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滨海重盐碱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水盐特征
被引量:29
- 1
-
-
作者
张鹏锐
李旭霖
崔德杰
胡景田
-
机构
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东营市"青农"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综合利用及生态农业研究中心
-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7-121,203,共6页
-
基金
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棉花创新团队建设项目
"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2012BAD05B02)
-
文摘
盐碱地的水盐特征对盐碱土的性质及其合理利用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对黄河口附近东营市利津县毛坨村的盐碱荒地、柽柳地、草地、棉花地和葡萄地等利用方式的6月份土壤水分、盐分离子0-190cm土壤剖面的特征变化研究,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土的合理施肥、科学灌溉、改良以及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中,盐碱荒地的水分含量低,而pH恰好相反;水分含量均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呈增加趋势。滨海盐碱地离子构成以Cl-、Na+为主,SO42-、K+普遍缺乏,属于氯化物型,总体为Cl->Na+>HCO3->Ca2+>Mg2+>SO42->K+>CO32-。东营滨海盐碱地盐分和8大离子在0-190cm土壤剖面垂直分布呈现"V"型,即随着土体深度增加呈先急剧减少后缓慢增加趋势。长期种植农作物,可以提高盐碱土pH,有效减少盐碱地水分、盐分含量,改良盐碱地盐分构成,使盐碱化程度显著降低。
-
关键词
土壤剖面
水盐特征
土地利用方式
滨海盐碱地
-
Keywords
soil profil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and salt
land use patterns
coastal saline alkali land
-
分类号
S156.4
[农业科学—土壤学]
S153.61
[农业科学—土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