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脑侧支循环在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 1
-
-
作者
张俊芳
张雨蕾
尹肖睿
吴云成
-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
出处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6期636-641,共6页
-
基金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研究创新团队建设项目(CTCCR-2018B03)
-
文摘
缺血性卒中是我国中老年人主要的致死、致残原因,而侧支循环对缺血性卒中的代偿作用至关重要。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侧支循环评估的准确性得到大幅提高,许多大型临床试验也开始结合侧支循环的评估制定治疗策略。另外,改善侧支循环具有巨大的潜在治疗价值。本文主要围绕侧支循环在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关键词
脑侧支循环
缺血性卒中
神经影像
-
Keywords
Cerebral collateral circulation
Ischemic stroke
Neuroimaging
-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前后循环发病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张俊芳
张雨蕾
袁飞
吴云成
-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
出处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1期18-22,共5页
-
基金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创新研究团队课题(CTCCR-2018B03)
-
文摘
目的对比前循环和后循环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因分型特点。方法将2010年8月-2017年9月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的18~55岁缺血性卒中患者纳入研究,通过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青年患者前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特征及病因分型之间的区别。结果研究纳入678例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包括203例(29.9%)后循环卒中及475例(70.1%)前循环卒中。高血压均是两组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分别占前循环卒中的68.6%和后循环卒中的66%。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糖尿病(OR 1.569,95%CI 1.082~2.277)作为危险因素对后循环发挥的作用更大。结论青年前、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学和危险因素分布大体相似,糖尿病作为危险因素对后循环发挥的作用更大。
-
关键词
后循环
前循环
青年缺血性卒中
危险因素
-
Keywords
Posterior circulation
Anterior circulation
Young adult stroke
Risk factor
-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非高血压脑出血病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 3
-
-
作者
王茜茜
张雨蕾
吴云成
-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
出处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1期58-62,共5页
-
基金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研究创新团队建设项目(CTCCR-2018803)
-
文摘
在非高血压性ICH病因中,脑血管结构病变如脑AVMs、海绵状血管瘤、rete MCA等可能通过病变局部血管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导致患者ICH风险增加;抗凝药和溶栓药物的应用可能通过改变患者血液凝结状态导致ICH;目前还发现抗抑郁药物等其他药物也有潜在导致患者ICH发生的风险,其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还发现,一些全身性因素如血糖异常、肝功能异常,甚至儿童时期的生长暴露也可能影响患者的ICH风险。
-
关键词
脑出血
病因学
生物学标志物
-
Keyword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Etiology
Biomarker
-
分类号
R743.3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