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d_(2[1-x(y)])Eu_(2x(y))W_(z)Mo_((1-z))O_(6)红色荧光粉合成及发光性能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敏 曹春燕 +4 位作者 张陈林 陈子军 白碧海 黄倪慧 谢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86-1094,共9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Gd_(2(1-x))Eu_(2x)WO_(6)(0≤x≤0.35)、Gd_(2(1-y))Eu_(2y)MoO_(6)(0≤y≤0.25)和Gd_(1.9)Eu_(0.1)W_(z)Mo_((1-z))O_(6)(0≤z≤1)系列红色荧光粉。探索了Gd_(2(1-x))Eu_(2x)WO_(6)荧光粉和Gd_(2(1-y))Eu_(2y)MoO...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Gd_(2(1-x))Eu_(2x)WO_(6)(0≤x≤0.35)、Gd_(2(1-y))Eu_(2y)MoO_(6)(0≤y≤0.25)和Gd_(1.9)Eu_(0.1)W_(z)Mo_((1-z))O_(6)(0≤z≤1)系列红色荧光粉。探索了Gd_(2(1-x))Eu_(2x)WO_(6)荧光粉和Gd_(2(1-y))Eu_(2y)MoO_(6)荧光粉的最佳合成温度及最佳Eu^(3+)掺杂浓度,并进一步探索了W^(6+)、Mo^(6+)比例对Gd_(1.9)Eu_(0.1)W_(z)Mo_((1-z))O_(6)结构、形貌及发光性能的影响。随着Eu^(3+)浓度增加,在Gd_(2(1-x))Eu_(x)WO_(6)和Gd_(2(1-y))Eu_(2y)MoO_(6)荧光粉X射线衍射图中观察到衍射峰向小角度方向偏移。研究了Gd_(2(1-x))Eu_(2x)WO_(6)中Eu^(3+)发光浓度猝灭机理。随着Mo^(6+)含量增加,在Gd_(1.9)Eu_(0.1)W_(z)Mo_((1-z))O_(6)中观察到电荷迁移带红移现象,并通过漫反射谱推算了荧光粉材料带隙值。通过扫描电镜图像及电子能谱表征了W^(6+)、Mo^(6+)比例改变对荧光粉颗粒形貌及组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固相法 荧光粉 光致发光 浓度猝灭 红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间减振器对电子导向胶轮电车稳定性的仿真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承明 肖磊 +3 位作者 张陈林 周胜 付建朝 钟汉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1-184,共4页
基于车辆动力学理论,以电子导向胶轮电车的车辆间铰接角摆动幅值为评价指标,采用仿真分析的方式,研究了列车在不同速度条件下直线运行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款车辆间被动式减振器,明确了减振器的工作区间和安装方式,并通过仿真... 基于车辆动力学理论,以电子导向胶轮电车的车辆间铰接角摆动幅值为评价指标,采用仿真分析的方式,研究了列车在不同速度条件下直线运行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款车辆间被动式减振器,明确了减振器的工作区间和安装方式,并通过仿真分析的方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安装车辆间减振器后,车辆间铰接角在高速直线运行条件下摆幅明显减小,列车直线运行的稳定性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导向胶轮电车 车辆间减振器 车辆稳定性 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