技术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0
4
作者 弭光宝 黄旭 +1 位作者 曹京霞 曹春晓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26,共7页
钛火是现代航空发动机典型的灾难性故障。针对高推重比发动机对钛火试验技术的迫切需求,系统开展了摩擦氧浓度法钛合金燃烧技术及理论研究,建立了阻燃性能评价方法和摩擦着火模型,阐明了阻燃钛合金的阻燃机理。在总结近期研究进展基础上... 钛火是现代航空发动机典型的灾难性故障。针对高推重比发动机对钛火试验技术的迫切需求,系统开展了摩擦氧浓度法钛合金燃烧技术及理论研究,建立了阻燃性能评价方法和摩擦着火模型,阐明了阻燃钛合金的阻燃机理。在总结近期研究进展基础上,从钛火的演化规律、机理和防控三个层次,提出钛火试验技术及应用研究的思路和方向,即接近发动机气流环境的阻燃性能综合评价、发动机气流环境的阻燃性能预测模型和阻燃技术的试验验证。未来实现发动机钛火防控体系的科学构建,助推压气机"全钛化"和发动机推重比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钛合金 摩擦氧浓度法 阻燃性能 燃烧机理 钛火防控技术 阻燃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阻燃钛合金的非等温氧化行为及阻燃性能预测 被引量:11
5
作者 弭光宝 曹春晓 +3 位作者 黄旭 曹京霞 王宝 隋楠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0,共10页
采用TGA/DSC实验方法,结合XRD,SEM和EDS分析,系统研究Ti-V,Ti-V-Cr合金的非等温氧化行为及氧化产物的微观结构,并探讨V和Cr元素对Ti-V-Cr阻燃钛合金抗非等温氧化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从室温至1723K温度区间内,随着V元素含量的增加,T... 采用TGA/DSC实验方法,结合XRD,SEM和EDS分析,系统研究Ti-V,Ti-V-Cr合金的非等温氧化行为及氧化产物的微观结构,并探讨V和Cr元素对Ti-V-Cr阻燃钛合金抗非等温氧化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从室温至1723K温度区间内,随着V元素含量的增加,Ti-V合金的抗非等温氧化性显著降低,氧化膜厚度从168μm增加至370μm,Ti-35V合金氧化膜厚度约为Ti-25V的1.45倍;Ti-V-Cr合金的抗非等温氧化性逐渐提高且差异较小,氧化膜厚度从110μm减小至85μm,Ti-35V-15Cr合金的氧化膜厚度比Ti-25V-15Cr降低约15.5%。Ti-V-Cr阻燃钛合金的抗非等温氧化性显著高于Ti-V合金,主要因为非等温氧化过程形成的液态相V_2O_5极大地释放了氧化膜的内应力,提高了氧化膜与合金基体的结合性,并与Cr_2O_3,TiO_2共同阻止了O向合金基体的大量扩散。非等温氧化增重曲线及氧化膜厚度作为特征参数定量描述了Ti-V-Cr阻燃钛合金的抗非等温氧化性,与摩擦着火实验结果相一致,从而预测了合金的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钛合金 非等温氧化 热重分析 阻燃性能 钛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颗粒着火过程氧化膜破裂行为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弭光宝 黄旭 +1 位作者 曹京霞 曹春晓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5-31,共7页
在着火热自燃理论基础上,通过分析钛颗粒表面氧化膜与基体之间的应力状态,结合实验事实,提出氧化膜最外层首先发生破裂但不形成贯穿裂纹的观点,基于该观点建立模型理论研究外层氧化膜的破裂行为对钛颗粒着火过程的影响,并对钛的着火过... 在着火热自燃理论基础上,通过分析钛颗粒表面氧化膜与基体之间的应力状态,结合实验事实,提出氧化膜最外层首先发生破裂但不形成贯穿裂纹的观点,基于该观点建立模型理论研究外层氧化膜的破裂行为对钛颗粒着火过程的影响,并对钛的着火过程进行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673~1373K范围,当环境温度较低时,钛颗粒发生恒温氧化,氧化膜破裂导致氧化动力学曲线由抛物线向直线转化,当处于高温时,氧化膜的破裂使着火温度降低45K,不会对钛颗粒的着火过程产生强烈影响;当钛颗粒尺寸增大时,钛颗粒的着火温度未出现明显升高,与铝颗粒着火过程氧化膜的完全破裂机制不同;氧化膜内应力的变化使由外而内的裂纹扩展到一定程度后停止,即外层氧化膜不完全破裂,从而加速氧在内层氧化膜内扩散,增大了钛颗粒发生着火的敏感性;非等温氧化实验间接验证了外层氧化膜非贯穿破裂对钛着火过程影响的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火 外层氧化膜 破裂机理 钛颗粒 着火模型 非等温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扭变形工艺及在材料改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弭光宝 薛克敏 +2 位作者 张早明 周明智 李培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69-172,共4页
压扭变形是在变形体高度方向施加压力的同时,沿其横截面方向施加一扭矩的特殊塑性变形工艺,源于上世纪50年代,目前已经演变为大塑性变形法中的一种,并在制备块体纳米材料及高性能高致密度材料中得到应用.同时,该变形工艺的演化发展推动... 压扭变形是在变形体高度方向施加压力的同时,沿其横截面方向施加一扭矩的特殊塑性变形工艺,源于上世纪50年代,目前已经演变为大塑性变形法中的一种,并在制备块体纳米材料及高性能高致密度材料中得到应用.同时,该变形工艺的演化发展推动了其工艺装置的改进与研发,产生的不同加载方式下的工艺装置对于拓展压扭变形工艺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扭变形 大塑性变形 HPT法 材料改性 工艺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材制造600℃高温钛合金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弭光宝 谭勇 +2 位作者 陈航 李培杰 张学军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30,共16页
先进航空发动机高压压气机550~600℃环境使用的关键/重要件对600℃高温钛合金提出迫切需求。但是,难成形的复杂构件以及梯度/复合结构与功能一体化构件等的制造,采用传统铸造、锻造等工艺技术难以满足需求和研发要求。增材制造是先进制... 先进航空发动机高压压气机550~600℃环境使用的关键/重要件对600℃高温钛合金提出迫切需求。但是,难成形的复杂构件以及梯度/复合结构与功能一体化构件等的制造,采用传统铸造、锻造等工艺技术难以满足需求和研发要求。增材制造是先进制造技术的典型代表,拥有材料设计-制造一体化、复杂设计-定制一体化等独特优势,为600℃高温钛合金新材料/新技术研发提供了新的途径。目前国内外已开始关注通过增材制造的方式制备600℃高温钛合金,重点研究材料-工艺-组织-性能的关系。本文首先简要回顾600℃高温钛合金研究,其次重点介绍不同增材制造工艺下600℃高温钛合金沉积态和后处理态的微观组织特点;在综合性能研究方面,列举并分析拉伸性能、蠕变性能、热疲劳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等关键性能;在复杂设计/复合结构章节,论述以600℃高温钛合金为基体的复合材料和梯度结构增材制造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增材制造600℃高温钛合金材料开发、复合工艺探索、缺陷控制和性能评价标准建立等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0℃高温钛合金 增材制造 组织性能 复杂结构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航空发动机钛合金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弭光宝 孙圆治 +1 位作者 吴明宇 李培杰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8,共13页
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的不断发展对钛合金的综合性能提出更高要求,基于不同合金化元素作用机理的材料成分设计技术是实现钛合金改性的重要途径。对于日益复杂的航空发动机钛合金材料体系,不同元素的相互作用机理及精准设计难度极大。基于Mo... 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的不断发展对钛合金的综合性能提出更高要求,基于不同合金化元素作用机理的材料成分设计技术是实现钛合金改性的重要途径。对于日益复杂的航空发动机钛合金材料体系,不同元素的相互作用机理及精准设计难度极大。基于Mo当量和密度泛函等传统设计已不能满足未来需求,机器学习成为一种可行且高效的理论工具。本文在介绍钛合金机器学习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综述通过机器学习实现航空发动机钛合金成分设计及工艺优化的最新研究成果,重点比较不同机器学习模型在预测力学性能及高温氧化性能上的特点及优势,最后对未来基于主动学习框架设计航空发动机钛合金成分的研究方法进行展望,指出Mo/Al当量设计与机器学习相结合、复杂多组元合金材料简化元素设计等是今后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钛合金 机器学习 性能预测 合金成分优化 主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钛合金分子动力学计算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弭光宝 孙若晨 +4 位作者 吴明宇 谭勇 邱越海 李培杰 黄旭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103,共17页
未来航空发动机推重比等性能不断提升,对钛合金部件的高温力学及结构稳定性等提出更高的需求。传统实物实验在时间、空间尺度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对于微观瞬态现象及机理的深入研究存在一定难度。而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MD)计... 未来航空发动机推重比等性能不断提升,对钛合金部件的高温力学及结构稳定性等提出更高的需求。传统实物实验在时间、空间尺度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对于微观瞬态现象及机理的深入研究存在一定难度。而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MD)计算技术以原子/分子模型为计算对象,在引入牛顿经典力学与经验参数的基础上,较量子计算方法大幅度提高了计算效率,从而成为实现航空发动机钛合金工艺参数优化与组织性能计算的重要技术途径。本文在概述MD计算空间与时间尺度优势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通过MD计算方法研究钛合金成形制造、微观组织与结构、力学与热力学性能、材料设计和力场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有助于航空发动机钛合金耐高温性能提升的代表性结论。最后结合航空发动机钛合金对MD计算技术的需求,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指出基于MD计算方法的钛合金高通量成分设计、训练针对成熟钛合金成分体系的分子力场和将新型ReaxFF(reactive force field)反应力场引入钛合金燃烧机理研究中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钛合金 分子动力学技术 分子力场 模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火技术”专栏序言 被引量:1
11
作者 弭光宝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钛火,顾名思义“钛着火”、“钛燃烧”,其定义可以这样描述:在一定时间或者空间上失去控制的钛基材料燃烧致灾事故,从这个意义上也可称为“钛合金/钛基材料火灾”。因钛具有化学活性高、导热系数低和燃点低于熔点等特点,在苛刻服役条件... 钛火,顾名思义“钛着火”、“钛燃烧”,其定义可以这样描述:在一定时间或者空间上失去控制的钛基材料燃烧致灾事故,从这个意义上也可称为“钛合金/钛基材料火灾”。因钛具有化学活性高、导热系数低和燃点低于熔点等特点,在苛刻服役条件下极易发生钛火,尤其在发动机领域,钛火防控是长期困扰和制约钛基材料大量应用的世界性难题。钛火技术是涉及钛基材料燃烧、火灾安全评估及性能验证的技术总称,是科学认识发动机钛火特性与机理,构筑钛火防控技术体系的关键核心技术。中国航发航材院发动机钛火防控与新材料创新团队从基本原理入手,开展了大量应用基础研究,建立了钛火发生-扩展过程的物理/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研发了从单一因素到多参数耦合的系列钛火专用装备,发明了激光法、摩擦法和非等温氧化法等实验平台与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用装备 摩擦法 激光法 钛基材料 化学活性 服役条件 失去控制 创新团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V-Cr系阻燃钛合金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2
作者 曹京霞 黄旭 +2 位作者 弭光宝 沙爱学 王宝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2-97,共6页
阻燃钛合金是为了应对航空发动机钛火隐患而研制高温结构材料。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研发出500℃(Ti40)和550℃(TF550)两个耐温级别的Ti-V-Cr系阻燃钛合金,并且在Ti-V-Cr系阻燃钛合金工业铸锭熔炼、挤压开坯、棒材锻造及环锻件轧制等工艺... 阻燃钛合金是为了应对航空发动机钛火隐患而研制高温结构材料。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研发出500℃(Ti40)和550℃(TF550)两个耐温级别的Ti-V-Cr系阻燃钛合金,并且在Ti-V-Cr系阻燃钛合金工业铸锭熔炼、挤压开坯、棒材锻造及环锻件轧制等工艺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通过拓展摩擦点火实验技术,建立了以P-co曲线定量表征钛合金抗点燃性能的测试方法,测试结果表明,Ti40与TF550阻燃钛合金具有接近的抗点燃性能。综合考虑原材料成本、综合性能和制造工艺等多方面的因素,Ti40和TF550阻燃钛合金各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钛合金 铸锭 挤压 环锻件 力学性能 抗点燃性能 发动机钛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心立方Ti-Mo基钛合金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3
作者 向力 闵小华 弭光宝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8-136,共9页
综述了国内外β型Ti-Mo基钛合金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海洋工程以及新能源开发等领域的应用与研究进展情况。重点介绍了马氏体相变、孪生和位错滑移变形方式耦合强韧化途径,以及变形组织和相变相结合来调控合金的力学性能。指出了多变... 综述了国内外β型Ti-Mo基钛合金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海洋工程以及新能源开发等领域的应用与研究进展情况。重点介绍了马氏体相变、孪生和位错滑移变形方式耦合强韧化途径,以及变形组织和相变相结合来调控合金的力学性能。指出了多变形方式Ti-Mo基钛合金向高性能及多功能特性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o基钛合金 变形方式 高性能 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A法制备3A21合金半固态坯料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薛克敏 韩国民 +2 位作者 弭光宝 张君 朱广余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08-1411,共4页
文章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SIMA法制备3A21合金半固态坯料工艺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温处理时间是晶粒细化的最主要因素;热变形量是晶粒圆整的最主要因素;热变形量为60%,冷变形量为15%,等温处理温度为661℃,等温处理时间为16 min,是较... 文章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SIMA法制备3A21合金半固态坯料工艺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温处理时间是晶粒细化的最主要因素;热变形量是晶粒圆整的最主要因素;热变形量为60%,冷变形量为15%,等温处理温度为661℃,等温处理时间为16 min,是较为理想的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A21合金 SIMA法 正交试验 工艺参数 半固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浇注温度对AlSi_9Mg半固态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早明 弭光宝 薛克敏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66-968,共3页
文章通过对AlSi9Mg合金在不同保温时间、保温温度下得到的显微组织的观察,研究了浇注温度对液相线浇注法制备AlSi9Mg合金半固态组织的影响;实验表明,随着浇注温度的降低,合金显微组织由树枝晶向蔷薇状形态再到球状或粒状组织变化,在605... 文章通过对AlSi9Mg合金在不同保温时间、保温温度下得到的显微组织的观察,研究了浇注温度对液相线浇注法制备AlSi9Mg合金半固态组织的影响;实验表明,随着浇注温度的降低,合金显微组织由树枝晶向蔷薇状形态再到球状或粒状组织变化,在605℃,保温30 min左右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浇注温度 半固态 AlSi9Mg合金 保温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流速度对Ti_(3)Al基合金摩擦起燃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邱越海 弭光宝 +2 位作者 李培杰 隋楠 曹京霞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25,共9页
采用高温、高速摩擦点燃法研究Ti_(3)Al基合金在220~380 m/s气流环境中的起燃行为,结合理论计算分析气流速度对表面氧浓度、氧化控制步骤的影响,探讨气流速度对起燃行为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当气流速度达到240 m/s时,Ti_(3)Al基合金开... 采用高温、高速摩擦点燃法研究Ti_(3)Al基合金在220~380 m/s气流环境中的起燃行为,结合理论计算分析气流速度对表面氧浓度、氧化控制步骤的影响,探讨气流速度对起燃行为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当气流速度达到240 m/s时,Ti_(3)Al基合金开始发生起燃;当气流速度达到360 m/s时,Ti_(3)Al基合金不再发生起燃。低气流速度下,高温下的表面氧浓度低于临界值,氧化反应控制步骤由低温下的化学动力学过程转变为高温下的氧向合金表面的扩散过程。随着气流速度的加快,虽然对流散热速率增大,但表面氧浓度增大引起的氧化产热速率的增大速率比对流散热速率的大,使得升温速率增大,促进Ti_(3)Al基合金发生起燃。高气流速度下,高温下的表面氧浓度仍然高于临界值,氧化反应控制步骤始终是化学动力学过程。随着气流速度的增大,高温下的氧化产热速率增大速率比对流散热速率的小,使得升温速率减小,不利于Ti_(3)Al基合金发生起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_(3)Al基合金 气流速度 摩擦起燃 机理 钛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铝系合金的非等温氧化特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欧阳佩旋 陈航 +2 位作者 孙若晨 李培杰 弭光宝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33,共8页
采用TGA/DSC同步热分析实验,SEM和EPMA表征及理论计算等方法对TiAl和Ti3Al合金在纯氧气氛下1450~1570℃的非等温氧化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氧化温度高于TiAl合金熔点时,TiAl合金熔体表面形成连续、致密的Al_(2)O_(3)阻氧层;熔体中Al... 采用TGA/DSC同步热分析实验,SEM和EPMA表征及理论计算等方法对TiAl和Ti3Al合金在纯氧气氛下1450~1570℃的非等温氧化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氧化温度高于TiAl合金熔点时,TiAl合金熔体表面形成连续、致密的Al_(2)O_(3)阻氧层;熔体中Al与O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比Ti,Cr和Nb低50~150 kJ·mol^(-1),TiAl合金熔体中Al原子的扩散系数(D)约为Ti原子的1.7倍,Al原子不断扩散到熔体表面,且优先与O反应形成连续、致密的Al_(2)O_(3)层;Al_(2)O_(3)阻氧层阻隔氧和金属离子向基体内外扩散,且TiAl合金熔化吸热,降低基体温度,减缓氧化速率,使TiAl合金在1450~1570℃范围的抗非等温氧化性优于Ti3Al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合金 非等温氧化 氧化机理 氧化动力学 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用先进高温钛合金材料技术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120
18
作者 蔡建明 弭光宝 +4 位作者 高帆 黄浩 曹京霞 黄旭 曹春晓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0,共10页
新一代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和涡轮系统高温环境使用的叶片、盘、机匣、整体叶盘和整体叶环等构件设计通常选用先进高温钛合金材料。本文综述近年来我国600℃高温钛合金、阻燃钛合金、TiAl合金、连续SiC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及其应... 新一代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和涡轮系统高温环境使用的叶片、盘、机匣、整体叶盘和整体叶环等构件设计通常选用先进高温钛合金材料。本文综述近年来我国600℃高温钛合金、阻燃钛合金、TiAl合金、连续SiC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及其应用技术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提出材料及构件设计、加工和使用亟待突破的关键技术,包括工业铸锭成分高纯化和均匀化控制技术、大规格棒材及特殊锻件制备技术、整体叶盘和整体叶环零件机械加工技术、材料性能评价及应用设计技术等。先进高温钛合金材料的不断应用将有力推动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航空发动机 600℃高温钛合金 阻燃钛合金 TIAL合金 SIC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 钛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11钛合金表面阻燃涂层的抗点燃性能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弭光宝 欧阳佩旋 +3 位作者 李培杰 曹京霞 黄旭 曹春晓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4-102,共9页
采用摩擦氧浓度点燃方法,研究YSZ+NiCrAl-B.e复合涂层对TC11钛合金抗点燃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摩擦磨损分析和非稳态热传导计算,探讨复合涂层的阻燃机理。结果表明:YSZ+NiCrAl-B.e复合涂层显著提高了钛合金的抗点燃性能,其临界着火氧浓度... 采用摩擦氧浓度点燃方法,研究YSZ+NiCrAl-B.e复合涂层对TC11钛合金抗点燃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摩擦磨损分析和非稳态热传导计算,探讨复合涂层的阻燃机理。结果表明:YSZ+NiCrAl-B.e复合涂层显著提高了钛合金的抗点燃性能,其临界着火氧浓度约为钛合金基体的2.3倍;钛与复合涂层构成摩擦副的摩擦性能高于钛与钛;NiCrAl-B.e层对提高钛合金抗点燃性能的影响不明显。摩擦点燃过程中,YSZ层能够大幅度降低钛合金基体的温度升高,阻隔了热量的快速传输,从而起到延迟点燃钛合金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该体系涂层中YSZ层是阻燃层,热量阻隔是主要的阻燃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钛合金 阻燃涂层 摩擦点燃 抗点燃性能 阻燃机理 钛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界面调控及强韧化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弭光宝 陈航 +1 位作者 李培杰 曹春晓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35,共16页
高超声速飞行器等航空装备的快速发展对钛合金综合性能及应用水平提出更高要求。采用传统热工艺技术制备钛合金的性能已经接近或达到理论极限。传统技术很难大幅提高钛合金的综合性能,探寻石墨烯技术改性钛合金成为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然... 高超声速飞行器等航空装备的快速发展对钛合金综合性能及应用水平提出更高要求。采用传统热工艺技术制备钛合金的性能已经接近或达到理论极限。传统技术很难大幅提高钛合金的综合性能,探寻石墨烯技术改性钛合金成为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然而,钛合金中石墨烯的界面反应控制难度大,如何获得具有良好结合强度的石墨烯/钛界面是石墨烯增强钛基复合材料性能提升的基础与关键。本文在分析制约石墨烯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发展系列问题基础上,重点介绍石墨烯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界面特征以及静态/动态力学性能、摩擦磨损、抗氧化性能和石墨烯强韧化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现阶段解决石墨烯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分散均匀性、界面结合性和组织致密性的方案和优缺点,最后指出该类型材料在界面调控、大规模制备和性能稳定性等方面技术面临的挑战,并提出该类型材料发展应与理论计算技术、先进制备技术和特种功能应用相结合,深化界面优化设计和可控制备,拓宽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增强钛基复合材料 组织和界面 性能 强化机理 制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