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CMFS特征选择算法的煤层气压裂效果预测
1
作者 闵超 郭星 +2 位作者 华青 张娜 张馨慧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5-104,共10页
煤层气压裂效果与特征之间存在的非线性关系难以从机理层面进行分析,针对该问题,开展煤层气压裂效果特征内在联系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FCMFS特征选择算法的煤层气压裂效果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模糊综合评价进行标签标定,并采用遗传编程和... 煤层气压裂效果与特征之间存在的非线性关系难以从机理层面进行分析,针对该问题,开展煤层气压裂效果特征内在联系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FCMFS特征选择算法的煤层气压裂效果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模糊综合评价进行标签标定,并采用遗传编程和XGBoost算法进行影响因素特征构造和筛选,包括2个新构造特征(应力比和地质施工遗传因素)以及射孔段厚度、渗透率、破裂压力、煤体结构、含气饱和度和加砂强度等6个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基于FCMFS特征选择算法所构造和筛选的8个特征,结合多种机器学习算法进行煤层气压裂效果预测时,在准确率、召回率、F1分类评价指标上提高了约5%~10%,其中,深度森林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具有最优的预测分类效果,在3项分类评价指标上均达到95%和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压裂效果 主控因素 遗传编程 深度森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匹配的煤层气压裂效果主控因素识别 被引量:11
2
作者 闵超 代博仁 +3 位作者 石咏衡 杨兆中 李小刚 张馨慧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5-141,共7页
煤层气压裂效果与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的非线性关系难以从机理层面进行系统分析,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匹配的压裂效果主控因素识别方法。该方法从数据中挖掘影响因素的内在联系而非通过主观判断来分析压裂效果与影响因素之间的联... 煤层气压裂效果与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的非线性关系难以从机理层面进行系统分析,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匹配的压裂效果主控因素识别方法。该方法从数据中挖掘影响因素的内在联系而非通过主观判断来分析压裂效果与影响因素之间的联系。首先,以压裂后的产气指标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凝聚聚类方法对样本井进行分类和效果评价;其次,利用K-means聚类算法结合信息增益排序与相关性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分类与筛选,从中选取前置液用量、携砂液用量、含气饱和度、含气量、垂直应力、支撑剂用量、破裂压力、加砂强度8个因素;最后,对筛选出的因素进行样本聚类,将聚类结果与压裂效果的评价分类结果进行聚类匹配,实现了压裂效果主控因素的识别。与其他主控因素识别方法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该研究可为优化二次压裂施工方案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压裂 凝聚聚类 主控因素 K-MEANS聚类 信息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BFS-CV算法的煤层气井压裂效果主控因素识别 被引量:6
3
作者 闵超 张馨慧 +2 位作者 杨兆中 李小刚 代博仁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8-174,共7页
准确识别煤层气井压裂效果的主控因素,进而有效指导重复压裂方案优化,是煤层气井提升重复压裂产能的关键。依托研究区块的地质及工程大数据,利用基于Copula互信息的特征选择和交叉验证算法(CBFS-CV)识别影响压裂效果的主控因素,并结合... 准确识别煤层气井压裂效果的主控因素,进而有效指导重复压裂方案优化,是煤层气井提升重复压裂产能的关键。依托研究区块的地质及工程大数据,利用基于Copula互信息的特征选择和交叉验证算法(CBFS-CV)识别影响压裂效果的主控因素,并结合梯度提升回归模型进行产能预测检验,形成了一种改进的煤层气井压裂效果主控因素识别算法。该算法可有效减少冗余性特征且增大相关性,并确定最佳特征数目。结果表明:煤体结构、储层参数(含气量、含气饱和度和临储比)和施工排量参数(最大施工排量)是影响研究区块压裂效果的3个主控因素,通过梯度提升回归模型验证CBFS-CV算法所识别出的主控因素的预测符合率达88%,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利用结果对该区块典型井进行主控因素分析,采用氮气泡沫解堵方案解决煤体结构差、煤粉堵塞等问题,现场施工后日产气量由288 m^(3)/d增至805 m^(3)/d,压裂效果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压裂效果 主控因素 Copula互信息 回归模型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油气行业中的应用进展综述 被引量:16
4
作者 闵超 代博仁 +1 位作者 张馨慧 杜建平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5,共15页
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的兴起,机器学习在油气领域得到了进一步深入发展。但是,由于油气行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目前还没有建成适用于深度学习的训练样本库,也没有针对性的模型建立和选择方法体系。此外,深度学习方法的不可解释性,导致了... 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的兴起,机器学习在油气领域得到了进一步深入发展。但是,由于油气行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目前还没有建成适用于深度学习的训练样本库,也没有针对性的模型建立和选择方法体系。此外,深度学习方法的不可解释性,导致了学习的模型对环境的高度依赖,制约了机器学习在油气行业中的推广应用。从机器学习的发展阶段出发,介绍机器学习在油气行业各领域的应用中所涉及的重大突破及仍然存在的问题。针对油气行业中不同类型数据的处理方法、样本建立以及如何进行模型适应性分析等方面给出了建议,提出可解释机器学习在油气人工智能上的发展潜力以及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油气行业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特征和深度神经网络的钻井漏失事故预测 被引量:9
5
作者 蔺研锋 闵超 +1 位作者 代博仁 张馨慧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4-69,共6页
为提高钻井漏失预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建立了一套能够学习现场专家经验实现对钻井漏失事故预测的智能方法。首先,对采集到的综合录井数据利用小波滤波对录井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并根据降噪的效果选取了滑动窗口的长度,降噪后数据的波形更... 为提高钻井漏失预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建立了一套能够学习现场专家经验实现对钻井漏失事故预测的智能方法。首先,对采集到的综合录井数据利用小波滤波对录井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并根据降噪的效果选取了滑动窗口的长度,降噪后数据的波形更加平滑,上升或下降趋势更明显;然后通过研究井漏点周围4个动态特征的波形,使用滑动窗口对钻井曲线波形进行截取;最后分别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Bi-LSTM)、简化的AlexNet以及VGGNet对井漏事故进行实时滚动预测。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卷积神经网络,LSTM和Bi-LSTM能够提取综合录井曲线动态变化的自相关特性,提取的特征更具有代表性,对井漏事故预测的准确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漏失预测 波形特征 滑动窗口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问答系统开发
6
作者 张馨慧 李丹丹 梁智强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1年第4期128-130,共3页
基于深度学习的问答系统的研制利用了现有的网络信息爬取和自然语言处理的方面的相关技术,开发了一套基于网络爬虫的知识信息库自动构建系统和基于深度学习的问题回答语言组织系统,能够满足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科学常识培训中的问题自动回... 基于深度学习的问答系统的研制利用了现有的网络信息爬取和自然语言处理的方面的相关技术,开发了一套基于网络爬虫的知识信息库自动构建系统和基于深度学习的问题回答语言组织系统,能够满足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科学常识培训中的问题自动回答功能。软件包含转换为文字后的问题关键字提取、知识库建立和检索、网络爬虫抓取答案、答案语言自动组织四个方面主要功能。此外,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答疑软件将上述功能集成为了一套B/S架构的智能答疑系统软件,并支持教师、学生、管理员三种角色的注册、登陆和各自角色功能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问答系统 B/S架构 网络爬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