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饱和聚碳硅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孙维朋 顾竹灵 +3 位作者 高占臣 吕素芳 蒋剑雄 张飞豹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8-184,共7页
不饱和聚碳硅烷因其主链结构中具有硅和共轭基团交错的结构,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可溶性、易加工、低毒性等系列重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半导体材料、有机电致发光材料、陶瓷前驱体、耐热材料、光伏材料等诸多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不饱和聚碳硅烷因其主链结构中具有硅和共轭基团交错的结构,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可溶性、易加工、低毒性等系列重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半导体材料、有机电致发光材料、陶瓷前驱体、耐热材料、光伏材料等诸多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针对不饱和聚碳硅烷的研究一直是有机硅高分子领域的研究热点。总结了近年来不饱和聚碳硅烷的研究进展的同时,对不饱和聚碳硅烷的合成方法进行了详细综述,包括硅氢加成反应、Heck反应及Wittig反应等,并介绍了不饱和聚碳硅烷在光电材料、电致发光等方面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聚碳硅烷 硅氢加成 共轭基团 聚合物 有机电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碳配分对先进高强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张飞豹 李鑫 +2 位作者 宋鸿武 张士宏 范海生 《精密成形工程》 2018年第4期121-125,共5页
目的为了使钢表现出更好的吸能特性,以具有较高的强度以及较好的塑性。方法提出了一种新型一步法成形碳配分一体化工艺,即热冲压-动态碳配分(HS-DP)工艺。所提出的HS-DP工艺采用盐浴热处理的方式进行物理模拟。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目的为了使钢表现出更好的吸能特性,以具有较高的强度以及较好的塑性。方法提出了一种新型一步法成形碳配分一体化工艺,即热冲压-动态碳配分(HS-DP)工艺。所提出的HS-DP工艺采用盐浴热处理的方式进行物理模拟。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拉伸试验等方法,研究了新工艺中的冷却速率对低碳先进高强钢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针对冷却速率对残余奥氏体含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残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和碳含量对钢伸长率的影响。结果经过HS-DP工艺处理的钢显微组织主要由初始淬火态马氏体相、最终淬火态马氏体相和残余奥氏体相共存组成。结论实验钢表现出优异性能,说明了热冲压动态碳配分工艺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高强钢 热冲压 动态碳配分 残余奥氏体 碳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纳米片负载钯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Suzuki反应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康振伟 高占臣 +4 位作者 孙维朋 张大伟 吕素芳 蒋剑雄 张飞豹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26,共9页
通过硅化钙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制得二维硅纳米片载体材料,经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化学改性后与钯配位,再经还原得到了一种新型的硅纳米片负载钯催化剂,采用透射电镜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将该催化剂成功... 通过硅化钙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制得二维硅纳米片载体材料,经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化学改性后与钯配位,再经还原得到了一种新型的硅纳米片负载钯催化剂,采用透射电镜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将该催化剂成功应用于Suzuki反应,结果表明,硅纳米片负载钯催化剂在较低的钯催化量和空气氛围下即可有效地催化多种溴代芳烃和芳基硼酸的Suzuki偶联反应.此外,该催化剂经8次循环使用后,催化活性无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纳米片 钯催化剂 SUZUKI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