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氟吡菌胺及其代谢物、霜霉威在3种绿叶蔬菜上的残留行为及膳食风险评估
1
作者 李新新 黄兰淇 +3 位作者 陈秀 温广月 张颂函 赵莉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9-317,共9页
目的:为明确氟吡菌胺及其代谢物和霜霉威在3种绿叶蔬菜上的安全性,在山东、上海等10地开展了田间试验,得到氟吡菌胺及其代谢物、霜霉威在3种绿叶蔬菜中的残留动态,并评估膳食风险。方法:油麦菜、小白菜和茼蒿样品采用乙腈提取,固相萃取... 目的:为明确氟吡菌胺及其代谢物和霜霉威在3种绿叶蔬菜上的安全性,在山东、上海等10地开展了田间试验,得到氟吡菌胺及其代谢物、霜霉威在3种绿叶蔬菜中的残留动态,并评估膳食风险。方法:油麦菜、小白菜和茼蒿样品采用乙腈提取,固相萃取法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结果:在0.01、0.5、30、70 mg/kg添加水平时,3种绿叶蔬菜中氟吡菌胺、2,6-二氯苯甲酰胺和霜霉威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2%~109%、74%~103%和76%~115%,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13%、1%~13%和2%~8%,3种化合物的定量限均为0.01 mg/kg。氟吡菌胺和霜霉威在油麦菜、小白菜和茼蒿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氟吡菌胺在3种绿叶蔬菜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3.0~3.4、2.2~5.4、6.3~6.5 d,霜霉威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3.3~5.5、1.8~5.1、7.1 d。687.5 g/L氟菌·霜霉威悬浮剂在油麦菜、小白菜和茼蒿上施药剂量为1 125 mL/hm2,施药3次,施药间隔7 d,安全间隔期5 d时,油麦菜中氟吡菌胺的最终残留量为1.03~4.21 mg/kg,2,6-二氯苯甲酰胺为0.01~0.03 mg/kg,霜霉威为6.71~15.10 mg/kg;小白菜中氟吡菌胺的最终残留量为0.66~2.90 mg/kg,2,6-二氯苯甲酰胺为0.01~0.02 mg/kg,霜霉威为3.49~13.80 mg/kg;茼蒿中氟吡菌胺的最终残留量为1.30~8.93 mg/kg,2,6-二氯苯甲酰胺为0.01~0.04 mg/kg,霜霉威为5.18~29.80 mg/kg,残留量均低于规定的安全限量标准。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氟吡菌胺及其代谢物和霜霉威对不同年龄段、性别人群的急慢性膳食风险均低于100%,处于可接受水平。结论:本研究可为氟吡菌胺及其代谢物和霜霉威在油麦菜、小白菜和茼蒿3种绿叶蔬菜中的残留消解规律及膳食风险评估提供技术依据,并为其在生产中安全使用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吡菌胺及代谢物 霜霉威 绿叶蔬菜 残留 膳食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氯氰菊酯和吡丙醚在芥蓝中的残留消解及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唐红霞 李玉博 +4 位作者 张颂函 吴竞 董茂锋 王伟民 赵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238,271,共8页
为明确高效氯氰菊酯和吡丙醚在芥蓝上施用后的残留行为和膳食暴露风险,研究基于规范田间残留试验、目标农药在芥蓝上残留分析方法,得到芥蓝中2种农药的残留水平,结合我国膳食结构不同性别/年龄组食物消费量及体重数据评估了高效氯氰菊... 为明确高效氯氰菊酯和吡丙醚在芥蓝上施用后的残留行为和膳食暴露风险,研究基于规范田间残留试验、目标农药在芥蓝上残留分析方法,得到芥蓝中2种农药的残留水平,结合我国膳食结构不同性别/年龄组食物消费量及体重数据评估了高效氯氰菊酯和吡丙醚对各类消费人群的长期和短期膳食摄入风险。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和吡丙醚分别在0.01~1.0 mg/L和0.005~1.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决定系数(R2)≥0.996 7。在3个添加水平下,芥蓝中2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为70.6%~113.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8.5%,定量限均为0.01 mg/kg。10%高氯·吡丙醚微乳剂以推荐高剂量施药,高效氯氰菊酯和吡丙醚在芥蓝中的消解符合一级动力学,半衰期分别为3.9~10.1 d和4.8~6.3 d。最终残留试验结果表明,最后一次施药3、5、7、10 d后,芥蓝中高效氯氰菊酯的最终残留量≤0.904 mg/kg,吡丙醚的最终残留量≤0.202 mg/kg。膳食风险评估表明,我国不同人群的长期慢性暴露风险最大值为27.26%;短期急性暴露风险最大值为67.17%,表明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人群健康不会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蓝 高效氯氰菊酯 吡丙醚 膳食摄入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杀虫剂对青菜黄曲条跳甲的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秀 张正炜 +1 位作者 赵莉 张颂函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2-275,共4页
为了筛选有效防治青菜黄曲条跳甲的药剂,在室内测定了5种杀虫剂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毒力,并开展了这5种药剂对黄曲条跳甲的田间药效试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0%啶虫脒WP对黄曲条跳甲的毒力最高,28%杀虫·啶虫脒WP毒力最低,LC50分别为... 为了筛选有效防治青菜黄曲条跳甲的药剂,在室内测定了5种杀虫剂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毒力,并开展了这5种药剂对黄曲条跳甲的田间药效试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0%啶虫脒WP对黄曲条跳甲的毒力最高,28%杀虫·啶虫脒WP毒力最低,LC50分别为7.20 mg/L和18.63 mg/L,5种药剂的毒力大小依次为:10%啶虫脒WP>42%啶虫·哒螨灵WP>5%鱼藤酮SL>15%哒螨灵EC>28%杀虫·啶虫脒WP。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2%啶虫·哒螨灵WP和15%哒螨灵EC的防效最优,10%啶虫脒WP、28%杀虫·啶虫脒WP和5%鱼藤酮SL 3种药剂总体防效相当,但低于42%啶虫·哒螨灵WP和15%哒螨灵EC。综合来看,建议使用42%啶虫·哒螨灵WP 126~189 g/hm2、15%哒螨灵EC 90~135 g/hm2、28%杀虫·啶虫脒WP 294~420 g/hm2、10%啶虫脒WP 60~90 g/hm2、5%鱼藤酮SL 150~225 g/hm2对青菜黄曲条跳甲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条跳甲 杀虫剂 毒力 田间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农药产品中非法添加的限制性农药氨基甲酸酯的含量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建波 张颂函 +2 位作者 马琳 占绣萍 赵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8-72,共5页
农药样品0.400g于甲醇80mL中超声溶解10min。用甲醇定容其体积为100.0mL,分取部分溶液(约50mL),离心分离5min,取其上清液过0.45μm滤膜过滤,滤液供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选用Besil C18-B色谱柱为固定相,柱温为30℃,以不同比例的(A)水和(B... 农药样品0.400g于甲醇80mL中超声溶解10min。用甲醇定容其体积为100.0mL,分取部分溶液(约50mL),离心分离5min,取其上清液过0.45μm滤膜过滤,滤液供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选用Besil C18-B色谱柱为固定相,柱温为30℃,以不同比例的(A)水和(B)甲醇组成的混合液为流动相,以1mL·min^(-1)的流量进行梯度洗脱,使样品中添加的12种限制使用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完全分离;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波长215nm处检测。结果表明:12种氨基甲酸酯农药的浓度在5.0~100.0mg·L^(-1)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在0.1~0.2mg·kg^(-1)之间。以空白农药样品为基质,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在97.2%~106%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1.5%~3.8%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氨基甲酸酯农药 农药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