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即刻电针同神经节段经穴与非穴对痛经大鼠模型子宫IP_3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丁喜艳 任晓暄 +5 位作者 李春华 郭孟玮 赵雅芳 嵇波 朱江 张露芬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7期37-40,共4页
目的观察即刻电针同神经节段经穴与非穴对痛经大鼠模型子宫三磷酸肌醇(IP3)的影响。方法 5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盐水组、模型组及电针三阴交组、悬钟组、非穴组,每组10只。除盐水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连续10d给予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 目的观察即刻电针同神经节段经穴与非穴对痛经大鼠模型子宫三磷酸肌醇(IP3)的影响。方法 5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盐水组、模型组及电针三阴交组、悬钟组、非穴组,每组10只。除盐水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连续10d给予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末次给药1h后,腹腔注射缩宫素2U/只,制造痛经大鼠模型,盐水组每日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于第10日各组给予即刻电针20min,盐水组及模型组束缚20min,同时观察扭体反应,并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子宫IP3含量。结果①扭体反应: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每分钟扭体次数明显增多、每分钟扭体分数明显升高(均P<0.01);各电针组每分钟扭体次数明显增多(均P<0.01),每分钟扭体分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电针组每分钟扭体次数、扭体分数均明显降低(均P<0.01)。各电针组之间每分钟扭体次数、扭体分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子宫IP3水平:与盐水组比较,三阴交组、模型组、悬钟组、非穴组均明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三阴交组IP3含量明显升高(P<0.05);其他电针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阴交组子宫IP3明显高于悬钟组(P<0.01)。结论即刻各电针组明显抑制了大鼠扭体反应,且电针各组在改善痛经症状中无明显差异,可能与同神经节段支配有关。三阴交组在对IP3的调节上与悬钟组有明显差异,体现了经穴效应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经 三磷酸肌醇 非穴 经穴效应特异性 即刻电针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微循环及其相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章庆庆 朱世鹏 +14 位作者 罗丽 郭孟玮 张玲 申松希 齐丹丹 杨佳敏 沈小雨 许咏思 王洋 赵雅芳 嵇波 任晓暄 张露芬 朱江 李晓泓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3期51-55,共5页
目的从子宫微循环角度探讨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的针刺效应。方法动情间期3月龄SD雌性大鼠32只,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盐水组、模型组、刺激量A组和刺激量B组,每组8只。采用全身冷冻结合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法造模,刺激量A组予粗... 目的从子宫微循环角度探讨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的针刺效应。方法动情间期3月龄SD雌性大鼠32只,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盐水组、模型组、刺激量A组和刺激量B组,每组8只。采用全身冷冻结合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法造模,刺激量A组予粗针深刺加手法干预,刺激量B组予细针浅刺不施手法。观察各组子宫毛细血管、微血管管径及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结果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5、10、20、30 min各时点毛细血管管径明显缩小(P<0.01),5、10、20、30、40 min各时点微血管管径明显缩小,血浆6-keto-PGF1α含量明显降低、TXB2/6-keto-PGF1α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刺激量A组5、10、20、30 min各时点毛细血管管径明显扩张(P<0.05),5、10、20、30、40 min各时点微血管管径明显扩张,血浆6-keto-PGF1α含量明显升高、TXB2/6-keto-PGF1α明显降低(P<0.05,P<0.01);刺激量B组在20、30 min微血管管径明显扩张(P<0.05),血浆TXB2/6-keto-PGF1α明显降低(P<0.05)。与刺激量B组比较,刺激量A组5、10、20、30 min各时点毛细血管管径明显扩张(P<0.05),5、10、20、30、40 min各时点微血管管径明显扩张(P<0.01)。结论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存在明显的子宫微循环障碍及循环相关物质的紊乱。A、B刺激量均能改善痛经时子宫微循环,其机制可能与恢复失衡的TXB2及6-keto-PGF1α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针刺刺激量 寒凝证类痛经大鼠 子宫微循环 血栓素B2 6-酮-前列腺素-F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水沟穴对实验性全脑缺血大鼠脑组织钙调素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马惠芳 严洁 +5 位作者 任秀君 郭长青 林磊 图娅 张露芬 邬继红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25-26,共2页
目的:观察电针水沟穴对缺血区脑细胞内活性钙调素(CaM)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磷酸二脂酶法测定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电针水沟穴组、假手术对照组脑组织活性CaM的含量。结果:造模后脑组织活性CaM含量明显升... 目的:观察电针水沟穴对缺血区脑细胞内活性钙调素(CaM)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磷酸二脂酶法测定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电针水沟穴组、假手术对照组脑组织活性CaM的含量。结果:造模后脑组织活性CaM含量明显升高(P<0.001),经电针水沟穴治疗后大鼠缺血区脑组织活性CaM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电针水沟穴可明显降低大鼠脑组织活性CaM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沟穴 电针刺激 脑缺血 钙调素 中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不同穴位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体表区域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佳敏 沈小雨 +12 位作者 罗丽 任晓暄 郭孟玮 赵雅芳 张玲 申松希 齐丹丹 朱世鹏 许咏思 嵇波 张露芬 李晓泓 朱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00-904,共5页
目的:红外热成像技术可用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和辅助诊断。文中旨在探讨针刺在调节不同经穴温度变化上的规律与差异,以及针刺是否引起经脉循行线上穴区温度的循经性升高或降低反应。方法将32只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列表法分为等渗盐水组... 目的:红外热成像技术可用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和辅助诊断。文中旨在探讨针刺在调节不同经穴温度变化上的规律与差异,以及针刺是否引起经脉循行线上穴区温度的循经性升高或降低反应。方法将32只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列表法分为等渗盐水组、寒凝证类痛经模型组(模型组)、三阴交组、关元组,每组8只。除等渗盐水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连续10 d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末次给药1 h后,腹腔注射缩宫素2 U只/,将大鼠置于-25℃的低温冰柜中连续受冻5 d,每天4 h,制备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模型,等渗盐水组每日给予同等剂量的等渗盐水,不冷冻。运用红外热成像仪检测三阴交穴区、血海穴区、关元穴区的基础温度(针刺前),记录针刺即刻,针刺后5、10、20(取针)、30、40、50、60 min各时间点的温度。结果在即刻至针刺后5 min时,三阴交组及关元组左侧三阴交穴温度显著下降[(-0.56±0.22)℃ vs (-0.48±0.11)℃, P<0.01]、右侧血海穴区体表温度显著下降[(-0.64±0.21)℃vs (-0.45±0.13)℃,P<0.05];在5~10 min时间段,三阴交组右侧三阴交穴区[(0.49±0.35)℃]、右侧血海穴区体表温度[(0.18±0.20)℃]均显著性升高(P<0.01);在20~30 min时间段,三阴交组右侧三阴交穴区体表温度较模型组和关元组显著升高[(0.14±0.25)℃,P<0.01];在30~40 min时,三阴交组右侧血海穴区体表温度较模型组显著升高[(-0.03±0.11)℃,P<0.01]。各组左侧血海穴区、关元穴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三阴交、关元均可调节三阴交穴区、血海穴区的体表温度变化。三阴交组右侧三阴交穴区、血海穴区出现同时间段的循经性升温效应。说明针刺后相同经脉上穴区温度具有循经动态变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区温度 循经性 红外热成像 寒凝证类痛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不同经穴对束缚应激模型大鼠行为学影响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孙洁 曾霈君 +5 位作者 魏惠芳 温进 仲大奎 李滢 杨磊 张露芬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27-1031,共5页
目的目前紧张的工作状态和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等应激源日益泛化,由此导致的身心疾病已严重影响人的生存质量。临床观察电针对应激性精神心理疾病具有明显疗效。文中旨在通过观察电针不同穴位对束缚应激模型大鼠行为改变的影响,进一步探... 目的目前紧张的工作状态和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等应激源日益泛化,由此导致的身心疾病已严重影响人的生存质量。临床观察电针对应激性精神心理疾病具有明显疗效。文中旨在通过观察电针不同穴位对束缚应激模型大鼠行为改变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免疫失调状态下心理行为的改变及电针的调节作用。方法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百会组、电针关元组、电针足三里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余各组均采用自制布袋束缚大鼠30 min,每天1次,共20 d制备束缚应激大鼠模型,于造模第2天,各治疗组捆绑固定后给予电针20 min,隔天1次,共10次。于造模前、造模后、治疗5次及10次,分别采用高架十字迷宫(elevated plus-maze,EPM)检测各组大鼠进入开放臂次数(open arm entry,OE)比例及停留开放臂时间(open arm time,OT)比例的变化。结果与造模前比较,造模后电针百会组大鼠OT比例降低明显、电针关元组大鼠OE比例升高明显,电针足三里组大鼠造模后、治疗5次后OT比例均明显降低,治疗10次后大鼠OE比例则明显升高,P<0.01;与造模刚结束比较,治疗5次后电针百会组大鼠OT比例明显升高(P<0.05),电针关元组大鼠OE比例明显降低、电针足三里组治疗10次后模型大鼠OE和OT比例均升高明显(P<0.01);与治疗5次比较,治疗10次后电针关元组大鼠OE比例升高明显(P<0.05),电针足三里组大鼠OE和OT比例均明显升高(P<0.01)。电针各组间比较,大鼠在治疗5次、10次后OE和OT比例呈不同程度的升高或降低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介入具有一定抗抑郁和抗焦虑作用,可改善慢性束缚应激所引起的抑郁、情绪焦虑;百会、关元、足三里穴均具有抗焦虑作用,且不同穴位效应不同,百会在应激早期的抗焦虑作用明显,而关元、足三里穴的作用较为稳定、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缚应激 电针 高架十字迷宫 行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刺激量针刺关元穴对寒凝类痛经模型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崔晓 周瑾 +8 位作者 张梅 刘珍珍 杨佳敏 齐丹丹 郭孟玮 赵雅芳 李晓泓 任晓暄 张露芬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241-244,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的针刺刺激量施于关元穴对寒凝类痛经模型大鼠子宫组织中收缩素受体(OTR)及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处于动情间期3月龄的SD雌性大鼠32只,随机分为盐水组、寒凝类痛经模型组24只,造模成功后将寒凝类痛经模... 目的观察不同的针刺刺激量施于关元穴对寒凝类痛经模型大鼠子宫组织中收缩素受体(OTR)及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处于动情间期3月龄的SD雌性大鼠32只,随机分为盐水组、寒凝类痛经模型组24只,造模成功后将寒凝类痛经模型组又分为模型组、刺激量A组和刺激量B组,每组8只。除盐水组外,模型组、刺激量A组和刺激量B组均采用全身冷冻法结合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法造模。盐水组和模型组不予针刺,刺激量A组予以粗针、深刺、行手法;刺激量B组予以细针、浅刺、不施手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大鼠子宫组织中缩宫素受体(OTR)的含量。采用ELISA(酶联免疫法)测量大鼠子宫组织中MLCK的含量。结果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的子宫收缩波个数、波峰峰值、活动度及MLCK水平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刺激量A组的子宫收缩波个数明显减少(P<0.05)、MLCK含量明显降低(P<0.01),刺激量B组的OTR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刺激量A组比较,刺激量B组收缩波个数增多(P<0.05)、OTR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1)。结论不同刺激量针刺关元穴对寒凝类痛经模型大鼠的效应有所不同,粗针、深刺、行手法的效应较强于细针、浅刺、不行手法的针刺效应,提示针刺的刺激量也是决定针刺疗效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关元 寒凝类痛经 OTR MLC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更年期大鼠IL-2、TNF、TGF和IL-2R mRNA变化及“逆针”关元穴对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何玉伟 李晓泓 +7 位作者 张露芬 解秸萍 翟景慧 周军 周登芳 郑玲 曲黎敏 田阳春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逆针关元穴对自然更年期大鼠血清、子宫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转化生长因子(TGF)和脾脏白细胞介素-2受体mRNA(IL-2R mRNA)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112只已经通过阴道涂片筛查的10月龄SD雌性大鼠随... 目的探讨逆针关元穴对自然更年期大鼠血清、子宫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转化生长因子(TGF)和脾脏白细胞介素-2受体mRNA(IL-2R mRNA)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112只已经通过阴道涂片筛查的10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7组,另3.5月龄1组16只。采用放射免疫、原位杂交等方法,观察10月龄逆针关元穴(2次/周,连续8周)对随后12、14、16月龄大鼠血清、子宫的细胞因子IL-2、TNF、TGF和脾脏IL-2R mRNA的影响。结果与自然年轻组相比,模型对照各组血清和子宫IL-2、TGF及子宫TNF均下降,血清TNF水平呈先降后升的波动性变化,脾脏IL-2R mRNA表达水平下降;而预先介入逆针疗法后,与自然同月龄组相比,逆针各组血清和子宫IL-2、TGF及子宫TNF上升,其中逆针14、16月龄组血清TGF,逆针12、16月龄组子宫IL-2,逆针12月龄组子宫TNF和逆针12、16月龄组子宫TGF均明显提高(P<0.05,P<0.01,P<0.01,P<0.05,P<0.01,P<0.05,P<0.05)。血清TNF水平与模型对照组呈相反的波动性变化,其中逆针12、14月龄组差异显著(均P<0.05)。脾脏IL-2R mRNA上调,其中逆针14月龄差异显著(P<0.05)。结论逆针关元穴可以调节随后更年期大鼠血清和子宫的细胞因子IL-2、TNF、TGF水平和脾脏IL-2R mRNA的表达,这可能是该疗法改善更年期免疫功能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针 关元穴 自然更年期大鼠 白细胞介素-2 肿瘤坏死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2受体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IBS模型大鼠肠系膜微血管管径与血浆CGRP、VI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杨磊 孙洁 +5 位作者 李滢 赵雅芳 杨帅 陈磊 任晓暄 张露芬 《西部中医药》 2014年第3期22-25,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天枢穴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肠系膜微血管管径及血浆中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IBS的可能机制。方法:以Wistar幼鼠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天枢组、足三里组,...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天枢穴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肠系膜微血管管径及血浆中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IBS的可能机制。方法:以Wistar幼鼠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天枢组、足三里组,天枢和足三里组,采用联合作用型方法制备IBS大鼠模型,从第6周束缚及电针干预,隔日1次,共7次。模型组只束缚不针刺,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治疗结束后,采用XW-B-3冷光源微循环显微仪观察各组大鼠肠系膜微循环不同时间段的管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大鼠血浆中CGRP、VIP的含量。结果:①肠系膜微血管管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管管径在即刻、10分钟、30分钟时明显收缩(P<0.05);与模型组比较,天枢组、足三里组血管管径扩张,天枢组20分钟P<0.05,即刻、30分钟P<0.01,足三里组各时间段血管管径与模型组比较(P<0.01)。②血浆CGRP、VIP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中VIP含量升高(P<0.05);电针足三里组大鼠血浆中CGRP、VIP含量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足三里组大鼠血浆中CGRP升高(P<0.01)。结论: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表现为明显的微循环功能障碍,血浆中血管内皮相关物质CGRP、VIP水平紊乱。针灸可有效调节紊乱的CGRP、VIP水平,进而扩张微血管,改善微循环功能障碍,起到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肠系膜微血管 降钙基因相关肽 血管活性肠肽 电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内关、大肠俞对IBS模型大鼠行为及结肠Cajal间质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凯歌 谭莉华 +7 位作者 吴艳英 李晓泓 蓝莹 郭孟玮 张露芬 朱文莲 赵雅芳 任晓暄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205-208,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和大肠俞穴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内脏敏感性、情绪心理行为及结肠Cajal间质细胞(ICC)的变化,探讨针刺不同经穴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选取Wistar大鼠制备肠易激综合征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和大肠俞穴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内脏敏感性、情绪心理行为及结肠Cajal间质细胞(ICC)的变化,探讨针刺不同经穴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选取Wistar大鼠制备肠易激综合征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电针内关组、电针大肠俞组(简称治疗组),造模成功后,治疗组进行电针处理。治疗结束后,采用腹部回撤反射对大鼠进行内脏敏感性评估,观察潜伏期及收缩波个数;采用旷场实验测试大鼠情绪心理,记录大鼠水平和垂直活动次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ICC的c-kit阳性表达。结果 1)内脏敏感性评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潜伏期明显缩短,收缩波个数明显增多(P<0.05,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潜伏期延长,收缩波个数明显减少(P<0.05,P<0.01);2)旷场实验: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水平与垂直活动次数减少(P<0.01,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水平活动次数增多(P<0.05),且电针内关组的治疗效果更佳;3)结肠ICC特异性标志物c-kit表达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结肠c-kit的阳性表达水平明显增强(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结肠c-kit的阳性表达水平明显减弱(P<0.01)。结论电针内关和大肠俞穴均可降低IBS模型大鼠的内脏敏感性,并能改善大鼠情绪心理行为的变化,其作用可能与其调节结肠ICC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肠易激综合征 情绪心理 CAJAL间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离子远红外功能织物对乳腺增生大鼠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继辉 邹婉晴 +3 位作者 汤明竹 沈小雨 杨佳敏 张露芬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8-72,共5页
为探究负离子远红外功能织物对乳腺增生的保健效果,采用浸轧法制备负离子远红外功能织物,选取健康雌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功能织物组,功能织物组穿着由负离子远红外功能织物制成的外套,模型组穿着普通面料外套,... 为探究负离子远红外功能织物对乳腺增生的保健效果,采用浸轧法制备负离子远红外功能织物,选取健康雌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功能织物组,功能织物组穿着由负离子远红外功能织物制成的外套,模型组穿着普通面料外套,采用公认的雌激素法制备乳腺增生大鼠模型。通过测量大鼠乳头高度和直径,进行乳腺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乳头直径、高度增大;与模型组比较,功能织物组乳头直径、高度减小;功能织物组较模型组乳腺形态和组织学特征有所改善;负离子远红外功能织物可使乳腺增生模型大鼠乳头高度、直径明显缩小,对大鼠乳腺增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红外纺织品 功能整理 乳腺增生 动物实验 负离子 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氏三通法”不同时点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程金莲 张露芬 +3 位作者 王麟鹏 李敬道 王桂玲 王济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46-48,共3页
目的观察"贺氏三通法"不同时点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区脑组织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8只)、模型对照组(10... 目的观察"贺氏三通法"不同时点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区脑组织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8只)、模型对照组(10只)、针刺组(30只)。根据干预时间的不同,针刺组分为3h针刺组、6h针刺组、48h针刺组,每组各10只。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针刺组在模型复制成功后分别按3、6、48h分组给予"贺氏三通法"针刺,每日1次。模型复制成功72h后测定血清及脑组织中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针刺组大鼠脑组织SOD活性显著增加(P<0.01),6h针刺组血清SOD活性有升高趋势(P>0.05);而针刺组大鼠血清MDA含量显著增加(P<0.01)。6h针刺组大鼠血清SOD活性、MDA含量显著高于3h和48h针刺组(P<0.05,或P<0.01)。结论 "贺氏三通法"早期介入可调节SOD、MDA的代谢紊乱,从而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组织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贺普仁 贺氏三通法 脑缺血再灌注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灸关元、命门穴对力竭运动大鼠糖原、乳酸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凯歌 孙志芳 +6 位作者 王洋 谭莉华 莫捷 张露芬 任晓暄 郭孟玮 李晓泓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681-683,共3页
目的比较逆灸关元和命门穴对大鼠力竭运动时糖原、乳酸的影响,探讨逆灸不同经穴对调节机体能量代谢的作用。方法将大鼠按游泳能力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逆灸关元组、逆灸命门组、力竭对照组、逆灸关元+力竭组和逆灸命门+力竭组,逆灸组... 目的比较逆灸关元和命门穴对大鼠力竭运动时糖原、乳酸的影响,探讨逆灸不同经穴对调节机体能量代谢的作用。方法将大鼠按游泳能力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逆灸关元组、逆灸命门组、力竭对照组、逆灸关元+力竭组和逆灸命门+力竭组,逆灸组预先进行艾灸,干预20 d后进行力竭游泳,观察力竭时间并采用生化法检测肝糖原、肌糖原、肌乳酸、血乳酸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逆灸关元和命门组大鼠肝糖原、肌糖原、肌乳酸、血乳酸含量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力竭对照组肝糖原、肌糖原含量下降(P<0.01),肌乳酸、血乳酸含量上升(P<0.01);与力竭对照组相比,逆灸关元+力竭组和逆灸命门+力竭组的力竭游泳时间延长(P<0.01);逆灸关元+力竭组肝糖原含量升高、肌糖原无统计学意义(P<0.01,P>0.05),肌乳酸、血乳酸含量下降(P<0.05,P<0.01),逆灸命门+力竭组肝糖原、肌糖原含量升高(P<0.01,P<0.05),肌乳酸、血乳酸含量下降(P<0.01),逆灸命门+力竭组的肌乳酸含量较逆灸关元+力竭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逆灸关元和命门穴均可提高大鼠的运动耐力,使大鼠力竭时间延长,其作用可能与其加强能量代谢,提高糖原利用率并降低乳酸堆积有关,逆灸命门穴对肌乳酸的清除力度较关元穴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灸疗法 力竭运动 糖原 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不同穴位对慢性炎症痛模型大鼠血清IL-4及IL-10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郑宇 张露芬 +2 位作者 王春生 张帆 杨磊 《西部中医药》 2020年第8期30-33,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不同穴位对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的影响,并就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将40只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佐剂模型组、佐剂... 目的:观察针刺不同穴位对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的影响,并就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将40只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佐剂模型组、佐剂关元组、佐剂针百会组、佐剂针足三里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于每只大鼠右后足掌皮下注射佐剂0.1 mL造模,造模成功后佐剂针关元组、佐剂针百会组、佐剂针足三里组分别选取关元、百会、足三里穴进行针刺,进针后接韩式电针仪断续波,每次20 min,隔日治疗1次。观察大鼠体质量及一般状况,并于治疗后24、48、72 h分别观察局部足爪肿胀情况,同时于治疗72 h后测定血清IL-4、IL-10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佐剂模型组、佐剂针刺各组大鼠血清IL-4水平均呈升高趋势,其中以佐剂针百会组升高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佐剂模型组相比,佐剂针刺各组大鼠血清IL-4水平均呈升高趋势,其中佐剂针百会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佐剂针刺各组中佐剂针关元组大鼠血清IL-4水平最低,佐剂针足三里组次之,而佐剂针百会组最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佐剂模型组和佐剂针关元组大鼠血清IL-10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佐剂针足三里和佐剂针百会组血清IL-10水平呈升高趋势,其中佐剂针足三里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佐剂模型组相比,佐剂针关元组大鼠血清IL-10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佐剂针足三里和针百会组血清IL-10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佐剂针足三里组升高最为明显。佐剂各穴位组中佐剂关元组大鼠血清IL-10水平最低,佐剂百会组次之,而佐剂足三里组最高。结论:针灸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可以上调IL-4、IL-10水平,从而增强细胞因子的抗炎效应,但不同的穴位和方法作用于机体会产生不同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痛 慢性 细胞因子 针刺 百会 足三里 关元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