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1篇文章
< 1 2 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鹏飞【国画作品】
1
作者 张鹏飞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6-266,共1页
武男亚(1983-),女,汉,河南濮阳人,河南师范大学文学(美术学)硕士,河南科技学院艺术学院讲师。
关键词 国画作品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科技学院 艺术学院 美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精密铸造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张鹏飞 张林嘉 +3 位作者 周瑜 孙峰 王军 李金山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36,共15页
钛合金精密铸件具有高比强度、耐腐蚀和耐热等性能,同时兼具高尺寸精度、低生产成本的优势,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关键结构件。为推动我国钛合金精密铸造技术的持续完善进步和钛合金精密铸件产品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年... 钛合金精密铸件具有高比强度、耐腐蚀和耐热等性能,同时兼具高尺寸精度、低生产成本的优势,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关键结构件。为推动我国钛合金精密铸造技术的持续完善进步和钛合金精密铸件产品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钛合金精密铸造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和发展,重点介绍了钛合金精密铸造工艺、耐高温铸造钛合金材料以及钛合金精密铸件产品研制进展。最后,总结了国内钛合金精密铸造技术,以及应用方面存在的重点问题,提出了建立材料数据库、降低生产成本和发展铸造模拟软件等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TIAL合金 精密铸造 精确成形 Ti_(2)AlNb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寒区桥上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受力及几何形位分析
3
作者 张鹏飞 王承隆 +1 位作者 蔡科 余路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93,共9页
为研究严寒区桥上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受力与变形规律,从静力学角度出发,基于有限元法和梁-轨-板相互作用原理,建立精细化空间模型,分析梁体负温度梯度和梁体整体降温条件下结构受力变形规律及轨道几何形位变化。结果表明:梁体负温度... 为研究严寒区桥上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受力与变形规律,从静力学角度出发,基于有限元法和梁-轨-板相互作用原理,建立精细化空间模型,分析梁体负温度梯度和梁体整体降温条件下结构受力变形规律及轨道几何形位变化。结果表明:梁体负温度梯度作用下,各结构产生显著的纵向拉应力,为防止凸台拉裂引起的结构失效,应加强对薄弱部位的观测和养护工作;梁体负温度梯度作用下,钢轨高低偏差最大值为4.833 mm,超过了安全限值;不同梁体降温荷载作用下轨距均变窄;负温度梯度作用下钢轨产生相向的横向变形,整体降温作用下钢轨向同侧变形,外侧钢轨横向位移较内侧大;各工况下轨距偏差最大为0.593 mm,水平高差最大值为0.067 mm,均未超过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寒区 温度荷载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 桥上无缝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邻近开挖影响的浅基础砌体结构三阶段分析法研究
4
作者 张鹏飞 《山西建筑》 2025年第4期88-91,共4页
采用三阶段分析法分析了受邻近开挖影响的浅基础砌体结构,通过数值模拟技术预测了结构变形和损伤风险。研究基于地基结构模型、荷载结构模型和分离式砌体模型逐步精细化分析,评估基坑施工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裂缝宽度和主应变作为损伤... 采用三阶段分析法分析了受邻近开挖影响的浅基础砌体结构,通过数值模拟技术预测了结构变形和损伤风险。研究基于地基结构模型、荷载结构模型和分离式砌体模型逐步精细化分析,评估基坑施工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裂缝宽度和主应变作为损伤评价指标,依据BRE和Son方法将损伤等级划分为5个等级。依托工程中3号居民楼距基坑分析,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导致邻近建筑物产生附加应力和变形,影响其安全性和稳定性。研究结果为工程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评估既有建筑物在类似工程中的变形和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近开挖 浅基础砌体结构 三阶段分析法 损伤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后的既有剪力墙结构性能评估
5
作者 张鹏飞 《山西建筑》 2025年第11期58-61,共4页
为评估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在既有剪力墙结构加固中的应用效果,以某住宅楼二期工程16号楼为研究案例,结合该住宅楼主体结构现状,利用PKPM软件建立了大楼结构模型,通过调整模型结构参数,分析了加固前后的建筑结构破坏情况,并结合VFEAP... 为评估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在既有剪力墙结构加固中的应用效果,以某住宅楼二期工程16号楼为研究案例,结合该住宅楼主体结构现状,利用PKPM软件建立了大楼结构模型,通过调整模型结构参数,分析了加固前后的建筑结构破坏情况,并结合VFEAP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了加固后建筑的层间位移及极限荷载作用下的结构顶层水平位移情况。结果显示:该住宅楼加固前后的结构破坏应力极限值分别为0.87 kN/m^(2),36.79 kN/m^(2),对应最大结构竖向位移分别为8.7 mm,18.1 mm;加固后模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为0.003 2,大震模拟工况下的结构承载力仅为加固后结构承载力的66%,验证了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既有剪力墙结构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剪力墙结构加固 承载力 结构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匹配滤波的调频连续波激光测距技术研究
6
作者 张鹏 封治华 +5 位作者 张鹏飞 赵渊明 阮友田 韩文杰 张辉 康朝阳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1,共9页
基于差频解算的调频连续波激光测距技术存在测量距离短、易受噪声干扰、受非线性调频影响大的问题。为了在相同机制条件下解决此问题,提出了基于匹配滤波的调频连续波激光测距方法,改进相干探测光路,加入信号反转单元和信号共轭单元,将... 基于差频解算的调频连续波激光测距技术存在测量距离短、易受噪声干扰、受非线性调频影响大的问题。为了在相同机制条件下解决此问题,提出了基于匹配滤波的调频连续波激光测距方法,改进相干探测光路,加入信号反转单元和信号共轭单元,将混频器换成卷积器,同时满足系统响应与发射波形匹配,并进行了相关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差频解算方法,匹配滤波方法可实现两倍于差频解算方法的测距范围,信噪比提高了9.5 dB,在非线性调频误差为19.8 MHz、198 MHz和396 MHz条件下均能得到较高分辨率的距离谱,表现出较好的抵抗非线性调频的能力。此研究可为该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技术指导和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调频连续波 匹配滤波 激光测距 信噪比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舱式激光雷达的合成风速风向处理研究
7
作者 张鹏 胡永钊 +3 位作者 董光焰 沈静 魏龙超 张鹏飞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9-647,共9页
使用新型卡尔曼滤波对风速、风向测量结果进行数据校正。借助一组样本点发挥非线性函数作用,使风速、风向垂直分布状态的估计结果更准确,经过若干次迭代,逐步降低合成风速、风向的测量误差。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距离范围内,该方法能保... 使用新型卡尔曼滤波对风速、风向测量结果进行数据校正。借助一组样本点发挥非线性函数作用,使风速、风向垂直分布状态的估计结果更准确,经过若干次迭代,逐步降低合成风速、风向的测量误差。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距离范围内,该方法能保证风速、风向测量误差的均值不变且近似于0,误差的标准差降低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激光雷达 卡尔曼滤波 风速 风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滑动滤波的激光雷达测风数据处理
8
作者 魏龙超 张鹏 +7 位作者 李明洋 张意乾 张鹏飞 张云飞 张一伟 宋城虎 岳慧锋 李聪聪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2-679,共8页
在风力机工作过程中引入风速、风向信息实现姿态校正和变桨控制是实现节能增效和安全生产的关键,因此激光雷达被广泛应用于重建风力机前方风场。然而,激光雷达安装位置决定了风力机前方风速、风向算法的差异性和准确性。对于机舱式激光... 在风力机工作过程中引入风速、风向信息实现姿态校正和变桨控制是实现节能增效和安全生产的关键,因此激光雷达被广泛应用于重建风力机前方风场。然而,激光雷达安装位置决定了风力机前方风速、风向算法的差异性和准确性。对于机舱式激光雷达而言,雷达前方测量的风速、风向并非轮毂处风速、风向,而且系统噪声和异常值的存在会增大测量误差。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提出了线性化垂直风切变模型,建立了上平面风速、下平面风速和轮毂处风速之间的关系,采用加权滑动滤波对轮毂处风速、风向测量值进行数据处理,从而提高了轮毂处风速、风向的测量精度。通过切实可行的实验,验证了该方法能将风速测量误差降低至0.5 m/s以内,风向测量误差降低至10°以内,测量值与理论值之间的R^(2)接近于1。该项研究为机舱式激光雷达在风电行业的应用提供了技术参考和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相干探测 风切变 滤波 风速 风向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井筒变形预测模型与应用
9
作者 刘辉 李国强 +4 位作者 朱晓峻 张鹏飞 程桦 王金正 李培帅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2-747,共16页
近年来我国东部矿区发生了多起立井井筒倾斜变形及破损灾害,严重影响了矿井安全与生产。针对厚含水松散层深立井倾斜破损灾害,以鲁南某矿深立井井筒(800 m)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井筒倾斜变形监测,研究了井筒倾斜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了井筒倾... 近年来我国东部矿区发生了多起立井井筒倾斜变形及破损灾害,严重影响了矿井安全与生产。针对厚含水松散层深立井倾斜破损灾害,以鲁南某矿深立井井筒(800 m)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井筒倾斜变形监测,研究了井筒倾斜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了井筒倾斜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综合采用循环神经网络(RNN)、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门控循环单元(GRU)、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四种经典深度学习方法,构建了井筒倾斜变形预测模型,并将预测结果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了井筒变形预测模型精度,研究了井筒整体和关键区域预测效果,验证了模型可靠性,并开展了工程应用。研究表明:①井筒倾斜主要发生在松散层,倾斜值由浅到深线性减小、并偏向采空区一侧,最大为352 mm,基岩层变形较小,最大为88 mm;开采引起厚松散层变形传播范围增大、底部含水层沿井壁渗流疏水及地下水渗流场的变化是导致井筒倾斜变形的主要原因。②模型与实测值Spearman相关系数最大为0.978,最小为0.867,4种模型与现场实测偏移量的最大差值为0.043 m,平均绝对误差E_(MA)在0.003~0.009 m内,均方根误差E_(RMS)在0.004~0.011 m内,整体预测效果以1 DCNN模型最优,主要倾斜方向(偏向采空区一侧的东西方向)预测精度略低于变形量较小的方向(南北方向),且均能够满足工程需要。③井筒整体预测曲线与实际倾斜方向一致,井口、松散层基岩交界面E_(MA)与E_(RMS)平均值均为0.005 m、0.006 m,井底精度略低,其对应值为0.012、0.013 m,井筒特征区域与整体预测效果均表现良好,表明基于深度学习的井筒变形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研究成果在井筒注浆修复治理工程中得到了有效应用,为井筒安全管理提供了技术参考和数据支撑,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工程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立井 倾斜变形 深度学习 井筒预测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锥形超晶格p-AlInGaN层的AlGaN基深紫外发光二极管性能优化
10
作者 许愿 张傲翔 +3 位作者 张鹏飞 王芳 刘俊杰 刘玉怀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7,共7页
为了解决AlGaN基深紫外(DUV)发光二极管(LED)中的严重电子溢出和低空穴注入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锥形超晶格p-AlInGaN层,它大幅改善了基于AlGaN的DUV LED的光电特性.与传统结构相比,所提出结构的输出功率提高了337.8%;同时它的内... 为了解决AlGaN基深紫外(DUV)发光二极管(LED)中的严重电子溢出和低空穴注入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锥形超晶格p-AlInGaN层,它大幅改善了基于AlGaN的DUV LED的光电特性.与传统结构相比,所提出结构的输出功率提高了337.8%;同时它的内部量子效率(IQE)也高达96%,并且没有效率下降现象.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锥形超晶格p-AlInGaN层的引入明显增加了多量子阱(MQWs)内载流子的浓度并降低了量子阱(QWs)内的电场,导致了更高的辐射复合率,为改善DUV LED的性能提供了一个有吸引力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紫外发光二极管 ALINGAN 锥形超晶格 内部量子效率 辐射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导弹姿控回路线性二次型控制器优化设计
11
作者 王中流 张鹏飞 +1 位作者 何印 马振华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9,共8页
针对导弹姿控系统的动态响应稳定性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线性二次型控制器。在线性定常系统中设计一种最优线性二次型控制器,使用遗传算法对控制器的权重矩阵进行优化和解算,并对设计的线性二次型控制器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 针对导弹姿控系统的动态响应稳定性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线性二次型控制器。在线性定常系统中设计一种最优线性二次型控制器,使用遗传算法对控制器的权重矩阵进行优化和解算,并对设计的线性二次型控制器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没有线性二次型控制器的三阶系统,该设计可将三阶姿控系统的上升时间提高至0.3 s,峰值时间缩短为1.3 s,超调量降低至10%;此外,与传统的线性二次型控制器相比,结合遗传算法优化的线性二次型控制器可将三阶姿控系统的响应时间缩短2 s,超调量降低至5%,能够有效提升导弹姿控回路稳定性能,缩短系统响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控系统 线性二次型控制器 权重矩阵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基平方公里阵射电望远镜天线方案设想
12
作者 刘佳 万继响 +5 位作者 吴春邦 王浩 张乔杉 郭诠 张鹏飞 姜明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93,共6页
由于地球电离层的吸收或者反射效应、以及地球表面极其拥挤的低频射电干扰源的影响,使得地面天文台对超长波谱段(0.1~30 MHz)的射电信号探测极其困难,而已发射的轨道探测器又无法满足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观测需求。提出了一种月基平方... 由于地球电离层的吸收或者反射效应、以及地球表面极其拥挤的低频射电干扰源的影响,使得地面天文台对超长波谱段(0.1~30 MHz)的射电信号探测极其困难,而已发射的轨道探测器又无法满足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观测需求。提出了一种月基平方公里阵射电望远镜天线方案设想,分别从科学目标分析、技术指标论证、总体技术方案,以及工程实施方案设想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并给出相应的技术路线及实现途径,旨在为中国未来空间超长波射电天文观测领域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波 月基 天线阵列 灵敏度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模块空间绿色低碳管控平台建设——以上海虹桥国际机场T1航站楼某项目为例
13
作者 李少伟 张永明 +1 位作者 张鹏飞 于杰生 《绿色建筑》 2025年第2期151-155,共5页
对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下面临的建筑碳排放挑战进行分析,以上海虹桥国际机场T1航站楼某楼为例,介绍了高性能模块空间绿色低碳管控平台的建设。该平台依托BIM与地理信息系统(GIS)融合技术,结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机器学习等... 对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下面临的建筑碳排放挑战进行分析,以上海虹桥国际机场T1航站楼某楼为例,介绍了高性能模块空间绿色低碳管控平台的建设。该平台依托BIM与地理信息系统(GIS)融合技术,结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构建了贯穿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低碳管理体系,包括材料碳排放管理、施工碳排管理、运行碳排管理以及物联监控与智能分析等多个模块。通过实时监测、数据分析与优化建议,辅助航空建筑领域实现绿色、低碳的建造与运营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站楼 高性能模块空间 绿色低碳 管控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乌鸦搜索改进超螺旋滑模控制算法的防空火箭炮随动控制研究
14
作者 王海迪 赵永娟 +2 位作者 张鹏飞 米江勇 程文铮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43,共7页
针对由摩擦等非线性因素导致防空火箭炮随动系统控制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乌鸦搜索改进超螺旋滑模控制方法。传统滑模控制器由于切换控制律中不连续符号函数的存在产生了较大抖振,通过设计超螺旋滑模控制方法将原有滑模控制律中... 针对由摩擦等非线性因素导致防空火箭炮随动系统控制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乌鸦搜索改进超螺旋滑模控制方法。传统滑模控制器由于切换控制律中不连续符号函数的存在产生了较大抖振,通过设计超螺旋滑模控制方法将原有滑模控制律中符号函数改为连续函数,减少系统抖振,并设计乌鸦搜索算法优化超螺旋滑模控制器中切换增益,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和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乌鸦搜索改进超螺旋滑模控制器较传统滑模控制器减小了系统抖振,提高了系统位置跟踪精度,缩短了响应时间,对负载干扰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空火箭炮 随动控制 超螺旋滑模控制 乌鸦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南地区长山药高效栽培技术
15
作者 关望辉 张鹏飞 +3 位作者 韩丽丽 许爱玲 胡晓丽 王晓民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4期13-15,共3页
为提高长山药产量和品质,综合考虑晋南地区特有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研并结合实践经验,提出适宜晋南地区长山药生长的高效栽培技术方法。具体阐述了不同山药品种在实沟与粉垄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地准备、播种、田间管理... 为提高长山药产量和品质,综合考虑晋南地区特有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研并结合实践经验,提出适宜晋南地区长山药生长的高效栽培技术方法。具体阐述了不同山药品种在实沟与粉垄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地准备、播种、田间管理及收获与储藏等技术,促进长山药可持续、产业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山药 晋南地区 生长习性 栽培技术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集群协同控制技术综述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鹏飞 何印 +1 位作者 马振华 李亚文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共9页
协同控制技术作为多智能体分工合作完成任务的关键核心技术,能解决无人机集群编队、队形重构和避障避碰等问题,是无人机集群正常运作的基础。针对近几年国内外无人机集群协同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概述3种控制结构原理及其优缺点;分析了基... 协同控制技术作为多智能体分工合作完成任务的关键核心技术,能解决无人机集群编队、队形重构和避障避碰等问题,是无人机集群正常运作的基础。针对近几年国内外无人机集群协同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概述3种控制结构原理及其优缺点;分析了基于3种控制结构的编队控制方法及其优缺点;从无人机集群协同编队控制技术出发,分析基于编队控制的避障方法;指出了现阶段无人机集群协同控制技术面临的瓶颈问题,并对协同控制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无人机集群编队控制和避障方法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集群 协同控制 控制结构 编队控制 协同避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风荷载下大跨斜拉桥上无缝线路受力与变形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鹏飞 温月 李兆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3,共7页
大跨度斜拉桥在自然风场中易因自身柔度特性发生位移变形。为研究静风荷载作用下大跨斜拉桥上CRTS(China Railway Track System)双块式无砟轨道无缝线路桥梁及轨道结构在空间三向的力学性能分布规律,参照某一四线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工... 大跨度斜拉桥在自然风场中易因自身柔度特性发生位移变形。为研究静风荷载作用下大跨斜拉桥上CRTS(China Railway Track System)双块式无砟轨道无缝线路桥梁及轨道结构在空间三向的力学性能分布规律,参照某一四线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工程实例,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大跨斜拉桥上无缝线路精细化空间耦合模型,分析了横桥向静风荷载作用下桥梁体系及桥上轨道结构的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桥梁及桥上轨道结构三向(应)力最大值基本分布在斜拉桥跨中及边墩附近;各结构三向(应)力中,底座板、桥梁结构纵向应力峰值最大,约为横向应力峰值的8倍,约为竖向应力峰值的7倍、15倍,轨道板结构表现为横向应力峰值最大,且与其余两向应力峰值之间差距较小;各结构三向位移中,横向、竖向位移均在跨中及附近达到最大值,纵向位移在斜拉桥边墩附近达到最大值,其中,横向位移峰值是其余两向位移峰值的20余倍;桥梁两侧构件竖向、纵向位移方向相反,即桥梁表现为静风作用下的倾覆、弯曲倾向。研究成果可为风环境中大跨斜拉桥上线路设计、维护检修以及健康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大跨斜拉桥 静风荷载 桥上轨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速道岔结构研发及列车过岔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鹏飞 杨奥闯 张庆欢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39,共6页
为了减小尖轨对列车高速运行安全性的影响,研发了一种新型高速道岔转辙器结构。新型转辙器去掉了既有结构中的尖轨,全部采用标准60 kg/m钢轨的轨头断面;转辙轨一端固定,另一端可左右转动,从而实现转向。基于车辆-道岔耦合动力学理论,分... 为了减小尖轨对列车高速运行安全性的影响,研发了一种新型高速道岔转辙器结构。新型转辙器去掉了既有结构中的尖轨,全部采用标准60 kg/m钢轨的轨头断面;转辙轨一端固定,另一端可左右转动,从而实现转向。基于车辆-道岔耦合动力学理论,分别建立标准18号道岔、新型道岔模型以及CRH_(2)型车的单车模型;通过与标准道岔对比,分析列车侧逆向通过新型道岔的安全性。结果表明:与标准道岔相比,列车侧逆向通过新型道岔时,在转辙器区域脱轨系数由0.49降为0.32,降低34.69%;轮轨横向力峰值由40.24 kN降为26.51 kN,降低34.12%;轮轨垂向力峰值由90.71 kN降到84.66 kN,降低6.67%。列车通过新型道岔时轮重减载率在跟端轨缝位置出现突变,在转辙器区域优于标准道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道岔 动力学仿真 新型转辙器 安全性评价 跟端轨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无人机蜂群关键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鹏飞 程文铮 +3 位作者 米江勇 和烨龙 李亚文 王力金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8-42,62,共6页
随着无人机蜂群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军事需求的推动下,无人机蜂群从理论实验逐步走向实战。相比于日新月异的无人机蜂群技术,现有反蜂群相关技术的进展相对滞后,有效的蜂群反制手段成为世界军事强国的共同追求。在介绍无人机蜂群技术进展... 随着无人机蜂群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军事需求的推动下,无人机蜂群从理论实验逐步走向实战。相比于日新月异的无人机蜂群技术,现有反蜂群相关技术的进展相对滞后,有效的蜂群反制手段成为世界军事强国的共同追求。在介绍无人机蜂群技术进展及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反无人机蜂群技术的不足,结合无人机蜂群作战特点和反蜂群设备发展现状,对未来反无人机蜂群装备和技术的发展提出5点建议,为未来反无人机蜂群技术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无人机蜂群 反无人机蜂群 反蜂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与有机肥施用对旱地麦田土壤磷组分的影响
20
作者 张鹏飞 杨娜 +4 位作者 王珂 杨志国 王慧 王晓民 张建诚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01-1708,共8页
为探讨耕作措施和有机肥施用对旱地麦田土壤磷组分的影响,本研究依托2007年布设的黄土高原旱地小麦耕作与施肥长期定位试验,采用Tiessen磷素分级方法,系统研究了深翻+化肥(T)、深翻+鸡粪+化肥(TM)、免耕+化肥(NT)和免耕+鸡粪+化肥(NTM) ... 为探讨耕作措施和有机肥施用对旱地麦田土壤磷组分的影响,本研究依托2007年布设的黄土高原旱地小麦耕作与施肥长期定位试验,采用Tiessen磷素分级方法,系统研究了深翻+化肥(T)、深翻+鸡粪+化肥(TM)、免耕+化肥(NT)和免耕+鸡粪+化肥(NTM) 4种农艺措施下麦田0~20 cm土层有效磷、全磷和磷组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 NT处理有效磷含量较T处理提高58.37%,有机肥处理(NTM和TM)有效磷和全磷含量均显著高于不施有机肥处理(NT和T),NTM处理的有效磷和全磷含量较TM处理分别显著提高11.43%和43.41%。2)与T处理相比,NT、NTM和TM处理可不同程度提高0~20 cm土层活性无机磷组分NaHCO_(3)-Pi以及中活性无机磷组分NaOH-Pi含量,尤其以NTM和TM处理效果最好。3) NT处理的NaHCO_(3)-Po和NaOH-Po较T处理分别显著提高53.07%和55.56%,NTM处理的这2种组分含量较TM处理分别显著提高90.84%和60.31%,Residual-P NT处理较T以及NTM处理较TM分别提高12.90%和36.60%。4)长期定位试验地每年施入的磷肥在土壤中有盈余,残留的磷主要以NaHCO_(3)-Pi、D.HCl-Pi、NaHCO_(3)-Po和C.HCl-Po形态存在,免耕增施有机肥促进了稳定性磷(C.HClPo)向活性磷(NaHCO_(3)-P)和潜在活性磷(NaOH-P)的转化;偏最小二乘(PLS)回归分析结果表明,NaHCO_(3)-Pi和NaOH-Pi是最有效的磷源,对小麦产量的提升贡献较大,NTM处理对这2种磷组分积累的促进效果最明显。综上免耕增施有机肥是发展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值得推广的农艺措施,同时在推广应用时需要考虑减少化学磷肥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有机肥 土壤磷组分 土壤有效磷 全磷 黄土高原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