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倾向指数匹配的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直接经济负担评价
1
作者 花枝锦 夏娇 +2 位作者 甘昌玉 付棋 张青碧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0-416,共7页
目的分析骨与关节科手术部位感染(SSI)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某医院骨与关节科3348例住院患者,依据是否发生SSI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将两组患者进行1∶1匹配,... 目的分析骨与关节科手术部位感染(SSI)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某医院骨与关节科3348例住院患者,依据是否发生SSI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将两组患者进行1∶1匹配,比较不同类型SSI患者与对照组的住院日数和各项住院费用。结果3348例住院患者发生SSI共259例,发病率为7.74%,其中表浅切口感染例数最多(177例,68.34%),其次是深部切口感染(65例,25.10%),器官/腔隙感染最少(17例,6.56%)。经PSM匹配,成功匹配257对,匹配成功比率为99.23%。感染组较对照组延长住院日数18 d(P<0.001),感染组住院总费用及其他各项住院费用均高于对照组(均P<0.001),各项费用中药物费差值最大,其中西药费增加5067.83元(P<0.001),抗菌药物费增加957.30元(P<0.001)。不同类型SSI患者住院日数均较对照组延长,深部切口感染患者住院日数延长26 d,浅表切口感染延长18 d,器官/腔隙感染延长13 d(均P<0.05);不同类型SSI患者住院总费用、西药费、抗菌药物费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骨与关节科住院患者发生SSI会延长患者住院日数,为患者和医院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对于优化医疗资源,提升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与关节手术 手术部位感染 直接经济负担 倾向指数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英和Nano-SiO2粉体对A549细胞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霍婷婷 董发勤 +3 位作者 邓建军 张青碧 代群威 王明翠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02-407,共6页
采用体外培养的方法,研究了2种粒径的石英粉体(KWC-Q3和KWC-Q4)和纳米二氧化硅粉体(Nano-SiO2)对A549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结果表明Nano-SiO2对A549细胞的毒性作用最大,对K... 采用体外培养的方法,研究了2种粒径的石英粉体(KWC-Q3和KWC-Q4)和纳米二氧化硅粉体(Nano-SiO2)对A549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结果表明Nano-SiO2对A549细胞的毒性作用最大,对KWC-Q3其次,对KWC-Q4毒性最弱;随着暴露矿物粉体浓度的升高,细胞的死亡率明显升高,细胞释放的LDH随之升高,存在剂量效应关系。石英和Nano-SiO2能够引起A549细胞分泌IL-6的增加,但是并未引起TNF-α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 NANO-SIO2 细胞存活率 LDH IL-6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护理伦理学的教学改革对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孙鸿燕 张青碧 +1 位作者 黄华英 邹青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年第1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索《护理伦理学》的教学改革对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护理专业学生的《护理伦理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案例教学法为教学改革组,传统的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为对照组。案例教学组在《护理伦理学》课程中... 目的探索《护理伦理学》的教学改革对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护理专业学生的《护理伦理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案例教学法为教学改革组,传统的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为对照组。案例教学组在《护理伦理学》课程中抽出6学时,即3次课安排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专题讨论,分别为护理道德教育和修养、护理行为实施过程中的伦理问题及分析、护患权利和义务3个教学内容的案例。课程结束后采用自制问卷了解学生对案例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实习2个月后使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学生临床相关表现的调查;追踪比较两组毕业后去向和就业情况。结果学生对案例教学情况评价结果为:97.2%的学生表示喜欢护理伦理学案例教学课;92%的学生表示主动参与了案例分析和讨论;91.6%的学生认为锻炼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临床实习2个月后,89.5%的带教老师认为学生对伦理问题有较高的敏感性,能和老师主动交流和分析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94.1%的学生认为能利用伦理学学习的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案例教学组和对照组的毕业生就业单位构成比总的有差异(χ2=12.34,P<0.05)。结论《护理伦理学》案例教学效果较好,提高了学生对伦理问题的敏感性以及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护理伦理学》的教学改革提高了我院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伦理学 教学改革 就业竞争力 毕业生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主产地温石棉可吸入纤维致鼠肺损伤与抑癌基因p53、p16的表达
4
作者 曾娅莉 崔琰 +6 位作者 邹文蓉 马骥 董发勤 张青碧 邓建军 杨洁 高霑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43-851,共9页
选取我国四大矿区主产地的温石棉,制备成粒径小于10μm的可吸入纤维,采用非暴露式气管滴注法染毒Wistar雄性大鼠,分别于1、3及6个月时称重并处死,迅速分离肺组织,观察肺形态并称量,计算肺脏器系数,并采用HE染色法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肺... 选取我国四大矿区主产地的温石棉,制备成粒径小于10μm的可吸入纤维,采用非暴露式气管滴注法染毒Wistar雄性大鼠,分别于1、3及6个月时称重并处死,迅速分离肺组织,观察肺形态并称量,计算肺脏器系数,并采用HE染色法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RT-PCR法测定p53、p16基因表达,探讨我国温石棉可吸入纤维的生物安全性。结果表明,四大主矿区的温石棉纤维粒度基本小于10μm,符合可吸入纤维粉尘标准,研磨前后纤维粉尘的结构和活性基团无破坏;染毒组Wistar大鼠体重明显减轻,肺重量显著增加,肺脏器系数变大;染毒组Wistar大鼠肺组织发生严重病理改变,出现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增生;染毒组Wistar大鼠肺p53、p16基因表达均降低。综合以上结果,发现我国四大主矿区温石棉的可吸入纤维粉尘均对Wistar大鼠肺组织呈不同程度和方式损伤。随着染毒时间延长,Wistar大鼠肺组织的抑癌基因p53、p16表达显著降低,推测我国四大矿区温石棉的可吸入纤维粉尘具有致肺癌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石棉 可吸入纤维粉尘 肺损伤 抑癌基因 脏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茶花青素苷的结构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胡金祥 叶钰珊 +5 位作者 蔡梅生 张青碧 李博 吴媛媛 屠幼英 何普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2-181,共10页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初步鉴定白茶(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和寿眉)中主要的花青素苷组分,并分析白茶花青素苷的组成特点与含量。结果表明:白茶花青素苷主要组分有飞燕草素-3-O-半乳糖苷、矢车菊素-3-O-半乳糖苷、天竺葵素-3-O...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初步鉴定白茶(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和寿眉)中主要的花青素苷组分,并分析白茶花青素苷的组成特点与含量。结果表明:白茶花青素苷主要组分有飞燕草素-3-O-半乳糖苷、矢车菊素-3-O-半乳糖苷、天竺葵素-3-O-半乳糖苷、矢车菊素、飞燕草素-3-O-[6-(Z)对香豆酰]吡喃半乳糖苷、飞燕草素-3-O-[6-(E)对香豆酰]吡喃半乳糖苷、飞燕草素-3-O-芸香糖苷、矢车菊素-3-O-[6-(E)对香豆酰]吡喃半乳糖苷和天竺葵素-3-O-芸香糖苷9种;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和寿眉中的花青素苷组成差异较大。白毫银针特级、白毫银针一级、白牡丹特级、白牡丹一级、贡眉一级、寿眉一级和寿眉二级的花青素苷总量分别为83.80、88.70、90.59、70.67、122.75、126.04和122.28μg/g,贡眉和寿眉的花青素苷含量显著高于白毫银针和白牡丹。上述研究结果为白茶花青素苷组分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茶 花青素苷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白茶储藏年份判别 被引量:6
6
作者 陈书媛 张友超 +4 位作者 杨杰 蔡梅生 张青碧 何普明 屠幼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276-283,共8页
储藏年份是决定白茶经济价值的一大因素。为了实现快速便捷地判别白茶储藏年份,本文提出了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判别分析白茶储藏年份的无损检测方法。通过对3、6、10年寿眉高光谱图像感兴趣区域光谱数据的提取,采用最小二乘平滑滤波、标... 储藏年份是决定白茶经济价值的一大因素。为了实现快速便捷地判别白茶储藏年份,本文提出了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判别分析白茶储藏年份的无损检测方法。通过对3、6、10年寿眉高光谱图像感兴趣区域光谱数据的提取,采用最小二乘平滑滤波、标准正态变换、归一化、多元散射校正预处理算法,并用支持向量机、偏最小二乘联合线性判定法、逻辑回归建模对不同预处理后的光谱数据进行判别分析。最后,通过分析混淆矩阵、精确率、召回率来评估模型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标准正态变换预处理结合支持向量机所建立的模型判别效果最佳,训练集和测试集的精确率分别为90.83%和86.02%。由此可见,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对白茶储藏年份进行快速无损的判别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茶 高光谱成像 判别分析 储藏年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中脂质含量检测及其方法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陈韵扬 赵航晔 +7 位作者 张承铭 王卓异 崔艳 蔡梅生 张青碧 胡金祥 何普明 屠幼英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5-472,共8页
为测定不同茶叶种类中脂质含量以及组成成分,以西湖龙井、九曲红梅、白毫银针等20种茶样为供试材料,采用酸水解法和索氏提取法测定茶样中的脂质含量。结果表明:索氏提取法测得的脂质含量比酸水解法测得的结果更低。在茶叶脂质含量方面,... 为测定不同茶叶种类中脂质含量以及组成成分,以西湖龙井、九曲红梅、白毫银针等20种茶样为供试材料,采用酸水解法和索氏提取法测定茶样中的脂质含量。结果表明:索氏提取法测得的脂质含量比酸水解法测得的结果更低。在茶叶脂质含量方面,发现其含量变化受到鲜叶嫩度和加工工艺的影响,茶样的脂质含量大致表现为绿茶(不发酵茶)>黄茶(微发酵茶)>乌龙茶(半发酵茶)>红茶(全发酵茶)>白茶(微发酵茶)>黑茶(后发酵茶)。对白茶脂质含量进一步测定后发现,寿眉的脂质含量高于白毫银针和白牡丹,且随着储藏年限的增加白茶中脂质含量下降;定性分析结果显示,茶叶脂质的组成成分为磷脂、脂蛋白和游离脂肪酸。本研究结果可为茶叶脂质含量的测定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类 脂质 酸水解法 索氏提取法 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次非暴露式气管滴注的染毒法研究温石棉致大鼠肺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柏珺 崔琰 +3 位作者 张青碧 霍婷婷 查雨欣 邓建军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16-924,共9页
温石棉是一种安全性存在争议的石棉,合理可行并且能够真实反映其暴露致病过程的染毒方法对深入研究其致病机理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多次非暴露式气管滴注的染毒方法对雄性Wistar大鼠分别进行不同浓度温石棉悬液的染毒,在染毒1、3和6... 温石棉是一种安全性存在争议的石棉,合理可行并且能够真实反映其暴露致病过程的染毒方法对深入研究其致病机理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多次非暴露式气管滴注的染毒方法对雄性Wistar大鼠分别进行不同浓度温石棉悬液的染毒,在染毒1、3和6个月后记录体重和肺脏器系数,观察肺组织大体及苏木素-伊红(HE)染色的病理形态,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总数进行分类计数,并测定总蛋白(TP)、乳酸脱氢酶(LDH)、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的含量。结果表明,多次滴注的方式大鼠死亡率较低,并且每次滴注后能够苏醒的大鼠没有死亡发生;随着四川新康温石棉染毒时间的延长和染毒剂量增加,大鼠体重增长缓慢,肺脏器系数升高,肺大体出现水肿、肉芽肿、萎缩实质化,HE染色观察则表现为炎性细胞增多、肺泡结构遭到破坏以及出现纤维化;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百分比呈上升趋势,巨噬细胞百分比呈下降趋势,TP、LDH、ACP和AKP均表现为上升的趋势,并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综上所述,多次非暴露式气管滴注方法可用于模拟温石棉慢性暴露的致病过程,四川新康温石棉可以通过破坏巨噬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及肺泡上皮-毛细血管屏障造成大鼠的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次非暴露式气管滴注 温石棉 WISTAR大鼠 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天然温石棉致大鼠肺损伤及对HO-1和HSP-70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建国 黄柳雯 +5 位作者 李杰 崔琰 霍婷婷 邓建军 孙耀川 张青碧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5-313,共9页
探讨了我国四大矿区天然温石棉致大鼠肺部损伤作用及肺组织中HO-1和HSP-70的表达差异。从我国四大天然矿区采集4种天然温石棉,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其粉尘形貌、表面活性基团和化学组分。将90只初断乳SPF级Wistar大... 探讨了我国四大矿区天然温石棉致大鼠肺部损伤作用及肺组织中HO-1和HSP-70的表达差异。从我国四大天然矿区采集4种天然温石棉,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其粉尘形貌、表面活性基团和化学组分。将90只初断乳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甘肃阿克塞、青海茫崖、四川新康、陕西陕南温石棉组和生理氯化钠溶液阴性对照组),用2.0 mg/m L温石棉粉尘悬液0.5 m L(1次/月)对大鼠非暴露式气管内滴注染毒。于1、6、12个月分批处死大鼠6只,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KP)和总蛋白(TP)含量,采用qRT-PCR检测肺组织中血红素氧化合酶1(HO-1)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HO-1和HSP-70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阿克塞、茫崖和新康温石棉组LDH及各温石棉组AKP和TP在各时间点均比阴性对照组高(P<0.05),且随染毒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P<0.05)。染毒1月时,各染毒组HO-1、HSP-70 mRNA和HO-1、HSP-70蛋白表达量比阴性对照组高(P<0.05);染毒6月时,各染毒组比阴性对照组高,阿克塞和陕南温石棉组低于茫崖和新康温石棉组(P<0.05);染毒12月时,阿克塞和陕南温石棉组高于茫崖和新康温石棉组(P<0.05),茫崖和新康温石棉组低于阴性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石棉 肺损伤 HO-1 HSP-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硅酸盐矿物粉体对V79和A549细胞的遗传毒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芝芝 张青碧 +3 位作者 董发勤 邓建军 霍婷婷 曾娅莉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45-949,共5页
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微核试验、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SCGE),检测了3种硅酸盐矿物粉体(绢云母、石英、钠长石)对V79和A549细胞存活率、微核及DNA损伤的影响,比较和探讨了3种硅酸盐矿物粉体细胞遗传毒性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3种硅酸... 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微核试验、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SCGE),检测了3种硅酸盐矿物粉体(绢云母、石英、钠长石)对V79和A549细胞存活率、微核及DNA损伤的影响,比较和探讨了3种硅酸盐矿物粉体细胞遗传毒性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3种硅酸盐矿物粉体均不同程度抑制细胞增殖,诱发细胞染色体和DNA损伤,作用大小顺序均为绢云母>石英>钠长石,且对V79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和DNA损伤率均明显强于A549细胞,推测一定浓度范围内的硅酸盐矿物粉体对细胞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可能存在影响,对人体可能具有遗传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 矿物粉体 遗传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石棉和陶瓷纤维致大鼠炎症及氧化应激的毒性效应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柳雯 崔琰 +5 位作者 查雨欣 柏珺 董发勤 邓建军 张青碧 王国俊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34-842,共9页
探讨了温石棉和陶瓷纤维致Wistar大鼠肺部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的毒性效应。将54只初断乳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温石棉染毒组、陶瓷纤维染毒组和阴性对照组。采用非暴露式气管内滴注进行染毒(2.0 mg/mL,1次/月),并于1、6、12个月分批处... 探讨了温石棉和陶瓷纤维致Wistar大鼠肺部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的毒性效应。将54只初断乳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温石棉染毒组、陶瓷纤维染毒组和阴性对照组。采用非暴露式气管内滴注进行染毒(2.0 mg/mL,1次/月),并于1、6、12个月分批处死6只,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组织相关指标。结果显示,染毒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其BALF中白细胞总数在染毒各时间点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染毒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百分比随染毒时间延长而升高(p<0.05),巨噬细胞百分比则下降(p<0.05);染毒组肺组织中IL-6、TNF-α、NF-κB含量在染毒各时间点均高于阴性对照组并随染毒时间延长而升高(p<0.05),且温石棉组高于陶瓷纤维组(p<0.05);染毒组肺组织中ROS、MDA浓度在染毒各时间点均高于阴性对照组并随染毒时间延长而升高(p<0.05),且温石棉组高于陶瓷纤维组(p<0.05);染毒组SOD活力均随染毒时间延长而下降(p<0.05),染毒一个月时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染毒6个月和12个月时温石棉组低于陶瓷纤维组且均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综上,温石棉和陶瓷纤维均能对大鼠肺组织造成毒性作用,可引起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温石棉致大鼠肺毒性的能力较陶瓷纤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石棉 陶瓷纤维 炎症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2.5降尘对大鼠的急性肺损伤及复合维生素B的干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兰兰 邓胤铭 +4 位作者 付茜茜 扈正权 张青碧 霍婷婷 柏珺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52-860,共9页
为探讨复合维生素B(叶酸、B6和B12)能否抑制PM2.5对大鼠的急性肺损伤作用,本研究将56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不同剂量(0.4、2.0、10.0 mg/mL)PM2.5染毒组和相应的复合维生素B干预组(0.02 mg/mL叶酸、1 mg/mL维生素B6、0.0025 mg/mL维... 为探讨复合维生素B(叶酸、B6和B12)能否抑制PM2.5对大鼠的急性肺损伤作用,本研究将56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不同剂量(0.4、2.0、10.0 mg/mL)PM2.5染毒组和相应的复合维生素B干预组(0.02 mg/mL叶酸、1 mg/mL维生素B6、0.0025 mg/mL维生素B12),取肺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形态变化并进行病理学评分;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测定总蛋白(TP)、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含量。结果显示,PM2.5染毒能对大鼠肺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病理性损伤,复合维生素B能减缓此损伤;与对照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的PM2.5染毒大鼠可引起BALF中LDH、AKP、ACP、TP和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SOD和CAT活性显著降低(P<0.05),且TP和MDA含量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升高(P<0.05),CAT活性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降低;3个染毒剂量的复合维生素B干预组LDH、TP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SOD和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PM2.5低、高剂量+复合维生素B组BALF中ACP含量显著降低(P<0.05);PM2.5中剂量+复合维生素B组BALF中ACP含量无显著改变;仅有PM2.5低剂量+复合维生素B组AKP含量降低(P<0.05),其余干预组AKP含量无显著变化。因此认为,PM2.5降尘能打破机体的氧化-抗氧化平衡,造成大鼠急性肺损伤,而复合维生素B能减缓此损伤,对机体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维生素B PM2.5降尘 急性肺损伤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护理APP”在乳腺癌病人术后化疗间歇期随访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3
作者 黄艳芳 郑思琳 +4 位作者 张青碧 李帆 李世珍 邓丽 孙鸿燕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203-2207,共5页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APP"在乳腺癌病人术后化疗间歇期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进行常规随访的83例处于化疗间歇期的乳腺癌术后病人作为对照组,使用"延续护理APP"的92例病人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病人的随访成本...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APP"在乳腺癌病人术后化疗间歇期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进行常规随访的83例处于化疗间歇期的乳腺癌术后病人作为对照组,使用"延续护理APP"的92例病人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病人的随访成本、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临床指标、再入院率和生活质量等。[结果]试验组累计挂号费用、累计药物费用、交通费、总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降低1%再入院率成本(643.21元/人)低于对照组(775.89元/人)(P<0.05)。[结论]使用节约护理人力成本的"延续护理APP"有助于降低病人的医疗开支,实现有限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术后 化疗间歇期 延续护理 卫生经济学 智能化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吴明火 李尚春 +3 位作者 王丽梅 韩知峡 王艳芳 张青碧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1-326,共6页
本文利用光谱法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CHP)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机制。荧光光谱结果表明,DCHP可以诱导BSA的内源性荧光猝灭,且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随着DCHP浓度增大,BSA最大发射波长发生蓝移。不同温度下的... 本文利用光谱法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CHP)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机制。荧光光谱结果表明,DCHP可以诱导BSA的内源性荧光猝灭,且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随着DCHP浓度增大,BSA最大发射波长发生蓝移。不同温度下的热力学常数表明,DCHP主要靠氢键和范德华力与BSA相结合;同时DCHP与BSA只有1个结合位点。位点实验结果显示DCHP与BSA在位点Ⅰ结合。同步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和圆二色谱结果进一步证实DCHP改变了BSA的构象。通过分子对接技术模拟DCHP与BSA在分子水平上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与光谱学研究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 牛血清白蛋白 光谱法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城区大气细颗粒物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 被引量:8
15
作者 何仁江 韩知峡 +3 位作者 柏珺 薛京舟 肖开煌 张青碧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8-94,共7页
利用2016年泸州4个环境监测站点(九狮山、市环监站、兰田宪桥、小市上码头)的PM2.5,PM10的质量浓度数据和气象数据,研究了泸州2016年大气细颗粒物的空间变化特征及分布规律.结果发现,泸州市城区2016年PM2.5年平均质量浓度为64.4μg/m^3... 利用2016年泸州4个环境监测站点(九狮山、市环监站、兰田宪桥、小市上码头)的PM2.5,PM10的质量浓度数据和气象数据,研究了泸州2016年大气细颗粒物的空间变化特征及分布规律.结果发现,泸州市城区2016年PM2.5年平均质量浓度为64.4μg/m^3,冬季最高,春秋季其次,夏季最低.重污染天气集中在冬季,且污染程度高、持续时间长.与对照点相比,城区PM2.5质量浓度高9μg/m^3,小市上码头的差异最大,市环监站的差异最小.夏季PM2.5质量浓度日变化最为平稳,中午与夜间有所升高,冬季PM2.5质量浓度呈现夜间高于日间的污染模式.PM2.5质量浓度总体呈现出工作日低,周末高的“周末效应”.PM2.5与PM10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全年PM2.5/PM10比值范围为0.73~0.83,夏季PM2.5/PM10比值最高,与当地地形、气候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时间变化 空间分布 泸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年陈不同等级福鼎白茶挥发性成分差异研究
16
作者 陈红波 蔡梅生 +6 位作者 张青碧 楼桢优 胡启丽 李博 何普明 于昊男 屠幼英 《中国茶叶》 2025年第9期45-52,共8页
白茶在陈化过程中的挥发性成分变化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17个存放5年的不同等级福鼎白茶样品进行挥发性成分测定,并且采用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WGCNA)、热图、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PLS-D... 白茶在陈化过程中的挥发性成分变化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17个存放5年的不同等级福鼎白茶样品进行挥发性成分测定,并且采用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WGCNA)、热图、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PLS-DA),对挥发性成分物质与感官审评结果进行归类。通过热图分析表明,存放5年后不同等级白茶的挥发性成分类型较接近,以苯乙醇、苯甲醛、芳樟醇及其氧化物为主,但各成分占比差异较大。通过WGCNA分析发现,白毫银针以蜜香和毫香为主,与壬酸乙酯和辛酸乙酯的含量显著正相关;白牡丹以花香为主,与烯类、芳樟醇氧化物含量的相关性较高,与碳氢化合物含量极显著负相关;寿眉的香型较多,其中乳香与苯乙醛、芳樟醇氧化物含量等显著正相关,樟香与β-榄香烯、β-柏木烯等含量极显著正相关,木香与紫罗兰酮及其氧化物、二氢猕猴桃内酯等含量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鼎白茶 贮藏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