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数据发展、人工智能应用与全要素生产率——来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证据
1
作者 张龙鹏 唐芳 《新经济》 2025年第4期81-103,共23页
本文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设立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衡量大数据发展,使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大数据发展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讨论了人工智能应用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大数据发展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 本文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设立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衡量大数据发展,使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大数据发展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讨论了人工智能应用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大数据发展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人工智能应用,此为重要影响机制之一;大数据发展的全要素生产率促进效应对于五大城市群企业、中小规模企业、制造业企业更为显著;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与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和国家信息消费城市建设具有同向的政策联动效应。进一步地,从空间视角来看,大数据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行政隔离,数据要素跨省域流动受阻,进而削弱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本研究深化了大数据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认识,对推动大数据发展、助力企业数字成长和提升生产效率提供启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人工智能 全要素生产率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政策的资源误置效应及其微观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龙鹏 汤志伟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3,共13页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国家"五年计划(规划)"文件的数据,实证研究了产业政策对资源误置的影响,并对微观机制进行了检验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政策拉大了行业内企业间的生产率离散程度,产生了资源误置效应;所有的产业...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国家"五年计划(规划)"文件的数据,实证研究了产业政策对资源误置的影响,并对微观机制进行了检验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政策拉大了行业内企业间的生产率离散程度,产生了资源误置效应;所有的产业政策工具均导致了行业的资源误置;中国产业政策的资源误置效应来源于产业政策执行的差异化问题,产业政策倾向于支持少数低生产率企业,从而扭曲了市场机制,拉大了企业间生产率离散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政策 资源误置 生产率离散程度 微观机制 差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业信息技术应用与生产率提升——来自中国企业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张龙鹏 周笛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3,共13页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采用2012年世界银行公布的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服务业信息技术应用对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业信息技术应用具有显著的生产率提升效应;生产性服务业信息技术应用对生产率...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采用2012年世界银行公布的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服务业信息技术应用对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业信息技术应用具有显著的生产率提升效应;生产性服务业信息技术应用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要大于生活性服务业;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完善有助于提升服务业信息技术应用的生产率促进效应。基于企业价值链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供应商关系管理与市场营销环节的信息技术应用显著提升了服务业生产率,服务提升、生产运营、客户关系管理环节的信息技术应用对服务业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并未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 信息技术应用 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放废物处置库黏土围岩温度-应力耦合测试方法展望
4
作者 张龙鹏 梁海安 +2 位作者 杨婷 唐毯 张娟 《工程质量》 2021年第3期47-52,共6页
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库围岩在温度及应力耦合作用下的工程稳定性是关系环境安全的关键问题。本文对黏土围岩高放废物处置库在放射性物质放热温度及深部地应力环境应力耦合研究工作中采用的测试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总结。从黏土岩热学... 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库围岩在温度及应力耦合作用下的工程稳定性是关系环境安全的关键问题。本文对黏土围岩高放废物处置库在放射性物质放热温度及深部地应力环境应力耦合研究工作中采用的测试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总结。从黏土岩热学性能测试方法以及温度对黏土岩力学性质影响研究方法两个方面,对目前高放废物温度-应力耦合特性测试的试验方法及新进展进行展开叙述,并对未来黏土岩温度-应力耦合研究方法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岩 高放废物 热传导 温度影响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压和渗透压作用下塔木素深部黏土岩渗透及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胡清波 梁海安 +3 位作者 杨婷 刘晓东 王瑜 张龙鹏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7-113,共7页
深部岩体多处于复杂应力场和渗流场中,研究围压和渗透压作用下黏土岩特性对高放射性废物深地质处置库的设计开挖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塔木素黏土岩围压加卸载渗透率演化试验及不同围压和渗透压下全应力-应变渗透率试验,分析了其渗透和... 深部岩体多处于复杂应力场和渗流场中,研究围压和渗透压作用下黏土岩特性对高放射性废物深地质处置库的设计开挖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塔木素黏土岩围压加卸载渗透率演化试验及不同围压和渗透压下全应力-应变渗透率试验,分析了其渗透和强度特性。综合考虑围压和渗透压对黏土岩强度的影响,引入围压强化系数和渗透压弱化系数,并结合不同强度准则在表征黏土岩强度特性中的适用性对比,提出一种考虑围压和渗透压共同作用的黏土岩强度准则。研究结果表明:塔木素深部黏土岩渗透率均处于10-20 m2数量级,其渗透率与围压的关系在加载阶段满足指数函数关系,在卸载阶段满足幂函数关系;全应力-应变过程中,黏土岩围压强化系数大于渗透压弱化系数,共同作用时,围压对黏土岩强度的影响占主导。考虑围压和渗透压共同作用的强度准则能更好地反映塔木素黏土岩的强度特性,克服了Mohr-Coulomb和Hoek-Brown强度准则仅考虑围压变化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岩 渗透压 渗透性 强度准则 围压强化系数 渗透压弱化系数 塔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统计损伤本构关系的岩石脆性评价新方法 被引量:8
6
作者 胡清波 梁海安 +3 位作者 杨婷 程新俊 陈海康 张龙鹏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7-156,共10页
脆性评价对岩石(尤其是深部岩石)的可压裂、开挖损伤及岩爆等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总结国内外岩石脆性评价方法,基于现有脆性指数在定量表征岩石脆性程度中的局限性,考虑能够模拟岩石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的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分... 脆性评价对岩石(尤其是深部岩石)的可压裂、开挖损伤及岩爆等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总结国内外岩石脆性评价方法,基于现有脆性指数在定量表征岩石脆性程度中的局限性,考虑能够模拟岩石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的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分析岩石的损伤演化特征,提出一种基于统计损伤本构关系的岩石脆性特征评价新方法,建立脆性指数B D定量表征岩石的脆性程度,通过模型理论论证和室内三轴压缩试验验证脆性指数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脆性指数B D能很好地表征岩石的脆性特征,基于统计损伤本构关系的岩石脆性评价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通过大理岩、花岗岩以及塔木素黏土岩不同围压下的物理实验,验证脆性指数B D的正确性及相比其他方法的优越性;随着围压的增大,塔木素黏土岩表现出明显的脆性破坏向塑性破坏转变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损伤理论 本构模型 损伤演化 脆性评价 黏土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优质跨域合作创新的驱动逻辑——基于区域科技进步奖获奖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宋潇 张龙鹏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3-152,共10页
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优质跨域合作创新的驱动逻辑对成渝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自我完善与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具有重要经验价值。本研究在描述和识别成渝地区优质跨域合作创新整体格局与关键参与者的基础上,梳理成渝地区优质跨域合作创新... 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优质跨域合作创新的驱动逻辑对成渝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自我完善与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具有重要经验价值。本研究在描述和识别成渝地区优质跨域合作创新整体格局与关键参与者的基础上,梳理成渝地区优质跨域合作创新的驱动逻辑。研究发现:合作主体围绕知识和技术等创新资源,在知识邻近、技术邻近这两个核心因素以及地理邻近、制度邻近这两个调节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通过跨组织合作模式促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优质跨域合作创新。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从融入国家创新大循环以及构建优质创新成果生成的生产网、支持网和保障网共4个方面提出研究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创新 跨域合作 社会网络分析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驱动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