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宫廷纺织服饰中黄色的应用
1
作者 贾玺增 张馨翌 《服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85,共18页
黄色作为五行之色在清代被赋予了特殊的地位和意义,代表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是宫廷纺织服饰的青睐之色。以故宫博物院数字博物馆内收藏的宫廷纺织服饰为研究载体,采用实物佐证同时结合文献考证的研究方法,对清代宫廷纺织服饰中黄色系的... 黄色作为五行之色在清代被赋予了特殊的地位和意义,代表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是宫廷纺织服饰的青睐之色。以故宫博物院数字博物馆内收藏的宫廷纺织服饰为研究载体,采用实物佐证同时结合文献考证的研究方法,对清代宫廷纺织服饰中黄色系的种类、色彩特征、使用范围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其等级次序与区分因素。研究表明:清代宫廷服饰用黄的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明黄、杏黄、金黄、秋香、鹅黄、米色和米黄,服色等级越高,黄色调越多,色值越纯正,杂色越少,明度亦越高。以色彩属性和用色身份作为区分等级的标准,旨在强化皇权,从而维护专制集权的统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宫廷 纺织服饰 黄色系 等级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畲族女装服斗造型及纹样特征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张馨翌 冯玲玲 李强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7-75,共9页
服斗是畲族女装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装饰之一,其纹样造型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为现代服饰设计提供设计灵感。文章以景宁畲族自治县博物馆、福建省闽东畲族博物馆中12件具有代表性畲族女上衣为研究对象进行归纳分析,测量其各部位尺寸,并通过Adob... 服斗是畲族女装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装饰之一,其纹样造型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为现代服饰设计提供设计灵感。文章以景宁畲族自治县博物馆、福建省闽东畲族博物馆中12件具有代表性畲族女上衣为研究对象进行归纳分析,测量其各部位尺寸,并通过Adobe Illustrator软件对服装图片进行线描表现,截取部分代表性的服斗细节部位的结构图进行梳理分析。研究表明:畲族女装服斗纹样造型具有“厂”字型、“几”字型、“Z”字型的多样结构特点;包罗万象的纹样题材、浓艳瑰丽的配色风格、以简驭繁的刺绣工艺呈现畲族女装服斗纹样特征,这些都反映了畲族人民的智慧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与向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畲族女装 服斗造型 “厂”字型 “几”字型 “Z”字型 纹样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搜神记》中纺织服饰信息的社会心理及品名考
3
作者 王燕 张馨翌 +1 位作者 李强 杨小明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5-161,共7页
《搜神记》中蕴藏着纺织神话、织物、服饰、服妖的相关信息,对于这些信息的解读有利于厘清东晋及之前纺织服饰信息的社会心理和品名问题。通过文献和考古实物的二维互证分析,研究认为:1)《搜神记》中的纺织神话有着深刻的社会心理,可在... 《搜神记》中蕴藏着纺织神话、织物、服饰、服妖的相关信息,对于这些信息的解读有利于厘清东晋及之前纺织服饰信息的社会心理和品名问题。通过文献和考古实物的二维互证分析,研究认为:1)《搜神记》中的纺织神话有着深刻的社会心理,可在夸张和不合所处时代习俗的描述中,找到从事“衣生产”的群体的真实社会心理。巨茧神话表达出丝织生产力的低下和丝崇拜的遗迹;董永和织女的神话在《搜神记》中只是一个关于孝的故事,无涉爱情,只是生产者渴望得到高超技艺的一种表现;马皮蚕娘的神话是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构建马、蚕、女人形象相似性的一种朴素的错误解读,以及禁原蚕、天马地蚕联系的人为建构,体现了当时人们试图从联系中窥见事物发生的机理。《搜神记》中服妖的描述不过是人们对政治人物失败寻找服饰异象的一种神秘主义做法,其出现的根源是天命思想的物象反映。2)《搜神记》中织成是一种基于服饰设计要求而织造出来的一种织物;缣比帛要细密,有别于传统认识。《搜神记》中服饰品名遵循“材质+服饰”“形状+服饰”的表征结构,它们成为中国古代服饰品名的重要表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搜神记》 纺织神话 服妖 纺织服饰信息 社会心理 品名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